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五行劫》〖第五卷·土之卷〗《月落长安》第三十六章十里亭前咒杀人[2]

贞观五行劫最新章节目录
   下与夏凉同出太极门。”
    艾离抱拳还礼,对他顿生好感。他自报门派,便是以江湖身份会友,暗示他的来意与官府无关。
    落座之后,白浩晨说明来意,“我来此地,一是听说夏凉出事,前来探望。二是有件要事想请诸位帮忙。”
    徐绍风道:“白大人有话请直讲,小子自当尽力。”
    莫小雨也道:“若是刘大哥伤病之事,包在我身上。”她与徐绍风都曾受过白浩晨的相助之恩,此时他出言相求,自是不会推托。
    白浩晨拱手称谢后说道:“泰山明空派新任掌门尚天华近日率领门下抵达长安。此人性情暴虐,身份微妙,此时出现,怕是欲图搅动京城风雨。若他攻擂,请诸位无论如何不可让他夺冠。”
    “正是。”徐绍风看了艾离一眼,说道:“尚天华武功高绝,恐怕只有大师姐或二师兄能与之一战。”
    竟连不服输的四师弟都坦言不是对手。暂抛心事,艾离若有所思地问道:“这位尚天华究竟是何等身份?”
    **********
    李艺(罗艺)简介:
    李艺本姓罗,出身将门,原为隋朝虎贲郎将。隋末,炀帝残暴骄奢,徭役繁重,致使民不聊生,反叛遍生。罗艺驻守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物产丰富,引得附近强人竞相抢掠。涿郡留守众官将皆不能敌,唯罗艺独自出战,屡次击退抢掠的强人,一时勇冠三军,威名远扬。此举为留守他将嫉恨,欲以加害。罗艺察之,率兵夺城,自立为幽州总管。大业十二年(616年),起兵前他曾激励将士,“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旧唐书·罗艺列传》)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杀炀帝于江都,遣使拉拢罗艺,被罗艺斩使拒绝。他自称隋室旧臣,为炀帝发丧三日,遥致悼念。“我隋室旧臣,感恩累叶,大行颠覆,实所痛心。”(《旧唐书·罗艺列传》)
    河北幽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窦建德等各路义军前来拉拢,罗艺均不屑与之,独愿归附于唐。“建德、开道,皆剧贼耳,化及弑逆,并不可从。今唐公起兵,皆符人望,入据关右,事无不成。吾率众归之,意已决矣,有沮众异议者必戮之。”(《旧唐书·罗艺列传》)
    此举引窦建德大怒,率十万大军来攻。罗艺采纳巧计,以残兵临水背城为阵,引诱窦军。待窦军半渡之时,伏兵精骑邀击,大破窦军。唐武德二年(619年),唐廷赐罗艺姓李,封燕郡王,罗艺更名李艺。李艺归唐后的三年里,数次击退窦建德之军对幽州的进攻。当时窦建德攻占河北及山东大部分地区,所向皆克,唯独幽州屡攻不克。李艺如同一颗钉子扎在幽州,令窦军如芒在背,并促使唐/军合围之势渐成。
    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兵败,枭首于长安,其旧部推举窦部将领刘黑闼为主帅,起兵反唐。李艺领命南下,与众唐将会剿刘黑闼。多番征讨,武德六年(623年),李艺与太子李建成会师于洺州,大破刘军,刘黑闼被俘。
    李艺请求入朝,被李渊盛情接待,拜为左翊卫大将军,居家长安。李艺自恃功高,目无他人。一次李世民的部将到其军营办事,李艺竟无故殴打对方。李渊闻知此事,将他抓捕,过了些日子才将他释放。时值突厥屡犯边境,李渊认为李艺素有威名,为突厥所惮,于武德八年(625年)令其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守泾州(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北泾河北岸),屯兵在华亭(今属甘肃)和弹筝峡(今甘肃平凉西北),用以防备突厥。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郁射设率数万骑兵入塞,围攻乌城(今山西盂县西北)。唐高祖李渊命齐王李元吉率李艺(时为右武卫大将军)等前去救援。
    李艺自从与太子李建成相识后,结为党羽。李建成私征骁勇之士2000多人,充当东宫卫士,分驻东宫左右长林门,号长林兵。李艺也从幽州调集突骑300名,备为东宫低级警卫军官。他前去营救乌城一事,也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手安排。李元吉掌握军权后,便奏请抽调秦王府勇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等随军,用以消弱李世民实力,欲乘机将其除掉。但李世民先下手为强,于六月初四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夺取皇权。
    李世民即位后,拜李艺开府仪同三司,并未因李艺是太子一党而加以处罚。然而李艺却一直内心不安。当时曹州(治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南)女巫师李五戒自称能治百病,且擅于相面,李艺受其所惑,密谋反唐,事败身死于贞观元年。
    《新唐书·罗艺列传》评之:罗艺自负武艺高强,任气行事,终归身首异地。一生中归唐立功,可谓有识,但又听信妖言而为叛,善始不善终。
    另:本文中罗艺之女焰刀艾离,乃是杜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