《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正文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真要做昏君了?

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最新章节目录
   皇帝一走,便有人忍不住上前来试探。
    但是宁浊现在还不知道皇帝具体如何安排,哪敢轻易和这些人接触,无能众人如何热情,他也只是一句,“老朽山野之人,怎敢当陛下钦重,惭愧惭愧。”
    倒是曹雄早就已经得到了赵信的授意,反而在旁边不遗余力的吹捧。
    “这位宁浊宁先生是什么人,咱家也不清楚。
    只是偶尔听陛下感叹说,此次次大荒之行,最大的收获不是禹帝之宝,也不是挫败伪齐王的阴谋诡计,而是能请动这位宁先生出山。”
    这话一说,朱雀门前,一众官员都禁不住一阵骚动,连刘穆之等人也不由暗暗惊讶。
    不知这位宁先生什么来头。
    不过,众人要再问具体情况,曹雄就不肯多说了。
    只是推说宁先生这一路奔波乏了,诸位要是想和宁先生切磋学问,也须得让宁先生休息两天才说。
    众人听他这么说,自然也不好纠缠。
    但是心中却都禁不住更加狐疑起来。
    等曹雄拉走宁浊之后,众人忍不住议论起来。
    “这位宁先生什么来头,居然当得天子如此盛赞?”
    “王公,你见闻广博,交游遍天下,不知可曾听说过并州之地有什么姓宁的大儒?”
    “并州有什么大儒,别说姓宁,姓什么的也没听说过……”
    被称作王公的大臣不屑的道。
    显然对于这位宁先生十分存疑。
    其他人也都禁不住暗自点头,同样也都心中暗暗狐疑。
    要是这位宁先生来自别的地方还好说,并州之地,那基本上和幽州,燕州这种边境州郡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这种边境之地,好歹还有军事贵族。
    并州之地连豪门都稀缺,更不曾有世家插足,在他们看来那几乎就和文脉荒原差不多。
    那种地方怎么会有什么大儒呢?
    但也有人不太确定的道:“这倒也不一定,山野之中或有遗贤。”
    很快,关于宁浊身份的猜测便和皇帝归京的消息一起传遍了京城。
    于是京城上下便又多了一个新话题。
    而且一转眼就是两天过去了,皇帝回京已经两天了,但是这种议论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发尘嚣直上。
    有人说皇帝从并州带回来一位老神仙,能掐会算,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有人则说皇帝被人蒙骗了,那个什么宁先生就是一个招摇撞骗的骗子。
    这两种传闻前者一般都是在普通百姓中流传,后者则多在清流士人中传播。
    而对此,皇帝却没有丝毫回应。
    反而从宫中传出消息,皇帝回京当晚仅仅只是和皇后以及明妃等后宫妃嫔们见了一面之后,就进了南书房闭关了。
    之后两天了,却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
    慢慢的连京中的世家豪门也不由狐疑起来。
    “韩先生,你说皇帝这是打算做什么,是真的被蒙骗了,还是有什么目的?
    而且回京两天了,居然没有丝毫动作,这种时候闭关……”
    南宫家,南宫裳忍不住一声冷笑。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也同样心生狐疑。
    而且比别人,他无疑更加着急。
    他这边还筹备着,等皇帝着手赈灾,或者做其他动作,他好从中作梗,挑拨让皇帝和其他世家豪门斗起来。
    然后他好渔利一波,并且借机说服南宫家的族老们,同意之前韩卓武给他定下的战略。
    可皇帝半天却没动作,回京就闭关,一闭就是两天。
    这是什么操作,完全看不懂。
    难道他身为天子真要对京畿和各州郡的灾情不闻不问了吗?
    “昏君真是昏君!
    身为天子居然对眼前的灾祸置之不顾,对朝局也置之不理,反而躲进深宫闭关,他难道还想要求长生不成?”
    南宫裳越想越气,甚至忍不住破口大骂,这个时候,要是外人看见的话,不知道还以为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大忠臣呢?
    当然韩卓武肯定知道他既不是忧国忧民,也不是忠臣,只不过是因为皇帝没有想他们预料的动作,所以感觉无从下手罢了。
    不过皇帝最近的作为,确实是做足了昏君派头。
    先是认一群流民少年为义子,并且让皇后抚育,还将先帝时荒废的端华殿整修为学堂,让皇后和明妃等后妃亲自教导。
    现在又不知从哪弄来一个什么大儒,据说还要聘为帝师。
    前者还好,好歹有块遮羞布,可以说是以母教子,而且对于清流士族来说,皇后之尊教导流民虽然荒唐,但是跟他们也没什么相关。
    不会妨碍到他们。
    但是后者可就不一样了。
    因为对于士族大儒来说,除了利益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文脉之争。
    从百家开始,到黄老和儒家,然后到儒家内部今古文学派之争。
    这样的争斗可以说到现在也没停过。
    有时候这样的争斗比单纯的利益之争更加严酷,更加你死我活。
    而很多的时候,这些人争的就是皇帝或者执政者信奉哪一种思想。
    这也是皇帝和士族大儒之间的一种相互制约,皇帝要借重这些大儒们统一天下人的思想。
    而大儒要借重皇帝推行自己的学说主张。
    而现在皇帝突然搬出一个什么名不见经传的大儒,那些清流士族要是不在意才有鬼呢?
    这最后要是搞清楚还是一个骗子,那么皇帝的名声怕是就烂透了。
    好在皇帝现在还没有明着宣布,聘请那位什么宁先生为帝师,否则韩卓武敢肯定,整个京城的所有大儒都必然要群起而攻之。
    这一切,他皱眉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皇帝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半晌之后才道:“这件事确实有点古怪。
    从之前的种种迹象看来,皇帝做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不过……”
    韩卓武沉吟道:“不过明公也不用着急,无论如何皇帝也不可能真对各州郡灾情置之不顾,否则等大量流民涌入京师,皇帝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
    ……
    与此同时,刘穆之等人此时也同样是心急如焚。
    “陛下这次是怎么了,怎么闭关这么久?”
    皇帝闭关这种事对于刘穆之等人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之前也有过很多次,不过一般来说,都只是一两个时辰的事,但这一次都两天了,皇帝居然毫无消息。
    众人甚至忍不住想要尝试入禁求见了,但是却都被曹雄和雨化田两人个阻拦了。
    气的刘穆之和寇准仁等人差点要和这两人翻脸。
    好在就在刘穆之等人急的要爆炸之前,后宫的消息传出来了,皇帝出关了。
    众人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连忙递折子求见,但是很快却被告知皇帝在召见宁先生。
    “……”
    刘穆之等人都一阵无语,皇帝这是怎么了,要不是他们对皇帝知根知底,无比信任,这会真要以为皇帝是不是真要做昏君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