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正文卷第三百六十三章:缺乏的基础知识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最新章节目录
   永远的二十五年,这是人类对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描述。
    从这一项技术被全世界立项以来,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二十五年内人类能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
    尽管目前已经有一些出色和优秀的国家走在了前列,甚至实现了一千秒的运行时间,但这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来说,还看不到路途到底有多遥远。
    因为后面的难题,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
    很早之前,韩元就猜到了在学习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过程中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但他没想到阻碍会来的如此之快。
    他刚学了个开头就被卡主了。
    那些被前任宿主说删除掉的资料信息数据是拦在他面前的第一道大关。。
    如果说这道大关他还能从系统那里获取到一些帮助,那么紧接着拦在他面前的第二道大关则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努力。
    无数的数据模型,是拦在他面前的第二道关卡。
    这些数据模型,有简单的,有困难的,更有地狱难度的。
    像之前说的高速等离子粒子控制模型就是属于地狱级别的。
    这种级别的数据模型,对于目前的他来说,可以说连看都看不懂。
    没错,就是看不懂,连里面的一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别看他之前应用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建立了一个计算模型,并还算顺利的将航天飞机以及卫星送上了太空。
    但那种程度的计算,和可控核聚变中的这些数据模型运算起来,就像小学数学和千禧难题对比一样,两者的难度差,大到让人不敢信。
    韩元之前粗略的翻了一下‘高速等离子粒子控制模型’,这玩意虽然只是一个数学模型,但里面包含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根本就不是大学数学里面的东西。
    他认识的就有微分几何,立体几何,拓扑学,计算数论、概率数论、群论
    光是这些认识的数学分科,就能烧死一个普通人全部的脑细胞。
    而剩下的那些他连认识都不认识的,更是让人头疼。
    而不认识的东西,还占据了一大半以上。
    在获得这个系统之前,他就是一个可以说的上混吃等死的二代而已。
    念完了大学是没错,但对于他来说,数学物理什么的,只要能及格保障他顺利通过考试就行了。
    深入学习?
    那不是他的菜。
    虽然在得到这个系统后,他恶补了一些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
    但对于整个学科来说,他所恶补的那些知识信息实在太微不足道了,而且还是零零散散的,根本就不成体系。
    在今晚的学习时间过后,韩元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他脑海中的知识不够。
    这些知识并非指系统传递给他的各种知识信息,而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信息。
    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可以说严重缺乏。
    至于化学,在之前的学习和实践中,他接触了不少,各种化学实验和材料也化合冶炼,让他了解和学习到了不少的化学知识。
    毕竟很多化学实验如果你不了解这种化学物质的基础性质和在实验中会出现的化学现象是根本就做不下去。
    就像浓硫酸,王水这些东西,如果不了解性质,轻易使用的话很容易就导致受伤。
    硫酸王水这些其实还好,在过去他进行的不少化学实验中,很多化学实验在过程中都会释放出一些剧毒的气体。
    处置不当的话,那可能就不是受伤,而是出人命了。
    二氧化碳多了都能中毒呢,更别提氯气,四氯化硅,三氯氢硅等东西了,三氯氢硅这些东西吸入一些就会导致严重的肺病,多的话直接就窒息死亡了。
    所以化学方面的知识信息韩元不太缺,至少目前不缺,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东西,可以说缺乏到了极点。
    手上的这份dt可控核聚变技术资料,如果他提升自己数学和物理的水平的话,恐怕连学都学不下去。
    系统传递的知识信息中有对应科技的理论基础是没错,但这些理论基础,并不是学科知识基础。
    你得先有对应的学科知识,至少能看懂这科技理论基础的意思,你才能学下去。
    就像一些数学学科一样,不到那个层次,别说学了,你连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都看不懂。
    从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到中等的代数符号,再到相对复杂的排列组合符号,再到各种魔鬼一般的离散数学符号,没有学过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符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比如top、ab、grp、mon、ring、rng、crng、、
    这些看起来就像是英文单词一样的东西,实际意义却是代表着离散数学中从拓扑空间范畴到交换群范畴,再到域范畴到偏序集范畴的数学符号。
