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大武神》声名鹤起第702章连环妙手

终极大武神最新章节目录
   此次虽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但并未引起他们的警惕,认为是金不悔轻敌所至。
    胜败乃兵家常事。
    三位国主心脏何其之大?
    会因为一场惨败,就向眼中的蝼蚁投降认输?
    绝对不可能!
    这次失败了,下次再打回来就是。
    ……
    第二个原因,不知道神使大人的厉害。
    三位国主认为,神使大人即使再厉害,也不可能让一般散沙的南蛮军发生质的变化,更不可能以一人之力抗衡百万大军。
    黑水城之战联军失败的原因,他们早已打听清楚。
    神使大人固然足智多谋,但主要原因却是金不悔决策失误,而且高估了东西两营主将的临机应变能力,给予他们太多的自主权。
    次要原因,则是三国联军太过骄狂。
    正是他们认为南蛮军不堪一击,东西两营这才会中了对方诱敌深入之计,南北两营才会疏于防范被对方烧了个措手不及。
    只要小心谨慎行事,何至于遭受如此惨败?
    ……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西金、巴德、伽林等三国才会强硬地拒绝了艾冲浪的三个条件,才会很不服气地再次集结了百万大军重新征讨。
    西金国主也才会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金不悔的辞呈。
    域外三国均喜欢妄动刀兵。
    常年征战之下,名帅可不仅仅只有金不悔一人。
    西金王朝的金七奇,巴德王朝的巴高,伽林王朝的林木西,这三人也是身经百战,且鲜有败绩的主。
    此次复仇之战,就是由金七奇、巴高、林木西三大名帅共同出征。
    三个臭皮匠尚且顶个诸葛亮,三位国主不相信三位名帅集思广益之下,还干不过那个莫明其妙的神使大人。
    ……
    三位国主的原意是人多力量大、遇事好商量,而且本国名帅指挥起本国的兵马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殊不知,三位国主此举却是作茧自缚。
    梢公多了打烂船。
    一口气派出三个声望地位相当、且出自三国的名帅,当如何决策?谁最终拍板?哪个王朝的军队愿意奋不顾身地当先锋?
    三位名帅原本就经常互相较劲,谁都想把对方踩在脚下,自然不会听从其余两人的指挥。
    果不其然!
    百万大军还未正式开动,三位名帅就已为先锋、中军、后军的构成问题吵成一团。
    眼见争吵解决不了问题,无奈之下只得抓阉决定。
    组建三军竟然如此儿戏地以抓阉决定,这倒也开了战争史上的历史先河。
    这一次,艾冲浪没能创造历史!
    ……
    抓阉的结果,巴德王朝的巴高运气不好,做了最危险的先锋军,伽林王朝的林木西则做了左右逢源的中军,西金王朝的金七奇则为接应的后军。
    正常的赌徒尚且愿赌服输,更何况三位堂堂名帅?
    域外三国各自派出一位名帅,并非全无好处。
    至少在分兵和军需给养这一块,无须考虑太多,自给自足即可。
    三国联军看似合兵一处,其实是各自为战。
    跟拥有艾冲浪的南蛮军比起来,这支三国联军才是一盘散沙,没能真正的聚合在一起。
    抓阉结果一出来,暗叹手背的巴高二话不说,立即率领本国三十万兵马开拔。
    林木西、金七奇率军随后跟进。
    此次三国联军虽然号称百万雄师,其实只有九十万,也就是每国三十万。
    ……
    巴高虽说不愿做这个最危险的先锋,但真正当上了,也就很快接受了现实,并卯足了一股劲。
    他要借此机会压过三国第一名帅金不悔!
    金不悔那‘域外三国第一名帅’之称,其实巴高、金七奇、林木西等三人俱都不服。
    同为常胜不败的名帅,凭什么金不悔就是第一名帅?就因为他武力等级高一小阶么?
    百万大军,一夜之间差点全军覆没,甚至连对方主帅的影子都没见到。在黄风谷对垒时,更是连正面交锋的勇气都没有,这就是第一名帅应有的风范?
    典型的欺软怕硬嘛!
    如果自己旗开得胜,不但可以一举压过金不悔,还能让冷眼看自己好戏的金七奇、林木西两人悔之莫及。
    论名气,三国第一名帅非己莫属。
    论功劳,自己最大。
    嘿嘿,名利双收!
    ……
    骑着高头大马的巴高越想越美,先锋军的行进速度也越来越快。
    短短一日,已经直抵黄风谷城门外。
    行军途中,巴高将先锋军分成了前、后、左、右四军,并呈菱形前进。
    其目的,就是南蛮军伏击时可以互为倚角。
    没想到,一路行来竟然畅通无阻。
    每安全通过一处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巴高对艾冲浪的轻视就加重一分:谁说这位神使用兵如神了?如此有利地形竟然不充分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转念一想——
    咦,难道他是摆明了车马待正面厮杀?
    别说,这还真是南蛮军的战斗风格!
