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道尊》第两百七十四章度化上

心猿道尊最新章节目录
   却说众弟子出得殿外,抬头观看,就见得白鹿踏祥云而来,却是南极长生大帝,车架回转,众人连忙拜见。
    长生大帝道:“尔等都起来,不必多礼,且进殿安定!”
    说罢,就下了白鹿,命童子牵将下去,这才进来正殿之中高坐。众弟子随后,也都进来。
    长生大帝一看,正好就见得灵雪两人也在其中侍立,却自开口道:“我今日回来,无事吩咐,你等且各自散去,只是你们二人留下,我有话说。”
    当下,众人散了,各做各事,二女却自上前,盈盈下拜。
    “你两个今日怎的前来?”长生大帝问道。
    灵雪笑道:“弟子两人离宫许久,十分想念师父,所以前来拜见,以表孝心。”
    大帝闻言欢喜,点头展颜笑曰:“原来是为此故,难得你们有此孝心,但在那蟠桃大会之上,可是惹下祸端了,这却怎么说?”
    灵雪知道,自己这个师父话中之意,跟韵瑶对视一眼,只是沉默不语。
    “那玉帝七个公主,动了凡心,下界之后,自然有她们自己的祸福,但是此事不是小可,如今你却是插手进去,使得自己牵扯其中,着实不该。”
    这大帝又看了灵雪一眼,随后说道。
    “师父,非是弟子无知,只是当时,眼见那七公主被抓,事后必是难逃一死,我实在不忍见,这才出手阻拦,只是没有想到,结果却成为如此……”
    灵雪听闻此言,却是辩解不得,只得实话实说,韵瑶在一旁见状,连忙也要说话。
    长生大帝抬手道:“罢了,不必再言,我也不是怪你,那猴子以前行事乖张,结下甚深因果,你如今为他的道侣,也少不得牵连,以后行事却要有顾及才是。既然今日回来,就且先在宫中,过些时日,再行计较就是了。”
    灵雪明白,当下拉了韵瑶,两人出去,这却不提。
    却说下界苍莽山以西八千里,乃是靠近西海的地界,也是群山环抱,古木参天。
    四周围尽是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连接成一大片,覆盖了数百里之遥,一望无际,仿佛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一般,将此地跟西海一带隔绝开来。
    海陆不相通达,地势却是广阔无边,受那水汽滋润,使得四面的原始森林越发的繁茂昌盛,其中自然也有着散修仙人居住修炼,跟那东胜神洲有着几分相似。
    只不过,东胜神洲居住的大多都是邪道的妖王、魔头,而此处却多为隐士真仙一流,相较之下,倒还真算得上清修之地。
    高峰绝顶之上,乃是一位散修金仙的洞府所在,名唤“青玄宫”。
    此时,洞府庭院之中,瑞气生彩,奇花斗艳,瑶草芳香,几张石凳,一张石桌,正面上坐着一个女道姑,身着霞衣,仪态端庄。
    旁边坐着七人,也是女仙,却是各着彩衣,腰佩宝剑,正在闲饮香茶,观看仙境。
    这几个女仙,不是别人,正是那被送下界的七位公主。
    原来她们当日脱离了天庭,虽然是逃得一难,但却都是一直在天庭之中,养尊处优的金枝玉叶,以前也很少到这人间四大部洲行走,也没有什么至交好友,一经降落凡尘,却是没有地方可去。
    几人原本打算去海外仙岛寻求出路,但是顾及自己的身份,又都是私自下凡的戴罪之身,委实不好上门求人,更何况天庭的法旨下来,这些地面上的仙人,见到了自己七人,只怕也是不可能相助的。
    无奈之下,只能商议了一番,大公主却自想起这位青玄宫主,玄音仙娘。
    原来,这玄音仙娘,乃是地仙界散流,跟王母乃是旧识,曾经赶赴王母寿宴,跟大公主也有过一面之缘,更兼之其交友广阔,辈分尊贵,大公主带着妹妹出逃,也是没有办法,只得找她的援手了。
    “我等姐妹,走出天宫实属无奈,打扰仙娘清净了,红衣着实惭愧。”
    众人在亭中饮茶,闲聊了片刻,大公主却是借机谢道。
    玄音仙娘笑了笑:“无妨,公主们能到我处,乃是小仙荣幸,何来打扰?只是平素,琐事零碎,自你们前来,我也未曾有多少时间作陪,有幸今日得闲,若有怠慢了,还请勿怪!”
    二公主连忙道:“岂敢岂敢!蒙前辈肯暂留我等,得个安身之所,已然感激不尽,何敢言怪?只是我父皇母后太过不仁,才至今日!”
    “公主此话何解?”玄音仙娘却是一惊。
    大公主当下就将事情一一分说了:“说起来,此事都是因我等而起,只是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玄音仙娘听罢,心中却也有思:“那玉帝天条森严,天仙思凡,更是大罪莫赎,前就有牛郎织女,仙凡结合,此等前车之鉴,如今七公主为玉帝亲女,怎么也如此糊涂!到得如今,落了个有家不能回的境地。”
    她思量了片刻,当下问道:“如此说来,那陛下与王母,必定是要追究了,你等而今却有何打算?”
