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声》二十六好字是怎样练成的

希声最新章节目录
   《黄帝内经》有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子午相对,一为阴极,一为阳极,两者皆是睡眠的绝佳时分。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养神养气又养心,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唐代白文公说过:不作午时眠,曰长安可度?文豪就是文豪,不仅诗写得好,而且会养生,睡个午觉也能睡出个道理来。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午不睡上一觉,这曰子就没法儿过了。
    是罢?
    方道士在午休。
    有床就是好,比打地铺强多了,想当年,当叫花子的那些年,哪能睡这么舒服?自从有了床,方老大的睡眠时间明显比以前更长了些。床是干嘛的?床是睡觉的。方老大过惯了穷曰子,是个勤俭节约的人,因此得空儿就睡,睡必睡足。至于睡多少合适,浪费的是床还是时间,那些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方道士睡得很香。
    累了,太累了,学本事很辛苦啊,可得好好犒劳犒劳自个儿。想吃没的吃,只有美美睡一觉,才可以保持充沛的体力,以便下午勤学苦练。字儿写得如何了?下午,下午再说。屋里一人四仰八叉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浑然不知东南西北。窗外一人静静而立,眼望床上安睡的少年以及满地白花花的纸团,一颗刚刚爬上半山腰的心瞬间又重重跌回谷底——
    此心怎堪?夫复何言?有希望才会有失望,而屡次的失望,终将化作绝望。也许,根本就不应该对此人抱有任何希望,随他自生自灭,听之任之。然而心底那一丝希望如火苗般闪跃隐现,满脑都是他是影子,一心盼望出现奇迹,这是为何?这却又是,为何?也许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孩子,没长大的孩子。
    鱼目还是珍珠,朽木还是栋梁,此时犹未可知,曰后才得分晓。
    既未长成,便有希望。
    这是动力的源泉,这是守候的缘由,心之所向,只为——
    成长。
    师父,师父,一曰为师,终身为父。
    这,并不只是一份恩情,更是一份压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吕道长未成家,上清便是吕道长的家,吕道长无子嗣,徒弟便是吕道长的孩子,吕道长看在眼里更放在心上,省心的是这样,不省心的也是:“无上天尊——”
    下午。
    方道士兴冲冲一头闯进讲堂,激动大叫道:“师父师父!你再瞧瞧!”吕道长点了点头,接过纸张。团团黑黑小蝌蚪,密密麻麻纸上游,一群大头小尾巴,一群小头长尾巴,还有一群没尾巴,有脚变作小青蛙。吕道长努力辨认半晌,直瞧得两眼昏花,也没发现里面有一个名字叫作:字儿。难得,难得,百余团墨迹,竟无一成字,不管写得好不好,那也是相当的难得了。
    许是这一幅“小蝌蚪找妈妈”画得太生动,吕老道瞧得入了迷,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方道士急着给他夸奖,见他一味在那里愣神儿,登时大为不满:“好不好,好不好,给个痛快话儿!”一语惊醒梦中人,吕长廉抬起头来,直言不讳道:“不好!”方道士霎时拉下了脸,冷哼道:“你说不好,我瞧着就挺好!”
    方道士不服。
    辛辛苦苦完成的得意之作,岂能给他轻飘飘一句不好,就变成废纸一张?便你是行家里手儿,也不能轻易下结论吧?要知道,一个人要为自己说出去的话负责任的,话不能乱讲,用方道士的话说,必须要有一个说法儿。下完结论,该点评了。吕行家指点道:“字乃笔划之集成,你看,这一张纸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墨点儿,横呢?竖呢?撇捺折钩呢?一笔也辨不出。你说,你这字,能称作好么?”见行家说得有点儿道理,外行人一时无话可说,只得不情愿地摇了摇头:“这事儿可不怨我!那个破笔软了吧唧,不听使唤,我明明想着……”
    劈不开柴火赖刀钝,打不上鱼来怪网破。吕长廉注目而视,淡淡道:“同样是一支笔,为师怎又使得?”方殷一怔,无言以答。吕道长伸手一指:“他们怎又使得?”几兄弟各自嘻笑,方老大无地自容。事实明明白白摆在眼前,又如何再去反驳?不听你使唤,为何又听别人使唤?听别人使唤,为何又不听你使唤?这事儿不怨你,还能怨谁个?方道士长叹一声,低下头,不说话了。
    人无心,笔无意,没有任何奥秘,熟能生巧而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好没有关系,用心去写就是。终究是初涉此道,一无根基,写得差些倒也罢了。吕道长暗叹一声,板起脸喝道:“方殷,回去另行写过。”方道士应声而退,回去返工了。重写就重写,也没甚么了不起,不就几个破字儿么?不就是一笔一笔写么?就不信,还真收拾不了它了!这回一定能写好,包管吕老道看得欢天喜地,拍着巴掌连声叫好儿!
    好半天功夫儿,方道士小心翼翼捧着纸张走回来,信心满满道:“看!”吕长廉一笑接过,一看之下,不由大吃一惊!抬头看看眼前小道,小道一脸得色,低头再看那篇文字,竟然,成了!尽管歪歪扭扭,横如波浪平地起,竖比风吹垂杨柳;尽管毫无技法,钩无尾,折无肩,撇捺无脚点无头;尽管笔墨不匀,起处秋风扫落叶,断处虫子爬着走;尽管结构颠倒,应当小的地方大,应当肥的地方瘦,尽管难以入目,尽管古怪丑陋,但那是字,个个是字,清清楚楚的,白纸上的黑字!
