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长公主》第十七章各自悲喜[2]

摄政长公主最新章节目录
   问李钰。
    李钰笑道:“是的,谁说女孩子家就只能闷在家里,只能学女工针线和厨艺?就算是将来相夫教子,能多读些书,开阔一些视野,也不至于愚昧无知,做男人的附属品么。”
    “你呀!”皇上指了指李钰,无奈的摇了摇头,“就是喜欢瞎折腾。天下的女人都去读书了,谁来为男人主理中馈?家宅可还有宁日?”
    “也不见得吧。我公主府里就安宁的很,父皇可曾见过女儿跟驸马吵架,弄得家里鸡犬不宁?”李钰笑道。
    “你那性子朕还不知道?”皇上笑着摇头,“你可别把这帝都城的姑娘都教的跟你一样,朕这里就阿弥陀佛了。”
    吴贵妃笑道:“以臣妾看,如果女儿家都如公主这般,可是大造化呢。公主文韬武略哪一点也不输于男儿,最主要的是对陛下虔孝无比,是一众皇子公主的楷模。”
    如此赤裸裸的奉承让李钰听得身上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忙摆手笑道:“贵妃娘娘可别说了,我哪有那么好?当初可是每每把父皇气得半死呢。”
    “这话说的是,朕都记不清你去跪祠堂的次数了。而且三天两头被你师傅罚抄书,哼哼。”皇上想起当年,甜蜜又心酸,脸上说不出是个什么表情。
    李钰挑眉笑道:“所以,我得感谢师傅啊!要不然,我也不能这般杂学旁收的,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陛下说到读书,臣妾忽然想到钊儿过了年也到了开蒙的年龄了。还求陛下给他选个好师傅。”吴贵妃趁机说道。
    皇上沉吟片刻,叹道:“说起来,这尚书苑里的几个太傅加起来都比不过燕北邙一个。”
    提及燕北邙,气氛一时又沉闷起来,李钰脸上的笑容渐渐地隐去,吴贵妃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杨心怡看了看左右,忽然笑道;“臣妾觉得上官大人很好呀。还想着求陛下恩准,能让钧儿跟着上官大人读书识字呢。”
    上官默的确是满腹经纶,但若是让年轻的他抛开重华殿的政务去上书苑跟七老八十的老学究一起,只做个太傅教导两个三五岁的皇子读书?李钰淡淡冷笑,就算是皇上愿意,她李钰也不同意。
    这两个女人今天一唱一和的,明显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的。李钰看看吴媛又看看杨心怡,抬手推开汤碗起身说道:“在屋里闷了半日,也该出去走走了。父皇这身体也不适宜总是闷在屋子里。”
    “公主说的是,这会儿御花园的菊花都开了,不如咱们陪皇上去赏菊?”杨心怡笑道。
    李钰却上前去搀扶着皇上起身,提议道:“父皇既然对女子学堂感兴趣,倒不如由儿臣陪着去洋教堂看看?”
    “好啊。”皇上立刻来了兴致,在宫里闷得久了,早就想出去走走了。
    “可是……”杨心怡担心的劝道:“韩将军不在京城,胡大人也出京去了兵工厂,没有人为陛下保驾呀。”
    “笑话,难道朕的三万禁卫军都是摆设?”皇上说着,扭头吩咐王德,“更衣,朕要去看看那女子学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杨心怡被斥责了一句,顿时不敢多说了。
    吴贵妃忙上前帮着王德一起给皇上换上一身银灰色深衣,除去龙冠和明黄色长靴,隐去所有皇家服饰,只扮作一个富贵人家的老先生模样,带着王德和紫宸殿四个近卫出宫去。
    这边皇上和公主出宫,重华殿云启立刻收到了消息,并迅速吩咐下去,禁卫军以及安国公主府的护卫们纷纷行动起来,打前站的,暗中随扈的,后面跟随的,连赶车的都是一定一的高手。
    女子学堂隶属于洋教堂,当时由西月和李钰以及高嘉兰三人各自拿出一部分钱来,在洋教堂后面修建了一个院子,招收的学生也基本都是免费的,所以里面读书的女孩子没有士族大家的女儿,多的是中等商贾或者工匠等小康之家的女儿。
    这样不受饥饱限制的人家有一点点闲钱,但又没能力给女儿请私塾先生,还希望女儿将来能更上一层楼的,听说这女子学堂是大公主出头成立的,便把女儿送进来学习。
    高嘉兰为了得到上官默的心,对女子学堂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西月又是个和风细雨的性子,做事也一样滴水不漏,有她们两个一前一后的操心,女子学堂的事情李钰基本没费什么精神。
    这几年,女子学堂里已经招收了三百余名学生,学堂还分了文理科,文科主修西洋文学,西方哲学以及华夏的子集经史等,这些女学生在读书的同时还帮着教堂翻译经文以及一些西方有名的著作。同样,学堂对优秀的学生提供助学金等各方面的物质帮助。
    理科有算学,力学,甚至西方医学,化工等学科,虽然大周的姑娘喜欢研究这些东西的不多,但也不排除有那么一小部分女孩子就是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女子学堂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培养出两个优秀的人才送去了苏州工学院。
    李钰陪着皇上缓缓地走在女子学堂西洋风格的院子里,把这几年学堂的成绩满满的数点出来。
    皇上一边听一边看着别具一格的院落,秋日午后的阳光照在脚下白石板铺就的地上,白色斑点的地面呈现出蜜糖色,脚踩着西番莲花的浮雕纹样,脚底酥酥麻麻的感觉让人有一种懒洋洋的满足感。
    “很好。”皇上缓缓地点头,笑着眯起了眼睛,“大云朝有一个不为世俗束缚的姚燕语,成立医学院,救死扶伤,功在千秋。为后世万千人敬仰膜拜,并福泽子孙。今我大周朝有开国公主李钰,大兴女子教育,开辟海港,建工学院,大兴工商以富天下人——这份胆识谋略一点也不输于那姚燕语啊!”
