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宗》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凡人道器

大器宗最新章节目录
   ;此道由来已久,最初之时,乃是仙国时代用于表述意思,描绘天地大道运行所用的文字,而后掺入神通和法力,拥有了种种神异的作用。
    及至仙道覆灭,作用不再,又再一次被上古时代的太上、诸天两大教门发掘出来,加以改进,最终才形成了当今所用道纹禁制。
    它们原本是天生地养的自然纹路,因气机积郁,彰显自然之理,被古代修士习得,神通法术由此而来,同时,也是各种法阵,符阵的雏形。
    器道之中的纹师之道,是运用此道原理,但此道远比器道广博精深,并不成是器道一家所能独占。
    而且由于时代所限,古人对此的参研,并不足以达到圆满大成的高度,就连李晚当初,都能从风鼬妖王身上提炼雷痕道纹,发现呉字纹的妙用,但古人并无关于此纹的记载。
    同样还有不朽法则所衍生的金刚道纹等物,都是全新的发现。
    李晚一路走来,也曾发现过诸般道纹禁制的作用,对其进行了一番开拓,仍旧感觉其浩瀚难以言述,不可企及。
    其中一个最大的难处,就是不单只器道,在其他各道,也需要有足够的基础。
    “想要参研此道,千难万难啊,不说器道本身的造诣,就是阵道,符道,法道,也要有足够高深的造诣,多道兼修,融会贯通,才能初窥门径。”
    “然而人力有穷时,一名修士,除非长生不朽,否则踏入此道参研的门槛都不够资格。”
    “但我人族文明传承,道统延续,又岂能单只依靠长生不朽的大能?”
    “即便朝菌蟪蛄,有前辈遗泽,也当该知晦朔春秋!”
    “既是用于普罗大众的道途,便该由普罗大众一起参研才是!”
    李晚的思路极为独特,他没有立刻思虑如何着手参研此道。却反而从自己得到古人遗泽,想到了文明传承,道统延续之法。
    既然人力有穷时,那就当开学科。传承知识,令后人添砖加瓦,不断填充!
    世世代代,总会有所成就。
    亿亿万人,千百万年。怎么也比几名长生不朽大能要强!
    这是要发挥低阶修士,甚至凡人大众的力量,深切探究天地大道。
    修真的主体,要从大能高手,玄门修士,转向普罗大众。
    当李晚开始为此事着手操持时,便是珍姬等人,都惊讶起来。
    “灵尊,此事涉及天地大道,怎么能让凡夫俗子参与?他们能参透什么成果?”
    珍姬的忧虑。自是一般修士所具。
    此外她也存着一些死心,她依附李晚,要的是他继承圣教遗志,争夺大统,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种看不见意义的事情上面。
    “你们有所不知,如今的天地大道,已经没有那么神秘,大能高手,也不复古时强大,正当是鼎革履新。道传天下的大好时机。”
    “我天南器道,从最初创立,就是为天下修士人人皆有法宝可用,人人皆能祭炼法宝。操持器道,而不是走灵宝宗名师重宝的老路,今后甚至不单修士,就连凡人大众,都能悟道。”
    “既然这是普罗大众的器道,由普罗大众一起参研。又有何不可?”
    “而且之前我们也早已经证明,等闲杂役,学徒之流,同样可以摸透法宝构造和祭炼原理,造就许多强**宝出来。”
    “百余年来,金刚傀儡,龙象战傀,化神武装,甚至是各种各样的秘宝,都有他们的贡献,单只依靠名师高手,怕是也炼制不出来。”
    李晚解释道。
    在长久以来的祭炼之中,李晚发现,普通凡人尽管修为境界不高,但灵智足够,就能理解许多道途原理,法则运行,甚至涉及天地大道的本源!
    虽然他们无法直接运用这些力量,无法像大能高手一般飞天遁地,摘星揽月,但却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以取巧之法进行运用!
    其中许多人的奇思妙想,甚至为他修炼晋升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粮,也是他如今器道造诣构成的一部分。
    而今,李晚终于要对器道最基础,但也最繁复的纹道着手整理和参研,自然离不开这些一直依靠的根基所在。
    珍姬等人的难以理解,是正常的,她们都是传统的法道高手,视普罗大众如蝼蚁。
    但李晚无需她理解,只要遵命行事就行了。
    “你在诸天圣教有门路,去给本座收集上古秘典,各道人才,这次本座需要的,不单只是器道,各种法道,丹道,阵道,符道,卜道典籍,密录还有人才,全都需要,甚至是其他旁门左道,巫蛊秘术,厌胜之法……统统都收罗过来。”
    “如有所需,便去向清宁直取,本座已经嘱咐她,调出数亿亿价值的资粮促成此事。”
    “九龙域内,本座也将成立‘天衍院’,专事道蕴生术,万法本源的参研,第一步是务求摸透已经掌握的道纹禁制原理,探究其根本,而不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二步,就是以此为根基,参研全新道纹禁制体系,模拟更多神通法术;第三步,是把这些模拟出来的神通法术,统统实用化,普及化!”
    珍姬一听,就只感觉深深震撼。
    道蕴生术,万法本源!
    道纹禁制,神通法术!
