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剑往生》第一百三十二章亦正亦邪平乱崖

此剑往生最新章节目录
   李纯杯中的清茶冒着热气,金面具下,瞧不见他的眸子,只是静静等待上座的皇帝慵懒的看手上的奏本,并不说话。
    这大殿显得很是安静,只有袅袅烟气在殿中的盘龙柱上环绕,几小太监卑躬屈膝站在两边,边上还站着张茂则,张茂则这些日子重新在皇帝跟前侍奉,照顾皇帝的出行,皇帝甚至将皇城司的宫禁之权也交给了他。
    张茂则为人敦厚,也不是巧言令色之人,跟了皇帝那么多年岁,两鬓斑白了几缕,他其实并不大,垂手侍礼。如今再握皇城司大权,仍旧谦卑顺服,李纯瞥了他一眼,暗暗点头,开口道:“平甫如今,多少岁了?”
    这一声问,张茂则也只是一愣,随即谦恭的施礼,看了眼并不在意的皇帝,才与李纯说:“回李大人,茂则今年,刚刚过了无解的年纪。”
    人至四十,不惑无解,人言四十不惑,不为人世百态苍生所困,过了难解轻浮红绿市井地方的年岁了。
    这张茂则虽然是个阉人,从小就在宫墙之中伴随皇帝赵祯长大,却并非是个无知的太监,相反,还是皇帝身边少有的可用之才。
    李纯点头:“没曾想平甫,也这样的年纪了。”
    “平甫原来也不惑了。”皇帝合上奏本,他看着张茂则,感慨一声,随即让张茂则添上一杯茶,喝下肚:“不过现在见你,也确实,连头发也斑白了些。”
    其实赵祯比张茂则还要大上万岁,只是如今也是头发乌黑发亮,元气十足。
    “臣年少捕捉盗贼,去的御药院领学时,有太医瞧见了臣,当初就交代了平日滋补的药,只是侍奉官家,这些日子也断了药。”张茂则说,他在御药院时,连皇帝都时常用他看病,平常的小事,也会传唤他。
    皇帝点头,并不多话,他看向了李纯,随即抓着手上的这奏本,说道:“这云州,光是五京甲兵便有六、七万,李郴还有那依仗在手的云州骑军上万,数出云州,南下劫掠,此事,李纯……”
    皇帝直呼其名,却是疑惑的问,这自从燕云之地入手辽朝,这辽人南下,只要跨过雁门关隘,或是越过山丘峻岭,便能够出其不意的出现在大宋腹地,辽人的骑卒大多又是一人数马的奔走,光是大宋的骑卒,纵然能够追杀上,数量又差的太多,即便追杀,也打不过。
    大宋自立国以来,数次大战,都是为了要取回燕云十六州,要将长城留在手中,只是时机未到,大宋与辽人的交锋,败多胜少,凡是大战,辽人的骑军又太过凶悍,一旦兵败,便是溃兵数万的遭人屠戮。
    这并不是说大宋的兵卒惧怕辽人,只是被如狼似虎的辽人铁骑袭杀,一旦溃兵,那便是大难临头。
    “有关云州城的消息,陛下觉得如何?”李纯看着皇帝说。
    皇帝与李纯两个人对视过了好一阵,皇帝才说道:“西京重兵在握,宋辽边陲又悬兵十余万……”
    此次若是拿不定主意,恐怕将来,若想要能够一统江山,此刻已经是最好是时机。
    赵祯隐忍数十载,大宋如今国富民强,国力蒸蒸日上,他手底下的禁军更尚有数十万之众,恐怕将来,也不会比现在还好了。
    这些年他安抚儒家,交好剑门,还将盘踞天下数十年的大山凌天门彻底拔起,被他赶到了北辽儒州城,连魔教人物也已经在他的手中,如今他这里,高手如云,大军在手,若是一战或许当真可以安定天下。
    李纯看着皇帝,起身拱手道:“陛下若是真要动手,国朝大军,民生百姓都需谨慎,这不是小事,需从长计议。”
    “陛下头热要犯错时,底下的大臣,定然冒死进言。”外头走来的人,清清楚楚,潇洒自由,这是皇城中的禁宫深处,这人的到来,外头竟然没人通报,他们并非闭上了眼睛和嘴巴,而是压根就没见到有人进去。
    这人的动作轻盈,一身锦衣足够奢华,上头的珠宝玉石,皆世所罕见!男子生的这样俊美,恐怕世上见不着与他一样的人物了,他的到场,李纯没能及时转身,直到这人站在了他身后。
    “阁下好轻功。”李纯说道,皇帝还坐在龙椅上,皱着眉看着这个突然到来的人,这人的轻功很高,可是他并不知道这人的身份,他并不害怕,身上隐隐有真气护体,皇道真气,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也就道士知道个大概。
    这人的目的,李纯不知道,可是这美貌男子的武功,他不敢大意,深不可测!
