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月剑侠录》正文第三章绕花城

飨月剑侠录最新章节目录
   月入清樽里,仰首啖月光。月照花枝上,抚花弄月芳。月光重入酒,三杯论短长。月芳移花影,半步醉徜徉。月可怜孤苦,离人思故乡。月伴花与酒,人生少愁肠。月隐暮云后,娇羞匿面庞。月出山涧里,叮咚溪水长。月寒玲珑夜,孤星坠大江。月解游子意,同照子与娘。月晓羁旅情,永夜共担当。月下清寂多,藉此著文章。月中吴刚斫,捧出桂花酿。月温少惊悸,可慰谪人伤。此夜不见月,我心独茫茫。此生不见月,何苦来一场。高天挂明月,照我西窗里。西窗见明月,宛在砚中央。月墨相和合,书我心中藏。心中有明月,落笔龙蛇彰。旷达历世事,世事皆苍茫。但为明月故,秋思落叶黄。月来心欢喜,月去苦思量。思月复梦月,日夜共月飨。
    且说达兮晓行夜宿,赶回故乡。一日,陡然见前方有一座城池,城墙高达数丈,城门紧闭。箭楼上有一匾额,上书“绕花城”三个大字。四周一片沉寂,偶尔有几声鸡鸣从城中传出。
    达兮自忖道:“如此伟岸城池,怎么无人进出来往?”正讶疑间,忽见一匹青黑色快驹踏尘而来,马上一人身形矮小,头戴白巾,眼珠暴凸,身后背一柄蛇形兵刃,似剑非剑。
    “闪开!”那人一声暴喝,烟尘激荡间,已从达兮身旁掠过。那人骑马冲至城下,大喝道:“菀临风,度心小剑在此,快快交出‘飨月十三音’,饶你们不死,否则我就要屠城了!”
    城上忽地鼓声大振,数排兵士齐刷刷分列两边,中间一人身高九尺,须发皆白,朗声道:“度心小剑,我知你武艺高强,我等非你敌手。但‘飨月十三音’乃家父所与,家父希望此神妙武学能传予忠正之人。你性情乖戾癫狂,若此书落入你手,你藉此武功行不义之事,实非家父所愿。何况若无息桐琴,‘飨月十三音’也决然无法演奏,其中甚深微妙武功心法亦无法领悟。我劝你放下屠刀,回皑雪山墨笠寺修行去吧。”
    度心小剑嘿嘿一笑:“我想怎么样,就得怎么样。菀临风,你这一堆大道理讲来,我若听你的,岂不是要无功而返?我度心小剑行走江湖数十载,从未空手而归过。至于那个破庙,你若想修行,我倒可以给你引荐引荐。”
    菀临风知一番言语难以说动度心小剑,故已发求救令至匿云岭居云大师处,恳求大师帮助化解危局,搭救全城百姓。菀临风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众人抵挡不了度心小剑的攻势,他将会把‘飨月十三音’拿出交给度心小剑,以免城中百姓遭殃。但若这癫狂之人再度得到息桐琴,修炼心法,堕入魔道,天下苍生危矣!想到此,菀临风不觉浑身一震。
    度心小剑见菀临风低头不语,大怒道:“我若执剑进击,定搅得你这座绕花城天翻地覆!”