    这些,全部都直指大道,乃是器道登顶,推演造化的无限天机!
    虽说李晚踏出了长生不朽的那半步,但追求这些,还是不可思议。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真的打算依靠普罗大众的力量来助自己完成。
    要知道,大能修士的证道之法,涉及因果气运,一言一行,天地有感,都会牵动因果,影响最终成败。
    倘若此道不行,便无法通过诸天宇宙那一关,无法证道。
    那后果。可是永生永世,没有成就。
    严重的,还有气运衰绝,天地为敌。不得翻身!
    想当初,仙国时代,群仙逍遥,仙帝掌御诸天,何等的辉煌逍遥?
    然而一旦仙道覆灭。所有仙人谪落,整个天地改换新颜,偌大的仙国,便化为了遗迹。
    又有上古太上诸天两大教门,重拾仙道遗泽,参研神通法术,造就了修真之道的涅磐重生,天地之间,再一次拥有了神通法术。
    但此后遭逢大劫,同样灰飞烟灭。辉煌不再。
    此后,又是统御诸天的七大仙门,玄门正宗,但一场玄天之变,同样化作尘土……
    而今看来,李晚已经押注在凡人修真之上,坚信普罗大众才是修真界的未来。
    “灵尊,妾身愚钝,不知你所谋大事究竟为何,但道途艰辛。证道根本,全在维系根基,根基错了,便是从始至终都错了。可千万小心谨慎!”
    不过珍姬自己修为境界已经不如李晚,劝完这一句之后,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既然李晚要她利用圣教门路去收罗那些秘典和人才,她便自去,不得推诿。
    这件事情,不是一日半日能够做成。实际上李晚一路走来,都已经在为此事积攒根基,倒也等得。
    ……
    和平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时间一晃,又是百余年。
    在李晚的授意下,珍姬陆续帮他找来诸天圣教各残部,以各种珍奇和法宝为代价,收罗秘典,技艺,人才若干,尽皆充实“天衍院”。
    在此之后,李晚又另开“造化院”,专事生产炼制“天衍院”参研出来的成果。
    从此之后,这天衍院探究天理,追寻奥秘,造化院生产炼制,将其参研成功化为现实。
    两大院一者务虚,一者务实,但却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它们都直接归于李晚自己统属,并不在其他院堂掌使掌控之中。
    在李晚的倾力关注下,两大院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短短几十年间,就诞生出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技艺,造就更多奇宝,秘宝。
    这些奇宝,秘宝,大多都是不同于过去法宝的杰作,各具特色,意义重大。
    它们最大的一个奇特之处,就是绝大多数,都是利用造化法宝为根本,储蓄法力,催运神通法术,甚至调动天地法则,本源之力。
    修士能够做到的事情,利用它们一样也能够做到!
    但不同于过去法宝的简单运用,它们务求的是从原理到运用,一应关节,俱皆通透,而不是过去只求其然,不求其所以然。
    更要彻底摆脱特殊宝材和道蕴道种的限制,普通宝材,通过纹道,也能实现相似的效果。
    换言之,这也可以说是对虚空造物这一无上神通的逆向破解,要使得李晚摸透天地大道赋予宝材各种特性的由来。
    两院中人,正在尝试把器道推向一个全新高度,那就是彻底脱离各种宝材的限制,广泛运用人工合成宝材,或者其他替代品。
    这一日,李晚亲自来到位于仙盟总舵附近的器殿道场,参观诸人参研成果。
    这处地方,是李晚彻底在器殿站稳脚跟之后,与争夺浮邱公库一般,硬生生地从灵宝宗人手中争来的器殿公产,由于掌管此间的管事长老投靠了他,灵宝宗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后来紫郇界战事不利,更加无法收回。
    这座器殿道场,便落入了李晚手中。
    里面经过多年改造,早已经成为各种新式法宝和高深技艺的参研场所。
    一路穿过长长的隧道,众人来到了宽敞的地下大厅,放眼看去,数百丈见方,都是宽敞明亮。
    四周的山壁,铭刻着坚固的阵道符文,颗颗明珠,绽放光芒,把里面照得亮如白昼。
    早已经有大批人员,在此等候着。
    “灵尊,这是最新的一款万界传讯符。”
    一名负责此间事务的管事长老,指着法宝架上一批漂浮在半空中的玉质符令,仔细介绍道。
    “此物是按照您给出的图谱,利用普通灵玉铭刻道纹禁制,纯粹以符阵驱动,炼制而成,完全没有使用任何星界宝材,或者其他虚空宝物!我们发现。这种全新的符阵阵法,能够模拟修士神通‘万界感应术’……”
    万界感应术,这是一个冷门的传讯之法,乃是来源于神主牌位。魂灯,真灵铭牌等法宝所运用的因果牵连。
    众人发现,一对阴阳因子,诸天万界之内,都能彼此感应对方存在。以及简单的存、灭、生、寂数种状态。
    它们可与神魂牵连,神魂寂灭,能够触发开关,相关的玉简也即刻破碎。
    这种感应之术,能够在相隔亿万里之遥,都起效用。
    它看似与通讯之法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已经为遍及诸天的通讯法阵打下了坚实基础,只是过去修士们迷信神通大能和顶尖宝材,才没有对这基础的东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