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一剑平》第八章下山少年上山客

山海一剑平最新章节目录
   少年将大爷爷安葬在了木屋前的一株梧桐树下,没有墓碑,只有一个小小的坟头。
    夏季的月来的极晚,走的及早。
    一身麻衣褴褛的少年默默在坟头跪了一宿,流了一宿的眼泪,直至天明。
    当第一缕阳光摸到少年肩膀的时,少年抹尽了眼角的泪珠。
    墨世平俯身磕头跪拜,然后望着坟头,一字一句坚定的说道:“爷爷,我要下山了。”
    墨世平站起身来,回木屋换了一身干净的粗布麻衣,破天荒的换上了平常走山路时不舍得穿的长筒靴。然后收拾了一下家当,仅仅是几钱碎银子和几件换洗的麻衣,但是墨世平依旧将它们小心翼翼的包好了,背在了身后。
    合上木门的一刻,少年嘴角扯了一下,因为他想起了一件趣事。
    当年只有七八岁的少年就是在这和老者吵了他俩之间唯一的一架。当时墨世平满怀期待的在等着大爷爷回来,但是大爷爷却忘记给他带糖葫芦了,而当时还有些叛逆的墨世平自然是吵吵闹闹了。
    墨世平很清楚的记得当时他气嘟嘟时说的一句话:“果然我只是你捡来的,以后别再想我叫你一声爷爷!”
    当时气的大爷爷直跺脚,抄起棍子满山的追着少年跑。不过真的追到了之后,大爷爷反倒是不舍得下手揍他了,一只手拎着他,下山去买糖葫芦去了。
    那时候年幼的墨世平高兴的舔着糖葫芦,笑嘻嘻的说道:“书上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个唾沫一个钉子,我才不会因为一串糖葫芦就食言的!”
    大爷爷伸出右手,作势欲打。
    墨世平连忙改口道:“那以后我就在爷爷面前加个大字,叫你大爷爷,天大地大,大爷爷最大!”
    一开始是觉得好玩,久而久之,老者和少年都习惯了大爷爷的称谓。
    墨世平背着行囊,最后朝着大爷爷的墓躬身轻轻一拜,然后踏上了下山的山路。
    一夜而已,少年流尽了泪水,长大了。
    此时,山脚下,一位头戴峨冠,身穿一袭干净青衫的老儒生正在循着山路拾阶而上。没走几步,老儒生便要靠边歇息一会,喘上一口粗气。而他身后正跟着一位一袭黑袍的老者,正是国师魏礼。
    老儒生抹了把额头的密汗,看了一眼一旁面无表情的魏礼,顿时就有些不悦了,便说道:“我说,小魏啊,你老是变出一副糟老头子的模样干啥?你看看,同样是登个山,你一脸风淡云轻的样子,你先生我却累的气喘吁吁,让人瞅着了像啥样?咋的,是不是仗着你有点修为,就欺负你先生我,是个凡夫俗子是不?”
    魏礼闻言,便挥手撤去了先前幻化的容貌,露出了原本的模样。
    只见魏礼英眉剑目,面如冠玉,头别玉簪,当得起“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一说,赫然只是一个中年的模样,和之前精神奕奕的老者相差巨大。
    魏礼双手抱拳,躬身赔礼道:“先生误会了,学生自然是不敢对先生不敬的。”
    老儒生这才哼哼一声,摆摆手,说道:“怎么你还当真了,老夫看着像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吗?罢了,就这个模样吧,变来变去也麻烦。”
    魏礼对这番说辞,没有太过意外,早年跟着老儒生念了几十年的书,自然是知道先生的脾气的。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一位有些黝黑的少年背着行囊,正顺着山路缓缓而下。
    墨世平认出了老儒生,之前在老王酒馆买猴儿酿时遇到过的,便主动站在了山路边上,让出了狭窄的山路,等老儒生先行。
    老儒生见状,朝墨世平点了点头,乐呵呵的说道:“多谢少年郎了,少年郎一看就是没少读书的。”
    墨世平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答道:“老先生过誉了,晚辈只是粗略的读过几本而已。”
    老儒生瞥了一眼身旁的魏礼,对他说道:“看看别人,多向别人学着点你也不会老是原地踏步了。”
    魏礼只得苦笑一声,说道“先生说的是。”
    墨世平望了一眼气宇不凡的魏礼,只觉得有些面熟,像是在哪见过似的,当然,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位便是之前遇到的黑衣老者,国师魏礼。
    墨世平摇了摇头,只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老儒生和他身旁这位中年男子一看就是外来客,墨世平担心他们人生路不熟在这大鳖山遭遇了野兽,便开口提醒到:“老先生可千万不要过半山腰,这山腰以上便会有野兽出没。”
    老儒生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多谢少年郎提醒了,我此番是来探望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路打听到他刚巧住在这半山腰,想来应该不会有事的。”
    墨世平闻言,身形顿了一下,眼圈有些泛红。他抬手揉了揉眼睛,轻声开口道:“老先生请回吧,爷爷刚去世了,老先生上山怕是要白走一趟了。”
    “这样啊。”老儒生有些唏嘘,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接着说道:“既然来了,到底还是要见一面的,都这把年纪了,我和你爷爷,也不在乎谁先走一步了。”
    墨世平见老儒生去意已决,便主动说道:“那就容晚辈带老先生前去吧。”
    老儒生摇了摇头,指了指一旁的魏礼,说道:“有些老辈之间沉重的对话,可不适合落在少年郎的肩头哟。少年郎就该朝气蓬勃的下山去,好好去人间走一趟。至于老先生我还有这个学生陪着呢,无妨。”
    既然如此,墨世平便不再坚持,朝老儒生挥手告别,下山而去,在离开前还有些事情要做,还有人要见。
    少年头一次背着干瘪的行囊下山,而不是装满了食材的箩筐。可少年却有些羡慕,背着沉重箩筐的日子了。
    山脚下的一间客栈,李发财破天荒的坐在了门槛上四处张望。他的神色有些担忧,因为昨天,一直等到了半夜,那个有些腼腆的黝黑少年这一年来头一次缺席了。
    正当李发财发呆之际,一个穿着崭新麻布衣衫,足蹬长筒靴的身影进入了他的视野。
    李发财站了起来,快步上前,捶了一拳少年的胸口。
    “昨天偷懒了吧?哎,今天没背箩筐吗?哟,还穿新鞋子了。”
    墨世平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个唯一的朋友,轻声说道:“我要离开大鳖镇了。”
    李发财挠了挠脑袋:“咋的?出远门去谋生计啊?”
