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第二七二章背后言

深闺最新章节目录
   苏氏这次说老病根发作,本来一半是真,一半是装。苏氏装做病的厉害,自然是为了刁难柳若姒的。只是没有想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苏氏被永靖王训斥了一顿,迫不得已给柳家道歉,心中已经憋了一口气。那个时候,她尚还可以坚持,不过荣成翰回来,在她屋子里说了那么一番话,苏氏就真的病倒了。
    这个病,说起来,还是心病。苏晴暖走了,苏氏这些话无人可说,只能叫了在身边服侍最久,最为心腹的两个老嬷嬷到跟前。
    “王妃不用过于忧虑了,”王嬷嬷和邢嬷嬷两个忙都安慰苏氏,“王爷也是在气头上。这气头上的话,怎么能做的了准。”
    两位嬷嬷的话,并没能让苏氏好过些。永靖王训斥她不该刁难柳若姒,苏氏都能接受。但是永靖王提起旧事,怀疑她用心歹毒,这是苏氏万万不能接受的。永靖王的话,时时刻刻刺着苏氏的心。
    “这么多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可怜了我的一片心,到现在我亲生的儿子不和我亲近,将我当做仇人一般,都是为了什么?我这一片心啊,恨不得掏出来……”苏氏捂着胸口,只觉得心中闷闷地发痛。
    苏氏如此,两个老嬷嬷多少都有些慌。
    “王妃这些年的付出,府里头但凡长着眼睛的,谁能没看见。王妃倒是不必因为王爷一两句话就这样烦闷。世子爷和二爷待王妃如何,王爷难道就不知道。这可比别人说上千万句都要强。”王嬷嬷就又劝道。
    提起荣成翊和荣成翔,苏氏果然脸色好了一些。这么多年,她做出了不少的牺牲,对这两个并非亲生的儿子,比对待自己的亲生子还要好上许多。苏氏相信,这遍天下的继母,只怕再没有人能做到她这个地步。
    荣成翊对她很敬重,荣成翔对她则是更为依赖。苏氏已经不记得荣成翰是否有在她跟前撒过娇。但是荣成翔却常在她这里耍赖,真的将她当做了亲生/母亲一般的亲近。
    王嬷嬷和邢嬷嬷看着苏氏的脸色,就知道方才的话说的对了苏氏的胃口。
    “二爷平常怎样,王妃也知道。这件事。二爷还不是跑前跑后的,很是有担待。世子爷更不用说了,王爷到王妃这里来,世子爷本来也要跟来,实在是王爷不允。世子爷替王妃说了不少的好话。”邢嬷嬷也轻声的劝道。
    “我都知道。”苏氏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欣慰,“如果不是世子替我求情,王爷的脾气,哪里是那么好说话的!”
    说到王府中谁的话最能入得永靖王的耳朵,谁最能够影响永靖王的决定。这个人并不是苏氏,也不是任何其他人,而是世子荣成翊。永靖王对这个幼年丧母的长子不仅抱着极大的期望,还给予了无限的宠爱和宽容。
    当时苏氏初入王府,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永靖王和荣成翊父子两人的亲密。永靖王几乎是走到哪里,就将荣成翊带到哪里。
    想起往事,苏氏闭了闭眼,发出一声深长的叹息。
    永靖王总是带着荣成翊,并不仅仅是出于宠爱,更是出于保护的目的。
    “王爷不过是说说的,王妃千万不要往心里去。熬坏了身子。毕竟才刚养好了一些。”两个老嬷嬷又劝苏氏。
    “……王爷始终……并不信我。”苏氏呆了半晌,只说出这样一句话来。不等两个老嬷嬷再劝解,苏氏就自己转了话题。
    “她们就将七丫头那样送走了?”苏氏问起了苏晴暖。虽说她答应了,要送苏晴暖走,但是却没打算送的这样快。苏氏的打算,是等着事情冷却一些。再将苏晴暖送回家去住几天,也算是给了柳家一个交代。可是府里头竟没有到她跟前来请示,就急匆匆地将苏晴暖给送走了。
    那哪里叫做送走了,分明就是给撵回家里去了。而且,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真是让人不多想也难。任是谁,都得怀疑,昨天晚上王府闹出来的这一场,是与苏晴暖有关了。
    苏晴暖的脸面、声誉,甚至苏家的脸面和声誉……
    苏氏皱眉,只怕经过这一回,是很难再挽回了。
    “……侯爷急着回城外大营,催着下人们送走了七姑娘。”王嬷嬷眼神闪了闪,虽是略作犹豫,还是将话说了出来。
    “是成翰……”苏氏的手抖了抖。
    “侯爷和七姑娘自幼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万不至于这样的……”王嬷嬷一边偷觑着苏氏的脸色,一面又说道。如果这样送苏晴暖回家并不是出于荣成翰的本意,那么还有谁能让荣成翰这么做。
    那必定是柳若姒无疑了,想来柳家众人也没少出力。
    苏氏垂了眼皮,默然不语。
    “这次,可是委屈了七姑娘。七姑娘临走,很是放心不下王妃。七姑娘想要来跟王妃辞别,竟被拦下了……”王嬷嬷又说道。
    邢嬷嬷不知是不是嗓子不舒服,这个时候突然干咳了两声。王嬷嬷飞快地瞧了一眼邢嬷嬷,就此将话头打住。
    “这次,是委屈了她。等过了风头,我必定要想法子……,这孩子,是受了我的累了。”苏氏慢慢地说道。
    “你刚才不是我吩咐了人,给王妃熬了燕窝粥。”邢嬷嬷突然对王嬷嬷道。
