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三章:华国意外的发现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最新章节目录
   华国、西疆。
    荒凉的隔壁滩上,不知何时建立起来一个营地。
    全副武装戴着防护镜、防护口罩的战士在营地周边不断巡逻着。
    “也没有找到吗?”
    “继续找,搜遍每一个地方。”
    营地内,一个国字脸,穿着军装的中年男子挂掉了电话,脸色沉重,眉头微皱,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一个多月前,一场来自英仙座的‘彩色流星暴’为所有人带来了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
    这种千年都难得一见的彩色流星暴,自然引起了各国天文机构的关注。
    有了提前的预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做好了准备,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
    然后高精度高清晰的天文拍摄留下来的影像中,却有着一丝不同寻找的痕迹。
    在经过分析还原等手段处理后,处于流星暴范围之内的华国的天文机构率先发现了一些异常。
    先是流星体的大小异常。
    普通的流星雨,即便是流星暴,其流星体的大小也只不过是一粒沙子大小而已。
    但这一次来自英仙座的流星暴,最大的那两颗五彩流星体,直径均超过了十米。
    这种直径大小,已经不叫流星体了,而是会变成陨石砸到地面上。
    这引起了不少天文机构的关注,准备计算流星体的轨道和落点,然后过去寻找陨石。
    毕竟陨石的价值很高。
    先不说它的科研价值,光是本身的售卖价值就惊人无比。
    一克普通的石铁陨石都能达到3-5万左右,而往上的火星陨石能达到5-8万一克,月亮陨石在10-20万一克。
    再往上,更珍贵的碳质球粒陨石每克能达到百万以上。
    如果能找到一颗陨石,瞬间暴富。
    这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民间的天文机构的注意也基本都在这上面。
    但官方就不同了。
    尽管陨石的价值很高,但更让他们心动的是这是一场来自英仙座的流星暴,拥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要知道寻常情况下,流星雨中的流星体根本就不会坠落到地表。
    它们的体积实在太小,在划破天空的时候已经将自己燃烧的差不多了。
    更关键的是,某个天文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在对某一颗形状特别的三彩流星体进行研究分析时,发现了一些意外的情况。
    这一颗三彩流星体的形状像一个葫芦一样,头大尾小,直径长度大概在五米左右,最宽处大概三米。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形状才引起了天文家的注意。
    但在仔细分析这颗葫芦一样的流星体后,这名研究它的天文家心中冒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这颗体积庞大的流星体,似乎不像是一颗陨石,更像是一只体积异常庞大,蜷缩起来的蜘蛛?
    这种荒诞的想法升起来后很快就被这名天文学家压下去了。
    但随着对一些其他彩色陨石的分析。
    流星体是各种体型奇异的昆虫的想法,压抑着不住的在这名天文学家心中燃烧着。
    为了一探究竟,这名天文学家申请了研究所的一台小型超级计算机对拍摄下来的图片和视频做了一个分析还原处理。
    然而分析还原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被送入超算做分析的几张照片,在模拟去掉外层的彩色光线后,还原出来了这些流星体的真实面貌。
    这些流星体,看上去并非什么正常陨石,更像是一只只体型庞大的昆虫。
    有些像蜷缩起来的蜘蛛,有些像螳螂,还有的像独角仙一样。
    在得到这个结果后,这名天文学家拿着还原后的数据迅速找到了研究所的高管,将资料递了上去。
    分析还原结果自然引起了研究所高管的注意。
    再加上陨石本身自带的庞大价值,这间研究所安排了计算出来了一部分流星体坠落的大致位置,并安排了一部分人过去寻找。
    试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两颗陨石,以用于研究。
    在计算出来的戈壁滩上转悠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研究所的人员吃了一肚子灰,但没有找到任何一棵陨石。
    这让寻找陨石的人严重怀疑计算出来的位置是不是有问题。
    可研究所经过重新计算,反馈出来的确有一大片陨石的最终落点是在这片戈壁滩上。
    确认落点没有问题,寻找陨石的人员只能继续寻找,并且雇佣了一部分戈壁滩上的居民一起寻找。
    然后两三天的时间过去,依旧没有任何结果。
    正在研究所的人员准备撤离的时候,发现彩色流星体异常情况的那名研究学家,在隔壁滩上找到了另外一个惊人的东西。
    一只早已死去了庞大昆虫。
    这只昆虫体积很大,身长足足有一点三米,外形有点像放大了无数倍的跳蚤。
    这只巨型跳蚤没有翅膀、头颅狰狞腹部宽大、两条用于行走的腿发达无比、还有着三对支腿和一对看上去就锐利无比的口器。
    狰狞奇特的庞大昆虫尸体让同行的所有人员都骇然。
    地球上怎么可能还存在着体型如此庞大的昆虫啊,这不科学!
