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求索》第四十九章.听闻.

仙道求索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九章.听闻.
    三千年七百年前,一代奇人清虚真人因一本残卷而偶入修仙界,天赋异秉却又心性淡然,接连奇遇之下,竟然以短短的三百年时间就达到了大乘期,其时之短只在传说中魔祖之下。 功法大成了之后,此人独创“天灵炼神之术”和“清虚十三诀”,首创了修仙界中修炼神识元神之术,更是名震天下。
    后来,“化灵教”开始霍乱修仙界,贪图清虚真人的收藏与道法,聚众来袭,却被清虚真人一一击败。 之后,清虚真人有感于天下大乱,于是出山与五位交好的道友共同组织修仙界各派,联合起来击败了气焰嚣张的“化灵教”,而他与那五名友人,正是当时六大圣地的掌门人。
    从此之后,清虚真人被誉为修仙第一人,虽然一心潜修却又天下知名,前来拜师投靠之人源源不绝,清虚真人有感于修仙艰难,于是就创建了“清虚门”,广收门人,从此六大圣地之一的“清虚门”正式出现,并且迅速压倒了“九华门”和“慈云寺”等门派。 成为了当时修仙界第一大派。
    奈何清虚真人当年所创的“天灵炼神之术”和“清虚十三诀”太过高深,后人又远没有当年清虚真人的天赋悟性和奇遇,所以除了清虚真人之外,“清虚门”这两千余年以来竟然没有一人能将“清虚十三诀”练到十诀以上,能将“天灵炼神之术”修到小成的更是寥寥无几。
    但即使这样,在清虚真人仙逝之后,“清虚门”依然是六大圣地之一,历代都有大乘期修士出世,数千年不倒,清虚门中“天灵炼神之术”和“清虚十三诀”的玄妙高深,可想而知。
    而在这一代。 清虚门也有两名大乘期高手,分别是“清虚门”上任掌门的师傅紫真仙人,以及他的师弟玄真仙人。 只是据传闻,玄真仙人在八百年前突然消失不见,但是这个消息否真实却不得而知。
    至于紫真仙人,则是在三百年前就开始闭关,据说他的“清虚十三诀”在三百年前就已经练到了第十一诀,这次闭关是为了将这个高深功法练至大成。
    而刘华祥给徐清凡留下的第二件遗命。 就是将一封书信交给正在闭关地紫真仙人。
    原来,徐清凡虽然不知道刘华祥为什么会与紫真仙人相识,但一直以为这件遗命应该很容易完成才对,虽然紫真仙人闭关不易见到,但只要将这封书信交给清虚门下的门人,让他们转交,这件任务就算完成了。
    但之前与万玉生的那番偶遇与交谈,却让徐清凡心中多了一丝顾虑。 修仙门派权利变换原本只是很寻常之事,门下不满掌门人的做法而进行反对,引起钟怨,甚至另立掌门,这种事情任何修仙门派都遇到过。
    只是发生在清虚门上。 却让徐清凡从中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清虚门的上任掌门青灵子徐清凡还是比较了解的,之前跟随刘华祥修炼,刘华祥虽然足不出户,却对天下所有的人物门派都非常了解。 曾经有一次两人畅谈天下人物,期间刘华祥对青灵子地评价却是极为了得。
    “虽然修为不是决定,然为人精明谨慎,做事不过不失,虽无法将‘清虚门’发扬光大,却是一位极好的守成之人。 ”
    在评价六大圣地的掌门人时,却只有“慈云寺”的方丈虚恒大师在他之上。
    这样一个人,徐清凡很难相信他会激起门下人的众怨甚至被推翻。 更重要的是,在“清虚门”这一系列的波动当中,青灵子的师傅,一直在“清虚门”内闭关地紫真仙人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这更是不应该。 就算青灵子不是他的弟子,“清虚门”出现权利变化,身为“清虚门”的上任掌门,紫真仙人是无论如何也应该做出反应才对。 更不要说“清虚门”是他的亲传弟子了。
    但据万玉生所说。 从“清虚门”下的那些长老联合起来反对并拘禁青灵子时。 紫真仙人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就未免有些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 修仙者一旦达到了大乘期,神识就已经变得无比强大,就算闭关地时候,方圆百里的一举一动也都是尽在心中。 如此一来,当他发现自己的亲传弟子被推翻拘禁之后,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清虚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告别了老乞丐后,在向着“清虚门”方向飞去时,徐清凡心中暗暗的想着。
    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徐清凡心中暗自决定,不能将刘华祥地书信就这么让清虚门人转交给紫真仙人,还是要到清虚门周围暗暗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如果真的发现“清虚门”的事情另有内情的话,那么说不得徐清凡只能偷偷混到清虚门内,暗中寻找紫真仙人了。
    五天之后。
    在“清虚门”所在的荣华山南面六十里,是一处叫做“环卞谷”的地方。 地形平坦,草木茂盛,风景秀丽宜人。
    当年清虚真人创立“清虚门”时,冲着他那修仙第一人的名头,足足有上千名修士前来拜师,但是清虚真人只从里面挑选了十六名无论资质还是心性都最好的年轻修士收为弟子。
