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剑侠传》二百零四章秋雨剑侠[2]

秋雨剑侠传最新章节目录
   ,也不多理会。遂将唐门之事说了。
    唐西瑶听完道:“我才做不来门主呢?倒是该回去瞧瞧我爹不假。”叶随云问起何时动身,唐西瑶道:“冷小你要去京城面圣,我与你同去,之后咱二人一同回唐家堡可好?”叶随云一想,点头道:“也好,反正无影还欠着我一顿好酒,正好讨来喝。可是这里。。。”唐西瑶道:“有阿不和小沫在,还有这么多人帮忙打理,你就放心吧。”
    这时大门外烟花鞭炮声大作,家具物件全都安置妥当。所有人都喜气洋洋,来到门外围成一圈,招呼叶随云和唐西瑶过去。卢茂匀着人抬着一块红木金丝的大匾走到当中。
    冷小小对叶随云道:“此空匾乃是陛下特赐,叶大侠,就请你给自己家起个名儿吧。”
    叶随云拿起金笔掂在手中,这一瞬前尘往事,酸甜苦辣似乎都在心头滑过,他想了想说道:“我的一切都始自秋雨诀。”言罢将笔沾饱了墨,沉腰挥毫一蹴而就,在朱匾上写下‘秋雨山庄’四个字。
    ----------------------------------------------------
    数日后,叶随云唐西瑶二人跟随冷小小的车队,再次回到了大唐国都长安城。九妹也接到信息,早早在城门迎接。
    休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叶随云与冷小小一同入宫觐见皇帝。在紫宸殿中,皇帝李隆基率先召见了叶随云,一番夸赞嘉奖后,言道:“朕本欲为你加官进爵,日后长留京城,却为冷爱卿劝阻,说你故土难离,不喜在外生活。也只好作罢。”
    叶随云叩首道:“谢陛下天恩,冷将军所言不差,草民出身乡土,确无为官之才。在老家过些耕种的日子倒是更适合。”
    李隆基笑着点头道:“也罢,你既不愿朕自不勉强。你若还想要些其他赏赐,不妨说与朕。”
    叶随云道:“草民确有一事恳请陛下恩准。”李隆基道:“说罢,朕必定允准。”
    叶随云道:“李家小姐沐晨,与草民幼年相识,乃为好友。恳请陛下赦其罪名,准她回归家园。”
    李隆基脸色一变,道:“你说的可是李林甫之女李沐晨?”叶随云道:“正是。”
    冷小小眼见皇帝转喜为怒,赶忙上前一步道:“陛下,叶随云与李家罪女相识于微时,确然是幼时好友。叶随云为人重情义,得知了李家罪女发配北疆,想到她不过一介柔弱之躯,定然艰辛万分,因此这才出言恳求,绝无他意,微臣可以命担保。”眼见皇帝脸色好转了些许,冷小小继续道:“当初叶随云为了襄助天策府打击对抗李林甫一党,可说披肝沥胆,九死还生。因此臣绝对相信他仅仅是忧心故友,绝无其他。更不用说和李林甫会有半点瓜葛,望陛下明鉴。”
    李隆基点点头,这才道:“沐晨这孩子朕是从小看大的,深知她性子,也相信她对其父所谋之事并不知情。既然如此,这也非是什么坏事。朕当然不能食言,就应他所求吧。”叶随云和冷小小大喜,拜倒谢恩。
    二人并肩退至一旁,冷小小道:“放心吧,陛下既然答应了,剩下一切都好办,我会派边军仔细盘查,一定将她寻到接回长安。”
    叶随云问道:“她在长安可还有相识之人?”冷小小怔住,这倒是没想过。叶随云道:“她一个女子无亲无故,若是还有亲人投靠便罢了。否则就劳烦你将她送到秋雨山庄。”冷小小点头答应。
    这时听到唱官高喊道:“中书令杨大人觐见。”叶随云看去,只见杨钊身穿朱色大袖袍,腰系玉绶,头戴漆纱武弁笼冠,得意洋洋来到殿中,对着皇帝叩首,高呼万岁。
    冷小小低声道:“中书令为百官之首,以前是李林甫,现如今给了姓杨的。”叶随云心中暗叹,杨钊可说是一步登天,难怪这般神采飞扬。。
    李隆基笑呵呵道:“此次破获逆党一案,多亏了杨爱卿及时搜集证据,稳住南衙众军,可说居功至伟。”
    杨钊道:“臣不敢居功,那都是靠着陛下的圣德,方天下归心。任何宵小之辈想要兴风作浪,也不过是螳臂挡车。臣只是做了该做的。”
    李隆基点头道:“好,功成不居,实为朝廷栋梁之才。朕体念杨卿一片忠诚之心,今日特赐名‘国忠’于你,愿爱卿今后忠君爱国,克己为公,为朕和朝廷分忧。”
    杨钊大喜,跪地连连叩首,大呼:“谢陛下天恩。”得皇帝赐名,是莫大荣耀,从此杨钊便改名为杨国忠。
    这时唱官又喊道:“三镇节度使,东平郡王觐见。”冷小小道:“是安禄山。”
    叶随云看去,就见殿门外走入一个又黑又矮的大胖子,此人面似橘皮坑坑洼洼,头发梳成无数小辫拢在头后,身子肥胖犹如一个球,走进殿中时左右摇摆,呼哧呼哧喘得厉害。一对小眼眯成一条缝,就像是一直在笑。叶随云不禁有些诧异,想到安庆绪的飞扬跋扈,却原来他背后的靠山竟是这副尊容。
    冷小小目光如冰,低声恨恨道:“安禄山这次借着剿逆之名,滥杀无辜。不管是否真的李林甫党羽,只要平日里与他不合的,或是他看不顺眼的将领,这次都被扣了逆党的罪名处死。各军卫中折损了不少良将。”
    叶随云问道:“那天策府。。。。?”
