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主莫问》临城化墨第三章:同聚西城

剑主莫问最新章节目录
   仲西侯不由笑了出来,他曾令人搜寻过黯炎仙君不二尊者的踪迹,结果亦可知。针落人海亦可寻,而叶归森林又如何?千算万算都不曾想到过,自己的师尊一直住在自己的掌权区域。
    “弟子寻过师尊踪迹,小师弟,找到了?”
    “你十岁时花满西城的仲南燕还在,我奉命取他性命不成,他还饶过了我,你在。你十五岁,仲大侠毒并,那时的不夜城已经人心慌慌,我替你复仇收你为徒。你二十岁,四城和围此地······”
    “师尊为弟子除去了四城首将,然被人暗算,身中火毒。”仲西侯没有停下,“弟子二十二时,师尊孤身赴东海,之后消失于天下,踪迹无人可寻。弟子以为师尊已为火毒焚身,现在看来,倒的确无需为师尊担忧。”
    颜啸不由面露微笑,可惜这傻孩子不知道,至少在这天下,除了那妖人,无人能伤他颜啸分毫。虽如此,这颜啸却打趣道:“寒心啊,多年未见,徒儿开口就是咒骂死不死的。”
    “若师尊不是以这一世修为与义父切磋,义父又怎有机会。弟子言语有失,师尊莫怪,那,师尊要弟子做什么?”
    “寒风起,猎鹰季,小西甘心一生屈居西地?”
    仲西侯微微皱眉,他所识的颜啸,不曾管天地兴旺,只喜好刀剑走天下,路见不平侠客所为。
    仲西后身侧那黑甲的侍从一句轻声“侯爷······”
    仲西侯余光瞥了这人一眼,黑甲侍从不再言语。
    “不夜城是仲南燕的命。”
    简单几字,已表明立场。颜啸没有不悦,反而满脸微笑。如此就好,如此就好,他并未挥袖化凤凰,潇洒离去,反倒在城主府住了下来。
    高床暖枕,下人丫鬟,颜啸却睡不着觉了。他想起那埋伏在黑暗处静待时机给人致命一击,在囚笼中忍受各种酷刑,还有旁人的鄙夷与不耻。那些日子的每一天都如同刀一般深刻在他脑中。
    多少旧人黑发白雪,又成枯骨,可时长噩梦,终是没能放过自己。
    有些东西,事情会淡去,但记忆却不会褪去,可这段记忆却渐渐,渐渐褪色。
    清竹淡雅,四草幽幽,月光朦胧下,他端端正正,身子笔直笔直地坐在石凳上,桌上指甲为刀雕刻棋盘,一人执二色子。
    那黑子放下,屠龙无悔,那白子再落,暴雨梨花;风盛水起,蛟龙斩月。
    “唉,一子误,满盘皆输呵。”
    月光下,他手中的东西散出泠泠的白光,那是一管玉箫。
    玉箫的主人,颜啸曾寄予厚望,可惜啊,纵然天资无双,还是不舍红尘。
    起风了,一片叶子翻滚风中,渐渐落下正中那盘棋死处。
    颜啸笑了:“进死退生,退则输,进则需拼上一把,得一个鱼死网破。错一子也不定为输。”
    再看这支玉箫,或者,赌注虽大,但这一世,或许当真能了了心愿。
    大漠最会骗人,在来来往往之后,风沙会掩住脚印,让人误以为那人不曾来过。少时的仲西侯便是如此,“泣鹫使”,这三字是如此触目惊心。
    它曾是王朝最令人害怕的杀手组织,旨在维系安宁。
    济世仙君到了最后竟会成立这样的组织,可权利这玩意儿无论在谁手中都不可能永远运用正确,力量无论在谁身上也不可能永远用来维系正义。
    “泣鹫使”,便是如此。终究,大邺王朝的燕云骑中,再无“泣鹫使”。
    然不二尊者四个字能唤来的人,还差能力不凡不问缘由的死士么?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尊对弟子有恩,弟子又如何能做不义之事。”
    大漠的风带走了这句话,把它深深埋葬。
    时间对谁都是公平,一天过得很快,起床穿衣三餐之后还复床榻。而对有些人而言,一天并不好过。
    颜啸坐在通风处喝着水,风如刀刃,划过生痛,而水是冰凉冰凉,那种寒彻心骨的冰凉。这种时候他常常会羡慕他那位兄长,虽是以一种残忍至极的方式死去,但总好过他这般,活死人,日日受苦。
    “师尊可要喝几杯?”仲西侯穿着一件绸缎长袍,样式简单华丽,是那种较之柑橘要淡化的黄色。颜啸也不说话,因为小西的话,一向不多。
    “酒是好东西,它能助兴、解闷、消愁,同样的,它也能乱性、烦恼、伤人。酒喝多了会上瘾,同样的,人杀多了也会上瘾。”
    说这句话的人,喝酒上了瘾,要他杀人,却连拔刀提剑都感觉没那力气。
    再说我们故事最开头落花栖的那位,他正是颜啸的另一个弟子,萦如歌。
    既然知道了师尊行踪,自然不能再无动作。
    萦如歌虽承的习的是仙家道法,仙术道法,更多的,还是仙术令人满意。
    或者他该一身白袍恍如仙人,亦或一身道袍绣八卦似是天师,但他却总喜欢整一身云游僧的行头。
    现今也是,白纱斗笠,藏青色的补丁僧衣,背着一破布包裹,拄着禅杖孤身一人走在大漠。