    伏击、诱敌、惑敌、骄敌之类的招数,他们向来不屑于用,也用球不来。
    随即又充满疑惑——
    可是,金不悔百万大军一夜崩溃又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中了对方诱敌深入、引蛇出洞、避实击虚、声东击西等连环计么?
    如果金不悔所说属实,那就说明这位神使大人确实是位谋略大师。
    他既然是谋略大师,又怎会放过这些有利地形?
    金不悔撒谎摭丑?
    断不可能!
    近十万败军呢,他有那个本事统一口径?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位神使大人,绝对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主!
    这样的人,还真不能小视。
    ……
    思虑至此,巴高令先锋军迅速布阵。
    对付像神使大人这般狡猾如狐、不可捉摸的对手,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巴高的先锋军在烈日炎炎下严阵以待,整整两个时辰,却是敌踪全无,倒是有数千人直接中暑晕倒。
    域外三国皆属于严寒之地,本就不太适应黄风谷这边的高温,长途急行军之下体力难免不支,中暑昏倒实也情有可原。
    客观而言,三十万兵马仅仅晕倒了数千人,已是殊为难得。这,还要感谢金不悔为了砺兵,不时会进行高温适应性训练。
    比如,这次他刻意选择在盛夏进犯黄风谷和黑水城,共主要目的正是为了练兵。
    严阵以待两个时辰后,巴高自己也感觉很是难受。
    眼见士气下降得厉害,当即决定收兵后撤。
    ……
    就在其先锋军刚刚掉转马头时,突闻连声炮响,两侧密林中突然各自飞出一彪人马。
    长刀短枪在骄阳的照射下耀人眼目、熤熤生威!
    突然出现的这两支人马,正是由预备队组成,分别由詹长飞和罗玉燕带队。
    震天大喊声中,两支人马如两把尖刀,直直插向巴高大军两肋。
    疲惫不堪之师对上以逸待劳之军,哪有取胜之机?
    詹长飞、罗玉燕皆是半步小武神,巴高先锋军中最强战力不过大帝三阶,哪里抵敌得住?
    用一触即溃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一番冲杀,斩敌首级无数。
    三十万先锋军,只余下三成不到。
    当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巴高虽是一代名帅,却也止不住麾下将士四散奔逃,所谓‘兵败如山倒’正是如此。
    ……
    对付对方先锋军,艾冲浪采取的正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术理念。
    在敌军气势汹汹地杀奔而来之时,南蛮军在阴凉的密林中困觉休整,迎接他们的是炙热的骄阳。
    在敌军士气全无之时,突然出手,直接击溃。
    当然,如果攻击力太弱,如果尖刀不尖,战果当是不会太过辉煌。
    因此,两大‘神使随从’才会成为两把尖刀。
    ……
    巴高在数百铁卫的死命掩护下,终逃得一命。
    一座狭谷内,看着身后气喘如牛、血迹斑斑的数万军马,巴高痛惜之余,忽地纵声大笑。
    身旁参军一愣:统帅大人惨败之后,莫非已疯?险境尚未脱离,大人却心智失常,这可如何是好?
    心中暗暗思付、暗暗着急,嘴上却是疑惑地道:“统帅大人何故发笑?”
    巴高大笑不止:“人说神使大人用兵如神?在本帅看来亦不过如此!”
    参军脸色一怔:“统帅何出此言?咱们不是被打得溃不成军了么?难道是我产生了错觉?”
    这位参军乃是巴高的心腹,说话并无那么多顾忌。
    巴高面容一肃:“此谷幽长,谷深崖陡,如果在此埋伏两支人马,俺们焉有命在?”
    话音未落,突然‘隆隆’作响,两侧山崖忽地滚下无数巨石。
    尘烟弥漫中,砸死人马无数。
    这两支伏兵,正是出自土营一部。
    他们屏自藏身于山崖之中,即便巴高武功高强,却也很难查觉。
    ……
    巴高到底是大帝三阶,拳击掌挡之下,区区巨石倒也对他构不成威胁。
    不过,麾下那些普通军士却是大多做了石下之鬼。
    待得彻底脱身时,身边只余下寥寥数千人马,而且九成以上都带了伤痕。
    黄风谷城外多狭谷。
    巴高此时仍然处于一座狭谷内,此时他再也不敢轻狂,而是小心翼翼地四面打量,见两侧斜坡中并无伏兵,不由‘旧病复发’,再次仰天大笑起来。
    参军心惊胆颤地道:“巴统帅,可不敢再笑了,如果再度笑来伏兵,咱们老命不保啊!”
    巴高仍是大笑不止:“神使大人用兵,妙则妙耳,但却不够出神!如果在此处埋伏一支人马,以箭攻之…”
    话音未落,一声炮响,两侧斜坡密林中突然箭如雨下。一轮急射,猝不及防的巴高之军已是十不存一。
    数千人马,只余下数百余骑。
    而且,大多已无再战之力。
    ……
    到得此时,巴高再也笑不出来。
    对狭谷心有余悸的他,再也不敢原路奔逃,而是不辞辛苦在翻崖而上,准备沿山崖而行。
    如此,苦则苦矣,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