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山河》观道册第七章山门

剑气山河最新章节目录
   清晨的初阳冉冉升起,官道边的一株小草上晶莹的露水缓缓滴落,落入土中,如此反复。
    此时的官道上缓缓走来三人。毋庸置疑,正是吴道子师徒三人。
    走在最前方的是胡蛮儿和婉晴,确实如婉晴所说,有了胡蛮儿的加入的确多了几分欢快,少了些许寂寥,二人年纪相当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还有……呃……吵不完的架。虽说是吵架,在吴道子看来大多是嬉笑打闹,打情骂俏罢了。
    这不?此时的二人你追我赶,好不热闹。
    昨夜风云昨夜雨,今日惆怅今日忧。
    吴道子独自一人走在最后眉头紧锁。婉晴突然跑到吴道子身边乖怜的挽住吴道子胳膊撒娇问道:“爷爷,接下来我们要去何处啊。去毓璜城如何,听说那里梨花要开,美极了。”胡蛮儿也扭头看向师父。
    “不,我们要打道回府。”吴道子爱怜的摸了摸婉晴的额头。
    “为何?发生何事了?”婉晴皱眉问道。
    “昨夜,你爹差黄鸟送信与我,要我回山门一趟。说有要事相商。”吴道子拂了拂胡须眺望北方。
    “我们才刚出山门不足一月,如今便又要回归山门,我爹也真是的。何事如此紧要,真扫兴。”婉晴嘟嘴道。
    “晴儿休要胡闹,如今妖物频繁现世,必然非同小可,你爹要我回山肯定也是收到什么风声,此事不可胡闹。”吴道子一改往日玩闹之色,微怒道。
    婉晴见爷爷面有怒色,不由得有些忧虑,爷爷自小便对她宠爱有佳,若无要紧事,定不会如此对她说话。心中多少也知道此次回山定有要事,便不再多做放肆。
    胡蛮儿自然是更无异议,当然是师傅到哪徒儿便到哪。
    话毕三人便一路无言,直直北行……
    云霞山脉,地处北方中部,由四座巍峨的山峰组成。四座山峰直直插入一座大湖之中。名曰青平湖。湖水清澈见底,平静无奇。山底皆有一条渡桥,面向四方。用以迎接四方往来,拜山许愿,求签问卦的百姓,信徒。
    再往上则是高耸险峻的阶梯,直通山顶。虽是险峻万分但见来往的百姓仍是络绎不绝,渡船穿梭繁忙。显然是山顶道观香火鼎盛。此观应是天下第一观凌霄观无疑了。
    自济世道祖力压群魔后慕名而来的百姓便与日俱增,连绵不绝。俨然一副辉煌光景。
    远处岸边渡口处站立三人,静静地等待着归来载客的渡船。
    胡蛮儿瞪大了双目痴痴的望向这平生仅见的一幕。肃穆庄严之感油然而生。尤其是四座高耸的大山冥冥中带来的压迫感。让胡蛮儿感觉有些许的窒息感。
    这便是将来自己要修仙问道的地方吗?此时的胡蛮儿有些如梦似幻之感。吴道子伸手拍了拍胡蛮儿的肩膀开口道:“船来了,随为师入山。自今日起,你便在此修行。来日方长日后有的是时间让你观摩。”说罢脚尖轻轻一点,双手成爪,抓住身边二人轻轻一跃,不见如何用力便已然踏上小舟。引的胡蛮儿敬由心生。
    行舟看似缓慢实则很快便行到山脚,下了渡船后吴道子指着蜿蜒的阶梯对胡蛮儿说道:“蛮儿自明日起每日登山三次,为你练体。可能做到?”
