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玄幻小说
修真小说
女生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都市小说
《我在明朝当道士》第二篇:道箓之争第一章:红尘苦(上)
我在明朝当道士最新章节目录
长途野草寒沙,夕阳远水残霞,衰柳黄花瘦马。
寂静的官道上,一行近两百人的马队缓缓前行。
诸葛明拍马上前,对着古长青道:“尊上,李姑娘还是不肯进食。”
古长青回头看了看轿子,冷冷的道:“随她去吧。”
诸葛明有些于心不忍,正欲说话,一旁的赵思图打了个哈欠道:“她襄城伯府一家几百口一夜之间覆没,如今这世上唯有你一个朋友了,你何不多关心关心呢?”
古长青淡淡的道:“生死无常,若她看不开,谁也管不了。”
赵思图嘿嘿一声,道:“还真是太上忘情,无情到这个地步,真是佩服。”
忽然,前面奔来一匹快马,一个穿着短衫的少年下马道:“尊上,前面出现很多流民,挡住了去路。”
诸葛思道:“回大明我就听说湖广不安宁,朝廷这一仗打了一年多了,什么结果都没有,这世道是不是快变了?”
古长青道:“亚巴托,你将我们的口粮都分给他们吧。”
赵思图讶然叫道:“你不是忘情了吗?怎么还有悲悯之心?”
古长青面无表情,说道:“此处离驿站还有多远?”
亚巴托道:“还有二十里。”
“那无妨,将口粮分下去吧。”
亚巴托抬起头,为难的道:“流民至少有几千人,恐怕这点口粮不够他们塞牙缝!”
赵思图笑道:“嘿,亚巴托,你中原话学的倒挺快,居然连塞牙缝都知道。”
亚巴托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随即低下头去,等待着古长青的回复。
古长青道:“能救济多少是多少吧!”
“是,尊上!”
亚巴托上马招呼几个昆仑卫去后车队取干粮。
昆仑卫是古长青为这一百七十九名维吾尔人取的名字。
这些昆仑卫在古长青的教导下,都已经成为了二阶道士,二阶道士就相当于如今的六品道士。
如今的古长青身边可谓是强者如林,这一行人中,赵思图是四品道士,迦楼罗是五品,诸葛明是六品,古长青虽是七品,但真正的战力也抵得上六品。
除此之外,这些昆仑卫每一个人都可以当做一名六品道士。
这样的战力,可以说轻而易举的拿下一府之地。
诸葛明道:“尊上,朝廷让你去德安府当推官,只怕这是一个坑。”
赵思图道:“朝廷的如意算盘没打好,能给你什么好差事?他们原以为招安的是赵婉儿那些人,谁知道却把我们招安了,我估计也先不花二世现在气的直跳脚。”
古长青没有答话,拍马前行。
诸葛明对赵思图道:“我看尊上最近是越来越冷陌了。”
赵思图嘴巴不知从哪里叼来一根稻草,吧唧着嘴道:“你戴上束神箍试试,我包管你比他还冷血。”
他看着古长青的背影,又道:“我倒要看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
诸葛明不解的道:“老赵,你这是什么意思?”
“还用问?”赵思图白了他一眼,“你以为当初金毛犬为什么要舍弃自己的性命也要将昆仑金丹给他?还不是为了摆脱束神箍?束神箍是当初西王母为了囚禁东王公炼制的神器,里面有太上忘情的法术,戴上此箍的人,心中但凡生有一丝一毫的七情六欲就会受到噬心之苦,这种苦楚就算是一品道士都忍受不了。”
诸葛明点点头道:“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其实并不是尊上没有了七情六欲,只是他不能动七情六欲。”
“对咯,你还嫩着呢,多跟着我老赵学!”
古长青纵马走在官道上,左右两侧坐满了面黄饥荒,骨瘦如柴的百姓。
他们看见古长青这一行,纷纷涌了上来,幸好有维吾尔人拦住,不然路都要被堵住了。
古长青环顾四看,脑海深处想起了峨眉县河东村的中的父母和妹妹,一念至此,他头痛欲裂,内心犹如被千刀万剐,他差点栽下马来。
诸葛明立即上前,扶住了古长青。
“尊上,你没事吧?”
古长青摇摇头。
赵思图上来,嘿嘿一笑:“看到了吧,这才只动了一个念头就撑不住了。”
他回头看了看后面的轿子,又道:“要是他心中有那个念头,只怕立即就要死了!”
迦楼罗此时也上来,问道:“什么念头?”
“去,去!”赵思图甩手道,“小孩子问这么多做什么?”
迦楼罗目光一冷,右肋生出一只金色羽翼就要刺向赵思图。
赵思图眉头一挑,单手一抓就将羽翼牢牢的压住。
“小孩子学什么大人打架,到一边去!”
他手一挥,迦楼罗连人带马就被抛到了后面。
诸葛明一脸无语:“老赵,不要欺负小孩子!”
“哼!我这是代古长青教育属下!”
古长青头晕目眩,说道:“天色不早了,快去驿站歇息吧!”
一行人快马加鞭,在日落时分来到了驿站。
出示了官凭文书之后,驿丞接待了他们。
“驿站就这么大,恐怕住不了这么多人!”
