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道武者路》第六百五十二章神启之战[2]

无限道武者路最新章节目录
   弥天覆地的无穷神纹回路,仿佛无数流畅繁复而又自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壮丽优美的笔触,在虚空中勾勒出一尊光辉巨神之像。
    就算不用眼睛去看,任何生灵也能感受到无尽神威散发出来的威慑,如此巨大、如此浩瀚,直上苍穹摘星拿月!
    人类于斯,只是尘埃一般的蝼蚁!
    靠着七十余年间无数神民不分昼夜,全身心的奉献与祈祷,以及在此战中殒命的无数神民神奴为祭,神族终于凝聚出属于自己的真神,并凭着“神纹构装”的神奇力量,让神以近乎完美的姿态降临人间。
    “汝等,有罪!”
    幽深似渊而又灿若烈日,冷漠得毫无半点情感可言的眼神俯瞰蚁窝一般的山河关,巨神举掌向天,直抵天外,天穹为之摇晃,天地法则为之鼓荡共鸣。下一刻,巨神之掌带着五枚燃烧着恐怖陨焰的陨石以灭绝一切的威势从天外降临,直向山河关砸落。
    而回应巨神之掌的,是一道冲天而起,渺小卑微而又无惧无悔的凛冽刀光!
    一刀之下,巨神由亿万恢弘神纹构成的中指竟遭庖丁解牛般的瓦解崩溃,连带着让一枚陨石失控砸向神族大军近侧。神族身在平原,毫无屏障,虽已撑起神圣庇护,但仍因此而一下死伤了四五万人!
    力将决死一击创下以人伤神的匪夷所思战迹,让神族的兵力与信仰饱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然而一击之后,力将也力竭而坠,而余下四枚陨石已然携着巨神的无穷怒火轰然命中山河关。
    没有惨叫,没有求饶,没有逃窜,在一眨眼间,城内的十八万军民连同这座不灭雄城就变成了一地燃烧着烈焰的废墟!
    好在早在半日之前,启帝已从启国占卜师处提前得到大凶预警,事先已尽可能疏散城内民众,将许多菁华人才撤出调走,并安排了一系列对策。
    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力做出最妥善的安排之后,启帝自己却选择了继续留在城内。年迈的启帝,最终拄着自己的随身佩剑,在四枚陨石连环轰击的地动山摇之中始终屹立如山,不倒不晃,直到陨石引发的熊熊烈焰将自己与城内不及撤走的十八万军民一起彻底化为灰烬!
    力将虽力竭而坠地,但好歹没有受到陨石的正面冲撞,在混乱中被启帝事先安排的修士与武者拼死救出。而巨神在发出毁灭性的一击之后,也因耗尽了积蓄的神力而重新隐去。
    神族大军仅余不到两万人,其中神民三千余人,而且人人因刚刚合颂“神降礼赞”而身心俱疲,然而三千神民却迫不及待地抽取残余的神奴的生命力与精神力恢复自我,在又付出一万多条人命之后,三千恢复巅峰状态的神民疯狂直扑还在盛燃烈火的山河关废墟,开始一场不死不休的赶尽杀绝!
    他们信奉的无上天神首次屈尊而显圣于世,即在万众瞩目之下遭一个卑微凡人斩断一指,这是何等奇耻大辱。仅仅对神不敬尚需万死以偿,何况这等倾尽五湖四海,淹没浊世都不足以冲刷洗净的亵神之罪?在让力将这个万恶妖魔得到应有的罪罚,并将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何目睹这亵神一幕的罪人都彻底灭口之前,他们再无任何其他存在意义可言!
    当一身火烧火燎的神族残军穿过山河关废墟,再连续破解启国修士沿途布下的迷阵障碍,又经过一天两夜的急行军,眼看着即将追上还未能走远的启**民时,却莫名遭遇从崇山密林中冲出的一股凶猛兽潮。当好不容易杀出重围,人数却已锐减到不足两千的神族大军锲而不舍地继续追杀时,却发现一群背生羽翼的怪人已将他们的追杀对象从一处绝地接走,而等待着他们的则是一个挖空了地底而造成的巨大陷阱……终告全军覆灭!
    原来道师自二十年前率一众弟子远走十万蛮山,期间绘制蛮荒地图,辨识记录无数物种矿产,又结交许多异人族,传播启国文明与修行之道,有教无类,广收弟子,甚至不乏许多经他亲自启智的荒兽。其中一只资质最好的苍狼甚至于十数年间成功化形成人,从此奉道师为再生恩师,又自号兽尊,有号令万兽之能。
    自启国西征之后,道师又算出启国大祸将至,遂发动一群包括异族、妖兽在内的弟子,以及结盟的异族来援,其中就包括擅长飞行的羽人族与擅长挖掘地**的地灵族,这才得以在山河关覆灭之后保住一众启国英杰不失。
    神族先遣兵团虽已尽墨,但后继的神族兵团已然源源不断而来,誓要一举尽灭启国!
    由于神族以成功凝救真神,在一击灭城的“神降礼赞”面前,启国根本没有任何坚城要寨足以抵挡,故在道师、力将的竭力组织安排之下,启国足有六成以上军民在神族后继大军到来之前弃城离乡,化整为零,带上一切能够带走的物资,在道师联络的异族人协助下疏散入十万蛮山之内。
    期间,一名全身皮肤大面积烫伤,体无完肤,散发恶臭的少年找到力将,将一柄剑献上。这位少年正是山河关覆灭之后,唯一一名跳入城角深井,又因力将一刀而使得陨石轰击漏过该区而得以生还的幸存者。而他所交给力将的,正是启帝遗下的佩剑,此剑被后世称为启帝剑,乃成皇道之无上象征。
    十八万启**民的死气与怨念,将少年的眼眸渲染成一种仿佛地狱深渊般的漆黑。将十八万同胞的血仇深埋心中,与十八万英灵怨魂同在,此身所在,即为地狱。这位以万鬼为名的少年先跟随力将,后师从道师,而后自辟幽冥鬼宗,成就一代令神族为当年的杀戮屡屡付出惨重代价的绝世鬼王。
    携真神之威,再临启国的神族大军所向披靡,最终尽吞启国。启国未能来得及撤走,或不愿撤走的三成多民众除一成被杀或自杀之外,其余近两成民众皆成神奴,沦为被剥夺一切自主意志的傀儡。神族人口本比启国少得多,这一下增加了近一倍人口与地盘,一时如日中天,气焰大盛!