    萦如歌有个怪癖,一个人的时候喜好自言自语,话特多,还多半都是废话,可一旦人前,尤其生人前,立马安静得让人会误以为这是个俊俏的哑巴,或是声音冰冷毫无情感可言。
    他咒骂说:“这奶奶个腿的,热煞哈嘻······”
    才自言自语几句,就听风中传来了哭声喝声怒吼声,他本准备不多管闲事,安安静静离开。
    怎料,竟因天气炎热感官判断出了问题,反而一步一步走向了声源处。
    见怪不怪,是一群匪人劫持了一车商队,看着也是有趣,匪人不过五人,这车商队男丁起码十人,竟还能被喝住腿软移动不了。
    这窘迫和尚看了看这打劫现场,扭过头去装作没事人一般又自顾自朝不夜城方向赶路。
    因为这里是不夜城,所以萦如歌不能随随便便使用那凤凰御灵术,毕竟随心所欲幻灵为兽的本事天下精通的人当真不多。
    余光瞥见,商队中的妇孺双眼湿润,嘴角欲启又闭,好似想要呼喊救命又摄于淫威不敢说话。那妇孺之中有个番邦女子薄纱遮面,金发碧眼,很是好看。
    萦如歌看着这双碧蓝碧蓝,好似上等宝石的眼睛,有那么一瞬失了神。
    纵然如此,在萦如歌看来,凡事有因有果,天道如此,自不会随意插手。更关键的,萦如歌这人,从不愿多管闲事,省得惹了一身骚。
    可这帮匪人也是傻愣,竟还以为一个窘迫僧人身上还有什么值钱东西,拦下后搜弄鼓捣一番,发现真的是个清水馒头充饥果腹的和尚,破骂几句就准备放人。
    说来有趣,有的时候人的蠢与笨当真毫无下限,那个虎背熊腰满脸虬须的匪人还伸手要去摘和尚的斗笠,这下有趣了。萦如歌一个下腰躲过,又一个鲤鱼打滚紧接着纵身跳起,一膝盖将那八尺大汉给顶飞四五丈。
    踢到大汉下巴,萦如歌皱了皱眉,这触感略有不同。
    这下好玩了,匪人们红了眼,那商队的人都真以为是遇到了活佛罗汉,纷纷跪拜。
    “贾人行囊里头可有红袍?”
    商队头头也是汉人,误以为和尚要的是名茶大红袍,忙答:“这次是从南边过来的,有上好的龙井同铁观音,师傅可······”
    “本座问的是你地方可有红衣长袍?”
    商队头头一愣,连连点头答:“有有有,有棉布的也有绸缎的······”
    匪人一个个更加怒火,这和尚是真不把自己放眼里,拔刀就一个个冲向和尚,哪怕得罪佛主也要活剐了这和尚。
    和尚一动没动,丢掉禅杖,双手结印,右手双指散出红光,就见和尚在空中双指挥动似在画符,口中大喝:“天将地祗,去佞散恶,如干神怒,粉骨扬灰!”
    一红描符文散成五组各自飞向匪人,才触碰,就见匪人浑身颤抖,弹指功夫化为烟灰消散。
    商队的人个个都看傻了眼,正说呢,不夜城附近虽偶有匪骑,可怎的会有人胆大到白天也敢如此劫财掠货,就不怕巡逻的黑甲么?
    那商队头头忙上来各种奉承恭维,和尚直接伸手,说:“把你那红衣袍子取来,本座要换下这身僧衣。”
    “那师傅是要锦缎的还是粗麻布衣?”
    “自然是锦缎的。”
    “好嘞,五两银子。”
    萦如歌是当真瞪大了眼,这商贾之辈实在贱骨头,喝问:“本座救尔等性命,取件衣裳做酬谢还不成么?”
    “人情归人情,买卖是买卖,不能混为一谈。若换成粗麻布衣,就三十······”这人话没说完,脚已腾空,萦如歌已单手将他提起。
    一刻钟后,就见这云游和尚脱了破布僧人,丢了禅杖斗笠,一身棉布白袍,外头披了件锦缎红衫,束起头发,又缓缓戴上了那黑色木雕面甲。既已这般打扮,那也不必一步一步走去西城了。
    思索如此,就掏出一根鲜红羽毛,抛向空中。
    “嘭”一声,一只展翅四丈的燃火凤凰凭空出现,萦如歌脚下微微用力,身子一跃便到了凤凰背上,盘膝坐下。就听一声嘶鸣,燃火凤凰扑扇翅膀向不夜城飞去。
    商队众人见救命恩人竟似神仙,纷纷在沙地上开始磕头跪拜。
    那吸引过萦如歌目光的番邦女子起身,也不去抖落身上流沙,自顾自向东走去。
    而那商队头头,看着那僧不僧,道不道,似贼非贼的人抢了自己衣裳还搞出一只大凤凰,不知该震惊还是破骂,一时之间愣在了那。
    又约摸过了一刻钟,才爆出一句:“娘西撇!”
    正如在仙居小楼时一样,繁华的街上人来人往密如急雨,但总有那么些人是比较显眼的。
    又是那个身着白银虎甲,背负白银大刀,腰系破碎红巾的女人。原先那个对她畏惧万般的杜同早已不见。
    她站在一中土女人开的包子铺前,老板娘体态丰满,衣着普通,脖间项链与耳坠却是金子做的。她笑脸逢迎,即便你不买包子也同等招待,这等态度倒不怎么像中土人。
    萦如歌喜欢吃包子,他嗅得出那是几个牛肉包子,那麻辣鲜香的味儿猪肉、羊肉馅的包子是不会有的。
    毫无防备,那女人看也不看从袋中抓了一包子如丢石打鸟一般打了过来。萦如歌也实没料到,女人巧劲,若没齿叼二十斤刀刃的力,恐怕早被打落了一地的牙。
    果真皮薄味美,汁水咸辣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