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彩》第192章一年半[3]

风彩最新章节目录
   防线。
    东疆局势由此稳定。
    接着,荀渱整合交州军政,大权独揽,很快就把交州纳入他的地盘,并训练出三万大军和山海蛮对峙。
    同时,荀渱还派兵进入昆州,成功解除昆明城之围。
    由此,泠王荀渱成为了晋国新一代的将星。
    只不过在荀渱这颗将星在东疆冉冉升起的时候,一个流言在同时盛行。据说,山海蛮其实就是荀渱招来的,而东疆边军之所以会败得如此之惨,就是因为荀渱为山海蛮通风报信,让东疆边军完全暴露在山海蛮的攻击之下。
    至于接下来山海蛮在泠王攻击下如此**连败,不过是他们在演戏罢了。
    最终,这一切都是为了泠王荀渱想要名正言顺地掌控交州、昆州两州军政罢了。
    然而,流言之所以是流言,就是因为它没有证据,也上不了台面,更起不了决定性作用。至于宏京的怀疑,晋国皇帝荀深的愤怒,只要能掌控交州、昆州两地军政,谁会去管他。
    所以,泠王荀渱依旧是晋国东疆最明亮的将星,他也正式掌控了交州,影响力更是直接辐射昆州。
    延州的起义,山海蛮的出现,宏京的反应,裕王、泠王的表现,都表明宏京的疲软,还有他们对于地方的控制的孱弱。这给了所有有野心之人以信心,很快宏京就发现他们对于地方的控制变得愈发微弱。
    在所有人都在积蓄实力以待变局的时候,汤王荀湛也在做着他的准备。
    王世子弟,每一个都有野心,区别只是*大小不同罢了。
    在兄弟之中,汤王荀湛对于皇位的*可以说是最小的,也从不主动追求。这和程碧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当年程碧虽然争取宫中地位,最终也成为了仅次于皇后的东宫娘娘,但程碧从未想过要当皇后,她所为的更多只是自保。
    受其影响,荀湛对于权力的*也不大,他在尚州的行为更多也只是为自保。
    所以在晋国各地实权人物都在招兵买马,排除异己的时候,荀湛却另辟蹊径,开始在商业和民间大做文章。
    而且相比其他实权人物的非友即敌和强势血腥,荀渱的动作就显得温和得多。他不排斥中间势力的存在,和合作者的合作也是抱着双赢的态度,就是对于反对者他的手段也非常温和。
    在短短的时间里,荀渱就得到了尚州大多数人的认同。
    再有程碧和汤王府官员的帮助,荀湛渐渐掌控了红叶城的粮食产出和买卖,紧接着又通过红叶城开始辐射其影响力,最终影响整个天泽平原的粮食买卖。
    等到荀湛能够大部掌控天泽平原粮食买卖的时候,他的地位一样举足轻重。
    不要忘记,天泽平原的粮食产出,占据了整个晋国五分之一的粮食产出。而整个晋国南疆的粮食,更是大部依赖于天泽平原。
    在这种情况下,掌控天泽平原的粮食,也就相当于掌控了晋国无数人的生命命脉,其作用绝不小于掌控一州之地;霸气遮天。
    当然,汤王荀湛和程碧母子都知道,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是不牢固的。所以他们也在练兵,只是他们的练兵更加隐蔽,也不是大练兵的方式,而是走精兵路线。
    晋国内部暗潮汹涌,一些人已经举起了屠刀,一些人在琢磨哪里下刀,一些人还在磨刀之时,楚国终于发动了对晋国的举国战争。
    早就准备妥当的叶锋带领十数万大军在阳明关外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楚国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战争。
    同时,宏京迅速做出了反应,在号召全国对抗楚国入侵的同时,也准备出兵支援南疆。
    这是宏京感觉他们对于晋国的控制力逐步下降之后做出的自救行为,他们希望通过对外战争的来凝聚人心,也希望通过对外战争的胜利来表明宏京依旧强势。(当然,失败的结果他们是不愿意考虑的)
    不管宏京到底是什么打算,宏京发出的号召对于钦州来说真的是及时雨。各州、各地的军民、财力物力开始向钦州汇聚,在面对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国战的时候,晋国展现出难得向心力。
    候翼如约参加了对楚国的战争,派兵三万出名阳关。这三万大军是候翼手中最强的兵力,他可以说是拿出了血本。
    昙州同样举兵三万,正在进入钦州,随时准备进入战场。这三万大军和候翼的军队就有明显不同,这些人几乎都是有份参与当年的昙州动乱。这次被派来参加国战,昙州刺史就是抱着让他们送死的想法。
    尚州只派了一万不到的兵马,而且其中精锐并不算多,但昙州承担了晋楚大战三分之一的粮草供应。哪怕昙州是粮食出产大州,这样庞大的粮草供应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巨大的负担。
    更远处的其他各州,也都派出了数量不等的兵马来支援钦州。虽然这些兵马都还在路上,但他们的出兵本身就是一种支持,让晋国无数人都看到了晋国作为一个国家所具备的向心力。
    很多有识之士眼看到晋国一步步滑入割据深渊却无能为力,他们以为晋国终究要进入有治到乱的阶段,却不想在晋楚大战爆发之后全国的向心力猛然凝聚,他们觉得晋国的未来不一定就是分崩离析,也许晋国还能重整旗鼓,再现辉煌。
    叶锋的心里,晋国绝对没有剑玄门重要,所以他算不上爱国人士,但叶锋绝对忠于自己的职守。所以在晋楚大战爆发之前,感觉到风雨欲来的他就把大将军府搬到了阳明关。
    从楚国发动进攻开始,叶锋就为这场大战殚精竭虑,竭尽所能。
    楚国为了战胜晋国准备了数百年,而为了这场晋楚大战他们前提准备就有一年多,相比之下晋国的准备就差了很多。在半年多前钦州还处于一片混乱,至于晋国国内到现在还一片散沙。
    而这也是楚国信心的来源之一。
    楚国原以为会面对一个混乱的晋国,却不想他们的进攻唤醒了晋国的爱国之心。所以,战斗从一开始就无比激烈。
    然而,叶锋所率领的十数万兵马相比楚国的倾国之兵,终究还是处于弱势。所以叶锋不得不边打边退。
    但在退的同时,叶锋又决不让楚国好过,随时都可能展开反击,反咬一口。而且,叶锋还借着对地形和环境的熟悉,派兵在楚国占领区做敌后活动,随时发动攻击。
    百多年的占领,这片原来属于楚国的土地已经被晋国同化,这里的人们大部分都认为他们是晋国国民。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在阳明关外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犬牙交错的咬在一起,打得难分难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