    菀临风知今日难以求和,一声令下,城上兵士忽地数矢齐发,向度心小剑射来。此箭矢名曰“勾心箭”,箭头用寒铁淬火铸就,呈弯钩状,坚硬无比。
    度心小剑一声冷笑,回手拔出蛇形兵刃,运气前指,勾心箭纷纷坠地。菀临风见度心小剑内力如此深湛,心下发慌,连忙让兵士再度射之,随即转身欲下城楼。
    度心小剑大喝一声,随之身形暴起,纵离马背,于空中迸射内力,将再次射来的勾心箭击落,同时身形不停,转瞬间已跃上箭楼,左手猛然前探,已将菀临风肩头扣住,右手蛇形兵刃闪动,直刺菀临风咽喉。
    “父亲小心!”随着一声惊呼,一青衣女子执剑上前,直刺度心小剑面门,欲救菀临风。
    度心小剑右手微转,剑气到处,已将女子手中之剑震落,而蛇形兵刃瞬间已抵及菀临风咽喉。
    忽然,“叮”地一声,度心小剑手中兵刃落地,度心小剑暴退数尺,手腕崩裂,渗出殷红血丝。度心小剑定睛一看,震落他手中兵刃的竟然是一枚勾心箭头。
    度心小剑大惊,暗自忖道:“不知何人竟有如此内力!我闯荡江湖数年,从未遇到如此强劲敌手。”
    “谁?”度心小剑大喝一声。
    “我已在此多时了”,达兮缓缓道。达兮眼见众人不是度心小剑敌手,菀临风又处险境,心中不忍,捡起一枚被度心小剑震断的勾心箭头,右手一扬,将其手中蛇形兵刃震落。
    “你,你和这菀临风是什么关系?”度心小剑道。
    “我只是一路过之人罢了”,达兮道。
    “那就别多管闲事”,度心小剑道。
    “前辈武功高强,怎么恃技欺人?况且用武力豪取他人之物,也非君子所为”,达兮道。
    “少跟我谈什么君子,我想要的,就一定要拿到”,度心小剑一面大声怒喝,一面捡起地上的蛇形兵刃,运足内力,直向达兮中路刺来。
    “少侠小心!”青衣女子大呼。
    达兮身形不动,左手低垂,掌心向外,右手呈拈花状前探,一下将蛇形兵刃拈在手中,运气一震,兵刃断成两截,“当当”坠地。
    度心小剑大骇,转身跃下城楼,跨上快驹,疾驰而去。
    菀临风和那青衣女子自是一番拜谢。
    菀临风道:“今日若非少侠相救,我已血溅此地。敢情少侠入城一叙。”
    达兮忖道:“也不知那‘飨月十三音’为何物,竟引起如此大的争执。若我离开,度心小剑再度杀来,全城百姓恐难以保全。世间为财者贪婪如狼,为名者却名‘度心’,实是颠倒黑白,正邪难断。且随菀临风入城,一探究竟。”
    达兮与菀临风下得箭楼城门,一同入城。此城城墙乃夯土所铸,春日里,城墙周围野花环绕,故名绕花城。菀临风之父菀铁舟因避乱到此,与一同来此的漂泊百姓合力建筑此城。为抵御外敌袭扰,菀铁舟发明了勾心箭与斗角钉,前者由弓弩击发,凌厉无比;后者形似刺团,可遍洒城前,阻扼来犯之敌。
    达兮与菀临风并肩而行。那青衣女子乃菀临风之女菀素花,脚步轻快,已抢先奔至一硕大院落门前,将门推开。达兮抬头一望,见那院落门上匾额所书为“菀花府”,字迹灵动秀巧,不楷不隶,似为女子所书。门两侧为金色楹联:“行舟千里乃悟沧海无界,落花一瓣始知罡风有怜”。
    踏入院落,只见一股清流从堂屋西侧墙角处引入,在院中一歇山顶木亭环绕一周后,自东侧墙角处流出。院中石径乃碎卵石铺就,蜿蜒直连堂屋。亭周围溪流中成群的鲤鱼往来游动,使院落更显清幽。东西厢房有回廊与堂屋相接,廊畔野菊芬芳,令人顿觉清爽。
    菀临风引达兮进入堂屋,宾主坐定,菀素花忙献上清茶。菀临风道:“此番遭此大难,幸得少侠相救。不知少侠英名,此去何处?”
    达兮道:“我名达兮,随恩师在山谷修行多年,甚是思念故乡。此去是回故乡探访。”
    菀临风道:“少侠故乡何处?”
