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彩》第241章新一代(下)

风彩最新章节目录
   军队因为距离民众有些遥远,而且不为人了解,所以民众虽然敬佩,可也只能把赞誉加到他们耳熟能详的各位将军和各支军队之上。
    至于那些普通的军兵,那就只能委屈他们了。而这也是军队的特质,一将功成的身后总有着无数的无名英雄。而一支强军的出现,意味着敌我双方累累的尸骨。
    而武者的情况就和军队不同,他们更贴近民众,就生活在民众的身边,所以也就更容易被人们了解和接受。
    在民间盛行的演义、话本、小说之中,在说书人、艺人的吹说弹唱之中,特立独行、行侠仗义、实力强大的武者是人们永恒不断的话题。
    这场事关晋国未来命运的晋楚大战更是为这些艺人、故事提供了无数的灵感和话题,也由此演绎出了大量的精彩绝伦的故事和风采无双的故事主角。
    在晋楚大战的主战场,除了军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之外,钦州三大门派也是战场上的主角之一。
    三大门派倾巢而出,剑玄门的天玄堂和演武堂,铁血盟的七杀战部和铁卫营,清水帮的水师舰队和黑水战部,他们通过各自的方式,在各自的战场,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得到了晋国武林广泛的认同和赞誉。
    在次战场,老牌战部依然风采不减。
    剑玄门冲霄堂的四象战部,铁血盟的血卫营,黄风岭冲天战部带领钦州大大小小势力的战部、战队各逞英豪。
    而从晋国各州来援的各路高手也在大展拳脚。
    武宗范法、昙州希音殿谈英、徽州铁剑门韩玄,尚州“剑仙”柳元、嵊州“五虎”、蔡州蔡家、徽州袁家等等带领来自晋国各地的大量武者四处出击,也是战果累累。
    除了这些原本就负盛名的老牌强者、门派、家族之外,新一代的武者和战队也开始声名鹊起,声名还直逼老一辈之人。
    而且,因为他们年轻,也更为民众喜闻乐见,其名声的传播也就更快。
    这新一代的武者和战队之中,以“凤鸣仙子”风彩和天音令声名最盛。
    可以说常平地区由守转攻的号角就是由“凤鸣仙子”风彩吹起,接下来战火才遍及整个常平战区,并最终打破战局平衡,反守为攻,占据主动。
    在常平地区,“鸣凤仙子”风彩一战定老虎口,二战前收服巨猿王,三战击溃楚国上万大军。
    之后,她骑着白虎,带着巨猿王,还有她麾下天音令击杀击溃楚军数万,解救晋人上万,其功劳被所有参战者所承认,最后甚至让叶锋和剑玄门不知道该怎么奖励其巨大的战功。
    而在风彩和天音令之下,则是“暗夜”江之舟和暗夜战队,“血杀”宗从云和血杀战队。
    江之舟凭借他一手打造的暗夜战队,在常平地区神出鬼没,四处开花。他的各种暗袭、突袭、强袭战术给了楚人巨大的伤亡,让楚人痛苦不堪,而他也得到了“暗夜”美名。
    江湖上别看名号泛滥,似乎谁都有一般,甚至一些小喽喽都能有一个唬人的名号,但那些其实都是假的,只能关起门来叫叫。
    在江湖上真正能被广泛认可的名号是非常难得的,而且几乎都是独一无二。
    江之舟能够在常平地区得到“暗夜”之名,意味着他的能力已经被整个晋国武林认可,从此“暗夜”就是他的江湖名号,伴随其终身;青丘九尾。
    而与江之舟和暗夜战部的各种袭杀不同,宗从云的战斗方式更加的强横和血腥。
    血卫中队在他的率领在钦州东南纵横捭阖,大杀四方。碰到他手里的楚人,除了逃走的,剩下的就是一个死字。
    他的战斗从不留俘虏,极端残酷,而这也让他得到了“血杀”之名,而他的血卫中队也由此被称为“血杀战队”。
    在血卫营这么一个统一作战的大战部之中,能够得到一个广泛承认的战队名号是很不容易的。而一旦做到了这点,好处自然也是多多。
    如果条件合适,宗从云就有资格带着“血杀战队”独立出血卫营,从此成为独立的战队,并发展到战部。
    当然,这一切目前都是未知数,还得看铁血盟最终的支持程度。
    相比拥有战队支持的风彩、江之舟、宗从云三人,其他参加晋楚大战的年青一代武者就逊色了不少,毕竟他们大部分只能单打独斗,好一些的也只是一些人数不多的志同道合者。
    个人的实力终究比不上战队和战部的强横。而想要在数千、数万人厮杀的战场上有所作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团队必不可少。
    不过,有能力者不管到了哪里都能抓住机会,最终也能通过各种手段脱颖而出。
    所以,在风彩、江之舟、宗从云之下,还是有不少的年轻武者声名鹊起。
    其中最有代表的是三大书院的叶澈、符丰、巩光古,天悟山的向之章,雷音寺的正介,污衣派的冯一刀。
    叶澈、符丰、巩光古分别来自文鼎院和君子院,他们和向之章、正介、冯一刀一样本来都是被各自门派、书院派来观摩晋楚大战进程的。
    这些大门派、大势力对于是否参加晋楚大战都抱着谨慎的态度,在无法确定战争走向的时候都不愿意下重注。
    所以,在战争前期他们都派人来观察晋楚大战的发展情况。
    只是身在战场,他们岂能独善其身。最终,因为各自的考量,他们还是参与到了战场之中。
