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长公主》第五十四章赐婚!

摄政长公主最新章节目录
   李铎说回去跟皇上提及李钰和云启的婚事,果然当天晚上就回宫去了。
    紫宸殿里,上官默正在跟皇上说着翰林院那些学士们编修前朝史书的事情,三年过去,当初上官默主考的那一届进士及第的学子们已经在翰林院里熬了三个春秋,厚厚的大云史记编写完成,也该是他们从翰林院里走出来为朝廷做实事的时候了。
    “去年旱灾严重,沈著,苏阔等人政绩卓著,而且任满三年,是该调动了。”上官默提议道。
    皇上沉吟道:“可以,沈著调回京城去户部,先做个主事吧。苏阔去工部,让他去帮杨时昀监理临州港的督造工程。至于江远……朕听说他的洋话讲的很好,以后我们大周少不了跟西洋人通商往来,吴崇古虽然不错,但毕竟年纪大了,对那些新鲜事情不怎么精通,就让他去礼部吧。”
    上官默应道:“陛下英明。如此,空出来的三个知县人选就从翰林院里外放了。”
    “留着那个姓秦的,其他人你看着安排吧。”皇上轻笑道,“这小子的文墨我挺喜欢。他那个性子,放下去做知县估计也没什么作为。”
    自古以来所有的皇上都喜欢被歌功颂德,李闯也不例外,他喜欢秦淮的文风笔墨,而秦淮也的确只是个风流才子,每日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却对政事政绩等没什么特别的见解,纨绔出身吃不得苦,留在皇上身边倒是很合适。
    这些上官默心里自然明白,于是微笑点头道:“秦淮的文墨清雅别致,自成一格,称得上是盛世之作。陛下既然喜欢他,那就把他放在身边吧。”
    “今年的可靠科考放在了秋天,这件事情就交给吴崇古吧。朕今年总感觉力不从心,你就来紫宸殿,每日帮朕处理这些奏折。”皇上靠在龙榻上,疲倦的说道。
    “陛下吩咐,臣自当遵从。只是臣以为,我大周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组建内阁,如今臣觉得时机也算是成熟了,是时候组建内阁处理政事为陛下分忧了。”
    “内阁……”皇上低声呢喃着这两个字,半晌不语。
    王德从外边进来,躬身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皇上一听,脸上立刻有了笑容:“铎儿回来了?快叫进来。”
    李铎进来先给皇上行礼问安,又跟已经起身离座的上官默互相见礼,之后被皇上叫到跟前细细的打量。皇上看着自己的大儿子被晒成麦色的肌肤以及英气逼人的眉宇,整个人不再是之前那副柔善文弱的样子,便忍不住笑骂道:“你有一个多月没回宫了吧?外边就那么好,玩的你连父皇都忘了。”
    “儿臣不敢。”李铎忙拱手道。
    上官默微微一笑替李铎解围:“臣听说太子殿下这段日子都在西校场练习骑射功夫?看着脸都晒黑了,可见下了不少功夫。”
    “是啊。我之前的身体太弱,每日关在屋子里读书虽然好,但强身健体也是必须的嘛。”李铎忙借着上官默的话笑着向皇上解释:“父皇不也希望儿臣能有一副好身体嘛。”
    “说的不错。男儿家就应该有一副强健的身体。”皇上微笑着点了点头,“近日兵部事情多,介川也忙,朕应该再给你挑几个拳脚师傅。”
    李铎接过旁边宫女端过来的参汤递给皇上,微笑道:“以儿臣之见,倒是不用专门挑人,姐姐身边的那些护卫就很好。龙辰,马午他们都能做儿臣的老师。”
    若说皇上最近唯一满足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这一对儿女没因为殷皇后的死成为仇敌,李铎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李钰,李钰也跟之前一样疼爱照顾李铎,身为他们的父亲,皇上每每思及此事总是觉得庆幸——幸亏李铎忘了之前的事情,不然的话这姐弟俩再来个不死不休,他这辈子可真是没什么活头了。
    “行,你喜欢在素园住,喜欢跟烈鹰卫那些人学功夫,朕都依你。”皇上微笑着答应着,低头小口喝着参汤。
    李铎看着李闯把一小碗参汤喝完,又双手把空碗接过来还给宫女,方凑到皇上跟前坐下来,低声问:“父皇,我听说宁侯卫长卿上了一道奏疏,要姐姐做他的儿媳妇?”
    “嗯?”皇上诧异的看着李铎,“你怎么知道?”
    李铎轻笑道:“好多人都知道呢,这又不是什么国家机密,儿臣随便一听就听见了。”
    这件事情虽然没有宣扬,也的确没有刻意的保密。皇上看着李铎关切的眼神,轻笑道:“他的儿子么,朕倒是见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跟你姐姐倒是般配。”
    李铎安静的坐在那里等着皇上后面的‘然后’。
    皇上却老神在在的看着李铎,不说了。
    “父皇?”李铎诧异的看着皇上,轻笑道:“您是不会答应的,对吧?”
    皇上微笑着,不答反问:“你不希望父皇答应?”
    “父皇就不能答应啊。”李铎叹道。
    皇上淡然一笑,问道:“铎儿为何以为朕不能答应?那宁侯执掌十万大军保我大周一方平安,如此武勋世家子弟求娶公主,非常合适啊。”
    李铎摇头道:“若说武勋世家能配得上姐姐的,又何止是宁侯世子一人?看看帝都城里那些前朝遗贵,这样的武勋世家一抓一大把。唐毅将军的独子唐虞,贺子修老将军的孙子,靖海侯的世子等,这些人哪一个也不比卫奕星差。”
    “可是这些人手里没有兵马大权。若是宁侯因为此事跟我大周翻脸,我们西北一带就无法安宁,甚至要动摇国本。这事儿你可曾想过?”
