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帝国志》544,通天河疑案[2]

天界帝国志最新章节目录
   心放心,今天让长老吃饱。”说完起身出门,去招呼僮仆,那些僮仆见两位主人与“妖怪们”相谈甚欢,也便不再害怕,壮起胆子走进屋,摆好一张桌子,请陈玄奘上坐,两边又摆了三张桌,请三个徒弟坐了;前面一张桌,坐了二位老者。
    先排上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饭、米饭、闲食、粉汤,排得齐齐整整。唐长老举起箸来,先念一卷《启斋经》。
    猪八戒早就饿了,哪里等陈玄奘把经念完?拿过红漆木碗来,把一碗白米饭扑地丢下口去,就没了。
    旁边服侍的僮仆以为他把米饭藏在怀里了,因为以前常有讨斋的和尚把馒头往怀里藏,这样就可以多拿几个了。但是,他从来没见过有藏米饭的和尚,便笑道:“你把米饭藏怀里,不怕怕衣服弄脏啊?”
    猪八戒笑道:“谁藏你家米饭了?吃了!”
    那僮仆问道:“你不曾张嘴,怎么就吃了?“
    猪八戒说道:“骗你是儿子!不信,再吃给你看。”
    那僮仆又端了碗,盛一碗递给他,猪八戒幌一幌,又丢下口去,连嚼都没嚼,就没影了。
    众僮仆见了,无不目瞪口呆,说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
    那陈玄奘一卷经还未完,他已五六碗过手了,然后一起举起筷子吃斋。猪八戒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管一捞乱吃,口里还嚷着:“添饭!添饭!”
    起初,僮仆们上饭还挺快的,渐渐的就慢下来了,最后竟然没人上饭了。
    孙悟空叫道:“贤弟,少吃些罢,比在山凹里忍饿已经好多了,你就将就吃个半饱就行了。”
    猪八戒哼道:“嘴脸!我半饱也没有啊!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哩。”
    两位老者很是尴尬,因为的确没遇到这么能吃的,正不知如何是好,却听孙悟空说道:“收了家伙,别理他。”
    一位老者躬身说道:“不瞒老爷说,白日里倒也不怕,似这大肚子长老,也斋得起百十众;只是晚了,收了残斋,只蒸得一石面饭五斗米饭与几桌素食,要请几个亲邻与众僧们散福。没想到你们来了,唬得众僧跑了,连亲邻也不曾敢请,尽数都供奉了列位。”
    另一位老者说道:“如果不饱,我们再叫人蒸去。”
    本来说的只是客气话,却没想到猪八戒立即说道:“好好好,再蒸去!再蒸去!”
    事已至此,也没办法,老者只好吩咐僮仆再去蒸米饭来,又有几个僮仆把桌席撤了,陈玄奘拱身,谢了斋供,这才想到吃了人家的斋还不知道人家姓什么呢,便问道:“老施主,高姓?”
    老者道:“姓陈。”
    陈玄奘合掌道:“这是我贫僧华宗了。”
    老者问道:“老爷也姓陈?”
    陈玄奘说道:“是,俗家也姓陈。”说完这话,却突然脸红耳热,自己真的姓陈吗?他想起了被自己杀死的水贼刘洪,然后心就怦怦怦直跳。又问道:“请问刚才做的什么斋事?”
    猪八戒笑道:“师父问他干什么?这还不知道?必然是青苗斋、平安斋、了场斋罢了。”
    老者说道:“不是,不是。”
    陈玄奘又问:“那是什么斋?”
    老者说道:“是一场预修亡斋。”
    猪八戒笑得打跌,说道:“公公忒没眼力!我们是扯谎架桥哄人的大王,你怎么把这谎话哄我?我们做和尚的,难道不知道都有什么斋事?只有个预修寄库斋、预修填还斋,哪里有个预修亡斋的?你家人又不曾有死的,做什么亡斋?”
    孙悟空闻言,心想:“这呆子竟然变聪明了。”说道:“老公公,你是错说了,怎么叫做预修亡斋?”
    一位老者欠身问道:“你们取经,怎么不走正路,却到我这里来了?”
    孙悟空说道:“走的是正路啊,只是被通天河挡住了,过不去,听到鼓钹之声,便赶来借宿。”
    另一位老者问道:“你们到了水边,可曾见些什么?”
    孙悟空说道:“止见一面石碑,上书‘通天河’三字,下书‘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十字’,再无别物。”
    一位老者说道:“再往上岸走走,离那碑记只有一里路左右,有一座灵感大王庙,你们不曾见到?”
    孙悟空说道:“没看见啊,请公公说说,何为灵感?”
    那两个老者深深地叹息一声,竟然老泪纵横,一人说道:“老爷啊!那大王十分了得,年年庄上施甘露,护佑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孙悟空说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不是好事吗?你们哭什么?”
    两位老者跌脚捶胸,嚎啕大哭,猪八戒不耐烦了,说道:“有话说话,哭什么哭?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两位老者啜啜泣泣泪如雨下,一人说道:“难受,忍不住。”一人说道:“我这心里啊,就像刀割一般。”
    陈玄奘问道:“两位老施主,到底怎么回事?”
    两人终于止住了哭声,一人说道:“他每年都要吃一对童男童女,才肯保佑我们风调雨顺。”
    沙和尚说道:“竟然有这等事。”
    孙悟空问道:“想必今年轮到你家了?”