    胡蛮儿抬头望向漫无边际的石阶,缓缓吞了一口口水。随即猛然点头,面露坚毅回道:“弟子可以。”吴道子满意的看了一眼胡蛮儿微笑不语。
    来钱一直蹲坐在胡蛮儿肩头从不离身,但此刻见到这般巍峨的山峦,顿感亲切,自蛮儿肩头跳下便叽叽喳喳的跑了开去。婉晴怕来钱走丢便要开口阻止,胡蛮儿抢先一步开口道:“无妨,来钱聪明的紧,它可以找到我的。”婉晴见胡蛮儿这么说便也放下心来。经过这些天与来钱相处,自己便是越发的喜爱这只猴子。
    三人行至山腰处,婉晴还好,虽说是女子,但自幼便在这山中长大,早已习惯了这登山之苦。可胡蛮儿确是叫苦不迭。才至山腰便气喘如牛,满头大汗。其实吴道子本可带着二人御剑直抵观内,但却想让胡蛮儿自行领悟道之一途的艰苦,便任由蛮儿自己登山。
    毕竟胡蛮儿还是肉体凡胎,累是自然。吴道子见徒儿如此也不忍继续便驻足让他休息片刻再行。
    胡蛮儿一屁股坐下呼呼喘着大气。转头看着婉晴气定神闲的模样,边敲打自己的腿边对她说道:“婉晴,你难道不累吗?爬了这么久。”
    婉晴的眸子早以弯成了月牙,微笑道:“我自小在这山中长大,在我很小的时候便可以自行走这山路几个来回了好吗?你看你笨的,还不如我这个小女子。”
    胡蛮儿听罢顿时脸红不已。吴道子则独自跃上一旁的一棵不倒松,站于树顶随山风轻轻摇摆,目光死死的注视着西方。不做任何言语……
    三人稍作休息便继续登山。虽是缓慢,但最终还是登顶。当踏上最后一阶石台,胡蛮儿扭头回望,但观此景当的是半山半海半神仙,雀唱翠柏绕谷间。极目白帆驶空尽,烟云缥缈醉神仙。
    胡蛮儿唯唯诺诺的走到吴道子身前拉了拉师傅的衣袖,怯懦道:“师父,打个商量呗。”
    吴道子看了一眼正在揉腿的徒儿,不解的回答道:“如何?”
    “师父,打个商量,每日往返两次怎样?”胡蛮儿谄媚的笑道。不必多说自然是一记板栗伺候……
    凌霄观,位于北位,主峰凌霄峰,此峰高入云霄,站立峰顶似入云间,如梦似幻,何其壮观。东位缥缈峰,虽高不过凌霄但林木茂盛,用于储藏道法经书,兵器异宝。西位朗清峰,峰顶平坦无奇。用于弟子修道习武。南位苍首峰,四峰之中最矮的一座,确是房舍密集,用于弟子长老居住。四座山峰竟是由四根极粗的铁链衔接在一起。山峰之间往来便是通过这段铁锁。不知是何时何人所铸,鬼斧神工都无法形容此番景观,堪称神迹。
    胡蛮儿望着这一番奇景心底翻江倒海,瞠目结舌。吴道子心知徒弟此时心境,但并未多做解释。只是淡淡的说了句:“走。”说罢便带着二人走向凌霄观,不时的还有周边来往的香客见到吴道子便躬身行礼。吴道子也点头回礼。
    不多时,三人就来到凌霄观主殿正门,正门上书凌霄观三个大字,字迹潦草但笔峰孔武有力。显然执笔者内力雄厚,不然万万写不出如此霸气的三字。正门两边雕刻有同样出自此人手笔的对联左手边:道步清虚,位登九五,金阙化身于九秋九;
    右手边:德居太上,尘遍三千,皇宫毓秀于三月三。横批:一心问道。
    “何为道?道为何?天是道,地亦是道。吾为道,尔等亦可是道。万物皆有道。道可通天,道可成仙。只为善也,大善……”观内传来一段浑厚道语。声音低沉带走磁性。婉晴闻言笑着跑进观内,大声叫道:“爹。”吴道子则是不屑的扭过头去。但随后还是带着胡蛮儿进入了道观。
    观内正堂之中树立着三座高大神像。正是三清祖师。堂内烟雾缭绕,香火旺盛。供台之上的贡品也是琳琅满目。此时大殿内一中年文士负手而立。着一身淡青色长袍,皮肤白皙,站的笔直,面向三清。婉晴已然站立在此人面前环抱住此人手臂。