    李铎摇头反问:“难道父皇会拿姐姐一生的幸福去换西北暂时的安定?儿臣以为父皇绝不会做出如此得不偿失的决定来。”
    “如何得不偿失?朕倒是想听听皇儿的意思。”
    李铎笑了笑,说道:“儿臣没见过宁侯世子,但想来能比得上西南王的人实在不多。更何况,男婚女嫁难道不是两情相悦才有的事情吗?姐姐根本不喜欢那宁侯世子,姐姐喜欢的是西南王。父皇总不能为了江山而委屈了姐姐吧?”
    皇上看着李铎,似笑非笑的说道:“铎儿可要想清楚了。这古往今来,公主远嫁和亲的事情也不少。若是朕不答应宁侯的要求,只怕他恼羞成怒直接率兵杀回帝都城,到时候别说江山社稷,只怕你我性命都保不住啊。”
    “父皇这只是一种假设。”李铎轻笑摇头,“以儿臣看来,他宁侯想要率军杀回京都也不会找这样的借口。宁侯武勋世家,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父皇只需跟他说姐姐早就跟西南王有婚约,另外给他晋升爵位,封妻荫子,儿臣想他必然不会再说什么。以儿臣看来,他想要跟皇室联姻也无非是想要一份保障而已。父皇给他这份保障,他又何必非要联姻?”
    皇上微笑着点了点头,轻叹一声看向上官默:“谨言,你觉得太子所言如何?”
    李钰的婚事是上官默最关系的事情,虽然他一直保持安静没说话,但却用心的听着,心里已经对李铎的这番话甚为感慨,因回道:“太子殿下果然目光如炬,臣深表赞同。”
    “看来,朕的儿子果然成熟了许多。”皇上满意的笑道,“只是如今国孝在,公主皇子的婚嫁事宜需往后推。你姐姐这事情至少要等明年再说吧。”
    李铎又道:“但是姐姐已经十九岁了,若婚事还不定下来,文武群臣暂且不说,连驻边疆的侯爷都有了想法,那些番邦又会怎么想呢?而且,西南王文采卓著,却闲置在京城每日风花雪月却不能为国效忠,父皇不觉得很可惜吗?”
    皇上诧异的看着李铎,半晌才问:“那以铎儿的意思呢?”
    李铎起身朝着皇上拱手,正色道:“西南王是难得的人才,文韬武略无一不精,而且他又是姐姐喜欢的人,将来便是我大周的驸马。以儿臣之见,父皇应该委以重任。”
    “……”皇上听了这番话,顿时皱起了眉头。皇上对云启从来都是防备之心不减,他甚至并不在乎宁侯卫长卿的那十万大军,却对云启一直放不下心。这个人的城府太深了!
    李铎看了一眼上官默,又道:“父皇既然不放心西南王,就更应该准许姐姐与他的婚事。”
    “为何?”皇上蹙眉问。
    李铎淡然一笑,说道:“父皇刚不还说,古往今来多少皇室公主为了边疆平定远嫁和亲嘛?准许姐姐跟西南王的婚事,父皇也可以当做是安定西南边陲。”
    “西南王和宁侯两边比起来,更需要拉拢安抚的应该是西南王吧,父皇?”李铎平静的问。
    皇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长长的吐出来,心里一直都柔善可欺的儿子居然也会站出来说这样的话。这可真是出乎意料啊!皇上无奈的苦笑问:“铎儿,这是你的心底话,还是……别人教给你的?”
    “自然是我自己想的,与别人无关。”李铎轻笑道。
    “好,好。”皇上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意思父皇明白了。只是这婚姻大事绝非儿戏,你姐姐又是我们大周王朝的开国公主,更不能草率了。这事儿容父皇再想想,你们两个都退下吧。”
    “是。”李铎答应一声,和上官默一起并肩退出了紫宸殿。
    紫宸殿里顿时安静下来,皇上看着那二人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忍不住长叹一声靠在龙榻上,自言自语道:“朕真是老了!”
    王德忙躬身劝道:“陛下最近只是国事操劳,有些疲倦罢了,好好地休息几天就好了。”
    皇上苦笑摇头:“罢了,王德,替朕拟旨。”
    “是。”王德忙应了一声,转身去龙案跟前研磨。
    李铎和上官默出了紫宸殿后并没有立即离开,上官默叫住李铎,问道:“太子殿下刚才那番话,难道不怕触怒陛下,让陛下直接废了西南王,圈禁在帝都城中?”
    “以我对西南王的了解,他这个人从来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圈禁,废爵位这样的手段对他没有任何作用。而他以赤子之心对待姐姐,这片痴情却十分难得。如果父皇再一味的怀疑猜忌,最终的结果只能更坏。所以我今天索性把话挑明了给父皇,想来父皇会有所决断。”李铎轻声叹道,“我知道你上官大人跟我姐姐从小一起长大,你跟她情同兄妹甚至比我这个有血缘的弟弟感情更深。但请你也相信我一次,我绝不会做对姐姐不利的事情。”
    上官默看着李铎的眼睛,半晌之后方缓缓点头:“好吧,我暂且信你这一回。”
    “其实也无所谓,就算父皇不允婚,姐姐也不会嫁给别人了吧?看她对西南王那一副死心塌地的样子……唉!”李铎说着,摇了摇头转身走了。
    上官默看着他修长的背影,再次微微的皱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