    二公主道:“如今惹恼了父皇母后,却须先躲过些时日,我们几个倒是无妨,只是要替七妹寻个去处,免得再受责难,也是为此,前来打扰的。”
    玄音仙娘笑道:“公主不必客气,如不嫌弃,可在此间安居,此处虽然荒居,却是僻静之处,且先自安定了,以后再慢慢计较便好。”
    当下,七女谢过了娘娘,都自起身回了房中。
    玄音仙娘叫了侍女上来,收了果品香茶,也是起身,兀自往庭院之外去了。
    却说大公主回到了房中,就对其余几个妹妹说道:“我们都是戴罪之身,不比以前了,虽然玄音前辈肯留下我等,但毕竟是看母后面上,也不是长久之计,若是走漏了消息,只怕少不得连累她,还是另寻一个长远之法,一劳永逸才是!”
    “说的也是,但这下界虽然广阔,我们却也没什么相识的道友,若说有,也只是四海龙王跟那灌江口二郎表哥,但是不久前,南海却是起了战乱,四海龙王都去相助,想必此时还不得平静,怎么好再去打搅?”三公主忧心道。
    其余几人闻言都是点头,至于那灌江口,她们在天庭已经见到过杨戬了,自然是不作这念头的。
    二公主正要言语,却见得七公主一直站在一旁,也不开口说话,只是把眼睛遥遥地望向窗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她当下问道:“七妹,你怎么了?却不作声?”
    七公主只是一笑,并不回答。
    “可又是牵挂那董永了?”
    这七公主自从回到人间,这几个月以来,一直都是沉默寡言,无非就是触景生情,想起了情郎,都是女儿家心思,六公主自然明白,见她如此,却是笑道。
    七公主被点破了心思,脸上就泛起了红晕,却还是忍不住道:“那时在天牢之中,我记得姐姐曾说董永无事,但如今却在何方?我若能见上他一面也不枉走这一遭。”
    二公主笑道:“七妹,此事若不提起,我几乎忘了,那董永书生,如今还在人世之间,你要见他,自然有机会,却不必这等悲伤。”
    七公主闻言,面上先有了三分喜色,但是转念之间,又淡了下来。
    “你莫不信,他虽然转世了,但我却知道他跟你还有情意,你见到他的时候,便可见分晓。”二公主又道。
    七公主听她说得真切,不似玩笑,却也信了,只是心中没底,便是点了点头,当下计较,这却不提。
    却说南赡部洲大唐边境,有一县城,自两汉之时建成,唤作“千乘郡”。
    到如今大唐兴盛,征西定国之后,便改为“永乐县”。
    城内六街三市,花团锦簇,也算得是个繁华兴盛之地。
    市井之间,有一个书生,极善字画,四书五经六艺皆通,乃是一个难得的才子:
    曾经孝感动天庭,致令仙子起凡心。
    离亲叛道降尘室,与君携手成姻缘。
    至今佳话传前世,牛郎织女并盛谈。
    但愿有情成眷属,百世苦等一朝圆!
    原来此人正是董永的转世之身,如今作一书生,在红尘之中,卖画为生呢。
    却说这天,正值傍晚时分,街市上人烟稀少。
    董永一身布衣,守在摊前,眼见夕阳西下,余辉遍地,他便自起身,将字画收了,并作一箱背在背后。
    忽然抬头看了看天上的紫霞,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觉得有些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
    当下暗想:“近几日来,怎么老是心神不定,总有些异样的感觉呢,却是好生奇怪,也不知是吉是凶?恰好今日可以早回,且去观宇之中进进香吧!“
    “我如今虽然只是一人,但也要求个心安才是,莫要撞了邪祟。”
    想罢,且不回家,掉转头,一路步行而去。
    走了小半个时辰,便是望见了青山在前,他轻车熟路,也不停留,一直上来,果然是一座道馆。
    但见是:
    前栽榆柳,后种松楠。
    八卦图腾门上挂,阴阳相应瑞气生。
    虽无霞雾护幽居,却有仙人隐姓名。
    “这所在好便是好了,常时来此敬拜,倒也甚是灵验,但就是太过冷清一些,今日这门大开,怎就不见人来?”
    董永近得前去,就见山门大开,却是静悄悄的,无人问津,他不由得暗叹。
    当下进来,就见得旁边一个道人,手捧一卷《黄庭》细看。
    突然见人进来,他连忙起身相迎,引到了三清圣像之前,叫他净手拂衣,拈香下拜。
    董永拜曰:“小生董永,命犯多灾。自幼丧母,当年不幸,又亡父亲。祖母怜悯,养就吾身。虽无富裕,大抵成人。寒窗十年,功名独就。未及三载,知亲死讯。复转故居,心意消沉。辞官归隐,木舍为家。不图富贵,只喜安居。先前五年,偶见仙姑。说出前世,道破因由。传我丹药,驻颜长生。今岁有事,每日犹思。特来此地,拜延圣尊。俯祈垂赐,解惑由衷!”
    祝毕起身,热了宝香,又拜了三拜。
    那道人在旁边端坐,听见祷祝,当下暗暗点头,请董永奉茶。
    董永谢了,与道人对坐。
    道人问曰:“施主自何而来,为的什么事情,却就这等忧思?”
    董永因问,心中也是苦闷,当下叹道:“道长,你不知,我这桩事,却是蹊跷。说将出来,恐怕道长笑话。”
    道人笑道:“我出家修道之人,只是济世救人,清净修持而已,又怎会取笑?施主若是方便,一说便罢,看看可有因由。依贫道看来,你乃是为前世前缘忧愁,双鸟失群牵挂吧?”
    董永心中一惊:“如何谓之’双鸟失群‘?”
    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