    “冒昧而来,失礼。”这人却并没有做出要道歉的姿态,负手而动,在大殿之中肆意行走,周围的小太监一个个也都被吓了一跳,这人在他们的眼前凭空出现一般,在大殿上无礼的与皇帝攀谈,皇帝挥手,张茂则便示意众人退下,随后自己也下去,掩上了门。
    “不知阁下到访,所为何事?”李纯看着眼前神秘的金衣男子,这人的轻功这样高,他的映像中,似乎也唯有左师能有这样的身法,可是他并非左师,更不是凌天门的陆未生、天书阁的老阁主那种人物,这种人物,深藏不露,在江湖中行走,甚至没有消息传出来,这种人最是可怕。
    如同魔教当年的教主重俊,陆未生寻觅他数十年而不得,谁又能知晓,他其实就在汴京,由皇帝照料了数十年,作为暗手。
    这类人物隐忍不发,如今出了江湖,来到皇城中,若要取走皇帝性命,恐怕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皇帝赵祯虽然武功不俗,可也不过是修行了武艺,最多也就到了方寸的功力,这人在李纯看来,至少远超自己和殿长钦,或许也唯有重俊能够阻挡他。
    这人瞧着很是年轻,不过三十的年岁,有这样的本事,李纯更是心中嘀咕,担忧这人要出手。
    张茂则已经退下去去寻秦无痕了,至于重俊,凌天门大战后便一直在养伤,断了手臂,闭关之中根本难以唤醒。
    “见见故人,下山看一看这汴京,还是否与过往一般。”这人说道,肆无忌惮的在这大殿之上漫步,看了眼皇帝桌前的奏本,下一刻他就出现在皇帝身边。
    “嗯?”皇帝一愣,这人的身份!
    太快了,这样近的距离,若是出手直接杀他,他恐怕连反应都不会有,真是眼前幻化过一道影子似得,此人便已经出现在眼下,手中拿着奏本翻看。
    李纯也有些慌乱,连忙道:“阁下到底要做什么?莫要做错事!”
    这人若要行刺,就这人鬼魅般的轻功身法,恐怕就是绝世高手们也接不下此人的一招,太快了,李纯都眼花了一阵,眼前的残影道道,最后这人其实早已站在了皇帝的身边。
    这人是谁?这江湖真的有这样一号人物?李纯吃惊,据他所知的,左师作为江湖上流传的第一轻功高手,想来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天书阁的老阁主更是传说中的人物,也无人知道其人到底真的存在与否,只道这天书阁有这么一位老前辈,武功高强,境界高的离谱,甚至活了上百年了。
    陆未生的轻功也曾名动江湖,曾一人打上天书阁,与左师大战,两个人比较轻功,虽然确实左师的轻功独步天下,可是他终究武功远不如陆未生,两人的轻功又都是高手,终究是陆未生胜了。
    要李纯意思,这人的轻功恐怕也能与左师一较长短了,更可怕的是,这人的内功深厚,身上连兵器都没有,也是,他这样的功力,杀人何须兵器。
    这人看了会儿奏本,就丢到桌上,他并不在意这些,看着皇帝道:“陛下年少时候,你我还曾见过。”
    年少时候?赵祯看着眼前这个人,摇摇头道:“朕虽说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可也能记得起,见过人的名字相貌。”
    赵祯本就是极聪明的人,他自问从未见过眼前这人,只当是这人不过是寻个借口罢了。
    这人能够入皇城都这样轻而易举,本事确实不小。
    门外传来动静,随即张茂则在门外喊道:“押班秦无痕,见过官家。”说着门便被外人拉开,来者秦无痕大踏步的进来,随之一眼就看出,眼前这个身穿金衣的美貌男子很不一般,身上的气韵不凡,更叫人捉摸不透的是,他面对秦无痕,也毫无压力,依旧我行我素的来回走动。
    “我记得你父皇,我第一回见他时,还不过是个喜欢嬉闹的娃娃,自称“元帅”,倒也确有七分英雄气概。”这神秘的来者,只是多瞧了一眼进来的秦无痕,并未如何理会,只是与皇帝说话,谈论的,却是先帝。
    皇帝并未插嘴,先帝少年,确实喜欢捣鼓兵法战阵,连太祖皇帝也十分喜欢他。
    这件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甚至记录在文人墨客的传诵中,传闻甚多,不过更多的是用来调侃先帝。雍熙三年,大宋三路攻辽,大将曹彬孤军深入,进退不定,被辽人以逸待劳,致使宋军大败,后来宋人风闻辽骑追兵又至,纷纷逃命争渡沙河,又折损大半兵马。
    先帝也由此畏惧契丹,继位之后日夜担忧辽人南下掠夺和屠杀百姓,北辽太后、辽主裹挟二十万辽骑南下,一路势如破竹,震动中原!一时间汴京人心惶惶,宰相寇准力主先帝御驾亲征,最后逼得皇帝答应,率军直面二十万辽军铁骑,以黄龙大旗做虎皮,引得守军山呼万岁,才终于反败为胜。
    终于胜了,可是先皇帝却愈发害怕辽人的铁骑,最后签订澶渊之盟的时候,甚至于对前去议和的使臣曹利用道:“只要不割地,契丹索要百万亦可答应。”
    这件事甚至连一向支持大宋的儒门和剑门,都从此不再将先帝当做仁圣的君王,甚至江湖中的豪杰提起先帝,也是嗤之以鼻,恨不得要骂他几句大不敬的话。
    原本寇准和杨家将军的意思,便是靠着先帝的黄龙旗反败为胜,乘胜追击,寻求机会夺回燕云十六州,大好的时机……
    赵祯的脸色不好看,先帝纵使再软弱,再不得民心,那也是大宋的帝王,这来者也不知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张口说道:“可惜了,宫廷之中,哪来的马上真皇帝?他也只是个娃娃,玩心太重罢了,长大了,也没了少年时候的英雄气,一分都没了。”
    男子嗤笑出声:“景德五年的所谓天书,真有意思,在剑门修了那么久的武功,轻功都学不好,只能趴着木梯子,不惑的年纪,去承天门那的屋顶绑上“天书”。”这男子哈哈大笑,也不顾边上赵祯那难看的脸色。
    《大中祥符》三篇经文,说是天上神人送来天机,赵祯知道先帝的事迹,这事情确实做的怪诞了,闹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