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杰传奇》卷二:古都风云第176章:囚岛生涯[2]

雍杰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山坡去了。
    老谢一阵迟疑,原以为这李容豪,年纪轻轻,想来是人都没有活明白的臭小子,自己轻易之间,便能将他玩弄于鼓掌之中。
    没想到这李容豪还有点道行,竟然使出这一招。仅仅这一简单的招数,便从虚的头领,摇身一变,变成实的头领。
    老谢知道,只要自己的脚步转移过去,那便相当于自己亲口承诺服从李容豪的安排。相当于一个承诺,这个承诺显然是有约束力的。
    假如自己此刻不过去,这李容豪根本就没有资格来要求自己做任何事情。这种时刻,李容豪如果要因为自己不听从安排而,杀掉自己,道义上说不走,其他人也会反对。
    但是自己先在走过去,如果不听从安排,这李容豪显然是会杀掉自己,而其他人也不会觉得这事有什么不对。
    老谢心中一阵叹息,看来这李容豪还是有两把刷子,道行远远在自己之上。
    有意思的是,如果张雍杰不展现出两把刷子,大家还不敢跟他混。毕竟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谁又愿意跟一个没有能力的头领混江湖呢?
    现在张雍杰展示出了这一番手段,老谢反而也心甘情愿的将身家性命托付于张雍杰之手,跟着张雍杰的脚步走了。
    老谢是最后一个走到张雍杰面前的人,现在,所有活着的人,都来到了张雍杰这边。
    这意味着,张雍杰这个头领的身份,是大家用脚投票选出来的,不是倭寇任命的。从此张雍杰手中的权利,是来自于大伙的,不是来自于倭寇的授权。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张雍杰觉得肩膀上的责任很沉重,毕竟要在这不知东南西北,不知方位的海岛,带领大家逃回大陆,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张雍杰发出了他的第一项命令,那就是要求老谢将倭寇留下的工具,全部搬到此地来。
    而且是要求老谢一个人去搬,是个人都看的出来,张雍杰是在故意为难老谢,但老谢却心甘情愿的去将工具搬过来了。
    因为老谢知道,他现在跟随的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头领,只有跟着很有能力的头领干事,所付出的任何劳动,汗水,才不会是无用功,才有逃出生天的那点希望,这希望尽管很渺小,但总算有了。
    老谢的举动,让张雍杰心中有了一些安全感。他知道此刻自己不再是那种架空的‘头领’,是具有实权的头领,这样他也才能够从容的安排事情,不至于陷入内部的勾心斗角之中。
    张雍杰示意大伙儿坐下,将手中的地图传达给众人看,众人纷纷一阵摇头,显得非常沮丧。
    张雍杰说道:“我会尽可能的跟倭寇虚以委蛇,尽可能的保护大伙儿的安全。不过大家也得努力,咱们万众一心,才能有希望。”
    接下来张雍杰说出了他的想法:
    首先,修建房屋,做个样子给倭寇看。因为修建房舍,首先能够让大伙儿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有个能在这海外的荒岛中,暂时的生活下来。
    其次,挖掘山洞,作为秘密基地。然后制作武器,砍伐树木在山洞里偷偷造船。待时机成熟,将山洞里大船的模块拖入海中,以最快的速度拼装成船。
    最后,杨帆起航,凭借日月星辰,辨别方向,返回大陆。上报官府,派兵前来剿灭倭寇,完成报仇大业。
    张雍杰这套想法非常粗浅,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办法,特别是挖掘山洞,建立秘密基地的想法深得人心。
    就算倭寇想要动粗,大家也可以凭借秘密基地,与之抗衡。战死沙场,总比坐以待毙要好的多。
    说动就要动起来,大伙儿首先安葬了逝去的同胞,便分成几个小组,在这荒凉的小岛上,开始了他们的逃生兼复仇计划。
    倭寇每天早上送来馒头,每隔三天有倭寇小头目登岛视察工程。见到大家热火朝天施工的样子,倭寇小头目对张雍杰很满意。
    那倭寇小头目说道:“哟西,李桑,你的果然不错,继续努力。”
    每当这时候,张雍杰总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倭寇小头目,没有展现任何情绪,心中却冷笑,他日将尔等畜生整死的时候,再来跟你说声哟西。
    小岛其实也不小,中间坐落着一匹小山。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大海里的岛,本就是山峰高出海平面而形成的。
    小山里长满了树木,有些树木还比较粗大,唯独就是没有果树之类的,无法用以充饥解饿。
    上天不会辜负一群想要努力过上好日子的人,加之我大明男儿,能人辈出。虽然小岛上只有三十来人,但已然不同寻常。
    我大明男儿,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有很好的生存技能。
    别看只有三十多人,但有人会钻木取火,有人会挖山洞,有人会做木工。
    会钻木取火,就意味着能够蒸馏海水,获得淡水。而在这座小岛,能够拥有足够的淡水,那是一件多么让人满足的事情。
    而会做木工,就意味着制造的大船,能够更加经得住大海波涛汹涌的考验,逃回大陆更有希望。
    即便不会任何技能的人,全靠想象,或者通过别人的传授,也能将有些事情办的比较妥当。
