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第八章化解

诛仙最新章节目录
   悠悠晨钟,沉沉暮鼓,须弥山沐浴在缥缈云气之中,从初升的旭rì到傍晚的残霞,天际风云变幻,白云苍狗滚滚而过,时光终究不曾为任何人而停留。
    天音寺雄伟壮丽,雄峙于须弥山上,仿佛一位慈悲的巨人望着世间,无数的凡人在清晨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对着佛庙殿堂里的神像顶礼膜拜,诉说着自己或喜或悲的心愿,企求着神明保佑。千万人来了、汇聚,万千人散了、离别,一rì复一rì,从来不曾改变,聚聚散散般的岁月。只有那庙中神佛金身神像,殿堂前不灭明灯,袅袅烟火,看尽了世事沧桑。
    鬼厉,又或是当年的张小凡,再一次进入普智神僧法身遗体所在的那间小屋,又过去了一rì一夜,在这中间,那个小屋之中没有丝毫的动静。普泓上人间中曾经到过屋外小庭院中,驻足良久之后,又在叹息声中离开。
    只有法相自从鬼厉进入那个房间之后,他就一直站在屋外庭院之中,以出人意料之外的耐心守候着。
    谁也不知道,法相为什么要站在这里,但是包括普泓上人在内,其他天音寺的僧人都没有开口向他询问,而法相也一直就这么孤单而坚持的站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残阳如血,映红了西边天际的晚霞,远远望去,云彩的边缘上似还有一层细细的金光,十分美丽。天地美景,其实本在身边,只在你看与不看,有心与否的。
    法相眺望远方晚霞,怔怔出神,站了一rì夜的他,清秀的脸上似乎没有丝毫的疲倦之意,反是清澈目光之中,闪烁着深邃智光。
    ‘你在看什么?’突然,一个声音从他身边响了起来,法相陡然一惊,从自己思cháo中醒来,却见是普泓上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来到这个庭院里,正站在自己身旁,微笑的望着自己。
    法相合十答道:‘回禀师父,弟子正眺望西天晚霞,忽有所悟,乃至出神,不知师父到来,怠慢了。’
    普泓上人微笑道:‘区区俗礼不必在意,倒不知你从那西天晚霞之中,所悟何来?’
    法相微一沉吟,道:‘弟子在此站立一rì一夜,夜观繁星而rì见青天,至此刻繁华消退旭rì东沉,只残留些许余光照耀西天。不觉得心头竟有悲伤,人生如此,光yīn如此,天地万物尽数如此,弟子一时竟不知生在这天地之间,如此渺小似沧海一粟,生有何意?’
    普泓上人点头道:‘你果然有过人之智,徒儿。这天地万物,皆有其本身命数所在,是以虽千变万化,终有其不可违逆天命之道。你能从这rì升rì沉间领悟到这一层道理,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法相恭恭敬敬向普泓上人行了一礼,道:‘多谢师父夸奖,弟子不敢当。只是弟子虽然稍有所悟,心头之惑却反而更多更大。弟子不解,既然天命已定,万物终究凋谢,这无数世人忙碌一生,纠缠于人世恩怨情爱,却是为何?我佛说普度众生,众生亦皆可渡化,但众生却未必愿为我佛所渡,这又为何?难道佛说西天极乐世界,无怨无恨无情无yù,竟不能吸引这芸芸众生么?弟子愚昧,请师尊指点。’
    说罢,法相低下头去,合十念佛。
    普泓上人注视法相许久,缓缓点头,面上露出一丝笑容,却没有立刻回答,反是看向法相刚才所眺望之西天晚霞,注目片刻之后,道:‘你刚才所看的,可是这西天晚霞?’
    法相道:‘是,弟子见这时光飞逝,旭rì西沉,光yīn不在,心头悲伤困惑,所以请问师父。’
    普泓上人微笑道:‘再过片刻,这残阳就要完全落山了,到那个时候,便是连这晚霞,也是看不到的。’
    法相微感困惑,不知普泓上人所言何意,只得应了一声,道:‘不错。’
    普泓上人淡淡看着西天天际,只见那残阳缓缓落下,天空中越来越暗,暮sè渐临,淡然道:‘夕阳无情,挽留不得。但是明rì一早,你是否还能看到这初升之rì呢?’
    法相身躯一震,心头若有所动,一时竟不能言语,面上有思索之sè。
    普泓上人回头看着法相,面上淡淡一笑,再不言语。
    天sè渐渐暗了下来,夕阳终究完全落山,过不多时,只见一轮明月缓缓从东天升上,月华如水,耀耀清辉,洒向人间。
    夜幕中,月光下的天音寺清幽安宁,虽不复白rì里繁华热闹,却另有种静默幽清的美丽。
    而须弥山顶小天音寺里,那个小小庭院之中,师徒二人一言不发,安静地站在庭院里,在轻轻吹过掠起衣衫一角飘动的山风中,悄悄地站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看到月近中天,安静的小院之内,忽然传来一阵轻笑声。
    法相面有喜悦之sè,踏前几步,走到小院正中,仰天望月,只见月华耀眼,直洒在他月白僧袍之上,直如霜雪一般。
    法相大笑,旋转过身来,向一直微笑站在旁边的普泓上人跪下,合十行礼道:‘多谢师父指点,弟子悟了。’
    普泓上人眼中满是欣慰之sè,此刻望着跪在身前的徒儿,纵然他早已是修行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脸上也一样浮现出真心欢喜的神情。他伸手轻轻抚摸法相头顶,连说了三字。
    ‘好!’
    ‘好!’
    ‘好!’
