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第三四八章秋末

深闺最新章节目录
   春晖堂,苏氏有些疲倦地靠在引枕上,一面就招手叫了邢嬷嬷到跟前吩咐。
    “你去玉香斋看看,千万别让七丫头受了什么委屈……”
    苏晴暖在永靖王府住了这么多年,仿佛就是王府的姑娘一般,何曾受过什么委屈。还是如今王府中当家理事的三夫人亲自带着去安置的,苏氏却偏偏这样吩咐,这里面可就很有些意思了。
    邢嬷嬷自然是知道内情的,表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痛快地答应了一声,忙就转身出去了。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邢嬷嬷就回来了。
    “怎么样?”苏氏忙就询问。
    “回禀王妃,七姑娘那一切都好。”邢嬷嬷忙陪笑着回道,“……玉香斋一应东西摆设物件,跟原来七姑娘住的时候一模一样,让七姑娘很是感动……还加派了服侍的人手,恐怕七姑娘住的有什么不便。”
    一般人家,这即将出嫁的姑奶奶也都是金贵的。
    “……就是咱们自家的姑奶奶,也不过如此了。七姑娘非常满意。”
    邢嬷嬷并没有撒谎,苏晴暖确实有跟邢嬷嬷说她很感激,很满意,还特别的提了柳若姒,说是多亏柳若姒费心安排。但是有一件事,邢嬷嬷却并没有提。
    苏晴暖对邢嬷嬷暗示,柳若姒将玉香斋中所有服侍的人都换掉了!
    邢嬷嬷并不打算将这件事情禀报给苏氏。当然,如果苏晴暖亲自向苏氏告状,她也管不了。
    苏氏听了邢嬷嬷这一番禀报,就点了点头。
    “七丫头就是懂事、知礼。”苏氏并不说是柳若姒安排的妥帖,只夸苏晴暖性情好。
    “是。”邢嬷嬷陪笑着点头,也并不在苏氏跟前说柳若姒的好。
    “……三夫人,却是个最精明的。”毕竟都是柳若姒的安排,苏氏最终还是提到了柳若姒。
    邢嬷嬷只是陪笑。却并不肯言语。
    “她这样,当我就能被她哄住了!她不过是看着七丫头要远远地嫁了,这个时候做好人,卖人情,让大家都说她好。她却瞒不住我!”
    “王妃,老奴说句不当说的话,”邢嬷嬷偷觑着苏氏的脸色,犹豫了片刻,还是出言劝慰,“七姑娘这门亲事。老奴听着外边的传说,那也是极好的了。丁家二爷很有才名,这以后前途不可限量的。七姑娘王后的福气,那可一定是好的不得了。”
    “……王爷的身子也越发的安稳了。说起来,这是接二连三的喜事。也是王妃福泽深厚……总该事事往好里头想,不该想窄了,可不是自苦,且王爷知道了也不好。就是七姑娘,只怕也要心疼王妃。便是嫁了,也放心不下王妃。”
    邢嬷嬷劝了苏氏这么多的话,却依旧没有说柳若姒半个好字,只是让苏氏放开心胸。不要把人和事总往坏处想,不要跟柳若姒怄气,竟说些柳若姒的坏话。
    不得不说,邢嬷嬷的这种做法还是非常明智的。
    邢嬷嬷跟在苏氏身边服侍了这么久。早久将苏氏的脾气摸透了。如果这个时候她为柳若姒说好话,不仅不能说服苏氏,反而要招出苏氏许多对柳若姒的抱怨来。
    果然。听了邢嬷嬷这番话,苏氏就半天不言语了。
    “罢了,”苏氏叹了口气,决定接受邢嬷嬷的建议,暂时放下对柳若姒的怨,“总归是为了这个王府。也让七丫头这最后一段日子能待的消停些。”
    苏氏答应不会去找柳若姒的麻烦,免得牵累了苏晴暖,让苏晴暖在王府里住的不安稳。
    苏氏这样说,邢嬷嬷暗自抹了一把汗,终于放下心来。
    主子们和和气气的,哪怕只是表面上,这下面服侍的人就好做许多。如果主子们闹起气来,那么首先倒霉的,可不就是她们这些服侍的人。
    苏氏对柳若姒早有成见,不是一时三刻能够转变的,暂且这样晓以利害,大家平安度日,才是上策。
    从苏氏的屋子里出来,邢嬷嬷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来。
    “还是三夫人,这看人看事,洞若观火,且这般心胸,就是常人不能比的。”
    “嬷嬷说的太对了。”就有心腹的管事媳妇应和,“不是三夫人明白,咱们这些人的日子可不好过。”
    柳若姒管家这些时日,曾经暗地里吩咐过邢嬷嬷,还有另外几个在苏氏身边服侍,又对她忠心的管事媳妇和丫头们。柳若姒告诉她们,不要刻意在苏氏面前为她表功,或者宣扬她的好处。
    “不管我怎么做,在母妃眼睛里,我左右都不过是个容不得人、不贤惠的女人。”云水居中,柳若姒正在跟荣成翰说话,“越多的人说我好,母妃就会越发的不待见我,只以为我是收买了那些人。”
    “母妃生气,她们也难做。我所以早就吩咐了她们,不用宣扬我的好处,只忠心做事。母妃也不生气,大家也都安宁。”
    “阿姒,你如今这样,也无需要母妃说你好。你的好,已经是众所周知。”荣成翰笑道。
    荣成翰说的是实情。
    “我也并不需人说我好与不好,世事哪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罢了。”
    “正是。”荣成翰点头。
    “丁家二爷今天跟你们一起坐席,你看他为人如何?”柳若姒突然问荣成翰。
    “岳父说他有些才气。”荣成翰就道。
