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之上》第十九卷庄杨争道第六十二章齐物论

凌霄之上最新章节目录
   “公道自在人心,齐物论后,自有人心见证!”庄子冷声道。
    庄子一声冷喝,令天下的叫骂一止,一个个好奇的听着来自天空的声音。
    齐物论?
    齐物论到底是什么,还能蛊惑人心不成?
    逍遥学宫广场之上,众学者也神色一动,今次就是来听齐物论的,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听到。
    马陵道口的杨朱冷眼看向庄子,自然不相信庄子一篇立说能改变所有人的思想,今日之局,自己赢定了,等齐物论后,庄子必名声扫地。
    “齐物论!”庄子沉声开口道。
    “轰隆隆!”
    庄子大道轮盘缓缓转动,随着庄子口述,开始录入大道之言,大道海也翻腾而起。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气耦。颜成子游立待乎前,曰……………………!”庄子一字一字的念着。
    大道轮盘也在一字一字录着,而大道之海,这一次却并没有扩张。
    “咦?”杨朱露出一丝疑惑。
    不仅仅杨朱露出疑惑,天下多少有识之士都露出疑惑,因为,庄周好似在复述一个故事,这故事很平常,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以至于,其大道海都没有动静。
    “齐物论?不过如此!”很多杨朱学宫的弟子露出冷笑之色。
    大秦上书房,张仪等重臣相互看了看。
    “好像,这齐物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啊?庄子酝酿十年,就酝酿了这么个小故事?”一个大臣看向张仪。
    张仪此刻也露出茫然之色:“我也没感觉出其他,庄子这个小故事,说一个叫着子綦的人。达到忘我之境,体会一种别样的境界,听到人籁、地籁和天籁的不同?”
    “人籁是人之诸肉窍发出之人声,地籁是天地各种洞穴,被风灌入而产生的风声,天籁是……!”一旁又一个官员皱眉道。
    “天道有窍,忘我之后,方能感应!”珠帘之后的嬴四海忽然开口道。
    “天道有窍?”群臣陡然神色一肃。
    “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齐物论》字字珠玑,内有天道之密!”嬴四海沉声道。
    “是!”一众官员应声道。
    于此同时,天下一些顶级学者,似乎渐渐体悟出《齐物论》中的精妙,按照齐物论中的子綦所述,精神达至忘我,心神体悟天地,感应天道之窍,感应天籁何处。
    当然,更多的人听庄周的《齐物论》,仅仅只是在听寓言小故事一般,并没有什么奇特的。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庄子的声音继续传来。
    这是对先前小寓言故事的阐述,听不懂的人,依旧不明所以,听懂的人,根据庄子所说的忘我之境,体悟天籁,通过其描述,一瞬间,好似感受到一股莫大汪洋般天道世界。
    “嘶~~~~~~~~~~!”
    无数人倒吸口寒气,一个个震撼莫名。
    不远处的杨朱,陡然脸色一变,因为,杨朱也发现,庄子的齐物论,好像不一样了,平凡的故事中,似有着一股通天大道。
    “不可能,一个小故事而已!”杨朱捏着拳头。
    “轰咔!”
    天空一声巨响,伴随着庄周第一个故事阐述清楚,终于,庄子的大道海开始扩大了,原先五十万里,一瞬间跨越到了六十万里之大。
    十万里增幅啊,大道的扩张不是直径增加一倍,大道只增加一倍的啊,这短短十万里的增加,都要抵得上逍遥游的一半了。
    从五十万里扩大到六十万里,当年杨朱学宫不知费了多大的力气,可如今,庄子只凭借一则寓言故事就做到了?
    齐物论?不,齐物论还没有结束。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庄子继续开口道。
    大道轮盘缓缓旋转,庄子之声,声传天下。
    位于曲阜阙里。
    荀况与一众儒家弟子都在用心听着庄子之言。
    “咦?又是一则小故事?尧舜时代的故事吗?…………!”一个儒家弟子好奇道。
    “庄子,借着一则则小故事,在阐述一个事实,在让所有人体会到天道!昔日,我们都只认为三千天道,何为三千天道?天道在哪?天道是什么?我们与天道有什么关系?现在,我好像,好像有点明白了!”一个儒家弟子眼中闪过一股震撼道。
    “我精神达至忘我之境,好似也感受到了!”
    “荀况,你说,这庄子,是不是太厉害了?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是啊,以前模模糊糊,现在才发现,原来,天地如此精彩!”
    ……………………
    …………
    ……
    一个个儒家弟子在夸赞着庄子,只有荀况不发一言,但,眼神之中,却充满了自豪。
    天下各地,大学者无数,听着听着,所有人都随庄周的齐物论,在精神忘我,听着天籁去了。
    天籁,就是天道的声音。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己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与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说出了最后一句。
    “轰~~~~~~~~~~~~~~~~!”
