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奇谭》第七章前世今生

天书奇谭最新章节目录
   对于的骆瑜的归来,青羊观上下都抱着欢迎的态度。虽然特地跑来迎接的只有安子清一个但在她回来之后的一两天里面,几乎所有认识她的同门都来拜访了一番,而且他们大多数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这些礼物真的很小小到都是用玉盒装的,每个玉盒不过巴掌大,里面往往只装了一颗。
    没办法,能够比较稳妥地增长修为的丹药,实在太过稀有。据说现有的这么多,基本上就已经掏空了丹房的常规库存。
    “大家的想法还真是出人意料的有默契啊!”将数十个装着灵丹的玉盒一字排开,骆瑜坐在桌子前面,注视着这些玉盒,很是感慨。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红色的光芒将半透明的玉盒映得犹如那些在人间首饰店标着天价的红玉血玉一般一那种东西其实是颇为珍贵的炼器材料,在炼丹方面也很有价值,不过如果没有用法术加工的话,充其量也只是玩物罢了。红尘中的富豪们,最常做的就是这种暴殄天物的事情。
    这种玉盒上镌刻着精巧的法阵,只要定时补充法力,正常运作的法阵可以将玉盒内外几乎完全隔断,最大程度地确保这些丹药的药性不会散失。青羊观所制造的玉盒自然是同类中的佼佼者,理论上可以保存丹药上千年。
    ……当然,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丹药需要保存上千年那么久。因为往往在那之前,它们就会被使用掉。
    这些珍贵的丹药其实真的很容易被用掉,可以用到它们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事实上,对于负责管理它们的人来说,主要的任务不是考虑“哪些丹药的保质期已经快到了……”这么奢侈的问题,而是尽可能延缓这些珍贵丹药的消耗。
    然而即使如此,它们依然在以超过预期的速度消耗着。尤其当发生某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时,消耗的速度会更快。
    目前所发生的事情,就属于会严重加快库存灵丹消耗速度的那种。
    骆瑜感叹了一会儿,打开了一个盒子,伴随着扑鼻而来的淡淡清香,一颗金色的药丸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金玉七宝小还丹,原出于佛门,经过一位自称姓韩的散修调整改进之后,成本得以降低,适用范围也有所削弱。原本这种灵丹能够在促进修为提升的同时,帮助修士淬炼肉体,使得修士的身体更加坚固,日后炼成罡气的时候可以有一个较好的基础。但那位韩姓散修取消了这种功能,将其改变为单纯增长修为。这么一来,炼制的难度就大大降低,而且对于服用者的限制也基本被消除了。
    原版的金玉七宝小还丹,必须配合佛门心法服用,才能将其药效充分吸收。而经过调整的这种,只要在服用之后正常地调息打坐,就能很好地吸收药性。
    所以自从这种改进药方被推广之后,很快就取代了原版。目前除了一些在炼体方面有特殊需求的佛门宗派之外,几乎各门各派都在炼制改进版的那种,原版的反而已经逐渐销声匿迹了。
    说来有趣,这种灵丹的配方当初还是将岸师伯推广的。当年将岸游历天下的时候,曾经在一处真的叫做“青牛镇”的地方开过书店,某次偶然遇到了那位姓韩的散修。那位散修用一份鬼道秘籍交换了原版金玉七宝小还丹的配方,大概一年之后,用这份改进过的配方交换了一些东西。
    将岸对这份缘法颇为感慨,就将配方公诸于众。当然,应那位散修的要求,他只透露了那位散修的姓氏,却一直对其的名讳保密。
    事实上就算泄露了姓名,大概也是找不到的。因为那位大师面色黝黑相貌普通,除了眼神中不时闪过一丝灵光之外,简直普通得走进人群就看不出来,他唯一的标志就是喜欢穿着一身青衣,然而换套衣服是很容易的事情……
    天下散修很多,其中姓韩的自然也不少,而且这个姓氏还很可能是捏造的,所以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没人再去寻找这位姓韩的丹道大师了。
    这位韩前辈在人间没有留下什么故事,唯一被人所知的,大概就是这种灵丹的配方了。然而这个成就已经足以让他流芳千古,成为后世敬仰的大师。
    骆瑜博闻强记,心中一瞬间就流过了关于这种灵丹的轶闻。不过这些念头只是如同流水一般在心头滑过,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保持着平和宁静的心态,她服下了一枚灵丹。
    它不像寻常灵丹那样入口即化,吞进去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样,但却悬浮在胃里,不断散发出温和却持久的暖意,这股暖意渗透力极强,不一会儿就布满了全身。
    骆瑜微微一笑,将太上九转丹经的功法运转起来,体龘内真气便按照早已运行了无数次的轨迹流动。随着真气的流动,那股暖意不断地被吸收到经脉之中。
    起初,它和真气之间泾渭分明。不过只要运转真气两三回,它就会迅速地被真气同化,用不了多久,经脉之中的暖意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丹药所蕴含的效力完全转化成了自身的修为。
    这一次修炼,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等骆瑜闭关结束的时候,修为已经增进了一大截,至少抵得上半年修炼的成果。
    这种效果,在各种增进修为的灵丹里面大概算到中上等。但它却胜在药性温和,几乎没有副作用,完全不用像别的同类丹药一样在体龘内积累出丹毒。正因为这个优势,它才被奉为增进修为的第一灵丹!
