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正文卷第二百九十七章: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最新章节目录
   控制室中,韩元也同样看到了正慢慢腾空的勒落三角飞行器。
    经过人体开发药剂修复过后的视力甚至能让他看清楚飞行器底部的明亮尾焰。
    三台电推进发动机,每台发动机以百分之三十八的功率运行时,足够将这架十吨重的勒落三角飞行器推起来,实现缓慢的垂直起飞。
    按照这种功率来计算,当韩元将电推进发动机的输功率往下调整了一点,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七左右的时候,勒落三角飞行器果然不再上升,也没有下降,而是悬停在了半空中。
    宛如直升风机一般的悬停,甚至看上去比直升飞机的悬停还要稳当。
    毕竟直升机的悬停靠的是螺旋桨的高速转动来产生升力而做到悬停。
    但与此同时,高速转动的螺旋桨会在直升飞机顶部产生强烈的气流波动,这个气流波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直升飞机的稳定性。
    而勒落三角飞行器不同,它是由底部的电推进发动机来提供庞大的推力的。
    三个电推进发动机虽然是聚集在一起的,但中间也还是有间隔的,间隔并不窄。
    这就形成稳定的三角尾焰,在同功率启动的情况下,每一台电推进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几乎一致。
    可以稳稳的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当离开地面一定距离后,电推进发动机喷出的离子尾焰就不会再对稳定性产生干扰了。
    悬停在距离地面十来米的三角形飞行器,再加上底部目测直径超过了一米的独特明亮棕红色尾焰。
    让直播间里面观众各种惊呼这是外形飞船和UFO等。
    惊叹的弹幕占据了整个虚拟屏幕。
    控制着飞行器在空中悬停一会后,韩元开启了下一项测试。
    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只见悬停在半空中的飞行器一侧,有一道全新的棕红色尾焰冒了出来。
    而原本悬停在半空中稳定不动的三角飞行器再度开始缓缓移动起来。
    只不过这次的移动,并非向上也并非向下,而是朝着其他方向。
    如果说要一个具体的方向的话,从太阳的落山的角度来判断,应该是朝着西北方位而去的。
    速度并不快,目测每秒钟飞行的距离还不到五米,和普通人早练跑步的速度差不多。
    不过这对于边长超过十米的勒落三角形飞行器来说,就很一般了。
    控制室中,韩元看到飞行器开始移动后,随即就关停掉了侧面的电推进发动机,然后任由飞行器飘走。
    这个速度,对于一台电推进发动机来说,使用的功率甚至连万分之一都不到。
    韩元也仅仅是最低功率启动了没多久随即便关停了。
    虽然无线的连接距离挺长的,但他没法让飞行器飞太远,毕竟附近除了测试场地外,全是雨林。
    而且他人也不在测试器上,飞太远了无法操控飞行器降落。
    不过在关停掉侧面的电推进发动机后,飞行器滑出去的距离依旧长的吓人。
    在底部的电推进发动机提供了足够升力的情况下,空气阻力对于一架重量超过十顿,且已经动起来了的飞行器来说,实在太弱了。
    惯性的力量在此刻超出了直播间内绝大部分观众的预料。
    本来绝大部分的观众都以为在发动机关掉后,这架飞行器很快就会停下来的。
    但没想到的是,在关停掉侧面的电推进发动机后,整架飞行器依旧慢慢悠悠的飞到了测试场地的边缘才停止。
    【主播没关发动机?怎么还在飞啊。】
    【关了,惯性。】
    【这都快飞出测试场地了,还不停下来。】
    【没关吧,惯性力哪有这么大,目测都飞出去大几十上百米了。】
    【超过十吨的重量啊,就空气阻力而已,能阻拦它飞?】
    【惯性有这么大?飞行速度也不快好吗,估计连十米每秒都不到。】
    【不是,你们都没坐过飞机吗?飞机刹车都得上千米的距离,这个刹车用个几十米长吗?】
    【尼玛,这能比吗?飞机落地速度得多快?这个才多快?】
    【一群文盲!连空气阻力的计算公式都忘了?“F=1/2CρSV^”,简单计算一下不就行了。】
    【请问楼上你的结果呢?】
    【搞不懂你们在吵啥,事实不都摆在你们眼前吗?事实都不信,你们信啥子?老母猪会上树?】
    【老母猪还真能上树ヾ?ω?`o】
    直播间内,不少观众对于这家飞行器滑行的距离感觉有些长,不过也有部分观众觉得这很正常。
    双方在直播间内争论个不停的同时顺带秀一下优越感。
    这已经是直播间内的常态了。
    反正如今的网络环境,无论你干啥都有人唱反调。
    对于这些,韩元早就习惯了。
    至于飞行器的滑行距离虽然有点长,但还在计算当中。
    毕竟他将飞行器整体设置成了流线型,还是削弱了不少空气阻力的,能滑行这么远,属于正常范围。
    至于各国的专家们,对于这个丝毫没有什么惊讶。
    早在韩元还没有将飞行器制造出来前,他们就通过一列的数据进行模型的建立,并计算出来了这架飞行器的大体数据
    从电推进系统到供电系统到飞行器的整体流行,各国其实都有自己的数据。
