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山河》观道册第四十六章鬼将钟馗

剑气山河最新章节目录
   原本混乱不堪的黄泉路上,慢慢恢复了正常。
    四散的小鬼们,被鬼差们用铁链锁了回来。
    胡蛮儿望了望一旁的光阴长河。
    “这不可能是真的。”
    方才山魁问胡蛮儿看到了什么?胡蛮儿并没有回答他,因为他说不出口。
    丰富大门的另一端,出现了一些骚动。
    无数的小鬼与鬼差们纷纷跪地磕头,胡蛮儿不禁抬头望去。
    一个身披甲胄的高大汉子,身高足足有三丈,众多小鬼与大汉比起来好比蝼蚁。大汉只是随便一脚了便踢开了身前碍事的小鬼们。
    并握住其中一个小鬼丢进了口中开始咀嚼,胡蛮儿可以清晰的听到那个倒霉小鬼的惨叫声。
    身边的无常明显有些怕这个壮汉,望着大汉的眼神都有些躲闪。
    胡蛮儿皱了皱眉,虽说这些小鬼已经死过一次了,但是如此不拿他人性命当儿戏,在胡蛮儿这里还是有些看不惯。
    “这人是谁?”
    胡蛮儿还没有从方才的震惊中走出来,所以语气难免有些冰冷。
    身边无常有些愣神,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那个……这位是地府鬼将……钟馗。”
    “钟馗?地府真的有钟馗这人?”
    不过问完,胡蛮儿便有些后悔,现如今自己已经见过无常,既有无常,怎能少的了钟馗。
    这有关钟馗的传说,坊间有着不少版本,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样一段。
    相传,古时雍州终南山,有一位贫寒进士,姓钟名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长相可谓是极丑。
    自小习武练拳,有着一身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本领。话说一般舞枪弄棒之人,皆不喜读书写字。
    但也有一些人偏偏文武双全,而钟馗就是这么一位。不仅拳法博大精深,就连文采都高人一筹。可谓是满腹经纶。
    偏偏性格又刚正不阿,待人正直。
    钟馗打小便奋发图强为的就是考取功名,报效朝廷。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目的,所以钟馗总是比他人用功。经常是废寝忘食的读书。
    然黄天不负有心人,钟馗凭借着堪比常人的刻苦,终于考取到了功名。成为了一代状元郎。
    就连监考的大臣们,都被钟馗的文采所折服。
    但是,就在钟馗提名至金銮殿受封时,皇帝见到钟馗的模样,吓了一跳,并说出如此言论。
    “我朝取士,全在身言书判,此等丑陋之人,如何点为金科状元。”
    身边大臣亦有为其求情着言。
    “人之优劣,全不在貌,圣主岂不闻晏婴三尺而为齐相,周昌口吃而能辅汉,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万望陛下三思。”
    一时间朝堂之上乱作一团。
    皇帝沉吟片刻后还是开口。
    “不妥,不妥。若封此人为状元,恐世人笑朕不识人才也。”
    钟馗听后勃然大怒,恨皇帝昏庸,恨自己生而异禀,说了一句。
    “失意猫儿难学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后便一头撞死在了金銮殿上。
    皇帝见此触目惊心的一幕,心中有些悔恨,又怕世间百姓骂其昏庸,不识人间英才。便命人将钟馗以状元身份厚葬,并封其为驱魔神,以祛人间邪魔,捉鬼拿魂。
    后来被地府阎王识才,命其看守丰都大门,做了个鬼将,又叫其镇魔将军。
    还有一个传说。
    有一代皇帝,得了一怪病,宫内御医想尽办法,但都无法将其治好。
    一天深夜,皇帝梦见一牛鼻子小鬼,身穿红衣,一脚穿靴,一脚光着,靴子挂在腰间。这个小鬼偷偷盗走了贵妃的紫香囊和皇帝的玉笛。
    这时突然出现一个身高三丈的巨大鬼王,头顶破帽,穿蓝袍,束角带,一下捉住小鬼,用手指剜出两眼,然后把小鬼撕成两半吃掉了。
    皇帝忙问大鬼名讳,大鬼上前奏道:“臣是终南进士钟馗,因应举不捷,角殿阶而亡,死后成地府座下鬼将,看守丰都大门,誓除天下恶鬼妖孽。”
    唐明皇大梦醒来,霍然痊愈,于是召宫内画家依梦中所见,画张“钟馗捉鬼图”。
    图画好后,皇帝瞪着眼睛着了半晌,叹其画功微妙微翘。
    并将此画悬于后宰门,用以镇妖驱邪。
    自此后,民间才知钟馗此人,并每逢新春,便将其画像贴于墙体,用来镇宅。
    胡蛮儿听无常说此人是钟馗,这才稍稍对其有了些许的好感。
    相传钟馗此人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正如此想着,钟馗已行至胡蛮儿身前,双目如铜铃般瞪着胡蛮儿。
    看了半晌,转头问无常。
    “此人怎么回事?”