    大获全胜的神族理所当然地随后分兵杀入十万蛮山,却意外地被熟悉地形的启国与异族采用灵活游记战术打个丢盔弃甲。只因十万蛮山着实不利神族大军团作战,而且面对移动作战一击即退的敌人,“神降礼赞”也成了大锤打蚊子,毫无用武之地。在连续七次入山林剿敌而受挫而归后,神族只能无奈地放弃尽歼启国遗民这一野望。
    期间,神族损失最大的一次,乃是一支近万人的兵团即将撤退之际,听得数百人齐喊一声“九指伪神的走狗们果然皆是无胆鼠辈!”,遂全军怒发冲冠不顾一切冲杀上去,结果陷入对方利用一处天然毒瘴泽地布置的陷阱,以致全军覆灭。
    据后世统计,“九指伪神”一词乃是针对神族百试百灵的最佳引怪嘲讽,没有之一!神族因此而蒙受的不必要损失起码在二十万人以上,堪称惨烈!
    此后五十年间,神族在形式上一统东西大陆,建立起幅员辽阔的神圣大帝国,然而事实上他们的势力范围仅仅局限于平原地带,对于无穷无尽的十万蛮山密林,他们始终推进得不甚顺利。由于道师的事先布局传播启国的人本文明,再加上与启国遗民的交流与混居,几乎所有异人族与开灵妖兽都对神族信仰极为厌恶排斥,毕竟没有任何正常生灵愿意成为失去自主的傀儡。
    而启国遗民自遁入深山密林后,更是着力联合无数异人族乃至一切可以交流的对象,学习整合各种千奇百怪的异能与兽类天赋,武技、道术、战术战法日新月异,打得敢于深入蛮山密林的神族各种找不到北。
    “神降礼赞”固然是大杀器,但真神之尊,岂是说请就请?即使以神族“神纹构装”的神异,也需以至少三名神使主导,献上近万人的生命才能发动一次。当然人数越多,越能分担代价,若有五万人以上联手发动,那么代价就不过是有数天疲惫不堪而已。不过偏偏在深山密林中,神族数万人的队列因地形限制而动辄延绵数里,“神降礼赞”在发动的过程中若是遭“截神道”突袭截断神力回路,后果堪忧。即便发动成功,所毁灭的最多也不过千人规模的小村寨。征伐十万蛮山期间,神族足有七次动用“神降礼赞”,但所获战绩加起来都还不足摧毁山河关一次的十分之一,反而发动之后次次因全军衰弱而遭乘势突袭,最终都只得饮恨而返。
    而等到鬼王开发出以怨灵令神奴失控反噬乃至混乱相关神力回路的“乱神咒”,以及道师麾下,一名以吞天蛤蟆修炼化形的底子开发出的吞噬消化神力为己用的“噬神**”之后,启国遗民开始进入局部反攻,频频乘神族兵力空虚从山林内杀入神圣帝国,让控制了太大地盘的神族军团疲于奔命,某些如“浮空巨舰”一般准备用来进军山林的大工程都被因此打断。
    陷入“山林包围平原”战局的神族就像一只被无数嗜血毒蚊围攻的战象,虽然所有毒蚊绑一起都无法正面承受战象一击,但事实上战象根本对毒蚊无可奈何,只能持续地不断失血……失血……
    “胜负已定,看来这神道虽能逞一时之威,却终究只是左道。你看那些神使、神民,灵性尽失,治国用兵外交几乎全无策谋可言。若非如此,坐拥举世无敌的雄军,又岂能落得如此狼狈?”
    “话虽如此,这‘神纹构装’也着实非凡,仅以数万人疲惫数日的代价便能召唤真神完美降临,在神道之中也堪称绝妙之法了!”
    “‘神纹构装’虽有妙处,但相比之下,另一为奕手所演启国上下官兵士农工商兼备,人伦义理,衣食住行无不具体而微,灵性惊人,观之如有苍茫史书长河扑面而来,更叫人啧啧称奇!”
    “不仅如此,其中许多棋灵皆大见不凡,其中道师该是奕手本念所化,而启帝深合圣皇之道,这也罢了。倒是那力将与奕手气质明显不合,却又毅勇惊人,竟然以未能感应天地法则之凡躯斩落真神一指。这般人物,这般气概,若仅仅凭空虚构只怕在所难为,必然有真实原型可供奕手观想。不知其原型可曾前来仙秦,若入我兵家,必为一员大将!”
    “若我所料不差,力将之原型,我等应当会过……”
    “喔,原来是绮湄仙子,不知此人比诸几位大将军又如何?”
    “……涉及军情机密,这倒不便见告……”
    当诸多观奕鬼仙各自交流间,“天演棋枰”所演世界已进入神启一百三十二年,在蛰伏十万蛮山一甲子之后,已积蓄了足够力量的启国遗民连同所联合的异族与妖兽倾巢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神族发动暴风骤雨的大反攻!
    此时启国遗民之中,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雷之能的修士,以及能拳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