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长公主》第三十二章破局[2]

摄政长公主最新章节目录
   这可不是小事儿啊!叁仟万两银子入手一股!”赵德嘴上迟疑,心里却打着自己的算盘。皇家银行多大的盘子他心里大约有数,三亿两白银?根本不可能。李钰这是想玩儿空手套白狼呢。
    “贪心了贪心了!我只要十分之一股就足够了。叁佰万两银子还是能凑出来的嘛。”仇老怪笑道。
    “百分之一的股……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嘛。”赵德摇头。
    仇老怪看了一眼金大:“金掌柜的,你觉得呢?”
    “这是好事儿。”金大看了一眼赵德,又笑道,“我想我们金汇的东家们都会赞成的。叁仟万两银子我们也不是拿不出来,大不了咱们持股换股嘛。反正以后这市面上都是大周宝钞,咱们总不能悖逆了朝廷去做买卖。”
    “这话说的明白。”仇老怪笑道,“既然这样,我存在你们金汇的银子就不用转了,回头你直接帮我换成皇家的股儿就成了。”
    “好说好说。”金大笑呵呵的点头。
    “不是,金掌柜的你……”赵德有点懵了,金大这是什么意思?金汇和恒德两大钱庄明着是竞争对手,实际上两边早就持股换股了,不然两家不可能和平共处这么久。然而看现在金大的意思是要抛开恒德跟皇家联手了?!
    双方的制衡关系一旦打破,整个商界将遭遇何等变故?!金大是不是疯了?!
    金大却不为所动,只是淡定的看了赵德一眼,轻笑道:“赵大掌柜的,这是发财的好机会啊。”
    赵德当着仇老怪的面不好多说,但心里着实对金大不满——其实他早就不满了,从皇家银行发行大周宝钞而金汇的银票居然可以跟宝钞通兑的时候他就很不爽了!只是恒德在金汇只占了一成半的股份,所以他们再不爽也没有能力影响金汇的决策。
    后来恒德钱庄在帝都周围以及江南一带的钱庄也不得不跟上金汇的步子对大周宝钞实行通存通兑,这让恒德背后的十六位东家十分的恼火,曾经在年底的股东会上指着赵德的鼻子骂他无能。
    骂也就骂了,如果让金汇和皇家联合起来挤兑恒德,那么赵大掌柜的也不用等着东家骂,可以直接解了腰带往放粮上一系,把自己往上一吊了事。
    当晚散了饭局,赵德回去后便把自己门下的师爷还有管事都叫到了一起商议这件事情。
    他手下的人都觉得这是好事儿,毕竟皇家银行是户部所有,大家把手伸进了银行就等于把手伸进了户部,把恒德和朝廷绑在一起,只要大周朝不灭亡,恒德就可以高枕无忧。
    赵德叹道:“你们说的容易,谁能保证大周朝不会灭亡?我们恒德钱庄有三百年的历史了!算上大周朝我们也算是经历了三个朝代!二百多年的大云朝都灭亡了,我们钱庄不还好好地?!谁敢小看我们?那些前朝遗老们的家底哪个不是大半儿都在咱们手里攥着?如今要跟大周户部联合起来,东家们怎么想先不说,就是那些遗老们也能把我们吞喽!”
    师爷和管事们听了这话都点头叹息,赵德说的有道理,前朝遗老们还好,单说前朝皇室的那几位王爷,随便扯出一个来他们都惹不起——燕王,梁王,诚王以及敬候,镇国公等几家驸马府的家当都在恒德存着,若是恒德跟大周户部联合,这些人联合起来就能把恒德给四分五裂了。
    最关键的还有在西边维持河套一带安宁的宁侯卫家,卫家的军饷都是通过恒德钱庄往下发放的,大周皇帝虽然给宁侯的军队送军粮,可对于军饷一事一直无从插手,一来是大周户部根本没有那么多银子给卫长卿的军队发饷,二来她们的银子也送不到卫长卿的军队里去。
    以至于后来大周宝钞发行,赵德还偷偷地庆幸了一把,大周朝发行纸币,卫长卿绝不可能要这玩意儿,他们那些人可都是真金白银才能打动的主儿。
    说白了,宁侯并不仅仅是为了大周打仗,最主要的是他的军队在为晋地维持和平。晋地的商人主要的生意都在河套一带,那些游牧民族的衣食住行都跟晋地商人密切相关,双方可以说是真正的相爱相杀互相依存的关系。
    恒德钱庄的存在就是为了制衡晋地,河套以及大西北一带跟中原以及东南六省。如果这条防线被打破,皇家银行和金汇钱庄将长驱直入,分散晋商在大西北的独霸地位。那他赵德可真的是万劫不复了!
    前进一步是上吊,后退一步是万劫不复。赵德简直是度日如年,于是在帝都也呆不下去了,叫了两个亲随拉了一匹快马跑回去跟东家们开会去了了。
    只是商机这种东西都是一纵即逝。
    赵德前脚走了,后面他的那些管事们可都没闲着。大家累死累活不就是为了那点钱吗?于是乎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大家发动起自己的亲朋好友去办法打听这事儿的具体情形,所以这皇家银行的股份将要对外发行的消息随着一夜春风忽然间就传开了。
    翊坤宫,大红漆雕六和长春图案的窗口下,殷皇后手里拿着一只小银剪子,认真的修剪着一株春兰。
    周嬷嬷急匆匆的从外边回来,凑近了殷皇后的耳边小声的回了几句话。殷皇后立刻竖起了柳眉,怒问:“什么?皇家银行的股份要对外卖?只要有钱,谁都可以成为股东?!这……这不是卖国嘛!”
