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镇传奇》第34回上朝廷动荡人心惶少女雄心密探访

五龙镇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1883年间,此时正当八月,秋风阵阵,扫落片片黄叶,整个气氛有一种沮丧之感,看上去,大自然有些垂头丧气,一切都处于很低落的状态。
    ****渐衰的清政府,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个个情绪波动、表情紧张。朝堂上不见一丝丝活跃迹象,整个气机也随之暗淡死沉。
    这个时期,慈禧太后仍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她以垂帘听政、和训政为名义,继续统治着中国。
    此时,大臣们低着头,偶又窥视一眼垂帘后、那隐约令人畏惧的面孔。她那表情仍是庄严肃静,使群臣们又敬又畏。朝中文武大臣以官衔依次排列,汉人大员曾国藩于文武大臣的头一排。有事者便奏,无奏退朝归位。
    再说,关于张将军特别巡察队失踪一案,像这样的要闻案件,于公于私对国家来说,都是机密,不会在上朝大臣中公开。巡察队突然失踪,曾国藩脸上无光,慈禧太后的脸色也难看,张帮是曾国藩一手提拔的,特别巡察军的成立,虽是太后批阅准奏,但组织和策划都是曾国藩的推荐。这支锋利尖刀似的穿插精锐,按想象来是有实际意义的,现在,无论张将军率的巡察军,是死是伤、是叛是反,都不是愉快的事。不过曾国藩很安心的是,对太后绝对忠心耿耿。对主子心中无鬼,自然安心。
    退朝后,曾国藩又一次主动去参见太后,其主要目的是,对张帮巡察队的违纪,葬送朝廷精锐,感到惭愧痛心。最好的是张帮巡察队之、死纯属酒后意外,并没有对朝廷有异心。
    慈禧太后知道曾国藩的来意,查出张帮不是反叛,就是天大好事。至于曾国藩还是顶梁柱,慈禧太后必须也要、借助于他的智慧。来安邦自己的天下。后来张帮巡察军的失踪,以天灾**而告终,从此君臣休要再提此事。
    几日后,京城来一女子。骏马色白如雪,披风红色似火,长发飘逸如云,步伐矫健轻盈。昂首挺胸、气质出众。这般楚楚动人的少女,无论觉得自己多么清高的男人。也情不自禁的颤抖抽搐,就是京城的大家闺秀,也自愧得脸红耳赤。一看这女子的气度,并非出于普通人家。她今日匆匆进京,来此见曾国藩大人,府门外站立着卫兵,见此女气宇不凡,必是大有来头,不敢轻视怠慢,立即往信封上一看。侄女要见伯伯曾国藩,张玉龙敬。
    卫兵见此姑娘与曾大人是叔侄关系,迅速上传转递。曾国藩见信一看,原来是义弟张帮之女张玉龙。
    曾国藩早与张帮、结义为兄弟关系,张玉龙称曾国藩为伯伯,是理所当然的。此时张玉龙在府门外等候着消息,曾大人立即吩咐卫兵相传,让张玉龙进入府里。她被卫兵领到府内,见到曾大人没说一句话,立即跪到在地。曾国藩明白。张玉龙一定是为他爹的事而来,立即将她扶起,并说道:“侄女不必如此,自家伯伯不是外人。”张玉龙心直口快。直截了当的问道:“曾伯伯,我爹爹有什么消息吗?”曾国藩犹豫一会儿,回答道:“唉,侄女,不好说啊,一言难尽啊。”张玉龙见曾伯伯的回答。吞吞吐吐、并不果断,一定有难言之隐。也许朝廷对爹的影响不是赞颂,估计结果并非是佳。
    随之,张玉龙坚强的说道:“曾伯伯,您说吧,无论我爹爹出了什么事,无论朝廷对我爹是个什么样的评判,我都能挺得住。”曾国藩想:不论如何也得以真实情况相告。于是就将秘密专案组查获的结果告诉张玉龙。
