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一章:手搓光刻机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最新章节目录
   拿着切断的脊椎骨,韩元眼神停留在墨绿色的芯片上有些迷离,脑海中在不断的分析着相关的情况。
    “或许这处遗迹或基底离我这里并不是很远?”
    从臆想中回过神来,韩元又看了眼手中的脊椎骨。
    毕竟蛇类不是鸟,也不是还海洋中的动物,几乎所有的蛇类都是有自己固定的生存范围的。
    不会出现一月份的时候还在北半球,七月份就跑到南半球的情况。
    纵然这条远古沃那比蛇能跑,也跑不了太远的距离,撑死了三四百公里左右。
    这样一想,他以前还真有可能就错过了这些东西。
    因为脚下有一条地脉火山的原因,很多金属他都能找到,这两年探索过的最远的地方,离这里也只有百来公里。
    想了下,韩元打开了金属矿物探测仪,一块虚拟屏幕出现在他眼前。
    上面大大小小的圆点繁多,离得最远的一个,是位于右上角东北方位的一个小型磁铁矿。
    距离他目前的位置大概是九十三公里,接近一百公里左右。
    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跑这么远,这个磁铁矿他也没有去过,只是去过附近,然后使用金属矿物探测仪找出来的。
    按照预估,韩元觉得自己跑的最远的一次可能接近九十公里,但绝对没到这个数值。
    那一次是专门出去收集各种金属矿物,所以才跑的这么远。
    平常的时候,他根本就不怎么出去,活动范围基本就在这一片工业园区。
    或许他应该多出去走走的。
    只是谁又能想到,这个模拟星球上,还会有前任宿主留下来的遗产呢?
    不过现在知道了也不迟。
    至于什么时候去探索,那还得再等等,至少,得等待飞行器制造出来,完成三级任务的基础任务后再来考虑。
    现在哪怕知道了,他也没有什么时间去探索,去寻找。
    而且走路寻找,也太慢了。
    可能那个所谓的前任遗迹中会存在飞行器一类的工具,但系统的要求是他自己的制造出来的。
    当前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先将飞行器制备出来再说。
    带着这块脊椎骨,韩元来到化学实验室,将其固定在支架上后,手中的锋利的刀片沿着金属丝线中的间隔插进去,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的划开脊髓膜。
    介于这块芯片还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他想要完善的保存好这颗墨绿色的芯片。
    这样就必须要清理掉脊髓一类的东西,否则过不了两天就臭了。
    脊髓膜被划开,里面的白质缓慢的从破口中流出来,被流水冲走。
    小心翼翼的忙碌了半天,韩元才将金属丝线包裹住的脊髓全部清理干净。
    那一条条细若发丝的金属丝线,露出了全貌。
    整个芯片连接着的细线,在清理掉脊髓后,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之前从外面看到的渔网一样的结构,它们是包裹在脊髓膜外的,顶端聚合,组成四根金属支架连向外面的芯片。
    而另一部分,则是第五根金属支架延伸出来的。
    从外观上来看,整块芯片只有四角四根金属支架,但清理掉脊髓后,第五根金属支架就出来了。
    第五根金属支架从位置来看,处于芯片正中央,和其他四根整体相同,穿透了骨骼,连向外面的芯片,骨内是一根根的细线。
    除此之外,又略有点不同。
    它每一根的细线尾部,都有着一个水滴形状的结构。
    水滴状结构不大,材质目测应该和细线的材质是一样。
    狭长的尾部连接着金属细线,穿透了脊髓膜,然后将这些水滴结构垂吊在脊髓里面。
    如果单个取出来,看起来还有点像水滴耳坠装饰品。
    韩元对这个很结构感兴趣,猜测这些宛如水滴一样的结构就是读取神经电信号的关键。
    但很让他遗憾的是,目前他手中没有足够的仪器设备来进行检查。
    甚至连确定这些细线到底是金属还是什么材料都做不到,只能先将其保妥起来,以后再来处理。
    找来玻璃盒,妥善的将带有墨绿色芯片脊椎骨保存好后,韩元回到了居住室,坐在工作间中,沉思了一会整理了一下脑海中的信息后才开始动手记录资料信息。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其他‘宿主’的科技遗留,如果是的话。
    但对方的科技却让他感到很是惊艳。
    先不说对方是如何做到读取或者输入信号控制沃那比蛇的。
    光是那宛如整体没有任何焊接和拼装痕迹的芯片,就让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了。
    光凭这一点,韩元觉得自己可能需要再完成两个或者三个的任务才能做到这点。
    忙忙碌碌的,匍匐在桌前,一直编写到晚上八点多,韩元才停下笔,开始整理桌上乱七八糟的稿纸。
    桌上废弃的稿子则揉成一团丢到垃圾桶里面,剩下的收入塑脂做的盒子中,然后贴上标签,放入墙壁旁的木柜里面。
    要不是半年前韩元整理过一次,将一批不那么重要的资料装箱放进了书房,工作室的墙壁早就被各种资料和学习笔录塞满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间工作室包括墙壁木柜里面的资料,即便是米国拿夏威夷群岛来换,韩元也不会换。
    如果是半个国家的话,他可能会考虑一下。
    这里面的有不少的科技,实属于超越了人类好几次工业革命的黑科技。
    在自身的科技没有攀升到这次层次的时候,韩元也不会将其拿出来。
    他自己本身在模拟空间内的科技树是歪的也就算了。
