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色生香》第九十七章不可杀、不可不杀(下)

狐色生香最新章节目录
   位大巫面色灰暗,虽说他们现在已经到九品之位,可更上一层,从此进入超越人间的尊圣仙神呢?
    杀了凌玉之后,就连这个机会也将失去,七位大巫可要掂量掂量。
    蛰黑虽说没了刚才的底气,可还是心中不甘,问巫王道:“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妖狐儿乱来,一步步倾覆整个天下么?”
    清焊轻笑:“既然几位大巫都不肯出手,那唯一的法子,就是等妖狐儿去掉人皇之位。”
    “去掉人皇之位?”七大巫眼睛发亮,“还有此等事情?”
    “这事儿,快成了。”清焊轻轻击掌,脸上似是露出笑容,可无人能发现,他眼底里如若海深的忧愁。
    雪宫之议看似毫无结果,可数年之后,当蛰黑真正面对率领妖军的凌玉时,他才知晓,原来今日之议,是何等的重要。
    ~~~~~~~~~~~~~~~~~~~~~=============~~=
    如今这天下,便成为一个奇怪的局面。
    满天神佛都知道,凌玉将会给这世道带来灾祸,甚至将逆转天道。
    但凌玉却身为人皇,九品上的神佛都无法动他,唯有动用巫族之力,动用人族中豪侠力量甚至是福龙会的力量去消灭凌玉。
    可这一步步下来,凌玉反而越来越强,不止得到儒教的支持,还将豪侠们收归旗下,接下来便已剑指福龙会。
    处于上位者都看的明白,想要阻止凌玉,只是依靠着小人物出手绝对不行,但神佛们又忌惮人皇之位。
    所以为今之计,只有先去了凌玉的人皇之位。
    这件事情神佛做不了,却有人能做。
    京都紫禁城太和殿内。
    百官皆穿朝服∴立殿中,目光都盯着龙椅之上,尚有些怯怯的景王。这位十五岁的蕃王,原没有凌玉的沉稳大气,虽然穿着摄政蕃王的外袍,但却只坐龙椅一角,时不时的要朝站在文官行列中的凌实看一眼。
    依着云朝地规矩,蕃王满十二岁,就要到藩地居住。并且终身不可回京都,这也是以防兄弟篡权夺位的法子。只是景王跟英宗乃是一母同胞,从小极为亲近,英宗继位后,始终不舍的景王远离,这才将这小王爷留了下来。
    可谁曾想,到今日。这情同手足的兄弟两个,还是要为了一张龙椅而争斗一番。
    满朝文武且不管景王脸上的怯怯。只顾着在凌实的带领下,三跪九叩。口中呼道:“敬请景王陛下继位。”
    景王被这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吓了一跳,又在凌实的注视下,才记起昨夜排练一晚的戏码,伸出两手摇摆道:“兄长生死未知。臣弟怎可继位。”
    众大臣再度劝进:“敬请景王陛下继位。”
    “不可不可。”景王更是慌张,“我只是替兄长摄政,但皇位天定,我哪里有资格。”
    凌实虽跪在地上。亦只是文官中地第二位,但丝毫没有弱了文官之首的声势。因为在他之上的,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严山高。
    若景王真的称帝,这内阁首辅的位置,恐怕也要换换了。
    所以满殿之中,大臣们皆以凌实举动为依归,或许凌实想的有些出神,这第三次劝进,却慢了一拍。
    今日这场戏码,叫做劝进,放在哪朝哪代都要做一番。
    劝进,自然是劝已经掌控实权地人登基,但这一劝两劝还不成,为了给天下人看清楚自己大公无私,无意为帝,非得三劝才可答应。
    景王虽不懂这些,可凌实在昨晚已经教了一夜,只待第三次劝进后,便可答应。登基一事便由此敲定,剩下的,只不过择日和令国师昭告上天而已。
    凌实神游了稍瞬,这才记得身在何处,他几乎听见首辅严山高两三声地冷笑。凌实如今这年纪,自然深知其中厉害,不敢怠慢,再度扬声带领道:“臣等恭请景王陛下……
    这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尚未结束,从太和殿外,却传来不和谐地喧哗声。
    “让我进去!”
    “不可!”