    李钰咯咯笑道:“我还是习惯父皇经常骂骂我,这样的夸奖……听着很是别扭呢。”
    皇上失笑,抬手在李钰的脑门上敲了一下:“都当娘了还这么没正经。”
    “不管当多少回娘,人家依然是爹的孩子嘛。”李钰扶着皇上在詹姆斯早就吩咐人摆好的茶座上落座,并端了一杯温热的牛奶递过去。
    皇上接过牛奶喝了一口之后就放下,伸手拉着李钰到自己跟前,低头细细的看着她的脸,半晌才微笑着呢喃:“真像……太像了。”
    “像谁?”李钰看着皇上斑白的两鬓,明知故问——她明白皇上想提谁,所以才故意这样问,这也算是承欢膝下吧。
    “像你娘。你娘当初怀着你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民间有个说法,说怀女儿的时候,当娘的会比平时更好看,脸色好,容光焕发的。因为女儿是贴身的小棉袄。”皇上伸手摸了摸李钰的后脑勺,低声叹道:“所以看你这面色红润的样子,父皇觉得你这一胎一定也是女儿。”
    “我也喜欢女儿。”李钰微笑着靠在皇上的肩膀上,这段日子皇上不停地提及燕北邙和周氏,说得多了,李钰也跟着有些伤感,“父皇给取个名字吧。”
    “取名字啊?”皇上揽着爱女,恍惚中仿佛又回到青春年少时,抬头看着梧桐树浓密的枝叶,沉吟了半晌,方道:“女孩儿的话,这一辈子只要开心快活就好了,再不要像我的钰儿这般活得如此累。人生如云,飘忽不定,舒卷无常……我们不如叫她云舒?希望她的人生舒展自如,幸福惬意。”
    “好啊!”李钰开心的点头,“这名字好,不管是男孩女孩,都叫这个名字。”
    “行,那就这么定了。”皇上也开心的笑起来。
    “站住,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安逸静谧的气氛被花丛外关山低沉的声音打断。
    “这位是安国公主府的关将军吧?妾身是上官府的人,我姓高。知道陛下和公主在此,所以特地做了点心送过来。”
    李钰微微蹙眉坐直了身子,低声叹道:“父皇,是谨言的妻子。”
    皇上倒是不介意,微笑道:“既然谨言的妻子也在这里,那就请过来见见又何妨?”
    李钰想了想,又叹道:“谨言已经给了她一纸休书,可是她却一直没离开上官府,我们怕您听了这事儿心里不痛快,所以一直瞒着您,待会儿她若是说什么做什么,您可有个心理准备。”
    皇上无所谓的笑了笑:“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们小夫妻的事情我一个糟老头子哪里管得了?既然她还没离开谨言的府邸,那休书的事情就暂时按下,先叫她过来见见再说吧。”
    李钰扭头吩咐旁边的宝凤:“去请高夫人过来吧。”
    宝凤应了一声转身过去,没多会儿的工夫带着高嘉兰行至近前。
    高嘉兰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香浓的咖啡,红茶,还有曲奇,蛋糕等四样西式点心。高嘉兰恭敬地行大礼给皇上请安之后,皇上指了指面前的一个小圆凳说道:“你也辛苦了,坐吧。”
    “谢陛下。”高嘉兰再次行礼之后,方在下手的小圆凳上落座。
    “听公主说,这女子学堂是你在操持?”皇上微笑着问。
    高嘉兰欠身应道:“臣妾也不过是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大事由公主和郡主掌舵。”
    “话虽然这样说,但还是你平日里在这学堂里呆的时候长,这女子学堂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你也算是功不可没。”皇上微笑道。
    “臣妾惶恐。”高嘉兰忙站起身来。
    “坐吧。”皇上摆摆手。
    高嘉兰落坐后,缓缓地坐下来。皇上便随意问她一些学堂里的事情,高嘉兰也简明扼要的回答,也称得上是言行得当,进退有度。
    李钰一直等着她跟皇上说起自己跟上官默的婚姻,无奈两刻钟过去,直到皇上起身离开,高嘉兰都没提休书的事情,这又让李钰从心里更高看了她一眼。
    送皇上上车之后,李钰故意磨蹭了一下,转身问着高嘉兰:“为何不让父皇给你做主?”
    高嘉兰说着,微微偏开头看向旁边的学堂大门,低声说道:“我已经从府中搬出来了。那一纸休书我当时撕了,等他回来,我会再麻烦他重写一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