    “娘娘息怒!”周嬷嬷忙劝道。
    “息怒?我还怎么息怒?!皇家银行连着户部,户部掌控的是整个朝廷的国计民生!李钰想要做什么?她疯了,难道陛下也眼睁睁看着她发疯不成?!”
    “陛下的心思,谁能琢磨的透呢。”周嬷嬷叹道。
    殷皇后把手里的银剪子重重的拍在桌案上,生气的说道:“陛下分明就是被他的宝贝女儿给蒙蔽了视听!现在朝中大小事情都被这丫头操纵于股掌之间,陛下只图省心省力,根本就没看清他宝贝女儿的真实用意!”
    “那娘娘要提醒陛下呀!”周嬷嬷低声叹道。
    “提醒?我怎么提醒?你说陛下有多久没来翊坤宫了?!杨心怡那个死蹄子……”殷皇后按在银剪上的手指死死地攥住茧子,指肚都泛起了青白之色。
    “娘娘!娘娘!”翊坤宫新换的总管太监永福从外边进来,手中佛尘一甩,躬身回道,“娘娘,陛下差人来说,晚上要来翊坤宫用膳。”
    “哈——”殷皇后自嘲的笑着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想起这翊坤宫来了。”
    周嬷嬷高兴地说道:“老奴去小厨房准备一下,陛下就喜欢吃咱们翊坤宫的翡翠虾饺,刚好那花房里的的春韭可以吃了。奴才这就吩咐春杏儿秋桃儿准备香汤服侍娘娘沐浴。”
    殷皇后又舒了一口气,点头道:“去吧。”
    晚上皇上果然来了翊坤宫。先看过小公主李铃,抱着小女儿玩了半个时辰之后,皇上才坐下来跟殷皇后说话。
    殷皇后在香汤里泡了半个时辰,认真理顺了思绪组织了语言跟皇上侧面旁敲的说起皇家银行对外发行股份的事情,皇上听了之后也只是淡淡一笑,说了一句:“你若是感兴趣的话,回头问问钰儿。”就把她给打发了。
    之后殷皇后还想再提及此事,皇上脸上便有不悦之色,殷皇后只得转了话题叹道:“钰儿如今一个月都不进宫一趟,我倒是想跟她多说说话儿呢,无奈连人影也摸不到。”
    提及李钰,皇上的脸色又好看了些,微笑道:“三月初六是你的寿辰,钰儿昨儿进宫时说正忙着给皇后准备寿礼,你且等着乐呵吧。”
    “哎呦,是什么寿礼呢,皇上说起来就这么高兴?”
    “我也不知道,反正她是这么说的。”皇上笑道。
    殷皇后看着皇上脸上的笑,就隐约觉得不怎么好。心里默默地想着等着自己寿辰那天不但宫里的妃嫔和外边的命妇要来拜寿,连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会有朝贺,李钰可别整出什么出格儿的事情来贻笑大方才好。
    不过殷皇后的寿辰还没到,皇家银行成立以来的第一场盛会是先到了。
    二月初二,皇家银行发出邀请帖。半个月后,接到邀请帖的人低调的进入帝都城。
    最先到来的是江南谭家的大公子,代表了江南谭氏和沈氏的谭凤鸣。随后是姚氏掌家人姚静松和江氏掌家人江玿,几日后,西南唐家的掌家人唐啸风以及久居西南王府的肃王云少棠也抵达了帝都城住进了原来的肃王府。
    直到二月二十六日,在定州为外祖父守制的西南王云启抵达帝都,李钰为皇家银行准备的第一场股东大会在皇家银行帝都总部三楼的会堂里顺利召开。
    除了以上几个家族的代表和两位王爷之外,金汇钱庄帝都分号掌柜的金大代表金汇钱庄,恒德钱庄帝都分号的大掌柜赵德分别代表各自钱庄背后的东家也一并到场。
    主持会议的是户部尚书韩胄韩大人,而李钰则作为皇家银行个人股份最高拥有者的身份坐在了首席。
    云少棠和唐啸风两个人凑了六佰万两银子拿到了两股,这虽然不是倾尽所有,但也算是极限了,云启跟他说过其中的利害关系,对于如何赚钱这种事儿,云少棠一向听他十一弟的。
    之后,他也暗暗地打听了,云启个人出三百万拿到一股。
    江玿姚静松两家跟云启是一样的,各入一股。
    谭家家资雄厚和沈家联合拿出了九百万两来拿了三股。
    另外金汇钱庄和恒德钱庄两家各入两股,在座的除了李钰之外加起来一共是十二股。
    云少棠原本以为谭凤鸣是最大的个人股东了,却想不到李钰竟然比他还多。如今这十二股,共计四千八百万两银子,这个数目抵得上大云朝当时国库一年的收入了。
    “大公主可真是叫人刮目相看。”云少棠似笑非笑的盯着李钰。
    李钰淡然微笑:“王爷说笑了,我这边还是散股比较多。这都是亲朋好友凑起来的,大家都托付给我一个人罢了,人家都说,人多才能力量大么。”
    赵德心里早就不痛快了,单家入两股的除了金汇就只有他恒德了,他就不信李钰手里攥的股比他们两家钱庄都多,于是拱手道:“请恕在下斗胆问一句,公主殿下手里到底握着几股?”
    李钰手里拿着一叠皇家银行发行的股权书,随意一划拉把一叠卷宗散成扇形,手指在上面认真的点了点之后,才嫣然一笑:“不算多,刚好十二股。”
    “噗!”云少棠刚喝到嘴里的春茶直接喷了!一个人手里握着十二股还不算多?到底多少才算多?!
    谭凤鸣的眼睛里闪过几分差异之色——他通过表弟沈著知道这位大公主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儿。
    沈著跟谭凤鸣说起李钰的时候那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