赵思图道:“外面那些野蛮子不住房,就我们这些人。”
“哦,对了轿子中的女眷你可得安排一间上房,还要备上好菜,怠慢了这位推官大人可不会给你好脸色。”
“是,是,小人明白。”
夜色降临,亚巴托带着昆仑卫驻扎在驿站外,他们到中原这么久,依然不习惯住在密不透风的屋中,在野外扎营是他们的首选。
而且,亚巴托觉得,在外面驻扎能够更好的保护尊上。
自从古长青传授他们修炼之法,这群维吾尔人已经将古长青奉作神明,他们这些塞外游民比中原人更懂得知恩图报。
亚巴托是昆仑卫中道行最精深的,他如今才十五岁,俨然成为了昆仑卫的首领,虽然昆仑卫中有好多个他父辈的叔伯,但塞外之人都崇尚强者为尊,他们倒真心实意的拥戴亚巴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百七十九名维吾尔人中只有不到三十名女性,这也是他们愿意追随古长青来到中原的目的之一。
传宗接代。
在也先不花二世的打压之下,他们这个部落应该濒临灭绝,来到中原也许是唯一的机会。
古长青在屋中枯坐多时,觉得有些烦躁,出门来瞥见李兮的房中还亮着灯,他走到窗边,往里看去。
却见李兮满脸愁容,对着一桌好菜怔怔发神。
襄城伯府的厄难,她回到中原才得知,朝廷以为襄城伯府无一活口,因此就取缔了伯爵,即便知晓李兮还存活,伯爵之位也不会让一个女人承袭。
李兮性子素来淡薄,也就没有去争论此事。
不过,连日来她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一时间难以自拔。
古长青望着她的脸,忽然有一种苦涩涌上心头,刚生出这个念头,头疼接踵而来。
赵思图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他身后,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想了,再想脑袋就炸了。”
古长青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他刚走进房间,亚巴托就冲了进来。
“尊上,前面发现了一堆官兵,看样子是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
说话间,驿站外就响起了声音。
“有人吗?快给大爷准备一间上房!”
“杀生,你别那么粗鲁!”
古长青听到这两个声音,身体中似乎有某种情绪在蒸腾。
--------------
第五篇开启!
五章万字更新,求订阅!
第二篇:道箓之争第二十九章:招安
第二篇:道箓之争第二章:红尘苦(中)
小说推荐
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这是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
千斤顶
连载中
最新章: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措手不及
回到明朝做道士
穿回明朝做道士,窥无上造化,修大神通,诛邪降魔只为换一片天清地瑕。不奉神诏,法随心至,不沾七丑,术起雷动,一元聚灵供吾驱,八九玄天紫云临。三清正刑送穷泉,日月星辰拜帝庭。一条诛鬼伏妖的寻仙大路在此起程
刘念白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391章结局
我当道士那些年
我的职业是一个术士,当然这是好听一点儿的叫法,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更愿意戏称从事这种职业的人为‘神棍。即可找到本站有时也有些无奈,毕竟老祖宗留下的‘玄学,真正懂,肚子里有货的人已经少之又少,而且因为一些忌讳,所谓的大师又哪里肯为普通百姓服务?所以,人们江湖骗子见的多了,神棍这个说法自然就深入人心了。
仐三
已完本
最新章:
完本感言
我在南朝当狱厨那些年
每个囚犯临死之前,都可以吃上一顿断头饭。林北穿越而来,发现自己成了专门烹饪断头饭的狱厨。他发现,自己竟能通过做饭获得各种奖励。练气术、医术、血眼、推背图、古代经书、操魂诡术
是马非驴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二百一十四章最后一顿断头饭
回到明朝当王爷
狭窄幽长的奈何桥,横跨在忘川河上,通向虚无缥缈的云踪深处。足不沾尘的鬼魂们呜咽着喝下一碗孟婆汤,踏上难以预料的来生路。云踪深处,有种无形的吸力,幽魂一旦踏上桥面,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只能飘飘向前掠去,就象扑火的飞蛾一般。就在这时,居然有一个很嚣张的声音叫道“我投诉!我一定要投诉”随着声音,一个很帅
月关
已完本
最新章:
469不拆长城非好汉[4]
我在明末当太子
什么?我是太子朱慈煊,明末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的儿子。什么?现在是永历十三年正月,我岂不是在永历十六年就要被吴三桂杀害玩完了。什么?这里是云南腾越。什么?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要挟持老爹朱由榔去缅甸…朱慈煊看着屋内古色古香的陈设,以及自己的小胳膊小腿一脸懵逼,在工地上搬砖的自己不就是晚上喝点小酒吗?怎么一
林海飞扬
连载中
最新章:
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一章种子
重生明朝当皇帝
一位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临床外科主治医师重生到了明朝天启七年,成为了即将离开人世的明熹宗朱由校。因为他的到来,明朝的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qu现在正是天启七年八月!也就是说,现在这位木匠皇帝和自己一样,也在等死,也没多久时间可活了!自己不能就这么死了,既然穿越成了木匠皇帝,先看看这位木匠皇帝得的
一夕秋月
已完本
最新章:
第六百零四章朕还欠你一个首辅(大结局上)
回到明朝当暴君
朕为天子,乃受命于天,握秉乾坤,奋太祖成祖之余烈,提天子剑,荡平不臣。晓谕八荒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蛮夷番邦,皆为汉臣妾也
天煌贵胄
已完本
最新章:
安心练内功新书已经上传《大明优秀青年》
回到明朝当小兵
本作又名《梦殇大明“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历任帝王的气节!它是一个争议十足的王朝,而这里最有争议的就是崇祯,大明到底亡于嘉庆?还是亡于崇祯?如果崇祯南迁,作为明朝的正统皇帝,到底有没有可能挽救大明于水火?杨齐将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为您展开明朝末年,一个不一样的明朝,一
帝鸿轩辕
连载中
最新章:
别拿军户不当干粮第六十三章对策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