    一位老者说道:“今年正到舍下。我们这里,有百家人家居住。此处属车迟国元会县所管,唤做陈家庄……”
    孙悟空打断了他,问道:“这里还是车迟国?”
    老者说道:“正是。”
    孙悟空说道:“车迟国国王颁发御旨,全国捕捉僧人,你们竟敢请来和尚念经?”
    沙和尚说道:“想来是山高皇帝远,管不到这里来。”
    孙悟空说道:“也是,也是。你继续说,然后呢?”
    那老者只好接着说道:“这个大王一年一次祭赛,要一个童男,一个童女,供奉一头肥猪一头羊……”
    猪八戒叫道:“为什么要供奉肥猪?”
    老者说道:“这……这……不知道啊。可能是,他喜欢吃猪吧?”
    孙悟空说道:“八戒,别打岔!人家供奉的是家猪,不是野猪,轮不到你。”
    听说只供奉家猪,猪八戒这才放心了。
    老者接着说道:“除了猪和羊,还要一对童男童女。灵感大王他一顿吃了,保我们风调雨顺。”
    孙悟空说道:“你们离通天河这么近,还需要他来风调雨顺?担水浇田即可,何必给他吃人呢?”
    老者说道:“如果不祭赛,他就来降祸生灾啦。”
    孙悟空问道:“你府上几位令郎?”
    老者捶胸道:“可怜!可怜!说甚么令郎,羞杀我等!这个是我舍弟,名唤陈清,老拙叫做陈澄。我今年六十三岁,他今年五十八岁,儿女上都艰难。我五十岁上还没儿子,后来……后来……想尽办法终于生得一女,今年才交八岁。”
    孙悟空问道:“想尽办法?什么办法?”
    他弟弟陈清说道:“哦,后来……后来,我们都劝我哥哥纳个妾,后来就又娶了一房。”
    陈澄说道:“对,对,我纳了个妾,这才生下一个女儿。”
    孙悟空眼珠子骨碌碌转,说道:“我怎么觉得你们不实诚?”
    两人连声说道:“实诚实诚,我们没说谎。”
    孙悟空说道:“不对,不对。你今年六十三岁,女儿八岁,也就是说,你五十五岁的时候才生下女儿的,而你是在五十岁的时候纳妾的。这五年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个老头嗫嗫嚅嚅,不知道如何回答。
    猪八戒笑了,说道:“这五年的时间,当然是在努力嘛!”
    孙悟空却说道:“五十岁了还没一儿半女,说明是自己身体不行。娶了个小妾,前五年身体一直不行,后来就突然就行了?”
    沙和尚说道:“破了案了!老人家,这闺女怕不是你的吧?”
    陈澄陈清面面相觑,汗都流下来了,陈玄奘说道:“你们这三个孽徒,胡说八道什么?”
    孙悟空总觉得其中定有隐情,但是也不便追问,便只好说道:“你这女儿叫什么名字?”
    陈澄说道:“取名唤做一秤金。”
    猪八戒叫道:“好富贵的名字!怎么叫做一秤金?”
    陈澄说道:“我因为一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边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那里使三两,那里使五两,到生女之年,正好用了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一秤,所以唤做一秤金。”
    孙悟空问道:“陈清生的是个儿子么?”
    陈清尚未回答,陈澄便说道:“舍弟有个儿子,也是偏出,今年七岁了,取各唤做陈关保。”
    孙悟空问道:“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
    陈清说道:“我家供养着关圣爷爷,因在关爷之位下求得这个儿子,所以取名关保。”
    猪八戒说道:“孩子取名‘管饱’,却从来不‘管饱’。”
    陈清说道:“管,管的,饭正在蒸呢。”
    猪八戒嘟哝道:“忒慢了。”
    孙悟空说道:“呆子,你忍忍!”
    陈澄说道:“我兄弟二人,年岁加一起有一百二十岁了,只有这两个人种,不期轮次到我家祭赛,所以不敢不献。”
    沙和尚说道:“人种,哈哈,这名字倒是第一次听闻。”
    陈澄陈清两兄弟又有点慌乱,互相对视了一眼,脸色又红了。孙悟空问道:“为什么说起人种,你们俩突然不自在了?”
    陈澄说道:“没……没有啊。”
    陈清说道:“自……自在,自在。”
    孙悟空说道:“陈关保和一秤金到底是怎么来的?”
    陈澄说道:“生,生的呀!”
    陈清说道:“我们父子之情,难割难舍,先与孩儿做个超生道场,所以叫做预修亡斋。如果不是我们亲生的孩儿,我们又怎么会如此悲伤?”
    陈玄奘止不住腮边泪下,说道:“这正是古人云,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悟空,你不要胡搅蛮缠了。”
    孙悟空笑道:“师父,等我再问他。老公公,你府上有多大家当?”
    陈澄说道:“水田有四五十顷,旱田有六七十顷,草场有八九十处,水黄牛有二三百头,驴马有三二十匹,猪羊鸡鹅无数。”
    陈清说道:“舍下也有吃不完的陈粮,穿不了的衣服。家财产业,也尽得数。”
    猪八戒说道:“吃不完的陈粮,吃不完的陈粮,米饭到底有没有在蒸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