    锦衣卫的绣春刀之声传入太和殿
    少老朽的文官面色一变。但更令人吃惊的,却是连住硬闯地人。
    钱均拖着疲惫的身体冲进大殿,一头便跪在金砖之上。
    “大胆!”太和殿中,一位身配腰刀的大臣怒喝道,“这是何等地方,岂容你乱闯。”
    一见这位呵斥,景王身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寿海唯有叹了口气,挥手制止侍卫们上前捉拿。
    闯殿之人虽然风尘仆仆,却明显穿着飞鱼服,是锦衣卫五品官员。这闯殿随是杀头地死罪,可只要那位佩刀大臣出头,任何一个锦衣卫的人都死不了。
    太和殿之上,除御前带刀侍卫之外,还能佩刀的仅此一位,便是少保、锦衣卫大统领兼指挥使陆大人。此人历经三朝,皆受无比重用,云朝上下特务系统,皆出此人之手。论起品级来,甚至比凌实还要高一点。
    闯殿的钱均,当然是锦衣卫的人,陆北川此刻出言呵斥,显然是要抗下这桩事情。这位大人都开口了,太监们再跋扈,也得给几分面子。
    钱均几乎是一头栽在金砖上,听着陆北川说话,这才痛苦道:“启禀大人,小人有要务禀报。”
    陆北川认出钱均,眉头一跳,他对这手下甚为器重,知道他做事必不会乱来,如今硬闯太和殿,是杀头罪过,既然闯进来,那就是有些道理。
    陆北川还没开口,那边凌实却有些不悦,这三劝的事情走到最后一步,却被个小小的千户给打扰了。
    凌实道:“陆统领,你们锦衣卫的事情,怎闹到太和殿上来了?”
    “凌大人此言差矣,既然闹上太和殿,自然有跟太和殿的关系。”这话却不是陆北川所说,而是传自于凌实的身前。
    这话一出,满朝堂都哗然一声,登时分做泾渭分明两个阵营。
    在云朝之中,能有此等实力的,唯有把持朝政数十年,一手掌控内阁和内廷的云朝宰相严山高。
    身为内阁首辅和一品大员,严山高在太和殿中,不仅位次在凌实之前,甚至还有一把椅子坐,可见声望之隆地位之高。若凌实不是掌握文官系统,且扶持景王有功的话,根本就无力与严山高的严党抗衡。
    凌实双目下垂,淡然一笑:“严阁老说的是,既是如此,请千户大人说说,因何而来。”
    钱均双手簌簌发抖,纵然他有直闯太和殿的勇气,却也想不到,自己竟惹下这么大的祸端,若引发严党和文官系统之间的冲突,恐怕连陆北川也罩不住他。
    陆北川微微皱眉,叱道:“有话就说!”
    “是!”钱均从囊中摸出一个锦盒,咬牙道,“小人奉命缉捕张宁儿,追索英宗陛下下落,得此一物。凌玉大人命属下快马急送京城,幸不辱命,在十日内送达,请陆大人明察。”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不止文官们为之变色,甚至连武将都面有愤愤。钱均这话中,竟有几层意思,令人听的心神摇曳。
    缉捕张宁儿,本就是锦衣卫的秘辛。张宁儿是老帅张辅的女儿,张辅尸骨未寒,却要缉捕他的闺女,这对武将而言,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而追索英宗下落,更是朝中上下最为关心一事,钱均闯入太和殿,竟和此事有关,大臣们当然惊诧莫名。
    但最让人动容的,却是凌玉二字。
    这位凌实大人家庶出的公子,如今已是云朝里的风云人物,在这殿中没听过他的人,恐怕半个都没有,只是在每个人的心目里,凌玉却是不同的人。
    对武将而言,凌玉是救过谭盾性命的妖炼师,也是在归林城击溃一万蛮军,获得史无前例大胜的天才将领。
    对文官而言,凌玉是领袖凌实家的公子,也是儒教大供奉,是文官体系未来的希望和生力军。
    对锦衣卫而言,凌玉已是自己人,而且还帮着铲平鹰啸山,立下汗马功劳。
    就算是向来古井不波的严山高,听见这名字,也不禁挑了挑眉。这段时间来,凌玉快成严山高心头上的刺,乍听说他跟英宗下落扯上了关系,严山高心中又掂量了起来。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