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青云》第九百七十七章故意刁难[2]

一路青云最新章节目录
   事到临头的时候,急功近利的人们却总是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记长远规划,有谁又能真正做到严格按照长远规划来发展本地经济这一点呢。
    楼易成也不得不承认,包飞扬提出来的这个方案对墟沟造船厂来说确实非常具有诱惑力,实际上万吨吨位以下的造船产业的空间体量其实非常大,整个江北省内造船业最发达的通城市就是以造江轮为主,吨位大部分都在万吨以下。墟沟目前的现状还在努力向一千吨级的目标攀登,连突破千纯级吨位都这么费劲。要突破万吨这条线,单凭自身的能力和积累,没有任何外力的支援。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包主任,我还有一个问题,海州现有的这些修造船厂都只能造万吨以下的船舶,造船能力最强的海州造船厂也就能够造千吨级的船舶,海州的造船资源整合以后,新的海州造船集团。是放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呢,还是放在墟沟?”楼易成盯着包飞扬问道。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包飞扬说将万吨以下的船舶制造都放在墟沟,那么被整合过的新的海州造船集团的生产能力都在万吨以下,按照包飞扬的说话,新的海州造船集团就应该放到墟沟,那么包飞扬提出来的海州修造船产业的整合计划几乎就是为冠东县做了嫁衣。
    如果说新的海州造船集团还是要放到临港经济开发区,那么包飞扬提出的将万吨以下船舶制造放在墟沟的计划就是空中楼阁,是虚的,说明包飞扬根本就没有打算让它实现,刚才说的只不过是好听话,是为了让自己入套,如果听他的话去进行所谓的两地合作,实际上不过是为开发区的造船工业园发展铺平通路。
    包飞扬说道:“新的海州造船集团成立以后,集中全市造船产业的技术力量与多年积累,当然要努力向上走。我想可以通过引进外部资本和技术的方式,在临港经济开发区上新的生产基地,制造万吨以上船舶。”
    “至于原有的生产基地和生产能力,原则上是产能要逐步向墟沟转移,但也要考虑原来所在地方的发展,逐步进行消化和转移,这一点我想楼县长应该特别能理解。”
    楼易成笑了笑,包飞扬这是将他给轻轻讽刺了一下,说明墟沟原本的造船业发展水平太低,一下子还不能消化掉那么多产能,所以必须慢慢来。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包飞扬这句话确实很有诚意,如果将海州现在的造船能力都向墟沟转移的话,墟沟的造船能力必定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本地造船业的发展也将会对冠东县的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这几家修造船厂,虽然没有一家是属于开发区的,但是包括海州造船厂在内,其生产基地都在港区和开发区的范围内,如果包飞扬同意,这些产能的转移并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就怕包飞扬现在说的漂亮,但是到时候却拖着不办,你也拿他没有办法。
    “包主任,你说的逐步,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楼易成问道。
    包飞扬道:“这个要看相关工作的进度,我的计划是,只要整合计划开始,在一年内,应该完成初步调整,三年内应该全部调整到位,这是比较保守,也应该是比较周全的方案。”
    楼易成挑了挑眉毛,这个承诺应该说相当到位,比楼易成预想中的还要好很多,三年调整到位,也就是说三年以后海州万吨以下的船舶制造产能都会集中到墟沟,就算这个产能并没有扩大,就是现在的这些产能,也足够冠东县消化一段时间了,那无疑会给墟沟的造船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