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魔大决战》穿越之后,精神界第二十七章琴棋书画,拜师学儒

人魔大决战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琴棋书画,拜师学儒
    刚到两岁,父母就让背“四书五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也不用明白什么意思,不解释,由母亲带着背。李纯一可不敢偷懒,如果懈怠,慈祥的母亲会打手板,一点都不留情。好在前生有点积累,用一年时间总算过关,又用了一年巩固加深。四岁时开始学琴棋书画。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琴棋书画均起源于“三皇”。
    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
    琴瑟,伏羲发明琴瑟。琴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由弦数可知瑟的体积比琴大。琴瑟的主要区别在于演奏的场合不同。琴用于在贵宾面前弹拨,客人不说话,全神贯注地看弹琴和听琴声。这是正式的音乐会场合。瑟用于背景音乐的弹奏。瑟被置于屏风后面,客人围着桌案坐,在音乐声中边闲谈、边吃喝。这是社交性场合。当然,琴与瑟可以联合起来演奏,琴在台前,面对宾客;瑟在台后;琴离客人近;瑟离客人远;琴师或是主人,或是美女;瑟师则可以是老年男子。琴瑟开弹前,先有鼓点声,以示引导。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
    围棋,尧舜发明围棋。围棋古称“弈”,意即“你投一子我投一子”。而名称“围棋”的含义是“一种以包围和反包围战术决出胜负的棋戏”。围棋为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规则简单而变化无穷,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思想精髓。而象棋出现较晚,棋子设置复杂。围棋博大精深,玄妙无穷,绝非人的智慧所能参透。作为神留给人的文化,千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演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绘画,“画”指中国画,一般用毛笔以水溶性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以描绘山水、器物、花鸟、人物为主,色调单纯明快、画风写意抽象。中国绘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科,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写意画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兼工带写,如在一幅画中,松行用写意手法,楼阁用工笔,使两者结合起来,发挥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琴棋书画”可以说是一串璀璨的明珠,悦耳明目,修身养性,古之先贤大圣参哲悟理,治国理政,亦从中获取裨益。“琴棋书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的四种艺术形式,其间,深刻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现实化和民俗化。
    琴,笑傲江湖任我心。逍遥唱,山水是知音。棋,黑白分明乱里奇。闲花坠,落子莫迟疑。书,铁马金戈剑气舒。回旋处,拾翠步摇珠。画,漠漠烟云老树鸦。炊烟袅,菊绕竹篱家。
    琴棋书画也是母亲教,母亲真是多才多艺。李纯一虽未精通,但也打下良好基础。七岁时,父母带着李纯一来到族内的学堂,学堂有位族内新请来的教书先生,白眉白须白头发,很像爷爷,但听说浩然之气比爷爷还厉害。爸爸修炼刚入君子级,爷爷进阶君子级很长时间了,那这位教书先生恐怕已是贤人级了。在学堂内,教书先生端然正坐于正中,面色红润,不怒自威,背后墙上中央是超大的孔子画像。父亲李浩天、母亲纪芙蓉,带着李纯一郑重、恭敬地走上前来,在先生前面的地毯上恭敬地跪下。父母先跪下,李纯一赶忙跟着跪下,心想:“父母都这样,自己不敢怠慢,上面这位先生肯定很厉害,有可能很恐怖,以后不能惹。”三人恭敬地磕了九个头,算是拜师礼,李纯一敬茶后,父母郑重的把李纯一交给教书先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