    叶澈、符丰、巩光古相互合作,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拉起了一支队伍,并通过有效的组织手段让这支队伍焕发出不凡的战力,从而在战场上取得不小的战果。
    相比叶澈、符丰、巩光古三人的相互合作,向之章、正介、冯一刀三人参与战争的方式就明显不同。他们孤身一人,并没有拉起队伍的能力,但他们却能托身队伍,从而发挥各自的能力。
    向之章和正介的“道家九字真言”和“大雷音真言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音攻辅助效果极好,有他们的帮助,队伍在关键时刻的战力能够得到三成的加成。
    三成加成,在一场大战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几乎能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所以,在战争中向之章和正介大放异彩。
    冯一刀没有“道家九字真言”和“大雷音真言咒”这样的大杀器,但他也有绝技。冯一刀的“一刀斩”绝技真的不负其“一刀”之名,他在战场上多次直接击杀敌方主将和高手,从而多次主导战局变换。
    而且,冯一刀这个人别看性格直爽大气,显得粗枝大叶,但在对于战局变换有着天然的直觉,总能发现战场上的关键点,从而做出最有效的应对。
    他的这种战场的天然直觉在战争中多次发挥关键作用;大宋女提刑。
    在晋楚大战方兴未艾之时,风彩、江之舟、宗从云、叶澈、符丰、巩光古、向之章、正介、冯一刀等人的名声就开始传播开来,并分别得到了各自的名号。
    最终,有好事者给出了最好的总结——一仙、二杀、四奇人,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一仙,指“凤鸣仙子”风彩。二杀,指江之舟和宗从云。四奇人,则是叶澈、符丰、巩光古、向之章、正介、冯一刀六人,分别代表书生、道士、僧人、乞丐。其中叶澈、符丰、巩光古三人被认为一体,是为书生。向之章出身道家天悟山,本身也有道号,因此被称为道士。
    而除了这“一仙、二杀、四奇人”作为新一代的最强者之外,还有表现出色的十一人被称为“十秀”,其中有一对是双胞胎。
    当然,战场上有得意之人自然就有失意之人。
    文韬和风彩、江之舟、宗从云一般都有战队支持,本来也有机会闯出不逊于三人的名声。但他运气不好,第一次上战场就碰到了敌方高手带队突袭。他的战队还来不及展开就受到了惨重的打击。
    后来他虽然带领残部在常平战场上到处厮杀,但最终只能名列“十秀”之列。
    而和文韬一样遭遇的还有几人,只是他们受到的打击程度各有不同而已,但他们最终还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了更大的名声。
    只不过,文韬他们在遭受打击之后还能坚持,而有些人却没有这样东山再起的运气和心理素质。
    如少华派的潘美,本来他的身边也聚集了不错的力量,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发挥就遭到了重创。
    更倒霉的是,他根本没有机会东山再起,因为他在重伤之后被送回了少华派。而这还是他身边的保镖足够强力,拼命之下从楚军先天巅峰武者的手里把他抢救了回来。
    其实比他运气差的大有人在,甚至连性命都没有保住,可谓出身未捷身先死。
    但有些的失败则是自身的问题,他们承受不了战场的血腥和残酷,在受到沉重的打击和刺激之后黯然退出。
    所以,这场大战比拼的东西很多很多,实力、智谋、能力、心理,还有运气等。能够脱颖而出的人,无一例外都有其成名的道理。
    可以说,晋楚大战已经堪堪确定了晋国未来武林新一代武者的领军人物。以后的年轻武者再想得到与“一仙、二杀、四奇人、十秀”相当的名声,真的是千难万难。
    毕竟晋楚战场这样能让人名利双收,还被人承认的大场面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碰到的,错过了那就永远错过了。
    要说起来,这次收获最大的无疑是剑玄门,毕竟他们占据主场之利,这点谁也没有办法。
    但晋国五大门派在这场大战中的表现真的不能让人满意,他们的投入还有取得的战绩也和他们超级大派的名声不符。而这也大大影响了五大超级门派在晋国的名声。
    只是天悟山、雷音寺、污衣派、逍遥庄好歹还有所表现,至少取得了四奇人之三和十秀之一的名声,可少华派居然被直接打得打道回府,真的面子里子全部掉光了。
    其实,五大超级大牌之所以会表现得如此疲软,这和他们最初的方略有关,他们原本是准备观察一阵,看战争的走向之后再做决定。
    却没有想到叶锋联合楚国周边各国,直接把楚国京城寿城都给端了,从而在他们还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直接取得了晋楚立国以来最大的胜利。
    他们也由此失去了弥补的机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