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在1986年后》第九章灵鱼外交第十章鱼龙百变

修真在1986年后最新章节目录
   第九章:灵鱼外交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了。”叶瑜嘀咕道。换上电池,肚皮也抗议了——咕咕叫。拿出馒头一看,坏倒没坏,已坚硬如石头了。
    就在这时候,对面岸上传来‘啪啪’的声音,叶瑜神识一扫,看不清楚,感觉是鱼。真是‘瞌睡来了有枕头。’叶瑜大喜过望,踏着木舟快速划了过去。
    只见一只七八斤重颜色奇特的鱼在岸上欢蹦乱跳,叶瑜抢上前去,砸死了鱼。顺手捡起一块石片把鱼收拾干净。这下叶瑜犯难了,没火呢?总不能学我们的老祖宗北京猿人——生吃鱼片。
    叶瑜不知道的是现今那些倭国的高级野人就喜欢吃生鱼片。看见旁边还剩余半片的破木块,灵机一动,烤鱼吃。
    真元气运转,手如刀,“啪、啪、啪……。”坚硬的古紫檀木变成了破柴片。“这洞大,一点儿也不气闷,一点烟火应该没事。”叶瑜边点火边嘀咕道。
    这洞确实大,但并不透风,为什么不气闷呢?因为含微末混沌的灵水气会过滤一切有害物质;这都沾了混沌先天气体的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叶瑜用古紫檀木悠闲地烤着鱼,嘴里哼唱道:“拔萝卜,拔萝卜……。”“别拔啦!败家子,我用一车烤鱼跟你换这些破柴片,行不?”如果有古玩专家们看见,肯定会涨红了脸,可怜兮兮地哀求道。
    “渍!渍……味道太鲜美了,嫩、糯、滑腻。”叶瑜边吃边赞叹道。一条鱼吃下去了一半。抹抹嘴意犹未尽地说道:“如果能加点红辣椒、盐、蒜……那味儿说不出来了;对!带几条回家,给大家尝尝。”
    “这鱼喝的是灵泉水,味道肯定没得说,说不定家里人吃了还能延年益寿,一定要弄几条。”叶瑜握紧拳头说道。
    这种鱼是上古品种,别看一条只有七八斤,实际上它已活了十几年了,以它的胡须计数,一条胡须一年。
    这一条鱼实际上就是灵气的贮存库,相当于一粒下品灵丹,如果给丹道大师练成灵丹,给古武服下,至少能增加五年功力。
    这样的仙品叶瑜只是当饭吃,造成大量灵气散失。丹道大师们只好翻白眼了。叶瑜运起真气,慢慢潜入水中,真气贴身护着叶瑜,但还是感觉有些冰凉。
    这鱼还真不好抓。鱼身特别滑溜,经过灵气滋润,力气也比普通的鱼大了许多。徐庶只留下了《神意术》的前两个阶段的心法;他的目的只求延长徐姓旁支寿命,所以没有运用之窍门,法术更是没有的了。
    如果看见叶瑜一个快到筑基期(先天)的高手,连条鱼都抓不住,不知徐庶会不会后悔。叶瑜潜游了几分钟,只好上岸。看见包里的馒头,眼睛一亮,用馒头试试。把馒头打散了,撒入水中。
    过了一会儿,真的很灵;一下子,鱼儿们都争先恐后地扑了一来;哄抢着那馒头屑。可能没吃过,所以觉得特别鲜美。连危险都顾不着了。
    叶瑜大喜,运真气于紫檀柴片,急刺过去。这柴刀锋利异常。“唰、唰、……”刺伤了十条鱼,每条都有七八斤,细看这鱼——头大肚圆,嘴旁有十几条红艳艳的胡须。
    叶瑜乐滋滋回家时还没忘了移动千斤巨石,堵住了洞门。叶瑜心里私下认为,这里已是自己的秘密基地了。
    回家后,有三条鱼竟然还活着,赶紧把它养在了水缸里。家里人都很惊奇,问从哪里来的。叶瑜牢记阿公的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财不外露嘛!