    而那些被拒绝地修士,有许多人都不甘心就此离去,所以都在荣华山附近建立洞府,一面修炼,一面希望可以感动清虚真人,让他可以重新考虑收自己为弟子。
    清虚真人有感于这些修士的心诚,于是每过十年就会将这些修士召集起来为他们讲道解惑,久而久之,这种讲道就成为了清虚门的一种传统。 即使在清虚真人仙逝之后,这个传统也都依旧在持续下去。 而“清虚门”附近的修士也是越来越多。 甚至成了除了“苦修谷”附近之外的第二大修仙者聚集地。
    而这种讲道,则被修仙界称为“清虚道场”。
    随着“清虚道场”的越来越出名,来此听道的修士也不再限于“荣华山”附近地修士,有许多来自神州浩土各地地修士每过十年就纷纷聚集在清虚门周围,等待着“清虚道场”地开始。
    对那些散修来说,除了加入“苦修谷”之外,每十年来此听清虚门的前辈高手讲道解惑。 也是一次难得地机会。
    而“清虚道场”的举办地点,却正是这处“环卞谷”。
    此时,却正是每十年一次的“清虚道场”开始之际,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修仙者们,却纷纷向着“环卞谷”地方向赶去,放眼一望,在通向“环卞谷”的路上,竟然有着不下于两百名修仙者。 修为从灵寂期到练气期不等。 除了从神州浩土各处赶来的那些散修之外,还有许多小门派或者修仙世家举重而来。
    为了表示对“清虚门”的尊重,所以在来到“环卞谷”周围十里处,一众修士都会不再御器飞行,而是步行向着“环卞谷”走去。
    而在这一众修士中。 有三名修士也掺杂在其中,也是信步向着“环卞谷”走去,而当中一人,却正是徐清凡。 只是此时徐清凡不知道为何。 脸上却是带着一副黑色面具挡住了面容。 只是修仙者多有性格怪异之辈,所以周围修士虽然好奇,却也并不感到意外。
    “徐前辈,你看这‘环卞谷’中景色如何?”一名面容秀气的青年修士转头向着徐清凡恭敬的问道。
    “大气中不失秀丽,却是一处难得的美景。 ”徐清凡点头说道。
    “哈哈,前辈喜欢就好。 其中,这‘环卞谷’的景色,并不是自然形成。 这里原本没有一草一木。 徐前辈所见之景色,却正是清虚门地高人们用木系道法一手造化出来的。 ”一名壮汉般的中年修士大声说道。
    徐清凡点头笑道:“清虚门的高人们当真是功德无量。 难怪每次‘清虚道场’开始时,就会有这么多的修士来此听道。 ”
    秀气青年恭声说道:“前辈有所不知,这些年来修仙界混乱不断,所以来此听道地修士还是少了不少。 在五十年前,晚辈第一次来此时,那才是人来人往,聚集在‘环卞谷’的修士不下于三千人。 ”
    徐清凡神色不动。 淡淡的说道:“原来如此。 ”
    与徐清凡在一起的那两名修士。 面容秀气地青年名叫宁海,壮汉名叫韩威。 却正是“清虚门”的旁支“虚函门”下的修士,都有着灵寂初期的修为。
    在两天前,徐清凡在向清虚门方向赶去之时,却在半路中遇到了一场修仙者之间的争斗,听他们打斗时所说的话,却仅仅是因为两帮人同时发现了一件地阶低级法器,而这名秀气少年和那名壮汉,却正是其中一方。
    对于这种因为利益不均而进行的争斗,徐清凡原本并不打算参与,因为在徐清凡看来,一个修仙者如果将外物看的如此之重,甚至为此拼死拼活甚至于为此杀人,那这种修仙者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大成就地,甚至其心胸为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但就在徐清凡准备离开之时,却突然听到那名秀气少年向另一帮修士威胁道自己是“清虚门”下的旁支“虚函门”下的弟子,此时正是要赶去参加“清虚道场”,如果他的那些长辈一旦发现他有了意外,就会如何如何。
    听到这名秀气的青年修士的威胁,徐清凡虽然有些不齿,但心中却是微微一动,觉得这两人的身份可以利用。 于是就顺手将他们救下,并给了两人一些灵丹治伤。 只是徐清凡想到之前他代表九华山参加修仙界的新人比试,所以就在脸上带了一个面具。
    这个面具是徐清凡从老乞丐处离开时,特地返回到坊市当中,用两百颗灵石换地,名叫“虚无面具”。 戴在脸上之后,可以用于防止其他修士用“天眼术”。 “透灵术”之类地道法看到自己的面容,虽然只是一件人阶中级法器,但对徐清凡来说却正是合适。
    在杀死了那紫衣人和他手下地十余名修士后,徐清凡手中一口气多了近两千颗高阶灵石,鉴于修仙界此时的凶险,为了防止意外,就在换买“虚无面具”之余,又从坊市中换得了最后两颗“霹雳丹”。
    再说宁海、韩威两人。 在发现了救他们之人是结丹期修士之后,心中顿时紧张到了极点,还以为徐清凡要抢夺那件地阶低级法器,却没想到徐清凡不仅没有抢夺之心,反而助他们疗伤,心也就放入了肚中。
    待这两人疗伤完毕之后,徐清凡则向两人自称是在南荒某处修行地散修徐凡,此次出山却正是听闻“清虚道场”的名声。 特来听道的,并请两人帮忙为他带路。
    这两人一听,却是正中下怀,先不说与徐清凡这种结丹期修士同行,在路上会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光是有徐清凡这中结丹期的大高手在旁坐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