    “是了,”王嬷嬷这才想起来,她确实让人熬了燕窝粥给苏氏。这半天的工夫,苏氏水米未进,是该吃些东西了。王嬷嬷因此忙就出去给苏氏端燕窝粥。
    只剩了邢嬷嬷一个陪着苏氏,邢嬷嬷看着苏氏的脸色。
    “王妃,老奴说句不该说的话……”邢嬷嬷又左右看了看,这才小心地开口。
    “你尽管说,我如今身边,也就剩你们几个贴心的人了。”苏氏就道。
    “侯爷的婚事,木已成舟。若是出点儿什么事,侯爷伤心不说,于谁都没有好处。王妃也看到了,侯爷。还有柳家,这可不是小事。”邢嬷嬷低声道,“王妃或许不知道,老奴听人说过。这文人的笔啊。那可厉害的很。不说在朝堂上奏那么一本,还有那些个书生,随便写个话本、曲子,流传起来,那被写的人,可是几世难以翻身。王爷英明神武,可是深知厉害的。”
    苏氏皱紧了眉头,半晌无言。
    “你说,这次的事?”苏氏抬头问邢嬷嬷,显然。邢嬷嬷的话让她担心了。
    “老奴看,柳家极中意侯爷,心里头也是要他们小夫妻和美。只要以后,王妃待三夫人略好一些,那柳家自然也要敬重王妃。王妃毕竟是侯爷的母亲。”邢嬷嬷就道。
    苏氏没有说话。不过看她的神态,显然是将邢嬷嬷的话听了进去。
    只是,这个时候苏氏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厉害。半夜三更,柳家众人急匆匆赶往王府,甚至柳家念过花甲的老太太都来了。之后,还有永靖王、荣成翊从城外大营连夜赶回,身负要务的荣成翰竟不惜向上奏本。求了几个时辰的假期,也从城外赶回来。
    王府刚进门的媳妇柳若姒病倒了,还是因为服侍苏氏而累病的。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天一放亮,苏晴暖就被一乘小轿送出了王府。
    不用柳家的人说什么,也不管王府或者苏家的人怎样辩护。事情的大致轮廓都已经出来了。
    苏氏并不知道,她为之做了无数的牺牲,并且一生维护的贤良名声因此已经受损,苏氏也不知道,她因为疼爱苏晴暖。听信了苏晴暖的话所做出来的这一切,最后受害最深的,恰恰是苏晴暖。
    苏晴暖也正是说亲的年纪,这件事情之前,还陆续有人上门提亲,虽然最后都被苏家婉拒。但是从这件事情之后,上门求亲的人却几乎绝了踪迹。
    苏家以及苏晴暖的某些图谋打算,已经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只不过苏氏,苏晴暖还有苏家相关众人都身在事中,反而无所觉察。又或者是已经有所觉察,却不得不装作没有觉察的样子。
    “王妃将心胸放开,三夫人论模样,论性情、论家世、论才学,都是上上之选。依老奴看三夫人进府以来的为人行/事,却也是通情达理,可人疼的。王妃不如好好待三夫人。这样,王妃贤名更显不说,和侯爷之间,也能慢慢缓和。以前是不得已,如今……侯爷回来了,也很得王爷器重。侯爷毕竟还是王妃儿子不是。”邢嬷嬷陪笑着道,“这爱屋及乌的道理,老奴记得还是王妃教给老奴的。”
    “你说的……也是。”苏氏想了想,才缓缓地说道。
    这件事情以后,再要苛待柳若姒,苏氏是不能也不敢了。但是不苛待,并不等于看重、疼爱。
    邢嬷嬷才又要说话,就听得帘子响,是王嬷嬷亲自端了燕窝粥进来。邢嬷嬷见王嬷嬷回来了,就住了口。
    王嬷嬷将燕窝粥进给苏氏,苏氏虽并没什么胃口,被两个老嬷嬷劝说着,好歹也吃了几口。就有小丫头进来回事,苏氏懒怠费心,就将邢嬷嬷打发了出去处置。屋子里,又只剩下王嬷嬷一个人陪着苏氏。
    王嬷嬷将苏氏吃剩下的燕窝粥端到门口,交给小丫头送下去,一面又招手叫了两个小丫头来,却是低低的声音嘱咐两个小丫头看好了门,若有人走近,立即让她知道。
    在门口安排了一番,王嬷嬷才又回到苏氏的身边。
    “王妃想必也疑心了,这件事闹成这样,其实蹊跷啊。”王嬷嬷低声对苏氏说道。
    “哦?”苏氏抬眼看王嬷嬷,示意王嬷嬷继续说下去。
    “……三夫人一直在王妃这里,夜里出了事,怎么柳家那么快就得到了消息。还有王爷和侯爷那里,那可是在城外大营。这夜里头,城门都是关着的,轻易不准人出入。王爷和侯爷怎么也会那么快就得到了消息?”
    “这个,我也想到了。”苏氏慢慢地道。她哪里能想不到这个,只是事情发生的太快,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面对,心里有更纠结的烦扰,暂时将这些都压了下来,还没心思细想罢了。
    不过如今被王嬷嬷提醒。苏氏少不得打起精神来,要仔细琢磨这件事。
    “柳氏进门不久,凭她一人万不能这么快送出消息去。”苏氏思忖着说道。王府里头,必定有人给柳若姒帮忙。才能在深夜中那么快速、且无声无息地将消息传递出去。
    王府里,有这个本事,且愿意帮助柳若姒的会是谁?
    并不用王嬷嬷提醒,苏氏的心中就有了人选。不过,王嬷嬷没有明说出这个人来,苏氏也没有说。
    “再有一件,王妃不觉得奇怪?三夫人好好的,虽说是手烫了一下,只怕还没有七姑娘来的严重。夜里睡在王妃这,不过起来倒一杯茶。哪里就至于……”王嬷嬷看向苏氏。
    “我也疑心她是假装……”苏氏就道。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