    声音如同震雷,难听至极。
    无常样子有些委屈。
    “这……这位上仙……”
    话还未说完,钟馗那孔武有力的大手已经朝无常二人拍去。
    “堂堂无常,玩忽职守,连个小鬼都锁不来,留你二人何用。”
    一只小手撑住了钟馗的大手,钟馗大手久这般停在半空不能再下分毫。
    胡蛮儿扭头望了一眼无常。
    二人早已跪地求饶,口中呢喃。
    “将军饶命,饶命。”
    钟馗咦了一声,低头望去。
    胡蛮儿单手负后,看都不看钟馗一眼。
    “原来如此。”
    钟馗将手抽回,扶了扶有些歪的官帽。
    “是位修士啊。”
    胡蛮儿上前一步,抬眼看向钟馗,缓缓开口。
    “你……就是钟馗?”
    钟馗并未料到,身前这个貌似面积不大的少年能如此处事不惊。
    “呦?有些见识,即知本将为何不逃?”
    胡蛮儿凄惨一笑,露出一口贝齿。
    “逃?为何要逃?我要去的是阎罗殿,去与阎王论论道。你可会阻我?”
    说完手掌虚空一握,山魁剑身,飞速而来,落入胡蛮儿手中。
    一旁的山魁剑灵,像只雀跃的小雀儿,拍手叫好。
    “公子,这话大气。奴婢都有些喜欢上公子了呢。”
    胡蛮儿扭头看了山魁剑灵一眼。
    “我有喜欢的姑娘,她叫婉晴。”
    说完,也不管那丫头是否有些难过,双腿屈膝,猛然蹬地,整个人腾身而起,向钟馗冲去。
    钟馗大喝一声,一拳打来。
    拳意呼啸,带起一阵罡风。
    胡蛮儿横剑去挡,却被一拳打在剑身之上。
    钟馗这一拳,看似不经意,但只有胡蛮儿自己知道,力道到底有多大。
    胡蛮儿在空中翻了个身,落在地上。
    刚刚落地,另一拳已然临至。胡蛮儿再一个翻身,方才站立的地方已经被钟馗的大拳砸出一个大坑。
    胡蛮儿抬头看了看钟馗。
    钟馗正巧也在看向胡蛮儿,四目相对,闪出一丝火花。
    一颗被溅起的石子落地,好似开启了二人相战的号角,胡蛮儿大喝一声。
    “山魁,归位。”整个人再次腾身而起。
    原本还蹲在一旁地上画圈圈的山魁剑灵,猛然起身,化作一抹光,落进了山魁之中,山魁瞬间光芒大盛。
    胡蛮儿握着山魁,高高举过头顶,又是那柄巨大剑影,出现在了这地府之中,这一次似乎比上次砍龙时,还要巨大,光芒更加刺眼。
    大剑,缓缓落下,看似缓慢,实则风驰电掣。
    大剑一出声势浩大,钟馗望着大剑却一时愣住,忘记了闪避。直到剑停在了钟馗的头顶处,只差分毫,纹丝不动。
    钟馗吞咽了一口口水,一滴汗珠顺着脸颊滴落。
    胡蛮儿收了剑,走到钟馗身前。
    “我,够格吗?”
    钟馗点点头,又摇摇头。
    “方才不算,我们再来。”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两声清脆的咔咔声。
    钟馗猛然转头,丰都大门的牌坊上那个都字之上,一道深深的裂痕,将都字,一分为二。
    钟馗再次扭头看了看胡蛮儿。
    “本将方才说笑的。”
    就在此时,一道光,自头顶的一片黑暗中射下,正好打在胡蛮儿身上。
    几乎所有人都抬头望向光柱的尽头。
    “胡蛮儿,回去吧。”
    话必,胡蛮儿身体缓缓升起,向上飞去。胡蛮儿低头望向钟馗无常,以及身下所有的人。直到一切都再也看不到,胡蛮儿再次陷入了黑暗之中。再无知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