    中年文士笑眯起眼睛,摸了摸少女的头,暖声道:“闺女,饿不饿?爹给你做红烧肉去。”
    婉晴快速点头道:“饿饿饿,饿得紧呢”
    “咳咳,你爹我还没死呢,眼里只有你闺女没我呀,白给你拉扯这么大。你的之乎者也,百善孝为先,都学到狗肚子里了?”吴道子不满的发声,但嘴角却还带着淡淡笑痕。
    中年文士尴尬一笑回应道:“爹,你这是哪里话,早就给您备好上好花雕等着您呢,再说了您骂我是狗,那您岂不是也……”
    吴道子闻言一瞪眼,举起老拐作势便要打,文士见状立马服软道:“爹,爹,我错了错了。咦?这孩子是?”文士方才精力一直在女儿身上并没有看到吴道子身后还有个孩童。等片刻消停后才发现吴道子身后的胡蛮儿。看到胡蛮儿后的文士先是一怔,面色微微一变,但随机便隐藏得无影无踪。
    胡蛮儿一脸惊讶的望着这祖孙三代,张大嘴说不出话,这一家人怎的如此……如此不正经。但随即便释然,上前一步深深作揖,恭声道:“晚辈参见观主,我是师父刚收入门下的弟子。”
    文士听罢扭头看向吴道子讶异道:“咦?老爷子您不是说不会收徒吗?如今这是……”
    吴道子听罢面上闪过几分郑重。与文士对了一眼。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随即恢复如常,开口解释:“缘分到了自然顺理成章,怎的老子收徒还要跟儿子解释?”
    文士自然察觉到父亲异样,心知此事必有蹊跷,当下不好询问,便附和道:“自然不必,自然不必。”
    即入山门,自然要拜。但胡蛮儿破庙内已拜过三清,便也略去了那些繁文缛节,简单拜过祖师便跟随文士入了苍首。期间自然要经过那段铁锁,又引得胡蛮儿一阵唏嘘。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更别谈让他向下望了。
    吃罢饭婉晴拉着胡蛮儿挑选了适宜房舍,已是近黄昏,婉晴便带着胡蛮儿四处熟悉一下。行至铁索旁二人驻足,望向天际,夕阳似火,映染天边的云,秋风习习,扫过彼此的发。余晖打在二人身上如梦如幻。胡蛮儿扭头看向婉晴,有些痴迷,眼中满是温柔。婉晴见此本就被夕阳渲染的面庞更是大红。娇嗔道:“你看什么,再看把你眼睛挖出来。登徒子。”
    胡蛮儿尴尬挠头,扭头再次看向云海,突然感慨道:“我自幼便无依靠,何德何能得此造化,能与你和师父结缘。此缘还不是深不可测吗?若有朝一日让我拿命去换,我也愿意。”
    婉晴听罢心中涟漪阵阵,并未做声,悠悠伸出小手,握住胡蛮儿的手。一起无言,不知从何时起婉晴对这少年生出爱怜,也许是第一面。也许真的是前生,总之说不清道不明。
    正在此时,身后灌木丛中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婉晴皱眉问道:“何人在那,出来一见。”胡蛮儿下意识将婉晴拉至身后面对着身后黑暗中的事物。
    突然灌木丛中探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面上四道白绒,正是来钱无疑。但随即又探出一个脑袋。猪鼻獠牙,竟是一头硕大的野猪,而且来钱正骑在他脖子上得意洋洋,冲着二人做鬼脸。
    二人顿时放下心来。但随即又觉无奈,才短短一日来钱便做到了骑猪看夕阳?二人对视一眼哄然大笑。只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