    “莲蔓台”,达兮道。
    “莫非是西方人人称扬佛号之蘅佛苑莲蔓台?”
    “正是”,达兮道,“不知城主如何得罪了刚才这癫狂之人,这人言语粗劣,举止无常,但武功却甚是高强。”
    菀临风道:“此人名度心小剑,本在北方皑雪山墨笠寺随皑宁圣人修行。后圣人因见其正邪俱染,性格癫戾,知难以造就,故将其逐出墨笠寺。此人所用兵刃为度心剑,剑身呈蛇形,锋利无比,刚才已被少侠震断者即是。此人知我有‘飨月十三音’,此书包含无上甚深微妙心法,故来豪夺。”
    “‘飨月十三音’为何等功法秘籍,为何令度心小剑如此大动干戈?”达兮道。
    “‘飨月十三音’中记载了一代圣侠丁风子所集音律作品,每一篇作品都是一部妙不可言的武功心法,但是需要有息桐琴将它演奏出来,才能使聆听者渐窥堂奥。息桐琴已消失江湖多年,传说在昆仑山储岚谷由储岚秀士保有。但谁也不清楚储岚秀士具体是谁,来自何方,实名为何。之前也有许多人前往昆仑山探访,但都一去不返,没有任何消息回传。”
    “那‘飨月十三音’如何在城主手中?”达兮问道。
    ““飨月十三音”乃我父菀铁舟因救了丁风子之世孙丁不靠,丁不靠为报相救之恩,将该书赠予我父。我父离世时,将该书传予我,并嘱咐道‘此书若为邪人获之,江湖必生大乱。你可将此书奉于忠厚正直之人,若其人修习得其中武学,必为苍生添福’,故我一直宝藏该书,专待有缘志士”,菀临风道。
    “父亲,眼前这位少侠,岂不是有缘志士?”菀素花目光莹莹,上下打量着达兮,轻快地说道。
    菀临风左手微抬,示意菀素花不要插话,随之对达兮道:“少侠救人之危,真乃仁义之人。少侠一路劳顿,加之刚才又与邪人相战,身体恐有疲累。若鄙人有幸,可否延请少侠进餐,以聊表心意?”
    达兮行走一日,又与度心小剑交手,内力消耗甚巨。况且客随主便,便答应了菀临风之请。
    达兮道:“我自幼不食肉糜,专啖素食。一碗素面即可。”菀临风一听,大喜:“我也不吃肉食,今与少侠相遇,真是难得的缘分。”
    原来菀铁舟一生念佛,常有济世度人之心。菀临风自幼受父亲影响,也常常布施僧众,体恤孤独。菀素花更是只饮清茶,喜好素味。
    菀临风与匿云岭居云大师相交甚厚,居云大师乃一代高僧,不仅佛法精深,而且专研各派武学,自成一家。此番菀临风有难,菀临风已派人执求救书信去请居云大师相助,但大师此刻仍未到来,菀临风也不知是何缘故。毕竟匿云岭离绕花城也就区区一日路程,依居云大师修为,半个时辰即可赶来。
    菀临风命家人送上竹笋香菇素面,菀素花半途接过,亲自端给达兮。达兮一日未食,确实有些饥饿,三两口便连汤带面吞入腹中。
    菀素花笑道:“达少侠,此汤面味道如何?”
    达兮一怔,刚才只顾吞咽,确实没有细细品味这碗面的味道,只好窘然一笑:“只顾进食,未及细品。”
    菀素花笑道:“此面所用之竹笋乃上佳之选,为此地‘遏云竹’所特有。香菇是城外北山戈矛林所产,其香如陈年之酒,却又淡雅清冽。面汤是用西山石醴泉水所制,该泉水由地下千载寒冰洞所积寒冰融成,清爽无比。少侠未及细品,可否再食一碗?”
    达兮笑道:“一碗足矣。”
    菀素花欲再言语,菀临风抬手制止道;“达少侠一路辛苦,可早些歇息,明日还要赶路。”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