    庄子的大道海再度扩张,一大再大,渐渐的达到了八十万里之大,才停了下来。
    八十万里?看似比逍遥游的五十万里只增了三十万里,但,其中的大道积累,比之逍遥游还多出无数。
    齐物论,一篇不输逍遥游的大道之说,响彻天下。
    庄子一个寓言故事接着一个寓言故事,接连七则寓言故事,虽然说的很散,但,却有着一个主题。
    那就是齐物!齐物论的齐物!
    何为齐物论?就是整齐万物之论,庄子提出万事万物皆齐一,在庄子看来,世上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一样的,动物与死物也是一样的,都是天道的一部分,都是盘古一部分。
    万物都是盘古的一部分,生灵都是盘古的细胞,那一切都是盘古身上的,有什么高低贵贱呢?
    何为天道,盘古就是天道,而每个人都是天道的一部分。
    既然是天道的一部分,那当然都可以调用天道之力。因为,人人都是盘古,人人都是天道的一部分。
    忘我之境下,一些大学者,精神融入天地,听天籁,感天道,顿时有种天人合一的感觉。
    这种感觉下,大学者们纷纷从庄子的立说中明悟了天籁、天道。这一刻,人人感受自己是盘古了。
    既然人人感应到了盘古所在,那每个人都发现自己是天道大整体中的一个细胞。
    如此,我是盘古天道一部分,杨朱也是天道一部分。
    就好像,我是左手,杨朱是右手。
    当有古食族入侵时,杨朱这个右手挡了古食族,让我们这个整体得以平安,这右手理当受到优待,但,不代表右手可以为所欲为,随意斩杀左手,随意残害身上的其它部位。
    我们都是一个整体,我们都是齐物统一。我们可以优待于你杨朱,却不可任由你胡作非为。
    齐物论,不仅仅适用于天地,也适用于一个国家。
    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某将军拼死将外敌打退,举国上下感激此将军,此将军却不能因此而在国内胡作非为,国民可优待于你,却不会任你成为暴君,肆意定万民之罪。
    齐物论一出,从侧面将杨朱放在了与众生同等的地位,而不是一开始的超然地位。
    这一刻的齐物论,天下无数学者闭目沉思,越去思考,越觉得有道理。
    甚至,庄周身后的孙膑、邓陵子,也闭目思考了起来,同时感应天籁所在。
    杨朱脸色一变。
    “庄子,你在妖言惑众?”杨朱惊怒道。
    “我只是用《齐物论》来阐述,阐述你杨朱,并不可以仗着曾经天外有功,而能为所欲为,我说的可对?我的齐物论可有错?你杨朱,是不是可以放下天外之功,以公正的态度,来对待你我所说,而不是仗着天外之功,为所欲为!”庄周冷声道。
    “你!”杨朱顿时脸色一变。
    本来,想要用自己对天地的大恩,众生心中对自己的感恩,将庄周压得哑口无言,将其养望所得,全部诋毁的。
    结果,庄周一个齐物论,就将自己打下了凡尘,自己昔日的功勋,非但不能让自己为所欲为,更要时刻约束自己?
    这不是杨朱个人想法,而是此刻天下有识之士的想法。
    庄子不是仅仅辩论,不是仅仅就是靠嘴说,而是通过《齐物论》,让天下有识之士都听到了天籁!都感受到了盘古天道,都发现,自己与之是为一体。
    一旁孙膑听的最仔细,也感悟最深。
    “人有肉窍,可发人籁!地有无数地穴,经风吹动,发出地籁!而天也有窍,天道有窍,达忘我之境,天人合一,可听天道之声,可听万籁之音,天道窍?”孙膑体悟中开口道。
    就看到,孙膑头顶上空,陡然一颤。
    “轰!”
    好似,在孙膑头顶上空开了一个虚空大洞一般,无数天道之力涌入其中,而孙膑通过这巨大的天道窍,居然引动了天空剧变,原先昏暗的天空,瞬间在孙膑引动天道之下,放出万丈光芒。
    “我可以调动天道之力?原来,我也是天道的一部分,我是盘古,我们所有人都是盘古,天道之力,随我而动!”孙膑惊喜的叫道。
    “轰隆隆!”
    四周虚空颤动无比。
    而孙膑的天道窍中,却诡异的产生一个巨大眼睛的虚幻之象。
    “天道窍中,融入了一些特殊的东西,造化之力?”孙膑惊讶道。
    “那是造化玉碟,鸿钧临走前留下的东西,与天道相融,是以,我等天道窍开,就是天眼模样!”庄子一旁解释道。
    “轰~~~~~~~~~~~~~!”
    一声巨响,孙膑头顶的天道窍中,天眼顿时绽放耀眼光彩,引动一股滔天之力辐射下方。天眼调动天道之力,尽在孙膑掌控之中。
    不仅仅孙膑,这一刻,天下四方,无数有识之士,有大悟性者,也找到了天道之窍,听到了天道之声,开了各自的天眼。
    “嗡!”“嗡!”“嗡!”…………
    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