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闯修行道》第三卷风云起第一百六十一章鬼界追杀令

独闯修行道最新章节目录
   却说林进见那海啸往前面那道海岸线涌去之后,一开始还吓了一大跳,不过,等看到那海岸线的样子并不是华夏大陆那样无边无际的海岸线之后,林进不禁微微松了口气,心中不停暗道:“还好,还好!”
    那海啸的前半段,林进一掌一掌打过来,本就被削弱了很多,也构不成什么威胁,而那后面半段海啸的一大部分,又被日本岛给挡住了,剩余下来的,却也没了多少威力。
    林进稍做恢复后,便追赶上了后半段海啸浪潮,一举将其击灭了。
    见剩下的浪潮已经造不成什么威胁之后,林进抹了一把汗,也没有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朝大陆飞去了。
    一天之后,日本内阁首相沉痛发表宣言,并向世界各国求助。
    初步统计,在此次海啸中丧身的日本人民,已经高达二十万,受灾民众达千万。
    华夏首先致电,表示对日本的不幸,致以深切的问候和沉痛的哀悼,并希望日本人民能在灾后表现坚强。去年华夏遭遇灾难之时,日本各界踊跃捐款,华夏政府深为感激,决定捐出五十万套棉被,一百吨食品……合计五千万人民币,供日本灾民所需。
    同时,美国发来致电……
    法国发来致电……
    英国发来致电……
    德国发来致电……
    韩国发来贺电……
    对于这世俗间发生的事,林进一无所知,将海啸灾难处理完,确定没有遗漏之后,又过了一晚,他终于飞到了华夏大陆上空。
    也不知道时间过去几个月了,林进虽然对于一天内处于什么时间,能够通过天地磁场的变化感应到,可是对于一年内处于什么月份,那就不知道了。
    飞到大陆之后。林进随便找了个城镇。落了下来。
    这个城镇,是一个南方的小镇。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浪潮给淹没,镇上甚至还有不少古香古色的建筑。邻近在小镇边的,是一条清澈的河流,河流上一条古老的浮桥从这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在浮桥的两边。停靠着一些渔船,显得古韵悠远,宁静祥和。
    在这镇上,虽然不是家乡,话音也有所区别,但林进仍然感到一股陌生地熟悉感,以及一种淡淡地温情。
    因为,在他小时候记忆里常去的那个小镇地布局,便与这个小镇有着十分大的相似,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他十多岁大的时候,家乡的那个小镇,已经被一些水泥建筑湮没了。而河里有地,也多是一些轰隆隆的挖沙船,而不是这样的蓬船。
    只是,这个小镇却显然比林进幼时的小镇更多了一种格调,因为它多了一座浮桥。
    这时时候尚还早,不过十来点钟,走在小镇中,大街上。卖包子的。炸油条的,捏汤圆的、烫米粉的。仍未收摊,仍是气定悠闲的等着小镇的人们光顾。
    聚在一起吃早餐地,便不时与相熟的街坊邻居们,谈些国家大事,趣闻笑谈,乐不可支,一派悠闲的模样。
    见到这似乎熟悉的场景,林进心中不觉也闪过一抹温暖,随便找了个早点摊坐了下来,也点了一碗烫粉,一边听着小镇人们地议论,一边吃了起来。
    在他旁边桌上坐着的,是一名面色有些黄的中年汉子,和一个三十余岁,打扮得斯斯文文的人。
    那面色有些黄的中年汉子,显然平常是做苦力的,身上肌肉显得十分发达,而那打扮得斯斯文文的人,却明显是一个公司文员,只不过,这时他俩坐在一张餐桌上,在身份上,却都没有了区别,仅是一名食客而已。
    而看他们之间熟悉的模样,或许他们互相不知道对方地姓名,但显然也不是第一天见。
    这时,只听那名面色有些黄地汉子道:“老弟,你知道吗?昨天日本发生海啸了。听说死了好几百万人呢!”
    “什么?不会吧?”那打扮得斯斯文文的人对于他地说法显然有些不相信,夹了一口烫粉,一边唆溜的吃着,一边道:“要是发生了这事,我怎么不知道呢?老哥,你可不是忽悠我的吧?”
    那黄脸汉子一听这话,当即急了,“这事我还能忽悠你,昨天新闻都报了,为这消息,激动得我一宿没睡,嘿,不信的话,要不咱两打个赌,要是真发生了海啸,你请我吃根油条。”
    听到这,那斯文人也来兴趣了,“要真有这事,我请你两根油条。”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那黄脸汉子当即放下筷子,往四周看了看,见到林进,便凑上去问道:“老弟,昨天的新闻你看了没有?日本海啸的!”
    他们说的话,相对来说虽然算是小声了,但林进早已听在耳里,只是没有想到,他会喊自己来做证人。
    然而,这海啸毕竟跟林进自己也有些关系,虽然死的不是自己国家的人,但毕竟还是有些愧疚,于是无言地摇了摇头。
    “我就说吧!你是忽悠我的!哪会发生这样的事呢!”那斯文人连忙说道,不过,虽然没有请到客,言语间却显得有些失望。
    然而那黄脸汉子却并不死心,又到另外一张桌上,向另外一位食客问道:“兄弟,昨天的新闻,你看了没有?”
    “新闻?你说的是日本海啸的事吧?当然看了,一下死几十万人,爽!”
