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嫁到》第154章卷外二:当时只道是寻常[2]

公主殿下嫁到最新章节目录
   还特意交代道:
    “等你真正可以读这本书之时再看上边的提字,到时候你再看看,你的资质是否真是如同你现在所言。我从不相信资质一说,我只相信,勤能补拙,一切都还得看,你是否有心了!”
    若这小子从今以后不懂得更加勤奋努力,那他将达不到看《国语》的资格,也自然不会看到这书页上的题字,那自己的这番良苦用心也算是付诸东流了;可若他有朝一日真的看到这本书了,那可以相信的是,他已经不再是现在这个不自信的他了。
    不知道他将来会变得如何呢?
    小士子突然颇为感慨地瞅着眼前这个傻小子,若是这傻小子上进的话,将来也许还能在朝堂之上有所作为,若真有那么一日,他一定会为这傻小子感到高兴的!
    抬头瞧着时辰不早了,小士子心中一惊,想着若是再不去与哥哥会合,只怕他非得将整个国子监翻个底朝天不可了。
    款款立起身来,小士子有礼一揖,言道:
    “时辰不早了,我得回去了。”
    子辰一直捧着手中的国语微微发愣,随即看到小士子如此有礼地向自己作揖告别,心中顿觉失落,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便只能呆呆地瞅着别人。
    “再不回去家人会担心的!”
    瞧出了傻小子眼中的不舍,小士子也颇有些无奈,只得将原委道出希望得他谅解,却只见他依然一副呆呆的模样。
    小士子见他沉默不语,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那我走了……”
    转身,正准备离去,身后那个傻小子终于惹不住开口出声了,只听他急切问道:
    “我们,还能再见面么?”
    小士子思虑了片刻后,只能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这回外出便是极为不易的,很难保证还会有下一次。
    “我并非国子监学子,所以,大概……很难再见了!”
    寻思了片刻,小士子不觉好奇的问了句,道:
    “你,很想再见到我?”
    说道最后,小士子饶有兴趣地回头望着子辰,仿佛想从他的神色中看出些什么一般。
    子辰倒是一改初见时那张冷漠的表情,此时此刻充满了期待的神色,无比坚定地点了点头,道了句:
    “嗯,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么?”
    不知为何,瞧见这般目光坚定而又敢如此直白展现自己内心真正所想的傻小子,小士子有些欣喜,更多的居然是宽慰,他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他们两个终有一日一定能再度相见的!
    随即小士子回过头来微微一笑,那模样着实十分可爱迷人,令人一见难忘。
    只听到他笑着说道:
    “傻小子,你若是还想再见到我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怕你得更加努力才行了。将来朝廷开科取士,你若能有幸入得新科前三甲,得圣邀入得琼林夜宴,那你我定然还有再见之日,等下次若你我还有缘分一见,我便告知你名姓,如何?”
    子辰微微一愣,却没有多久的犹豫与踟蹰,他只知道,他还想要再见到这个小士子。
    “好,一言为定!”
    听到了那傻小子无比坚定的回答,小士子开心地飘然而去,只余那抹细弱身影,以及随微风飘舞着的衣袖,在子辰眼中、脑海里,久不散去……
    在与那位小士子分别之后,子辰便一门心思地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刻苦读书上,而那些个曾以欺侮子辰取乐之人,因为子辰做了一件从未有人敢做过的事情后,便没有人再敢去找他的麻烦了。
    你道他做了什么?
    子辰牢牢地记住了那位小士子同他说过的话儿:
    绝不会主动去欺侮别人,也绝不会让人随意欺侮了去!
    所以,没过多久,子辰便直接找到了子韦,二话不说,便一拳打了过去……
    结局是,子辰比子韦伤得更严重些,两只眼睛都红肿了起来,不仅如此,还鼻青脸肿,而子韦脸上也挂了彩,两人都被博士处罚,在书院外罚站了三日。
    而那次罚站,却有了兄弟两人第一次的会心谈话。
    在这之后,便没有人再敢去找子辰的麻烦了,不仅仅是因为子辰居然有勇气主动挑衅子韦,更重要的是,当子韦知道有人顶着自己的名头在作威作福后,便将这群人统统收拾了一番,自此以后,这群人也便安分了不少。
    皇天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子辰便已经可以自读《国语》了,当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翻开手中的这本《国语》之后,看到了那个人曾提在上边的两行小字,子辰笑了,笑得十分得温和夺目……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八年后,曾经那个木讷、愚钝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位儒雅俊逸、学识渊博的少年郎君了,回顾往昔种种,不甚唏嘘感慨。
    子辰合起了手中的书页,将《国语》好好地收回了怀中,只是因为桃园深处,依稀有琴声传来,宛如环佩叮铃,悦耳动听。
    子辰不觉为琴声所迷,从新穿回了靴,往琴声来处寻去,踏过落花点缀的青翠草地,越过繁花并立绽放的枝桠,那琴声越发近了。
    只觉琴音袅袅,铮铮琮琮,一曲《桃夭》,在这位琴师手中奏出别样曲调,令人顿觉心旷神怡,静美怡人了。
    子辰闻之,不由心生向往,循着眼前这跳铺就落花满怀地石子路,他慢慢步入林中深处,而隐匿于林中深处的亭台,亦也越发近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