    遗憾的是这种灵丹的效果到了炼罡境界就会很差,更重要的是它对于见性通幽毫无帮助,所以……安子清就曾经设想过,如果能够研究出一种能够帮助见性通幽的灵丹,一定会大受欢迎!
    遗憾的是当他炼罡有成,接触到高深丹道知识之后,才发现那样的东西早就被发明出来了——那是一种剧毒的灵丹,却又不会让人立刻就死修士在吞服它之后会深深地感受到死亡的恐惧,足足持续很长时间。
    利用这种方法突破见性通幽的瓶颈,速度是相当快的。然而成功率之低,则颇有些令人发指……只看这“见性丹”在修仙界始终没流传开来,就知道这玩意儿是多么的不靠谱!
    “不成功的话会怎么样呢?”当时也在场的易悌好奇地问。
    “当然是死了。”叁云子师叔面无表情地说,“而且就算破关成功,也未必不被毒死。”
    “这东西也有人会去吃?!”安子清吓了一跳,“简直是拿性命开玩笑啊!”
    “所以这东西被淘汰了。”叁云子师叔冷笑,“见性、明心、渡劫,这三关是修仙之路上最大的障碍,怎么可能靠一颗灵丹解决!你与其浪费时间研究这种超出人间难度的课题,不如老老实实提升修为。没准等你飞升天阙之后,从更高层次的角度看问题时,可以设计出解决之道。”
    安子清被训了一顿,脖子一缩,老老实实地回去修炼了。
    这些年来,安子清也曾经仔细研究过金玉七宝小还丹的配方,想看看有没有改进的余地。他送给骆瑜的那颗,就是经过他改进的配方,号称药效更强,一颗能顶两颗用。
    但他的吹嘘很快就被陶土给戳穿了,因为炼丹炼器不分家的缘故,陶土对于药理也颇为熟悉,骆瑜服了那颗药效的确有两倍的灵丹之后,出关时遇到了陶土。陶土只是用鼻子闻了一下,就感叹:“师姐你这次服的药很高端啊,里面居然有炼罡境界才会用到的几种材料,而且还是比较珍贵的那种。”
    很显然,安子清所研究出的配方,纯粹是在糟蹋东西。
    因为要准备不久之后的摘星行动,这段时间青羊观四大弟子都留在山门之中修炼。不仅如此,第二十七代的其余弟子们碰巧也都在山门之中。
    自从以吴解为首的四大弟子——入道有成游历天下之后,这种情况已经很久没有发生了。
    “一转眼的时间,小孩子们都长大了。”祖师堂中,韶光真人注视着精舍区那些亮起来的竹楼,不由得感慨万千,“我还记得当年咱们入门不久,专心潜修时候的情景呢!”
    “二十五代前后有近二百位弟子,可最后留下的只有十分之一。”枕石真人叹道,“如今只剩二十一个了。眼看着又是一场大战,不知道这场大战之后,还能剩下多少……”
    “千棺从门出,其家乃兴旺。凡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师兄你又何必难过!”韶光真人劝道,“何况,我们修行一世,求的就是超脱凡尘。要超脱凡尘,就要秉持自己的本心而为。这些年来陆续倒下的师兄弟们,大多都是秉持着本心而去的,无怨无悔!”
    “是啊……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也会倒下。不过正如你所说的,为了坚持自己的本心,就算是死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枕石真人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说出了让韶光真人为之震惊的话语。
    “师……师兄!你怎么说这种话!”韶光真人的脸色已经不仅仅是震惊了,甚至有些恐慌。
    以枕石真人的修为,他所发出的感叹当然不会是信口开河,必定是心有所感,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也就是说,这位青羊观的当代掌门人,是真真切切感觉到了自己可能死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才会有此感叹。
    这让韶光真人如何不惊讶,如何不担心,如何不害怕!
    枕石真人身为青羊观的掌门,如果连他都倒下了的话,那将会是一场多么惨烈的战斗!连掌门人都殉道而死的青羊观,又将会遭受多么可怕的损失啊!
    在这一瞬间,纵然韶光真人修为深厚,也忍不住起了退缩之心。
    正派修士为了捍卫人间正道,是不惜赔上自己性命的。如果有必要的话,许韶光一点都不介意舍身卫道。但他身为青羊观弟子,对于门派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殷切的爱护,如果要把青羊观和人间正道之间做个取舍的话一这样的选择太过残酷,简直等于在他的心头狠狠地捅刀子,而且还不是一刀,是两刀、三刀……
    “不用担心。”枕石真人自然明白他的担忧,微微一笑,从容地说,“若是整个青羊观都会遇到危险的话,你们不也一样会有所感觉吗?可你扪心自问,有没有感觉到死亡迫近的气息?”
    韶光真人当然没感觉到,如果他有所预感的话,又怎么会震惊到如此地步呢?
    “所以啊,你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这就是所谓的‘关心则乱’。”枕石真人笑道,“我可能会死却并不代表整个青羊观都会遭遇危险。摘星之战必定十分凶险,谁都可能倒下。我身为青羊观的掌门,或许所处的位置会相对安全一些,但这个安全也只是相对而已——没准当魔门发动突袭的时候,我就会处在抵御他们攻击的最前线。”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