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怒》第四百一十一章万灵初仙[2]

天心怒最新章节目录
   人,你说了,儒术万代,法礼天下。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
    “这……”
    “还有,儒术既一统,共尊皇命,为何历朝历代,朝堂之上总有无数派系。攻讧内,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到伤国家元气、无视国家安危的地步!”
    “你……”孔宣一时面如土色。
    “说不出话来了,是不是?当年南岭义军挥师勤王,抗击异族,是谁在后使了绊子。难道这亦合儒门忠义法度吗?符合吗?”天心一句紧似一句。“万世不变,儒门置于朝堂之上,万世不变,结果是天下平民血汗,养出一个不知廉耻、天理难容地朝纲。”
    “你……”孔宣手指天心,轰然坐倒。
    “圣上,国有国法,行有行观。儒门千术并不适合立于庙堂之上,皇室要保万世帝位,方法多着,根本不需要这儒术垃圾,没得遗祸子孙。”天心没理会面色青绿地礼部尚书,而是转向宋宁景帝,清清淡淡地道。“即便要继续用,也该引进千教思想改良它。”
    天雷霹雳,哗天而下。
    天心说完转身离开了帝殿,皇帝
    需要时间消化他的这一通言语。
    天心离开,宋宁景帝及两党百官青绿的脸色才慢慢好转。百官“轰”的一声全数跪倒,“圣上,万万不可抛弃治国教义,万万不可抛弃治国儒义呀!”
    “唉……平身吧,众卿,”宋宁景帝叹道,“吾儒门修身观念虽正,但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才有今日之辱。”
    “圣上,待吾起兵捉拿这逆贼。”一名武官叩道。
    “捉他,朕看你是透逗了。”宋宁景帝苍白地脸上现出一丝晒笑,“天霸王做事,向来鬼神莫测。如今又有一个经营了十二年地关宁平原大本营。动手,说不得他正盼着呢。卿等,以后不想死,就少说这些无营养的话。”说到这里,宋宁景帝转向最前面的殿臣,“国师,你说是不是?”
    “确乎如此,天霸王此人只宜智取,不宜力斗。”国师抚须道,“他心中不存丝毫仁义,只有规则,他的规则。所以当年的礼部尚书才会因一语被他杀于殿上。”
    “国师,什么是他的规则?”一臣问道。
    “笨蛋,从梁山到建州,从京师到关宁大平原,他的所作所为就是他的规则。”国师哼道。“你们都不研究都殿帅的吗?哼……若非当年本国师见势不对,将他招安,你们以为今日还有朝廷,还有这大殿供你们站立吗?”
    “呃……”百官晕。
    “国师可知天霸王底细,”忠王一系领袖兵部陈问道。“这人明明有反意,但却找不出丝毫迹象!”
    “陈尚书怎地失了眼力,今日他已经摊牌。简单说吧,如果朝廷不用他为权相,整顿朝纲,那接下来,他必截断关宁财源,让甘京自生自灭。唉,当年你我保他驰援边关,大大失策了。如今,他坐拥关宁这个雄厚资本,气粗着。”
    “那国师大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凉办!”国师瞪眼道,“面对一个刀枪不入地政敌,你说能怎么办。十二年前,老夫可以用都殿帅一职束缚他,让他无所作为,是因为那个时候,整个神洲都姓儒。但十二年后,关宁已成气候。声名响誉整个神洲,人皆仿效关宁模式以图富强。关宁富足,万国来朝的景象早就花了圣上的心,你这兵部陈还在问本国师怎么办?难怪我等不敌天霸王……”
    “这么说,圣上已经倒向了天霸王?”兵部陈没理会国师的暗讽,咬牙道。
    “嘿嘿,只要不坏了他皇室的统治帝位,圣上才什么都不管呢。所谓帝殿百官。朝堂臣子,走马观花地换又如何!老陈,你我同殿为官,又斗了一辈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嘿嘿,这儒门之外衣还真是很讨厌,束缚了我们多年,脱掉又何妨。”
    “我没问题,有问题的只是礼部孔老头,圣上要是任天霸王为相,只怕这老头会气死过去。”
    “死就死吧!有此东西,当舍则舍,不懂这个道理。会失去更多。”
    “国师说的是。不过,可能你我从此就要蛰伏了。”
    梁山历十八年,天心调任后宋宁王朝权相,统掌六部,儒门遂没落,千教复苏,世间礼法重塑。而由于后宋宁王朝在儒门之后并没有确立哪一种教义为治国教义。所以千教包括没落地儒教都在力图成为正统。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正统后遣症了,没有人能看清天心地真正意图,都争这眼前的东西,连那远离尘嚣的道门也纷纷入世凑热闹。而佛门,自从所有承接香火地寺庙被责令纳税后。也开始了改头换面。儒教崩落,旧礼法不再,民众渐富,心思日广,各种娱乐渐现,礼佛者除老一辈还虔诚外。少一代已经不再寄望这个安慰了,认为一切都在自己的双手之上。
    其实真正令道门和佛门积极入世的还是神洲大地如今遍地修建的基础学堂和高级学堂。佛、道二家珍若宝贝的秘学并不比学堂里地诸种基础法诀和高级法诀妙到哪里去。道家引以为豪地金丹诀甚至没有学堂里的千衍丹诀稳定,佛门的伏魔手段亦因为妖怪被纳入法制律条而失去了用武之地。
    诸种因素之下,令佛、道二家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对抗,显然无效。这些年来,没少门派举着斩妖伏魔地口号攻击旭日梁山,结果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或者是风潇潇兮易水寒,道士和尚一去兮不复返。
    总之,悲壮。但当道门在民间收不到弟子,佛门也度不到弟子的时候,就更悲壮了。
    这世界,不是我不懂,而是变化太快。岂止道门佛门吃瘪,就是神洲国度,特别是秦唐国落有三个国家,不弃儒制,少一代民众大量流失,最后干脆迁了全家移居后宋宁王朝。三代过后,这三个国家没了。“不血灭国,自古罕之。”由是神洲国度皆大恐,遂改制以抗。
    倏忽,一甲子六十载过去。
    梁山历七十八年,天心见后宋宁王朝实行三制的基础已基本具备,遂更朝廷为公共事务部,更国号为华众,是时宋宁景帝年一百一,老家伙的观念早变了,笑呵呵担任了五年一任的第一任华众王朝最高长官。他这一辈子相对于以前的皇帝,看到了太多的东西,甚至乘坐天心的青龙星舰游了太空一趟,用他的话说,值了。而且,貌似现在这最高长官比皇位更有趣,以后他要是来兴致了,通过竞争,也可以坐回来的。
    而完成了这些地天心麻烦也来了。以前万灵天没人理会,是因为万灵天没有资格,现在,万灵前后百年下来,四块大陆已经连通,人口翻了几番,达到了空前的一千三百亿。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一千三百亿,竟有一成的修为达到初仙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