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汉》第十二章 巧破任城[2]

霸汉最新章节目录
   中,也一个个面如土色。
    “尤达如何?”尹长生却只在乎另一件事,是以急忙问道。
    “尤达已经杀出了包围!”一名尹长生的护卫军身浴血,气喘吁吁地道。
    “很好,你们送走他真是辛苦了!”尹长生松了口气,旋又自语道:“但愿他能够来得及。”
    任城,城头一片灯火。
    “尹将军押粮回来了,快开城门!”一名小将来到城门之下高呼。
    城头守将放眼下望,果见城下一片火把的光亮之中,马车之上横七竖八地放着大大的麻袋。
    这些押粮车足足排了里许长,而在粮队之旁守卫的是一些全副装备的战士。
    黑暗之中,并不能看清这些人的面孔,但确实都是任城军的打扮。
    “快开门,去告诉元帅,粮草已经运送回城!”尹长生也策马来到护城河前,冲着楼上高喝。
    “果然是尹将军!”城头的守军将士也认出了尹长生。
    守将望了城下粮队一眼,问了声:“骠骑将军没来吗?”
    “别提那骠骑将军,他架子大,在官庄喝醉了,不能赶夜路,让我们明日开城相迎!”尹长生极为愤然道。
    城头的守将不由得也感愤然,随即挥手道:“放吊桥,开城门!”
    尹长生的脸上升起了一丝冷笑。
    “把粮车推进去!”尹长生一挥手吩咐道。
    押粮军立刻挥鞭赶着牛车、马车向渐落的吊桥之上行去,还有一些是由人推着车子徐徐而行的。
    尹长生一夹马腹,战马疾速踏上吊桥,身后的数十骑也迅速跟入。
    开门的城卒忙行礼,但再看时不由得大惊,却见这些入城之人全都是陌生面孔。
    “你们……你们不是任……”
    “我们不是!”尹长生刀锋一挥,那两名守门之卒首级飞出十步,血溅满地。
    “反了!反了……”另几名守在城门口的小卒一见形势不妙,立刻大叫。
    尹长生一声长啸,声如凤鸣龙吟,直上九重霄汉,手中长刀一挥,高喝:“杀……!”
    “杀!”那随尹长生之后入城的数十骑兵战士立时若旋风般摘下长刀,左手执天机弩,右手挥刀,直冲入城中。
    “快!快起吊桥,关城门……!”
    “轰……”那些在马车、牛车上的麻袋全都崩落,车中迅速跃出大批全副武装的战士,立刻向任城之内杀去,哪里还让人有起吊桥的机会?
    而远处的马蹄之声大作,天地似乎在迅速摇晃。
    与此同时,北城之外金鼓声大作,喊杀之声震天,显然是有大军正在攻城。
    “杀啊……杀……杀……”
    尹长生一撕面具,高呼:“刘秀在此,降者不杀!”说话之间,人已如冲天火凤般升上了城楼,刀锋化为暗夜之中的一道闪电,
    那群正放箭的任城守军顿化为数截。
    刘秀的身形快若虚影,刀锋更如一道厉风般扫过城头,每一个垛口中的守兵都几乎是在没能反应过来之时,便已身首异处。
    那城门口的守将哪见过这般威势?他自然明白刘秀的可怕,此刻刘秀的大军已攻入城中,他哪里还敢反抗?与城头的一干守卒皆骇然而降。
    城外,大批骑兵也已如风般卷入任城之中,为首者正是卓茂,他的骑兵洗劫了官庄,烧了粮草后立刻操小道赶来任城,同时也留下了数百人在官庄外伏击尹长生,阻止尹长生返回任城。
    此刻的刘奉尚未睡,这些日子他都很晚才觉,而在每天睡前他必读一段《春秋》,这是习惯。
    而这段时间,则是因为他遇上了他征战以来,最为强悍的对手刘秀!
    刘奉从未小看刘秀,他也不会小看任何一位刘家的子孙,这是他的骄傲。
    因为刘奉始终相信,刘家的子孙是最优秀的,是这个世上最具潜力的,这是他身为刘家一员最基本的骄傲,便像他和兄长刘林,都是这类人物,所以刘奉绝不会小看刘秀。
    何况,刘秀还是武皇刘正极为欣赏的人,刘奉相信武皇便像是相信神一样,如果不是因为兄长刘林极力支持王郎,他实不想与刘秀为敌。
    当然,刘秀近来和往昔的表现都让刘奉不敢小看。
    刘奉仔细研究过刘秀的每一战,包括在昆阳城救绿林军,甚至对刘秀与江湖人士对决他也会很仔细地研究。是以,刘奉知道刘秀每一件在江湖之中广为流传的事。
    正因为对刘秀的研究极为深入,这使他的心情也更为沉重,因为,他发现刘秀行事不依常规,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作战诡变百出,对于江湖决斗也是一样,似乎并不计名誉,只求成功。
    刘秀像是一个混混的作风,像一个无赖一样战斗,这便是刘奉对刘秀的评价。
    一个能像无赖一般战斗的人,就不会默守陈规,就不会以世俗人的方式去看待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刘奉确实有些头痛,但他却必须面对。
    而近两天,刘奉却没来由地有点心绪不宁,他总以为是自己确有些累了,在苦思不到破敌之计后,他只有选择苦守。
    苦守是刘奉惟一的抉择,昔日他所有的作战方式都以主动攻击著称,可是这一次他却要改变原则,只因为这个对手是从未有过败绩的刘秀,更是惯于以少胜多的强手。
    突然之间,刘奉似乎有所觉,他听到了一声极为高昂悠长的啸声,此啸声仿佛自心底升起,挥之不去。
    “好深厚的功力!”刘奉吃了一惊,自语道,但说完顿时色变,他听到了遥遥传来的喊杀之声。
    刘奉推开窗子,那喊杀声更为清晰,而在此时一名偏将浑身浴血地奔了进来。
    “报……报元帅,大事不好,刘秀他……他攻入城中了……”
    “啊……”刘奉的脑中“嗡”地一声响,几乎炸开了。
    刘秀居然这么快就攻破了他这坚城,而他居然毫无所觉!