    墨世平摇了摇头,笑了笑,却一字一句的答道:“我想修仙了,我想做一名侠客。”
    李发财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可偏偏他也知道,墨世平从来不喜欢开玩笑。
    “真的?”
    墨世平点了点头,指了指背后背着的干瘪行囊,随即说道:“特地来和你道别的。”
    李发财到底是做了多年的店小二,这察言观色的功夫是炉火纯青,他看得出来,墨世平遭遇了一些事情,一些不小的事情。
    李发财伸手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没有多问什么。他很清楚这个少年,有时候很腼腆很好说话甚至吃了亏会安慰自己一句吃亏是福,可有的时候他认定了一件事情,会固执的钻牛角尖,比如现在,无论自己说什么,少年都会听,但是都改变不了他的决定。
    李发财突然想起了什么,拉着墨世平进了客栈,把他按在了长凳上,说道:“哎,等我一会。”说罢,便转身进了后厨。
    不一会儿,李发财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出来了,边走边说道:
    “墨世平,昨儿是你生日吧?按往常你和你家老爷子不都喜欢到我这来点两个小菜搭碗面嘛,我昨儿嘴馋把准备的小菜吃了。今天只有面了,你凑活着吃得了。”
    墨世平接过了那一碗冒着热气的阳春面,拿起了筷子,却迟迟没有下筷。
    一旁的李发财有些犹豫,但还是拍了拍少年的肩膀,说道:“非去不可吗?”
    墨世平点了点头:“非去不可。”
    李发财突然大吼道:“你知道哪里有修仙的地方吗?就算找到了,你怎么知道仙人会收你为徒?墨世平,你给我清醒点,你只是个卖菜的市井小子,你拿什么去修仙?你去不了!”
    墨世平依旧是望着那碗阳春面,神色平静,轻声答道:“去的了。”
    李发财用力按住了墨世平的肩头,怒道:“你去不了!”
    墨世平沉默了一会,转头对着李发财笑了笑,依旧是轻声答道:“去的了。”
    这一次,李发财没有吭声。因为他从来没见过,笑得那么伤心的墨世平。
    “哐当”一声,李发财从怀里摸出一个钱袋,一把扔在了桌上,揉了揉少年的脑袋,说道:“拿着。”
    墨世平楞了一下,摇了摇头,这钱,和上次的不同,他不能拿。
    墨世平知道,李发财一直抠抠搜搜的在努力攒钱,他想盘下这间客栈,然后娶个漂亮媳妇,生俩大胖小子。
    而且听这响声,钱袋里应该是李发财至今为止所有的家当了。
    李发财伸手将钱袋塞进了墨世平怀里,轻轻拍了拍,笑着说道:“咱哥俩谁跟谁啊,再说了,没点钱怎么求人家仙人教你啊?”
    不等墨世平说话,李发财又补充了一句:“算我借你的,所以,臭小子,下次一定要平安的回来。”
    李发财按在少年肩上的手有些颤抖,他是少年唯一的朋友,少年又何尝不是他唯一的朋友呢?
    原本一向大大咧咧不信鬼神的李发财今天却有一句话没敢说,他突然相信晦气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了。
    “钱没了可以再赚,可我就你一个兄弟,没了就真的没了。”
    半山腰上,老儒生和露出真是面容的国师魏礼,一前一后,站在一株梧桐树下,旁边有一个小小的坟,坟头颇为凄凉,连一个墓碑都没有。
    老儒生楠楠道:“老匹夫,终究是死了吗?死的好呀,哈哈哈。”
    身后的魏礼一挑眉,事情他已能猜的七七八八了,至于先生在这装腔作势的举动,他只能理解为先生的一些无伤大雅的恶趣味了。
    果不其然,二人身后传来了一道沧桑的嗓音:“哼!你个老书生死了我都还能活的好好的。”
    魏礼转头一看,一位满头花白,身穿粗布大衣的老者正站在他们的身后。
    于是,魏礼随即转身抱拳道:“见过老前辈了。”
    老者赫然便是墨世平口中的大爷爷。
    魏礼心中一叹,之前老者以三境示他,他便真以为老者是三境武夫,可随着脉络逐渐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