    “那你认为那?”柳若姒就问。
    “嗯……”荣成翰略微沉吟,“虽是有些才气,书生气却重了些,不大通实务……年纪轻,未经风雨。”
    “是你要求人的标准太高了些。”柳若姒听荣成翰这样说,心里就明白了。“他年纪小,家世又好,一直在家里的庇护下长大,可不就是这样。这样的人,何止他一个。”
    “嗯。”荣成翰并没有反驳。
    苏晴暖嫁给什么样的男人,荣成翰是并不关心的,只是柳若姒嘱咐他了解一下丁朝凤。他才勉为其难地留了心。至于柳若姒的打算,荣成翰心里也明白。
    丁朝凤这样的男人,应该算是女子的良配了,但是却很难笼络得住苏晴暖。苏晴暖如何的心高气傲,这样一门亲事,苏晴暖的心中未必是甘愿的。
    “席间大家伙都很凑趣,苏家那边已经发了话,接着就是为他们定亲,看婚期。”荣成翰就又告诉柳若姒。
    丁朝凤出现在宴席上,大家对苏家这个新姑爷都很好奇。也很友善。席间,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就将丁朝凤夸了个天上有地上无,鼓动着苏晴暖的父亲说了那样的话。
    大家自然都是好意,要尽快看这门好亲事结成。
    毕竟,苏晴暖的年纪也不小了,赶得上今年出嫁,才是皆大欢喜。
    ……
    秋高气爽,树上偶有泛黄的叶子飘落。风中已经带了丝丝的凉意。云水居中,却是一派和乐融融,不断地从上房中传出说笑声来。
    “二太太这件衣服,做的可真合身。”常嬷嬷一边给小猪儿穿衣裳。一边笑着说道,“这绣工也是,丝毫不减当年。”
    天气转冷,小猪儿已经穿夹衣了。就在昨天。柳二太太刚打发人送了新一季的衣裳来给小猪儿。这还是柳二太太家中有事情绊住了脚,才打发人来送的。若是依着柳二太太的意思,定是要自己送来。亲眼看着小猪儿穿上了才行。
    柳若姒抬手,将小猪儿身上的新衣又弄的舒顺了一些,也就点头。
    柳二太太给小猪儿做的衣裳,可是下了十足的工夫。柳若姒一面心里面感激,一方面却有些心疼。
    “我给我娘说了好几次了,让她不用如此。小猪儿的衣裳,就算一天穿一件,也还穿不过来。她好歹也上了几岁年纪了,如何还这般费眼费神的。一件衣服,就花这样的工夫!小猪儿如今长的又快,能穿多久,又要做新的。我说了,我娘只是不听。”
    “二太太那也是一番疼爱外孙的心啊。”常嬷嬷笑道。
    “我自然知道,只是……哎……”柳若姒摇了摇头,在这件事上,柳若姒实在是拿柳二太太没办法。“等下次见了小猪儿外祖父,还得让他老人家劝劝我娘。”
    “二老爷可是跟二太太比着疼爱世子爷的。”常嬷嬷又笑。
    “娘……”小猪儿穿好了衣服,就往柳若姒怀里扑,一面奶声奶气地叫着娘。
    “哎。”柳若姒忙答应了一声,将小猪儿抱住了。
    小猪儿如今不仅越发的结实,才慢慢地学会了说话,虽然一次只能说一两个字,而且发音也不是很清晰。但是听小猪儿这样奶声奶气地喊娘,柳若姒的心几乎都要融化了。
    “世子爷今天这声娘,喊的越发清楚了。”不仅柳若姒高兴,常嬷嬷在一边也笑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缝,“等侯爷从围场回来,世子爷该会叫爹了。不知道侯爷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柳若姒也笑,暗道为了看荣成翰惊喜的样子,她和小猪儿还都得加把劲儿。
    自从小猪儿出生,柳若姒就留了心,每天带小猪儿的时候,都要教小猪儿学说话。她教小猪儿学说的第一句话,或者说是第一个字,自然是“娘”。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猪儿首先就学会了喊娘。
    听到小猪儿喊的第一声娘,柳若姒激动的几乎落了泪。她是高兴了,当时荣成翰也在场,也相当激动,就将小猪儿抱过去,要小猪儿喊爹爹。
    小猪儿张着嘴巴哦了半天,就是没有吐出一个像样的“爹爹”来。
    荣成翰失落了,吃醋了。
    如今想起那天荣成翰脸上的表情,柳若姒还是会笑出声来。
    也是自那天之后,荣成翰也用了心,一旦有空闲带小猪儿,必定会教小猪儿喊“爹爹”。只可惜,还没等小猪儿学会这两个字,就又到了一年的围猎季节。
    老王爷病体未愈,自然不能去,荣成翰当仁不让,作为武扬候。这件事就少不了他,如今还代表了永靖王府,更加责任重大起来。
    永靖王府,今年去围场的,就只有荣成翰一个。
    荣成翔不必说,老王爷对他已经完全失望,再不提让他习练弓马,带他去围场的事了。而荣成翊则是近来偶然小恙,只宜静养,劳动不得。
    “夫人不必担心。”看着柳若姒有些走神,常嬷嬷忙就安慰道,“侯爷弓马娴熟,围猎这种事,对别人是苦差事,对侯爷却是无妨的。侯爷身边带的都是忠心的好手,夫人只管等着侯爷的好消息就是了。”
    “嬷嬷说的对。”柳若姒回过神来,笑着点了点头。
    她对荣成翰的担心并不多,但是思念却是有的。
    “弟啊……”小猪儿摸着柳若姒的脸。突然含糊地说道。
    “什么?”柳若姒挑眉。
    “弟啊……”小猪儿依旧奶声奶气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