    张玉龙听后,表情变得沮丧淡漠,暗想:爹爹还活着的消息,决不能泄露半点,可说是天机。必须要装着爹爹已经遇难的心态。她忽然‘哇哇哇!’大声痛哭,而且越哭越厉害、越哭越伤心。曾大人上前相劝,越劝哭得越悲伤。她要以不幸的噩耗,以悲痛的心情,从内心表达出来,掩护爹爹还活着的状态。
    也可以说、张玉龙的凄凉哭声,不完全是伪装,爹爹官居护国大将军,何等风光,自己从将军之女,一下变得日落千丈,如今朝廷不但不给爹爹加封功德,反而以违反军纪为名,既不表彰,也不公开定罪。爹爹一倒下变得不如乞丐,现在落得苟且偷生的地步。真乃人在人情在,如今什么也不是了,她痛恨都察院、左都御史派遣的专案人员,查案无能、草草结案。给爹爹定下在职酗酒、带兵执行任务,既无名又无利的名声。我爹从不喝酒,特别是在带兵执行任务时,却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对朝廷毫无二心,至今却落个暗里有罪。曾国藩见张玉龙甚是可怜,自己国事又繁忙,毫无多余的精力来关注她。
    次日,张玉龙也知道曾伯伯事情繁多,告别后离开了京城。
    话说少林寺后院的独臂壮汉,修炼大力金刚掌,一天比一天练得起劲、一天比一天练得兴奋。掌击树木石桩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实在、越来越声响。玄空方丈知道此人练功,不顾身体的伤害,急练暴练,功力明显的比刚进寺深厚许多了。
    此人生性怪异,见他的身法手法、调气运气法都是正宗少林派的绝学,只是心浮气躁,难以心静。这样练法,内功不易进入细小经脉血管,内无气体保护,定可伤残五脏六腑。
    独臂壮汉没有将自己的真实身份相告,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已经很长一段时间过去,玄空方丈也没有去看望他,独臂壮汉似乎也不愿有人去打搅。既然这个怪人已进到少林寺,玄空方丈也怕他出什么差错,或病、或死、或是危害少林寺,所以常常从围墙的缝隙看过去,掌握独臂壮汉的动静,还见他习惯性****上身练功。
    独臂壮汉玩命似的、修炼大力金刚掌功法,近段时日,玄空方丈渐渐发现他的异状,身上产生了青筋暴露扩张,全身肌肉成块状隆起。尽管一直惊扰着众僧不得安宁,像这种怪人也只能顺着他,见他急躁暴练,一定不会在少林寺待得很久。
    张帮的失踪。也许是开始,曾国藩很不习惯,像失去了左臂右膀,更像失去一只眼睛,大江南北所发生的事、听不见看不着;再说曾国藩虽把张帮视为心腹。这次从专案组那里得知,二十年前张帮无故血洗五龙镇四方客栈的事,曾国藩和朝廷并不知道,证明了张帮在很多事情中,也不是曾国藩想象那么满意。对于穷了多少辈的张帮,认为今日之鸿运乃是天意。
    朝中也好、皇室也罢,同床异梦,各有心腹死党,君臣关系再好,也互有防范和算计。对于慈禧太后来讲。有些事自己能抉择的,只要能将事情处理得体即可。
    就以张帮一事来说,专案组探查结果表明,张帮是因酒醉被洪水淹没而消失,这个结果应该不值得怀疑,无论如何张帮巡察军已是全军葬送洪水,可太后还是信不过,又秘派亲信大臣,去到河南张帮的老家。这位秘派大臣,还没近入到张帮家的周围。就打听到他家的财物被义军抢劫一空,只剩下遮风的墙、和避雨的房顶,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和妻室儿女,都是些年残女流之辈。