    毕竟超级计算机各大国基本都有,利用超级计算机来建立模型分析数据甚至对此进行优化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不像韩元一样,使用的计算机还是垃圾到极点的晶体管计算机。
    时间缓慢的过去,太阳已经落山,控制室内,韩元控制飞行器飞了回来,然后开始逐步降低电推进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悬停在半空中的勒落三角飞行器开始缓缓下降,最终安稳的停在地上。
    关停掉电推进发动机后,韩元从控制室中出来,来到飞行器底部。
    一股热浪袭来,让韩元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如果说这架飞行器有什么缺陷的话,那么从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尾部喷出来的高温离子气体将是其中之一。
    超过一千度的温度,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将会对地面造成较大的破坏。
    而如果在草地、丛林等地方起飞降落的话,还可能会引起火灾等问题。
    这的确算是一个不小的缺陷了。
    甚至电推进发动机如果应用到人类社会的战斗机上也是个不小的缺点,航母的停机场钢铁甲板经常遭受这种温度烘烤的话。
    会引起甲板金属变脆,韧性、硬度降低等各种问题。
    毕竟要垂直起飞的话,电推进发动机矢量单元喷出的尾焰必须得成九十度才能提供足够的升力,这样一来,尾焰必定会垂直喷到航母的金属甲板上。
    对于这个问题,解决办法肯定是有的,也很简单。
    在不改变垂直起飞的条件下,改变航空母舰使用的甲板合金材料就行了,甚至只需要将固定起飞那一块的合金甲板材料替换掉就好了,更换成耐高温的材料就行。
    至于现在,在这个模拟星球上飞行,韩元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处理这个缺陷。
    只能到时候在寻找降落起飞地点的时候,尽量避开森林草原这些地方了。
    飞行器停稳,等待热浪散去,韩元找来梯子搭到飞行器底部外侧,然后顺着梯子爬了上去,
    这同样也算是这家飞行器的缺点了。
    当初直播间里面的观众在知道这个后,几乎笑抽了过去。
    一架由各种远超人类黑科技技术组装成的‘高科技’飞行器,从外面进入居然需要架楼梯才能爬上去。
    就不能弄个什么电影中的那种可以将人吸上去的光柱吗?
    或者说弄一个飞机尾部的自动楼梯也可以啊。
    对于这个点,韩元也无奈。
    弄一个可以遥控自动开启的通道楼梯并不是做不到,但时间来不及了啊。
    别说通道楼梯这种无关紧要的东西了,整架飞行器除了必要的功能和设备外,整体其实简陋的一笔。
    进入飞行器底层后,再通过底层的楼梯,七扭八转的,才能进入中间的驾驶层。
    驾驶层里面并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
    除了面积挺大,视野也相当开阔外,感觉完全不像一架飞行器的驾驶层。
    甚至更像是一间没有装修过的毛胚间。
    里面除了控制器、支撑结构等必要的设备外,什么其他的东西都没有。
    就连椅子,床什么的休息设备都还没有。
    时间太紧急,韩元还来不及弄这些东西,先走完所有的测试流程再说。
    检查了一下起飞测试后飞行器的整体情况后,韩元将存储设备拆了下来,带回了电脑室,利用晶体管计算机读取和分析数据。
    一系列的各种数据看得人头晕眼花,直到晚上十一点多,韩元才将各种传感器和探针传递上来的数据查看分析完。
    虽然看的眼睛酸涩,但韩元还是挺高兴的,无论是电推进发动机也好、还是电能供应系统也好,亦或者镧化镓硅太阳能薄膜发电板上传递上来的数据都在标准范围之内。
    这样一来,剩下的测试韩元就有把握多了。
    花费了一周的时间,韩元将风洞测试、溅水测试、鸟击测试、雷击测试、极端天气测试等各种有能力做的飞行器测试都做了一遍。
    不过限于时间关系,这些测试并没有做的太过复杂和重复。
    比如风洞测试,韩元也只是利用大型鼓风机来进行了一些基础模拟。
    模拟飞行器在飞行的时候遇到大风天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又或者在降落的时候,遇到了狂风会不会依旧保持稳定之类的。
    毕竟剩余的时间不多了。
    完成测试后,还剩下二十天,这一期的三级任务时间就要结束了。
    他并没有时间对飞行器进行改进什么的。
    不过好在各项测试都顺利通过了,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拿到测试结果,确认飞行器没有什么问题后,韩元便立即着手开始往飞行器上搬运各种物资。
    吃的、喝的、用的、各种野外使用的工具等等东西韩元在不停的往飞行器上搬运。
    除此之外,还有数百个超大功率的无线信号发送器。
    这个属于最关键的东西。
    韩元需要借助这个,才能回来。
    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