    “元帅,咱们快走吧,前方的兄弟快挺不住了,他们很快就要杀到这儿来了!”那偏将焦灼地道。
    “备马!”刘奉这才清醒过来,喝了一声,立刻回房摘下兵器甲胄。
    刘奉的家将立刻牵来其座骑,一些家将早已全副武装,准备随时作战。
    冲出帅府,任城之中早已乱在一片,枭城军与任城军已杀成了一团。
    北城因城内已大乱,因此在慌乱之下也被自北门狂攻的邓禹大破城门杀入。
    枭城军自两座城门杀入,顿时任城军的抵抗在天机弩和铁骑之下完全溃散。
    枭城的骑兵在任城大街小巷之中极速推行,所过之处,任城军在毫无斗志的情况下死的死,降的降,更有些人打开城门,自西门逃走。
    刘奉看到这种局面,顿时气得快窒息过去,同时也明白大势已去。
    “元帅,我们快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名偏将急忙催道。
    刘奉长叹一声,只好调头向西门逃去,一群亲卫相随拥护。
    任城很快便已平定,在枭城军无坚不摧的攻势之下,任城战士根本就无斗志,而且到处都传闻刘奉逃走了,于是那些战士们只好无条件投降,以换起保命的机会。
    刘秀攻到帅府之时,府内已空,只剩下几名老弱应声而降,这时他才得知刘奉自西门逃走。
    刘秀立刻在帅府中坐镇,等待各路将士前来汇报城中的情况。
    而这些很快便有了结果,城中的战士大多已经降服,余者非死即逃,刘奉与几名副将踪迹全无。
    对于城中的百姓并无惊扰,因为百姓皆闭户不敢出。在这种战乱的年代,百姓也已经习惯了如何保全自身。
    邓禹最先来报,城中初定,刘秀立命邓禹、冯异诸人拟写文书公告城中百姓,以安定民心,另外收编受伤的战士。
    此次诈开城门之计,确使枭城军损失大减,一举而破任城这座坚城,但接下来的却是如何善后,以及下一步该如何攻克内丘的李育大军。
    李育乃王郎最得力的一名大将,其部下之兵几占王郎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王郎便是凭李育北守而有邯郸之稳固,若不能破内丘李育大军,则攻打邯郸只可能首尾难以兼顾。
    李育必会倾兵攻袭枭城,因此,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便必须先破李育的内丘大军。
    而内丘则比任城不知坚固多少,且李育更是一个极度可怕的对手,昔日未随王郎起事之前便已是名震北方,因此林渺若想攻克李育大军,确需要费一些神。
    尤达知道自己来迟了,城头之上的大旗早已换成了枭城军的。至于城内如何,几可想象得到,因此,他惟有长叹一声,去搬兵解尹长生在官庄之围。
    可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他甚至都不知道去哪儿搬救兵好。
    刑台城的兵力自保倒是没问题,但要想出征则略显不够,那便只好去内丘找李育了。可是尤达又担心尹长生受不住攻击,而内丘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立刻赶来,何况,野战是刘秀枭城军的特长,这之中的变数确实很难预料。
    李育得知任城失守,心神大震,若任城都被攻下,那刘秀的大军便像是一把刀子一般插入了他们的腹地,从而对邯郸和内丘的联系和交通造成极大的冲击。
    不过,李育心中稍安便是在于内丘的后援,太行的各大寨洞都会向他们提供支援。
    太行十八寨七十二洞的人物本就大多与王郎有交情,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相助内丘,这使李育并不担心刘秀切断其与邯郸的联系。
    但是刘秀如此突然地便大败刘奉,夺下任城,对王郎军中的将士心理会有极大的冲击,这是不可避免的。
    刘秀的势力也会在北方膨胀得更快,更不可抑制。
    其它的诸如青犊、大彤诸路义军,因与刘秀有交情,此刻却只是袖手旁观,并不施以援手,这让王郎也无可奈何。
    当然,大彤、青犊诸路义军也是在极力扩张,招兵买马,也颇有跃跃欲试想成为北方龙头的野心,不过却是上江、大彤、铁胫、五幡、青犊的联合体。
    事实上这几路义军若是联手,确实是北方一股绝不可小视的力量。
    当然,在这几路义军之中并无真正能主导一方的大将。
    王郎对任城的惨失大为震怒,失城和粮草被烧,全都是因为有人易容成尹长生,这使王郎对尹长生也极为恼火,甚至怀疑尹长生与刘秀本就是同伙。
    刘奉回到邯郸,他也说不清尹长生的身分,因为他确实派尹长生去接应粮草,而张义飞又说是尹长生烧的粮草,他都无法为尹长生辩驳,而任城被破,也确是因为尹长生叫开了城门,尽管在黑暗之中难以分清真假,但不管结果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