    秘派大臣不相信当地百姓的传言。他以乞丐的身份,来到张帮家门前,看到他家人需求的神情,和哀求的眼光,足以证明他们已经破碎的家、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另一方面证实了张帮的失踪是真的。秘派大臣想到:这个事实能消除慈禧太后,对张帮巡查军、反叛朝廷的顾虑。
    义军愤恨张帮如敌我矛盾。秘派大臣回朝将所见所闻告诉了太后,太后也觉得张帮的可怜之处,义军洗劫他家,朝廷也没有给他一个名分。太后虽有这等怜悯之心,也不可能授他忠实大清的名分,这就是一国之君的独策雄心,她是不会将怜悯用在国事上的。
    至于朝廷派人秘密到张帮家看情况,见张帮家被义军组织洗劫一空,这是张帮早就叫家人设计安排好的,他早料到这一步,张帮要的目的,就是这样的结果,要太后知道,张帮是忠于朝廷的,确认义军对张帮这样的朝廷鹰犬恨之入骨。
    他日,从南到北的官道上,一匹雪白骏马飞奔着,马背上是一位青春妙龄少女,衣着劲装,腰系绿色绸带,身段曲线分明、棱角突出;发丝波浪飘逸、红绸披风迎风招展;宝剑悬腰,金色的剑鞘耀眼生辉;长长的马尾像银丝根根分明,少女俯身昂头,左手抓缰、右手握鞭,精妙的骑术平稳协调,姿势优美至极,令人夺目心荡。
    不用说,她就是大将军之女张玉龙。之前,她经过了曹县和郸县,今天她已来到洲县与开平县之间。到了此处,路径不熟,时时下马打听路向。一路奔波,趟过一条条河、又爬过一座座山,到了尖山‘农家山庄’。此农家山庄周围,虽说住了几家左邻右舍,却都是小吃和杂货店。更就是前后三十里无人无烟,张玉龙必须要在这儿填饱肚子,虽然说区区三十里路,对张玉龙算不了什么,由于这一段路山高路陡,路边悬崖千丈,既难走又险要,坐骑更需要歇息饮料。
    这条山道虽然孤僻窄小、险处累累,也是洲县去开平县的必经官道。此时马困人饥、疲惫不已,人该歇息充饥、马该饮水喂料。张玉龙下马后,看了看这小吃农庄,房屋边撑起一片敞蓬,蓬内共有六张小桌,两排各三,靠最里边一张桌椅上,坐着一个黑黑皮肤的莽汉,他将斗大的草帽压得很低很低,几乎只看到他吃饭的嘴。此时他像是在吃很大一碗面条。
    张玉龙没有进入屋内,她就在敞篷内坐下,干瘦瘦的店小二跑过来了。他说:“姑娘,店里有20多种小吃,自己随便点饭菜都可以。”张玉龙点了有些饭菜,面朝着对方那黑肤莽汉。只见那莽汉,不停的斜眼看着张玉龙的白马。
    此时,张玉龙一边吃着东西、一边也在看着自己的马。刚才店小二弄来草料,马也吃得津津有味。张玉龙也不停的扫视着那黑肤莽汉,又想打听去路,当她转身面向店小二时,禁不住有些羞涩,见店小二滴溜溜的眼珠盯着自己。不过,她见到很多男人看自己,好像也习惯了。
    张玉龙趁机问道:“小二哥,你听说过开平县的五龙镇吗?”店小二回答:“何止是听说过。那些地方的山山水水我都很熟悉,我还知道五龙镇命名的来历,还知道双龙寨那神秘的石和尚,水龙山风景甚妙的大水库。”
    张玉龙听这小二的介绍,已证明他很了解这一带的地理。小二又说道:“姑娘。你要去五龙镇必须要经过长沙镇、南坝镇,像姑娘的马快,也要两个多时辰才能达到。”这个小二叫侯三,见了张玉龙如此话多,连串的话说得不停,尖嘴猴腮,一对三角贼眼不停的转了几下,又直勾勾的盯着张玉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