    若换倭寇,三十余人在这荒岛上,只能坐吃等死。活的过三天,算是给他们长脸了。
    前一个月过的还是比较辛苦,但是这群大明男儿从来没有放弃希望。
    宁山的百姓本来就居住在海边,几乎个个都会水,虽然游不远,但是在附近徜徉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旦大家充满信心,即便是上天也会出手相助。很快传来好消息,有几名大明男儿,在海岛的后方一处山湾中,发现了一群金枪鱼的鱼窝。
    毕竟靠倭寇提供的那一筐馒头,显然不能填饱肚子,而金枪鱼体积甚大,一头金枪鱼相当于一头小猪,这样来说,填饱大家的肚子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消息,显然让这群大明男儿更加激动。当即有人上山砍伐了若干小树干,削尖尖端,制作成简易的武器,下海捕获金枪鱼。
    这群大明男儿虽然现在能够吃饱喝足,但他们在倭寇面前还是要表现出极度困乏的样子。
    所以每天早上倭寇送来馒头,他们都做出假意哄抢的动作,稍后便将馒头给储存起来,先吃金枪鱼。
    转眼间,时间又过去了两个月,已然到了寒冬腊月。现在,张雍杰的山洞挖的足够长,有些地方也足够大,简直就挖成了一座城堡。
    山洞里的金枪鱼干也足够多,虽然天天吃金枪鱼鱼干,吃的想呕吐,但是能够填饱肚子,总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而大船的模块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将来只需要选择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将模块拖下海水之中,组装成大船,便可大功告成。
    而更加让人感觉喜上加喜的事情是,张雍杰渐渐的发现自己丹田之处的内力,竟然一点一点的往外泄露。虽然极其微弱,微弱的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足以证明丹田之处的制约,并不是铜墙铁壁,这就意味着只要不断的加紧运功,冲破制约,恢复内力,总是充满希望。
    有时候,张雍杰又想起唐妍,不知道妍儿此刻在哪里,是生是死。这让张雍杰万分心痛,张雍杰只能通过白天的幸苦劳动,夜晚的不断练功,来缓解痛苦。
    冬去春来,又是几个月过去了,观察天象,此刻应该依然到了三月下旬,想必大陆上现在已经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了吧。
    通过几个月不断的打坐运功,张雍杰的内力已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虽然大部分内力仍然被困守于丹田,但是能够运用一部分内力,总比失去内力的感觉要好的多。
    张雍杰这时候才想,先前那赵千里说自己需要四十年才能恢复内力,这完全是出言恐吓。只要每天不断的运功打坐,这恢复内力之时,决计要不到四十年。
    修建若干房屋,挖掘数条战壕,又岂能是几个月的事情?尽管倭寇不断的催促工期,但张雍杰等人干的热火朝天,那些倭寇也并没有胡乱杀人。
    毕竟他们头脑再简单,也能想到,要完成他们所规定的任务,绝对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
    工期虽然慢,但是小岛上的现状,正在一步一步的满足服部君地图上的要求,倭寇对此内心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然而其他小岛上却接连出现不好的消息,工期遥遥无期不说,还经常在减员。倭寇只能认为这是他们忍受不住工程的幸苦,活活累死了。
    但其实是张雍杰这座小岛,每天黑夜里,不断的派人,抱着木筏,躲过倭寇的海上巡逻船只,联系附近的大明男儿,拖拉人员过来。
    毕竟张雍杰这座岛,山洞挖的足够大,金枪鱼足够多,能够养活更多的大明男儿。
    最初张雍杰还比较谨慎,只是不断的拖人过来,以防止有叛徒向倭寇告密。
    后来张雍杰胆子大了一些,不断的向附近的小岛,传出消息,要求大家自力更生,寻找食物,实在没有食物的,张雍杰这座小岛经常在夜晚派出人员,运送金枪鱼过去,给予帮助和救济。
    花开花落,又是一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大明嘉靖三十八年三月。
    自从张雍杰自嘉靖三十六年十月被俘虏,到现在已经足足过去了十七个月。
    现在,各处小岛上,倭寇要求的工程,渐渐的接近了尾声,最多两个月,便能彻底建成。
    现在,张雍杰内力已然恢复了一小半,虽然无法同巅峰时期同日而语,但也不可小觑。
    张雍杰自忖,此时此刻自己在江湖上,面对任何一位第二梯队的高手,比如李延津,胡威扬等人,丝毫不惧。
    而且张雍杰心知肚明,只需自己的内力恢复先前的一半,使丹田之外的内力强于丹田之内的内力,那必然能够加快恢复内力的速度。
    在这十七个月的时间里,张雍杰不但聚集到小岛上的大明男儿有两百余人。而且附近八座小岛的大明男儿,都归于张雍杰的指挥之下。
    换句话说,此刻张雍杰能够指挥的人员,接近五百人。而这十七个月的时间里,偷偷建造的,能够在海面航行或者战斗的船只,不下于三十条。
    用树皮搓成细长绳子,再用细长绳子编织的帆布,也足够扎实,能够经得起海风吹打,推动船只航行。
    弓箭,树油制作的可以燃烧的火团,长枪等武器不计其数,金枪鱼制作的干粮,足以保证大家在海面上维持一个月的口粮。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