    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没有系统性学习过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
    韩元现在面对的问题也正是这个。
    他在大学时期学过基础的高等数学,但那仅限于基础,并未深入。
    以至于现在他面对这些复杂模型中的各种数学名词时,根本就是一脸懵逼,宛如看天书一样,看不懂。
    “这还正是让人头疼。”
    洗漱完后,韩元躺在床上思考着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这种基础性的学识问题对于他来说还真是一个难题。
    虽然经过人体开发药剂开发后的大脑让他拥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他现在重新返回大学,完全不需要多久就能将所学科目满分毕业。
    这个时间不需要一年,不需要半年,如果他努努力,晚上稍微熬下夜加下班,最多不超过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圆满的完成学业。
    对于这个点,韩元有足够的自信,虽然这是人体开发药剂带来的。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他抽不出来三个月的时间去系统的学些这些基础知识。
    更关键的是,他现在在模拟空间内,而模拟空间内可是没有各种学科的课本的。
    这才是让韩元最为头疼的点。
    这次星链任务他的确还有十天的假期没用,但十天的时间不够,哪怕这十天内他只是背诵各种教材,时间也远远不够。
    他要学习的可不是大学那点东西,而是系统全面,包好了大部分的分科的大学、研究生、博士、乃至教授级别的数学物理知识。
    这是个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数字。
    就单从华国来说,目前的知识一共有13个学科门类,而这13个学科下面又细分了111个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下又详细划分了二级学科,三级学科。
    到三级学科,数目已经超过千种。
    普通人毕一生之力都不一定能学习完一个三级学科。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
    人类的科技爆发是从最近两百年开始的,积累到现在,如果需要研究最前沿的知识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会越来越多。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在二十多岁时就共享了重大研究成果,而如今二十多岁可能还没完成学业,博士毕业后学习了最前沿的知识再开始进行研发,往往都在三十岁以后了。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近代史后,几乎就没有再出现过类似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人物了。
    人类的突破创新是有年龄限制的,一般也就在三十五岁之前,而三十五岁之前如果没什么重大突破创新,那么以后基本也不会有了。
    因为在三十五岁之前,人的精力,思维能力以及大脑的活性都还处在巅峰状态,过了这个坎,人类就像被身体上了一把锁一样,很难突破限制。
    就算学习能力都会大打折扣,更别提创新了。
    而一个普通的人读完博士就已经到了三十岁,如果遭遇一些问题,可能三十五岁才毕业走向社会。
    早已经过了创新的年纪了。
    此外,人类社会的科技越是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就越模糊,需要科研人员掌握的知识量就越多。
    到了可控核聚变这种科技层度,那总体设计的学科知识可以说多的吓人,从最基础的物理数学开始,到计算机控制,到材料再到化学,建筑等,完全不是一个人能掌握的。
    这需要无数的不同学科的人共同配合,才能实现。
    韩元觉得,如果自己没有开挂的话,单纯以自己原先的学习能力,终其一生,估计也就能简单的应用蒸汽和电力。
    至于可控核聚变的学习,估计这辈子都别想了。
    然而现在拦在他面前的,是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两者加起来,有超过五十个分支的学科。
    纵然纯学习可控核聚变不需要将这些学科全部学完,但至少也有超过十个以上的学科他是需要学习的。
    最起码要能让他看懂这份可控核聚变资料中的数学物理模型。
    连模型都看不懂,更别提了解原理和进行施工了。
    “需要联系外面,找外面要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吗?”
    韩元犹豫着心中的想法。
    可控核聚变资料他不可能放着不用,必定是要学习的。
    但现在他的基础知识不够,根本就无从下手学习,他得补足这些基础知识才行。
    问题是他手上并没有这些基础性的学科知识。
    而且因为需求面实在太广泛了,即便是他通过手下的实验室来进行收集,也很难收集全面。
    有很多顶尖的学科知识是很难找到的,这些知识要么收录在顶级科杆上,要么则收藏在一些顶级学校的图书馆内。
    虽然有钱能使鬼推磨,但私人收集这些东西,即便是能动用大量的金钱,也需要不断的时间。
    韩元想通过外面的zf渠道来处理这件事,但又想到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即便是收集到了这些资料,也带不进模拟空间。
    他不可能每天下播后进进出出模拟空间去现实中学习,一个是耗费积分,另外一个则是学习勋章他带不出去。
    在没有学习勋章辅助的情况下,学习效率将会降低无数。
    “能不能从这个系统这里触发一些任务?获取到基础的学科知识?”
    转念,韩元将注意打到了系统身上。
    如果能触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