    那人显然是看过电视的,一听有人找他说起这个话题,当即来了兴趣。
    那黄脸汉子听了他的话,却是大喜,转过去对那斯文人道:“我说的没错吧?”
    “行,老板,再来两根油条!”一听到这个消息,那斯文人脸上一喜当即叫老板来两根油条。
    那黄脸汉子自然是笑嘻嘻的接过了。又与他谈起一些趣事来。
    看到这一幕。林进心中也不知是何想法,只是默默地吃过烫粉。结账走了。
    只是,在旁边一家店里挂的日历上,林进却看到,那日期,已经是六月十号了。林进这才知道。原来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过去了六个月。
    在小镇稍做停留,走了一阵之后,林进便毫不犹豫地离开这个小镇,隐住身形,又往空中飞去了。
    离了小镇,林进也知道,这里是与湖山邻近的一个省份,离家乡不远了。
    在走过了这个小镇,想起幼年时常去的那个小镇后。同时,林进也不由想起,他幼年生活的那个小山村来。
    故乡,无论是对普通人来说。还是修道人来说,始终都是心底中地一个家,对于故乡地思念和感情,或许一时可以淡忘,然而时间一久,一旦想起故乡的时候,那种思乡之情,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地涌出来。
    此时的林进。虽然修为到了一心不乱的程度。可是,这种思乡之情一旦涌出。却还是有些难以平淡相待了。
    他也不刻意压抑这种感情,在这天上,顺着记忆中的方向,他便往北方继续飞了过去。
    飞了没多久,他便看到,一条熟悉的河流正在下方静静地流淌着,如碧绿地丝带一样,在群山中穿行。
    看到这条河流,林进就知道,快到家了。
    没有多想,顺着这条河流往上,林进便飞了过去。
    渐渐地,随着飞得越远,一个个熟悉的城镇,便在他眼下显露了出来。
    依旧没有停留,终于,在沿着河流飞到一处小溪流出的地方的时候,林进转变了方向,并没有随着河流的走向飞,而是往那条小溪上游飞了过去。
    因为,在他记忆里,他童年时的家乡,便在这条溪流的旁边。
    所谓近乡情怯,可是不知怎的,在临近家乡的时候,林进反而感到心情越来越平静了。
    林进这时的飞行速度,可以说已是降到了极低地程度,可相对于汽车来说,却还是快了不少,尤其,在空中又不需要走什么弯路。
    很快,一颗熟悉的大枫树便出现在了他的眼中。
    林进知道,那是小村的标志,他记得在小时候,他便与几个小伙伴,在这大枫树下玩过,在那时,这颗枫树在他眼中是那样地巨大而又高不可攀,可是现在,这棵枫树,由于所在位置的原因,却显得有些矮小了。
    看到枫树后,林进在一处没人的地方,悄悄地落了下来,随即,便沿着通往山村的小路,朝那里走了过去。
    一路上,也有几处民间的老房子,在这个村里,由于有养狗看家和用来赶山捉野物的习惯,因此每一户人家,都养了一到两条狗,一见到林进到来,便汪汪大叫起来,露出唇中牙齿,显得十分凶悍的样子。
    林进知道,这估计是自己外来人的气息,让这些狗有些警惕,他也不以为意,缓步继续往前走着。
    那些狗也就是随便叫叫而已,如果林进显得害怕地话,或许它们还会冲上来张牙舞爪一番,可是林进毫无表情,这就不由让那些狗们感到没劲了,一个个叫了几声后,声音便小了下来,不再吼叫。
    进到村里后,林进看到,很多建筑,还是十分眼熟地木房子,而另外也有不少建筑,却是近些年新盖的砖瓦房,与童年中地记忆,既有相似,又有区别。
    不过,不变的,却还有那些山,那条溪,依然如记忆中的模样。
    林进要去的地方,是林家老宅,也是他童年住过的地方,那间老宅,在他记忆里,是一间大木屋子,建造得十分古朴,很具有书香门第的气质,居所,林家的老祖宗。便曾当过几任县令。盖了那间老屋,便是用来光宗耀祖的。
    后来林家开枝散叶。因为战乱的缘故,有大部分的林家子弟,倒是逃难到其他地方去了,只有他曾爷爷一家,却舍不得故土。冒险待在家乡,后来国家安定了,林进侥幸不死的曾爷爷,因为立了些功的缘故,便在政府地规划下,得了几亩田地,老房子也依旧归他住。
    而后,林家又发展出了七八户人家,依旧像祖辈一样,靠土地吃饭。
    林进地大伯与父亲。就是其中的一户。
    若不是林振邦因为学问高,当官地原因,恐怕也与其他林家人一样,没什么区别。照样靠土地吃饭。
    一路想着这些家里以及祖辈的事,不知不觉间,林进便来到了老屋前。
    一眼看去,老屋又显得破败了许多,很多木窗棂,已经坏掉了,上面贴着的窗纸,也都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不像记忆里的样子,不管什么时候。那窗纸,都是崭新而又漂亮地。
    这时,在老屋大门前正坐着一个五六十岁的小老头,一口一口的抽着水烟。看他身体,倒是还算不错,就是皮肤有些黑瘦和粗糙的样子,显然是做惯了农活的人。
    见到林进,只见那老头用疑惑的眼神朝林进张望了一阵,突然开口道:“是林家伢子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