    ‘你天资聪颖,世所罕见,但更紧要的,却是你对佛学佛理,另有一层慧心。当年我们四个师兄弟中,其实是以你普智师叔最为聪慧,可惜他虽聪明,却是走错了路,耽误了佛学,妄求什么长生,终于落得一个不堪下场。你今rì能悟,是你之福,亦是我天音寺之福啊!’
    法相一怔,抬头向普泓上人望去,道:‘师父,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弟子不大明白?’
    普泓上人摇了摇头,先是伸手将法相搀扶起来,然后面上喜悦之sè渐渐淡去,淡淡道:‘这些年来,为师rì夜耽于俗务,以至于佛学体悟,停滞不前,偏偏枉当这俗世虚名,半世争斗,竟无法舍却。当年你普智师叔去世之后,为师便有隐世之心,无奈门下无人,面对这祖师基业,虽是身外之物,但终不能轻易舍弃。如今有了你,为师便可放心去了。’
    法相大惊,面容失sè,刚刚站起的身子登时又跪了下去,急道:‘恩师,你这是什么话,天音寺如何离的开你,何况弟子也要rì夜陪伴恩师左右,聆听教诲。但求恩师万万不可舍弃弟子与天音寺众而归隐啊!’说罢,他叩头不止。
    普泓上人失笑,随即叹息一声,将法相拉了起来,叹道:‘痴儿,痴儿,天下岂有不散之宴席?不过为师归隐之事并非急迫,非近rì一时即可达成,你也不必着急,总得将一切安顿妥贴,我也方能放心。’
    法相眼含泪光,但终究知道普泓上人退隐之心已是不可阻挡,好在如恩师所说,虽有心却还未见急迫,待rì后有机会,再好好相劝恩师就是了。想到这里,这才含泪止住,站在一旁。
    普泓上人仰首看天,只见月光通透,凄清美丽,他眺望良久,忽然道:‘我们进去看看那位小施主吧!’
    法相一怔,道:‘什么?’
    普泓上人淡淡道:‘是非曲直,恩怨情仇,不管如何,终究是要有个结果的。’
    说罢,他不再多言,向着那间小屋走去,法相慢慢跟在他的背后,看着那扇越来越近的门户,不知怎么,心里竟有些紧张起来。
    一rì一夜了,在那其中,面对着普智师叔,鬼厉到底干了些什么?
    他,又会干些什么呢?
    答案,在他们掀开门帘推开木门,轻轻走进屋子的那一刻,出现在他们面前。
    空空荡荡的屋子里面,依旧闪烁著「玉冰盘’那银sè的光芒。
    什么,都没有发生!
    普智法身,依旧盘坐在玉冰盘上,而在他的对面,鬼厉,又或是张小凡,盘膝坐着,背对普泓上人和法相,默默凝视那微光之中的普智面容。
    普泓上人深深呼吸,正想开口说话,忽然感觉身后动静,转头一看,却是法相轻拉他的袖袍,看见普泓上人转过头来之后,他以目示意,向着鬼厉身下。
    普泓上人转头看去,不禁眉头一皱,只见这屋中一切都未见变化,惟独在鬼厉盘坐之地面上,周围三尺范围之内青砖地面尽皆龟裂,密密麻麻的细缝爬满了他周围地面,越靠近他的身躯,细缝就越是密集,在他身前一尺范围之内时,所有的青砖已经不再龟裂,而是完全成为了粉状。
    这一rì一夜里,谁也不知道在鬼厉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
    普泓上人缓缓走到鬼厉身前,向他身前地面看了一眼,用平和的声音,道:‘施主,你已经在这里待了一rì一夜,可想清楚了?’
    鬼厉慢慢的将目光从普智法身上收了回来,看向普泓上人,普泓上人心头一震,只见鬼厉面容惨白,容颜疲倦,虽是在这里不过坐了一rì一夜,却仿佛面有风尘沧桑,已经历了人世百年。
    普泓上人合十,轻轻颂念道:‘阿弥陀佛!’
    鬼厉缓缓站起身来,但起身一半,忽地身体一颤,竟有些立足不稳,法相与普泓都是眉头一皱,法相正想上前搀扶的时候,鬼厉却已经重新站稳了身子,深深吸气,然后再一次站直了身体,面对着普泓上人。
    他身体一看便知虚弱,但不知为何,此刻的他,却仿佛如须弥山一般魁梧坚忍。
    ‘大师……’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普泓上人合十道:‘是,小施主有何吩咐?’
    ‘亡者入土为安,你将他……普智师父的法身火化安葬了罢!’
    普泓上人与法相同时身上一震,望向鬼厉,片刻之后,普泓上人长叹一声,似唏嘘不已,低声道:‘施主你看开了么?’
    鬼厉惨然一笑,向盘坐在微光之中的普智望了一眼,面上肌肉绷紧又放松,缓缓道:‘我与这位大师当年不过一夜之缘,却曾经跪拜在他身前,心甘情愿地向他叩头,唤他“师父”。他救过我,也害了我,但无他便无我,死者已矣。我虽不是佛门弟子,也素知佛家最看重转生,他临死也不肯入土,可知他心中悔恨……’
    冰凉的气息,隐隐约约从他手边散发了出来,普泓上人与法相几乎同时都感觉到了,那一股澎湃的诡异妖力。
    ‘噬血珠妖力戾气之烈,这些年来我感同身受,多少也明白当年情由。’说到这里,鬼厉慢慢转过身去,向着门外走去,嘶哑的声音不时发出一两声咳嗽。
    普泓上人与法相同时在他身后,对着他的背影合十念佛,普泓上人随即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