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要还俗第二部》正文卷第62章严谨的和尚【第四更】

老衲要还俗第二部最新章节目录
   方正却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说道:“四,华夏红十字会应天城分会收尸具。1938年7月14日的工作报告中说道:本分会掩埋队自二十六年,也就是1937年十二月间起,即在下关沿江及平门外附近一带从事掩埋工作,综计在此六月月内共掩埋军民尸体具!后经逐日相加核实,应为具!
    数据来源,《华夏红十字会应天城分会关于难民救济工作概况》1938年7月14日,档案号,应天城市档案馆藏。”
    没等众人确认,方正继续道:“五,应天同善堂收埋军民尸体7000余具!
    同善堂掩埋组组长刘德才在审判战犯谷寿夫的军事法庭上出庭作证的证言!
    数据来源:《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关于同善堂掩埋尸体的调差笔录》1947年1月25日,档案号,华夏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方正越说越快,根本不等众人喊确认,他激动无比的死死的盯着曹淑清,如数家珍一般的诉说着那段流血的历史!
    “六!应天城代葬局收尸一万余具。掩埋队队长夏元芝1946年10月的证词。待首都沦陷后,本市军民为敌军残杀者为数甚众,因之尸体遍地,伤心惨目,被告焉忧之,遂即派员率领代葬局全体掩埋伕役终日收埋被惨杀之军民尸体约万余具。
    数据来源:《伪卫生局职员夏元芝辩护状》1946年10月7日,档案号,应天城市档案馆藏。”
    “七!顺安善堂收尸1500具。
    该堂的调查登记表显示,待至应天城事变后,对于掩埋沿江野岸遗尸露骨,人工费用,约去六百元。
    按当时计件工资计算,收一具尸体给付0.4元,六百元应收埋尸体1500具。
    数据来源《顺安善堂关于掩埋尸骨等项事务调查表》1940年12月17日,档案号,应天城市档案馆藏。”
    “八!明德慈善堂收尸700余具。
    事变后,堂主陈家伟雇佣十余人掩埋尸首,二十七年春,掩埋七百余具。
    数据来源《明德慈善堂关于掩埋尸体的报告》,1940年12月25日,档案号,应天城市档案馆藏。”
    方正说的越来越快,众人已经没时间感叹方正的数据之准确,来源之真实了,这一刻,无论是华夏人,还是桑国人的想法都开始逐渐统一。
    他们不想区分国界,只想弄清楚真相!
    大家各自分工,互相配合,对应着查询方正所说的每一个字!
    结果是震撼的,一字不差,都真的!
    到了后面,干脆,大家不查了,因为愤怒已经让他们的手在颤抖,无力再去查了……
    无论是华夏人,还是桑国人,嘴里念叨最多的都是同一个词:“畜生!”
    而方正却还在说着,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字字如刀一般扎向曹淑清!曹淑清的脸上早就没了血色……
    “九!城西市民掩埋队共埋尸具……”
    “十!城南市民掩埋队共埋尸7000余具……”
    “十一,回民掩埋队共埋尸400余具……”
    “十二,市民胡春庭联合难民收埋300余具通宝的尸体……”
    “十三,市民群体自行收埋尸体4.2万余具……”
    “十四,汪伪政权共收埋尸体余具……”
    “十五,米国时代周刊统计桑国军人抛尸入江和焚尸1万余具……”
    说到这,方正微微一顿:“你告诉我,这些数字加一起是多少?”
    曹淑清哪里算的过来,一脸茫然……
    方正冷冷的说道:“算不出来?那好,我告诉你!
    一共是人!
    这还只是众多数据中保留下来的部分数据!还没算那些没有被人发现的尸骨、残骸!若是全都加一起,又该多少?!三十万,多么?!”
    曹淑清低下了头,不敢应答。
    方正步步紧逼道:“为什么我们说是三十万?
    因为残留的数据只能统计出三十万……但是我们都知道,不止三十万!
    正如你所说,三是个概数,但是它在民间也是一个大数!代表着多,很多,非常多!
    严谨?在这件事上,世界上还有像华夏人这么严谨的种族么?没有,绝对没有!
    我们宁可少报,也没有多说一人!
    不过你说的什么随便找个人的日记本数字就记录下来,保存下来的说法,倒是和桑国的右翼分子常用的手段不谋而合啊。”
    曹淑清一听,差点没晕厥过去,连忙喊道:“我不是……”
    方正一挥手,打断了她的话:“我不管你是不是,你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是了!
    桑国右翼分子知道否定不了应天城大屠杀,于是就绕着走。
    先去说数字不对,然后一步步的否定,最后否定整个应天城大屠杀事件,甚至否定整个侵略战争!
    今天你跳出来怀疑三十万这个数字,若是不管你,明天就有人站出来怀疑应天城大屠杀是否存在,然后又有人站出来怀疑整个侵华战争是否存在……
    步步为营啊……
    你到底意欲何为?”
    方正死死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走到了曹淑清的面前,死死的盯着曹淑清。
    在场的华夏人也纷纷走了过来,围着曹淑清,怒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曹淑清脑门上冷汗津津……
    他还在努力的辩驳道:“可是,人家日耳曼国就能统计到名字……”
    “无知啊,你真的去过那些集中营么?上面的确有些名字,但是他们的数字依然是个约数,而不是准确的数字。
    数字不准确,你敢质疑么?
    你敢质疑华夏的数字是约数,不够严谨,所以是假的;
    那你敢去西方说他们的数字不严谨,是假的么?
    你敢么?”
    方正一字一顿的问道。
    曹淑清沉默了,她敢么?她当然不敢!
    西方可是有相关法律的,随便怀疑那些东西,可是要入刑的!
    方正摇头道:“我无法理解,你在说到西方的屠杀时,感同身受一般的悲天悯人,痛入心扉,坚定不移的相信。却对我们死难三十万同胞的事实和各种证据视而不见,怀疑、不信任、不同情,甚至带人踢烂祭奠他们的灵位,原因只是执着于一个名字,一个数字!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