    就骗家里人说是从黑龙潭抓来的。结果又被母亲数落。叶瑜争辩道:“妈,我已经十三岁了,你是知道我的水性…….”要说叶瑜的水性,附近村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那不是盖的。所以母亲啰嗦了几句,也不说了。
    高高兴兴分鱼啰!堂弟叶华,张玉家,老中医张爷爷,死党李旭、王勇家各一条,外婆家二条,自家剩三条。就这样,可媲美下品灵丹的灵鱼就这样分完了,也糟蹋尽了。
    吃了灵鱼后,大家都叫好。说是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美的鱼。外婆和***小毛病都有所好转,简直是神鱼。
    实际上是吃鱼后,大家都被这鱼所含灵气细微地洗髓了身体;排除了一些诱病的废物,增强了体质,所以感觉特别的好。
    叶瑜家还剩下二条灵鱼没死,就留着慢慢养来吃。叶瑜也没有忘了秀才阿公,他特地把鱼头送到阿公坟前,细细地说了山洞的事。
    可以说,没有秀才阿公,就没有叶瑜现在的成就,在叶瑜心中,阿公与亲奶奶一样重要,甚至过之。因为叶瑜从阿公那里所得将使他一生受益。
    第二天,叶瑜又捏着火金石加紧了修练。他慢慢地懂得了许多责任和义务,他要凭自己的能力让家里人和亲戚朋友过得快乐。
    下午,叶瑜正练字。二舅李鱼带着一个穿中山装的眼睛男走了进来。二舅介绍说这眼睛男是朱副县长。听说是副县长,这可是大官哪!叶瑜和妈妈热情地把客人请进大厅,泡了绿茶。
    朱副县长关心地问了问村民们的生活。听说叶瑜妈妈是民办教师,还假惺惺地问了工资兑现情况,学生、校舍等杂七杂八的无关痛痒的问题。
    最后二舅问起了灵鱼还有没有,叶瑜这才知道。原来送给外婆的两条鱼,一条被县里民政局工作的小姨李兰拿回家,请了局长吃饭,局长是赞不绝口。
    不知咋的那鱼的奇特鲜美之处就传到了朱副县长耳中,所以今天就屈尊来了这偏僻、破旧的二道沟子村,顺便可能也是为了踏踏青,消化消化腹中过多的烟酒。
    叶瑜的母亲还向朱副县长反映了自己的民办转正问题。母亲早就该转正了,可名额都被别人截顶了。
    朱副县长听了后是义愤填膺,满口飞沫地答应今年一定考虑。最后两条灵鱼,当然是在叶瑜和妈妈满心欢喜地情况下上供啦!
    转眼过去了十几天。一天晚上,妈妈一边剁着猪草一边叹息:“三儿,咱无权无势又无钱,妈这次民办转正又泡汤了,你们哥妹几个一定要好好读书啊!将来才有前途呀!”
    叶瑜听后,拳头握得紧紧的道:“妈,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你们等着!”此时,叶瑜的眼睛里闪着刚毅的光芒。
    第十章:鱼龙百变
    又过了几天,叶瑜正在二舅的办公室看报。二舅李鱼是一名军人,在镇武装部上班。这时电话响了,二舅接了电话:“啊!是朱副县长。是!是!我叫三儿去弄,没问题……。”
    放下电话,二舅堆着笑脸凑了过来道:“三儿,前次那种鱼叫什么鱼?还能搞到吗?”