    若是因此将整个人类的科技树也带上了歪路,那就得不偿失了。
    比如碳基芯片。
    从奖励的‘碳基集成电路板制备信息’中,他已经明确的知道了以碳材料为基底的碳基芯片是制备‘量子计算机’的基础。
    但系统只给出了详细的制备方式和简略的原理,也就说,他能一步步的按照系统的知识信息将碳基芯片复制出来。
    但却不知道它为什么能用来制造‘量子计算机’,也不知道为什么量子纠缠能在碳基芯片上发生。
    听起来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却的确发生在他身上。
    这也是韩元很苦恼的一点,系统提供了信息资料,提供了一样物品的详细制造资料,甚至是它的操控方式。
    却没有给他提供背后的基础原理。
    当然,这个基础原理,指的是科学层面的解释。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芝诺龟”。
    也就是“芝诺悖论”。
    这是个很有名的悖论,物理界的四大神兽,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知道。
    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
    其大致意思是:
    阿基里斯是一名很善跑的英雄。
    如果让他和乌龟竞赛,他速度是乌龟十倍,乌龟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
    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基里斯追到100米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0米。
    于是,一个新的起点产生了;阿基里斯必须继续追。
    而当他追到乌龟爬的这10米时,乌龟又已经向前爬了1米,阿基里斯只能再追向那个1米。
    就这样,乌龟会制造出无穷个起点,它总能在起点与自己之间制造出一个距离。
    但不过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但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基里斯就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这就是物理界的四大神兽之一。
    虽然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人很快就可以追上乌龟,学过微积分的人都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解释人为什么可以追上乌龟。
    但在当时,芝诺提出这一悖论后,甚至一度引发了数学危机。
    直到后来,微积分基本定理证明的出现,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韩元现在遇到的问题,和‘芝诺龟’有点类似。
    他知道这些东西是对的,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用科学原理去解释。
    任何一门科学发展,都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无数是数学也还,还是物理也好,亦或者是化学生物。
    科学理论就像一栋大厦一样,里面承载的各种东西就是科研成果。
    他如果将超出当前人类科学理论太多的成果抛出来。
    或者说,当他抛出来的某样科研成果和目前的科学理论相违背的时候,很有可能就直接造成整座大厦崩坍。
    不过现在还不是他该忧愁这个的时候。
    现在所出现的科技,人类社会基本都有对应的理论做支撑。
    即便是有部分还处于不确定状态,但通过制造出来后还是可以逆推确定科学理论的。
    但随着他完成任务越多,后面获取到的科技也就越高,总有一天出现的科技成果会超出人类的科学理论的。
    一年一次的任务,完成任务后获取到的知识信息,韩元的直觉告诉他,这一天的到来,可能并不会太远。
    如果有那一天的话,他又该如何处理这些东西?
    人类发展至今,依靠的是无数科学家,无数人的共同努力实现的。
    一旦接收到超前的科技,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和他一样情况。
    知道怎么造一样东西,却不知道这样东西的运行理论基础。
    甚至会出现当造出来东西损坏后,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不知道该怎么维修。
    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也不是说我坏了就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是整座都大厦都建立在空中,没有了支撑的理论,随时可能会倒塌。
    即便是没有崩坍,也有极大的可能出现再也无法往前发展的可能性。
    “这个系统?会不会就是某个高等文明制造出来借此控制其他文明发展的东西?”
    “毕竟很难有文明能直接抵御远超出自身的科技的东西,并且还是可以直接用的东西。”
    “这应该不太可能”
    坐在书桌前,韩元甩了甩头,将脑海中的想法抛出去,起身准备睡觉。
    睡觉睡觉,这种的事情以后再说。
    他已经快连续四十八小时没睡了,而且还在一直大量用脑,早就困了。
    第二天清晨,伴随着天亮,韩元也睁开了双眼,摁下开关亮起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