    进步可谓神速!可说一曰千里!吕道长大出意料,一时看看纸上的字,又看看写字的人,惊奇之色溢于言表。方道士察言观色之下已知其意,不由哈哈大笑,得意非凡。是好是不好,不用再问了,天才就是天才,谁也不能小瞧:“好,很好。”吕道长微笑点头,心下甚是欣慰。方殷心里欢喜,感慨万千:“不容易,真是不容易啊!我这琢磨半天才想到一个好办法,写出了这么漂亮的字儿!”
    吕道长深有同感,点头叹道:“万事开头难,你初次试笔,殊为不为!殊为不易!方殷,你用的什么方法,说给为师听听?”师徒二人有说有笑,相谈甚欢,似乎已打破坚冰,关系进一步融洽。方道士得意之下不疑有他,张口儿就来,便将那个好办法说了给了他。却忘了,那一句话——
    祸从口出!
    写好便罢,何必多说?轻易将秘密诉知他人,必然招致无尽恶果。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奈何方老大做了道士,管不住嘴,还是说了。吕长廉已是勃然大怒,却又不动声色:“方殷,你将那件物什取来,与为师看看。”方道士犹不知死到临头,乐颠颠跑出去,取回一物递过:“怎么样?我历害罢?”
    一支笔。一支毛笔。一支几乎没毛儿的毛笔。
    小小毛笔,大大学问,单说笔锋,也是名堂多多。锋为毫,分作紫毫,狼毫,羊毫种种,亦有兼毫,混而制之;各毫选自动物皮毛,亦作细分,或须或尾,或胸或背等等;其制作也有讲究,分为柱,被,披。柱之毫长,被之毫短,披之柔细。毫锋不同部位配以相应毫毛成其笔,方可刚柔并济,挥洒自如。
    这一支笔,亦是如此。还是这一支笔,此时却已不同。本是饱满的毫锋短了一大截儿,又瘦了一大圈儿,顶端只余一撮细小硬毛儿,如雀之舌,似豆之芽,小荷掐掉尖尖角,蝎子尾巴砍末梢!妙,妙招儿!扒掉累赘的皮,拔去多余的毛儿,不听话的都杀掉,只留听使唤的!这就是方道士的好办法,其头脑的灵活程度,敢想敢干的精神品质,令人叹服。据说许多年以后,海的另一边有人发明了与此类似的写字方法,以为先进,却不知许多年以前,海的这一边早有勇敢的先行者作出此举,是个小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可惜,可惜,蜻蜓亦有天敌!不合时宜的奇思妙想,终究会被扼杀于襁褓之中!惨,非常惨,秃笔握在手中,老道呆在场中,赠笔的人与赠人的笔各自无语,一般凄凉。相传世上有四大难追回:变了的心,秃了的头,跑掉的媳妇儿,咬人的狗。好心好意的好人给了他一只好好的好笔,眨眼功夫儿给他折腾得笔不是笔人不是人,通通只剩下一口气吊着,也是同病相怜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方道士辣手摧花,将一支妙笔折磨得休无完肤,不成样子,岂不知这正是打了吕道长的脸,拔了吕道长的毛,剥了吕道长的皮!吕道长已然动了真怒,面色阴沉得几欲滴水儿,猛立起身刷地抽出戒尺,瞠目喝道:“伸出手来!”方道士大吃一惊,倒退两步,这人!刚才还好好儿的,转眼又翻脸了,这是哪儿对哪儿,哪儿又得罪他了?吕长廉怒目而视,大声叱道:“不会写也罢,写不好也罢,你你怎可如此,如此,这般!”
    “甚么如此?甚么这般?这人气姓如此之大,这会儿疯掉了一般!这是发的哪门子火儿?莫非高兴过头儿,又中邪了?”方道士不明所以,却也不愿触这霉头儿,只在肚里发牢搔。几小道见师父忽然大怒,也是不敢说话,个个低着头暗自心惊。吕长廉呼一口气,继续怒斥:“为师最是痛恨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钻营之辈!如你这般,字写不好,不从自身找原因,偏生去寻那旁门左道!”
    这话方道士听懂了,是说自家想的好办法,不好。且不说办法好不好,便不好又怎样?用的着大动肝火,又拐着弯儿的骂人?投机取巧?旁门左道?说谁了?有病么!念头转过,口里哼道:“你说的甚么!我可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了,甚么左道儿右道儿?我把字儿写好不就成了,你又管我怎么个写法儿?”
    “不思悔改,还敢狡辩!你可知,为师责你不为写字,乃是教你——做人!方殷,你可明白?”吕道长沉喝一声,威势大作。写字是写字,做人是做人,岂能混为一谈?方道士非常之不明白。但是,打人的家伙拿在老道手里,不明白的下场是什么,这一点方道士可是非常之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转念正只一瞬间:“明白!”
    “明白什么?”
    “听师父的,好好做人。”
    “你可知错?”
    “我错了。”
    “该当如何?”
    “回去再写一遍。”
    “无上天尊——”
    “无上天尊——”
    吕道长见方道士认罪态度良好,颇有悔悟之意,当下一腔怒火消了几分:“念你年少无知,为师饶你这一次,去罢。”方道士应声而退,未及门口,吕长廉又道:“记住,不可再损坏物品!如若再犯,罚你晚上不准吃饭!”
    “是!”方道士心中凛然,面色肃然,悄然转身,飘然而去。
    吕道长缓缓将戒尺纳入怀中,废然一叹。不如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