    “哦,好像叫灵鱼,谁要?”其实叶瑜早就知道是朱副县长要,他的感知范围有上百米。叶瑜生气上次朱副县长说话不算数,还白白去了两条鱼,所以故意那样问,并且胡扯了个鱼名,说实话,他自己也不知道那叫什么鱼。
    “是上次来的朱副县长要,二舅这次就看你的了。我可是打了‘保票’的。”李鱼笑着说道。
    “弄是能弄到,可很难捉的;你知道黑龙潭深不见底。”叶瑜故意苦着脸道。二舅急道:“确实很难,要不我们一起去?”“你知道我的水性,你去也没用。”叶瑜狡诈地眨眨眼道。
    “二舅,你看娘转正的事。”叶瑜问。李鱼不好意思地说道:“三儿,二舅没本事,帮不了姐。”
    这时候叶瑜突然大声说道:“二舅,只要朱副县长给娘转了正,并且我听娘说五年前就轮到她了;你求朱副县长想想办法,四天后我保证把鱼送来。”
    “那我打电话问问。”说完李鱼打起电话来:“是朱县长吗?是这样的……。”李鱼把叶瑜的要求说了。
    电话那头的朱副县长沉思着:“唉!前次吃了那鱼,差点连舌头都呑了进去。市委组织部的刘部长一伙那是风卷残云,连汤都没剩下一滴。本来还想给女儿娇娇留一碗,结果给娇娇埋怨了好久。这次王副市长和刘部长一起,听说是来暗中考查县长人选。刘部长暗示我很有希望,并且点名要上前次那盆灵鱼。如果这次把常委王副市长侍侯舒服了,那我……。不想了,办正事要紧。”
    “是教委王局长吗?我是朱斌。你们单位是不是有位叫李梅的民办教师,五年前就有转正指标了。而且听说她的丈夫是个军人。老王啊!做军嫂不容易啊!我们党的干部,要有国防意识嘛!不能扯军人们的后腿。更不能让我们的军人们既流血又流泪啊!我希望你们局能做模范拥军先进集体。明天就把李梅的事办了,我们是人民公仆嘛。办好事后马上就上报给我。”
    放下电话后,王局长很郁闷地摇摇头喃喃道:“这李梅背后是哪尊菩萨啊!得了解了解,一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自己这顶乌纱帽说不准就飞啦!不能忘了烧香。唉!去掉谁呢?”
    哪尊神——叶瑜的鱼神。
    王局长倒是可以带些面包屑来拜祭拜祭。
    朱副县长又打了电话给李鱼,说明天就给办。并且再三交待,叫叶瑜四天后一定要把灵鱼准备好,到时会叫司机去取,最好要活的。叶瑜听了后,很是欢欣地哈哈笑道:“这修练还是挺有用的噢!以后不能松懈。”听二舅又唠叨了些安全等问题,叶瑜就兴冲冲地溜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紫阳学区就捎来封信,叫李梅带上材料,立即去县教育局填转正登记表。
    李梅看了信后惊喜呆了,还以为是上次两条鱼的作用。连连在心里祈求着观音菩萨保佑一心为民的朱清天——朱副县长。一边准备材料还一边对叶瑜说:“三儿啊!这朱副县长是个好官啊!……”
    看到妈妈那个欢喜劲头,叶瑜也不好泼冷水。并且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全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转眼到了第四天早晨,叶瑜早早起床。准备好大麻袋和薄膜。吃完饭后就来到水池边。功行十二个小小周天,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为了能看清楚,还特地点起大火把。
    撒下很多馒头屑后,这时,一幅奇异的景像生了:只见上百条青、红、白、黄、金五种颜色的灵鱼翻腾跳跃,穿梭迂回。有的似在表演跳水,有的似杂记飞圈,有的似老鹰滑翔,有的似公牛相斗……。
    看似杂乱无章,令人眼花缭乱;又似规律深藏其中,可又茫茫然然,不知所意。叶瑜进入了迷乱的感悟中去。
    愣了半天,叶瑜醒悟了过来,感觉此种景像似曾相识。冥思苦想了许久才突然大手一拍,这不是刚看过的小说《马鸣风萧萧》里‘金鲤行波图’中的‘鱼龙百变’身法吗?叶瑜最喜欢看武侠小说,镇上书店里的书都已经被他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