    但在确认这只跳蚤一样的巨大昆虫早已经死去后,研究所的人员又都兴奋了起来。
    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发现!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了寻找到英仙座的陨石。
    当即,研究所的人员就将这件事进行了上报,并详细检查了这只早已死去的庞大昆虫。
    在检查的过程中,研究所的人员震惊的发现,这只外观看上去很像跳蚤一样,但体型巨大的昆虫身体表面有着一层厚厚的甲壳。
    如果单单是甲壳也就算了,虽然会有些惊讶,但不至于让研究所的专家震惊。
    真正令他们震惊的,是在甲壳的表面发现了陨石的特征。
    因为在陨落过程中,陨石表面会与空气剧烈摩擦,从而产生高温、高热导致陨石外部元素熔融。
    所以掉落到地面上的陨石表面,会有一些陨石特有的特征。
    比如‘熔蚀坑’。
    这是陨石穿过大气层时,表面熔融物质的剥蚀作用而使其表面具有流纹状或具有浅而长条形熔流线状结构。
    这种结构,正常情况下只会在陨石表面出现。
    地球上的矿产是不具备的。
    除此之外,这只巨型跳蚤的外壳表面还有着熔壳、气印等诸多陨石才有的特征。
    这才是让天文研究所人员震惊的原因。
    这些特征,每一处都表明了,这只巨型跳蚤曾经在大气中坠落过。
    而且坠落距离还相当长,否则不会在表面形成如此密集的陨石特征。
    但令众人疑惑不解的是,这只巨型昆虫,它没有翅膀,它到底是怎么上天的?
    还是说,它来源于外星?
    但这又出现了另外让人疑惑的问题。
    地球之外,哪怕是距离最近的月球,也有三十八万公里之远。
    除了月球,广袤无边的地带都是真空,完全不适应任何人类理解的生物生存。
    如果说,这只巨型跳蚤和之前的英仙座流星暴有关,那么就更不可思议了。
    哪怕是最近的英仙座‘大陵五’恒星,距离地球也有90光年。
    这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数字。
    人类发射的最远探测器旅行者一号在漫漫宇宙中飞行了五十年的时间,但距离飞出一光年的距离,还遥遥无期。
    如果说这只巨型昆虫来源于英仙座,感觉就像是在扯淡一样。
    收到研究所人员的汇报,上面很快就展开了行动。
    之前拍摄的视频、照片等信息证据被收集,找到这只巨型跳蚤的戈壁滩被封锁。
    但半个月时间下来,浪费了巨额人力物力,除了这一只外,整片戈壁滩都快被掘地三尺了,依旧没有找到其他的昆虫。
    不仅仅是这里,一个多月前,那场英仙座流星暴其他陨石会掉落的地点,也安排了人员去寻找。
    同样没有任何结果。
    似乎这只巨型跳蚤只是一个意外,和那场英仙座的流星暴没有任何的关系一样。
    模拟空间内,过去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韩元总算将第一台‘电磁型推进系统’全套制备出来了。
    从推进发动机,到推进工质存储控制器、再到液氢冷却系统和整体的控制系统,都已经准备完善。
    今天将是对其测试的日子。
    和测试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一样,通过吊臂和滑轨等手段,在倭黑猩猩的辅助下,韩元将这台电磁发动机运送到了测试场地,并固定在了钢架上。
    而工质存储控制器和液氢冷却系统也被安装在了一旁,做好了相应的连接。
    里面的液态氙和液态氢是通过科技积分兑换的。
    为了保持其稳定性,测试场地上还布置了一套中型的低温冷凝系统。
    除此之外,之前被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摧毁的耐高温硅酸盐水泥墙也重新建造了起来。
    完成检查,确认电磁推进系统整体没有任何问题后,韩元退回了控制室中。
    电闸的闸刀被拉下,经过特殊转换的庞大电能向架在钢铁架上的发动机涌去。
    这一次没有任何动静,也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显示屏上的温度计数就开始不断攀升起来。
    而电磁发动机尾部,一道白色的锥状尾流开始形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白色尾流也开始带上一丝明亮的蓝色。
    这是工质氙在被超高速喷出时产生的景色,犹如氙气灯一样,明亮而耀眼。
    与此同时,液态氙工质的消耗数据、离子羽流的温度数据、电磁发动机的推力数据也都在不断攀升。
    在韩元的调节下,一分钟左右的时间,电磁型推行系统的功率达到最大。
    而显示屏上的推力数据,最大的时候达到了,正常时则在83kn左右浮动。
    和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比起来,这种电磁型推进系统的推力要弱了不少。
    韩元记得单台电推进发动机全功率运转的推力是在左右,而这个极限推力还不到90kn,差了接近三分之一的推力。
    不仅推力相差很大,而且在耗电量上,电磁型推进系统的耗电量也要大不少。
    总体性能方面来对比,如果说这种电磁型推进系统是一代的话,那么电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