    冷小小道:“天策府他还不敢随意诬陷,毕竟皇上心里清楚,天策府多年来都是李林甫的死对头,姓安的也心知肚明。”说罢叹了口气,又道:“只恨我得到消息时太晚了,当我护送皇上回京时,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我就是想救人也来不及了。”
    叶随云忽然想起曾在虎剑岭遇到过的那个瘸腿强盗独孤霸,后来发现他竟是安庆绪的手下。再看着眼前的安禄山,不由让他隐隐觉得不安,却说不上哪里不对。
    大殿中皇帝对安禄山也是一番赞赏,夸奖他在剿灭逆党的行动中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将所有军队中归附了李氏逆党的各级将领连根拔除。李隆基最后道:“能有两位卿家的忠心辅佐,乃是朕与朝廷的大幸。你二人一文一武,何愁我天朝不盛,国运不昌。”殿中众臣听罢齐齐高呼万岁,纷纷转身对杨国忠和安禄山恭喜起来。这二人眼瞅着成了皇帝眼前最红的重臣,自也是志得意满。皇帝李隆基轻捋长须,满意而笑。站在一旁的叶随云耳听众口阿谀之言,看着群臣前倨后恭的样子,不由有些厌烦。
    自皇宫出来,冷小小问起叶随云何时离开长安,叶随云回道:“再等两日,我还要送个人。”
    -------------------------------------------
    两天后,叶随云赶到了曲江渡口。只因晁衡得到皇帝允准告老还乡,即将启程回归故国,因此叶随云特来相送。
    晁衡见到叶随云,不禁有些诧异,喟叹道:“老朽大唐为官四十余载,结交了无数达官显贵。想不到离开时前来相送的,却只有少侠一人。”
    叶随云回道:“晁大人为人忠直,晚辈始终心中钦佩。加之大人曾对我施以援手,此情永不敢忘。”晁衡赞赏的看着叶随云不断点头。
    二人谈起李林甫谋逆之事,说到最后,晁衡叹道:“走了一个李林甫,又来了一个杨国忠,看来这朝廷之祸还远未完结。哦,还有那个安禄山,此人狼行鹰顾,更非善类。也不知这大唐真正的太平日子何时方至呀。”二人相对而叹,尽是无奈。
    船舶驶离港口,叶随云与晁衡挥手告别。眼见小船渐远,忽听身后有人道:“晁大人走了。”
    叶随云一看原来是李复,眼光又转回江面,只见那船已变成了一小点,他淡淡的‘嗯’了声,道:“你也是来送晁大人的?可惜晚了一步。”
    “不”李复道:“我是来找你的。”
    叶随云奇道:“找我?”他看李复满脸笑意,忍不住问道:“如今诸事完结,一切尘埃落定。你又在我这儿打什么主意?”
    李复不答,反问道:“三十年前的李林甫不过是个小小的秘书郎,官微职小,又非皇室宗亲,更无后台靠山。这样一个毫无分量的人,却在那时构织了一个横跨近三十年的庞大阴谋,以图帝位。你不觉得奇怪吗?”他边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块铁牌在手中把玩着。
    叶随云不知他何以突然问起这个,想了想道:“谁知道呢?似他这般的野心家,心智思虑自然不能以常理揣测。”
    李复笑了笑,又道:“还有,那箫沙出身红尘,早年混迹西域,乃是一介草莽枭雄,没有丝毫朝廷背景。可偏偏这样一个人却与李林甫相辅相承,一内一外联手搅动着整个天下三十年。是否太过不合理?是什么力量使得这样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连在一起。”
    叶随云满眼迷茫之色,这些他从未想过,问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李复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可能,李林甫也许并不是那个最终的幕后之人?”
    听他这么说,叶随云忍不住面露骇然。李复接着道:“我动用所有力量潜心调查了李林甫和箫沙数年之久,虽然目前还无法证实,但追溯他二人的来历,背后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人。”他看叶随云呐呐说不出话来,问道:“你不问我是谁吗?”
    叶随云摇摇头,道:“我不想知道。”李复哈哈一笑,道:“好吧,这个消息就免费送你。此人便是当今大唐皇室之中,地位尊崇的王李守礼,他是高宗皇帝的孙子,章怀太子之后。。。。。”
    李复还没说完,却见叶随云双手乱摆,脑袋拨浪鼓似的摇,打断道:“拜托你别说了,这些大人物的事与我无关,我不想知道,也不想掺和。李大官人要是没有其他事,在下告辞。”说着一抱拳就要跑。
    李复见他似要落荒而逃,忙叫道:“好好,别急着走,咱们说正事。”叶随云不由停下脚步,面露狐疑。
    李复微微一笑,将手轻轻一扬,掌中的铁牌平平飞出。啪一声,叶随云抬手接住,仔细观瞧,只见那铁牌似曾相识,正与当年李复的那块一样,只是背面文字却有不同。自己手中这块写着‘皓天’二字。叶随云愣住,不明所以。
    李复道:“我正式邀请你,成为九天之一。”
    叶随云目瞪口呆,李复接着道:“都说一教两盟三魔四家五剑六派主宰着整个武林,事实上真正决定天下命运的只有九天。这块铁牌原本属于剑圣,现今交到你手中,也算传承有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