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镇传奇》第32回上怪人进寺烦众僧密探来到五龙镇[2]

五龙镇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们在休息时间享受美酒,这是我们做地方官的诚意。”钦差大臣听了胡县令的话,没有表达任何意见。
    本来胡县令就不该说这么多的事情,虽然不知道采访他的人是什么身份,见此人谈吐不俗,一定不是普通身份,于是就把自己的表现说出来了,这些话钦差大臣都做了记录。
    随后钦差又沿途经长沙镇、南坝镇、五龙镇、顺通镇,到了开平县。在暗访开平县县令时,开平县县令说:“近几个月,一直没有接待过张将军,只认为朝廷有了新的决策,也就没有追问、和上奏此事。
    当然,像‘特别巡查军’的情况,只有太后和曾国藩直接关注,别说一县之令,就是朝中大臣、都无权干预。钦差大臣回到朝廷,将暗访巡查官兵沿途的情况,向掌权大臣曾国藩相报。
    这位钦差密探是太后的心腹,为什么避开太后先去曾国藩那儿呢?此人很精明,一是曾国藩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但官位显赫,而且是太后最信任的人;另一方面,张帮必然是曾国藩一手提拔的,更是他的心腹。张帮巡查军下落不明,是好是坏都与曾国藩有着直接关系。
    从曾国藩的表面上看来,没将这个问题当回事,心头一定很着急。所以这位钦差大臣,完全理会曾国藩此时的心态。将暗访情况告于曾国藩后,意思是要他在巡查军失踪的问题上,想个万全之策。这样既讨好曾大人,而且使曾大人不会产生对自己的多疑。
    曾国藩得知后,觉得此事不可在朝堂上参奏张扬。因为张帮所带领的巡查军,无论是好是坏,总之是消失无影了,其背后大有文章待查。
    于是,曾国藩就吩咐这位钦差、将此事密报太后,同时在太后跟前,不要提此事我先知道。钦差照曾国藩的意思秘奏太后,太后私下表彰钦差做事很精练。她同样认为此事大有文章,一队人马为何就无影无踪了呢?
    第二天,西太后秘传曾国藩商讨此事,太后的心情很不稳定,他认为是:如果张帮巡查队,在这个世界消失还无所谓,如果兵变背叛了朝廷,必是后患无穷,是大清朝身上的毒刺,就是将毒刺拔出来,仍有后患。这个后患就是怕有其他、与张帮一样兵变。
    特别巡查队里,还有曾国藩不知情的事,五十多人里面,有太后秘密安插的耳目,所以太后也一直在思索,难道自己安插的人、被张帮怀疑发现?或是反被张帮利用?张帮真是背叛朝廷了吗?他本是汉人,无论如何没有满人忠诚。若是被反清义军所害,这么大的目标,派出去的钦差,应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从洲县到开平县一带,并不是黑旗军的根据地,一般力量哪敢与巡查队、数十精锐高手相拼,不要说活人死尸,就连兵器马匹都没发现。
    所以,太后要皇上密旨左都御史,派专案调查组,以便装巡查。着重地点是洲县至南坝镇、五龙镇、顺通镇、到开平县这一带为主要调查对象。
    张帮失踪的情况,对他家人的打击更是非比寻常,全家人正在忧心忡忡的状态下,突然接到张帮的亲笔书信,可想而知,那不是又惊又喜吗?
    张玉龙很熟悉父亲的字迹:第一个特点,张帮是用左手拿刀及使用兵器,自然也是左手写字,再就是从字的形体上容易看出,尽管参军多年,在字迹上仍没有多少变化。而且从信的内容上来看,写的家务情况,其他外人是没有那么了如指掌的。张玉龙念着信,爷爷奶奶在一旁注意听。
    信中写到:‘爹、娘,妻子和女儿。你们在家还好吗?我时时挂念你们,我知道你们的心情,多年以来一直为我的安危担忧,更盼我常常回家、只要全家人平安团圆就满足了。亲人们,不是我不想家,你们比谁都了解我,重任在身,天下群雄举旗反清,朝廷文武百官人心惶惶。皇上与太后也日夜不安宁,诚惶诚恐,反清义军已攻占了很多城池,各自称王封帝’。
    ‘这次我在不幸中遭此大难,全军覆没,幸好自己保全了性命,对于我的安慰,望不要牵挂。接到这封信看完后,立即将家中所有珍贵珠宝、收藏到一个秘密之处,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天衣无缝。然后将家里的豪华家具一律毁掉,摆上原来的陈旧家具、好像家里被强人抢劫、或被官府抄家没搜一样,总之搞得就像一片狼藉越好。’
    全家人听到前一段的内容,心情都很喜悦。越到后面的内容,听起来就越来越沉重,特别是张玉龙拿着信一边念、一边紧锁眉头,随着信中的内容,她的面上不断在改变表情。
    后面接着写道:‘你们在家不要外出,如果有人来找你们,首先要分清是朝廷还是义军,如果是朝廷的人来到我们家,看到家里一贫如洗,你们就说是反清义军所为,将我家强抢豪夺一空;若是义军有人来到我们家、看到一片狼藉,你们就说是官府所为。因为我带领的巡察队突然消失,没有任何痕迹,这件事传出去,官府会怀疑我背叛朝廷。所以两方都有可能去我们家探虚实。我现在绝对不能露面,更不能让人知道我还活着,就凭全军覆没就是一条死罪,除了你们知道而外,天下人只知道我张帮消失无踪了。朝廷查不出我背叛的证据,也不会为难你们。’
    信中还说道:‘这件事有曾大人顶着,倘若无凭无据、将我当着背叛朝廷之罪处决,那曾大人也难辞其咎。义军视我为朝廷鹰犬,说成是满清走狗,恨不得将我家杀尽。但千万不能东躲西藏,否则怎么都说不清楚,你们要装扮得越可怜越好。另外我知道龙儿的性格,千万不要去找害爹的仇人,他们有高深莫测的文韬武略,若去查情寻仇,只能是自寻死路,切记!切记!愿爹娘、妻子和女儿多多保重,看完信后立即烧毁。’
    张将军的一封家书,看得全家人心惊肉跳。但张帮还活着,就是全家人天大的喜事,至少还有希望之光,只是以后要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事至如此,张玉龙与母亲、和爷爷奶奶几人商量后,按张帮的意思,详细计划一个完整的方案,分析了信中的含义,即使有事情发生,则有进有退。张玉龙很想知道爹爹在什么地方出的事、仇家是谁、现在他身居何处。张帮不提这些,就是不让女儿知道,怕女儿去寻仇枉送性命。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