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飞鹰在行动》正文第296章恶魔伏法沉冤昭雪[2]

喋血飞鹰在行动最新章节目录
   ,姚成受伤逃窜,将母亲苏兰娥救了下来。
    第一次刺杀失败了之后,姚成立即又精心组织策划了第二次猎杀行动。不料,又被心思缜密、艺高人胆大的李月查知后给破坏掉了。
    此时,李月和苏兰娥都意识到了四伏的杀机,她们母女俩,离别三年后,终于再度重逢相认了。苏兰娥向女儿李月愧疚地道出了与人私奔的经过。
    原来,三十五年前,富商苏哲在一次进货途中,遭遇了劫匪,身上带的进货银子被洗劫一空,本人还被连捅数刀,生命危在旦夕,打猎归来的李文学路过,扔下猎物,急急忙忙的背起奄奄一息的苏哲跑到了神医老饕的隐居地,搭救了苏哲的性命,感恩戴德的苏哲知恩图报,除送钱财外,还把刚出生三个月大的女儿苏兰娥许配给了李文学的独子、一岁大点的李向阳为妻,二人结成了儿女亲家,十七年后,李向阳和苏兰娥遵从两个父亲的意愿完了婚,婚后,他们养育了一儿一女,就是李明和李月兄妹俩。尽管做了十几年的夫妻,李向阳对苏兰娥百依百顺,但是,心高气傲的苏兰娥,还是把只会使枪弄棒的丈夫李向阳看成是一个俗人,总是埋怨父亲苏哲因为感恩悔了她的一生,认为自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李向阳这堆牛粪上。
    那次,儿子李明生病,苏兰娥抓药的时候,认识了二十二岁的药材商人沈煜伦,被他高大英俊的面貌吸引,遂抛眉弄眼,自甘堕落的勾引,一次红杏出墙之后,苏兰娥就抛夫弃子,和沈煜伦一起私奔到了南海城,开了一家药铺,隐姓埋名,过起了名副其实的夫妻生活。谁知,好景不长,沈煜伦做药材生意蚀了本,花光了苏兰娥从李家带来的所有私房钱之后,竟然起了歹心,看苏兰娥虽然是徐娘半老,倒还有几分风韵,算计着要将她卖到窑子里换些银子来花。苏兰娥绝望之余,追悔莫及。她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逃回家去。
    有天晚上,她趁沈煜伦喝醉了酒,悄悄溜了出来,用自己偷偷收藏的一只玉镯,当了些碎银作为盘缠,准备回家,邂逅了茶叶贩子南玉秀,得知了家中的变故,悔恨交加,归心似箭,替夫申冤。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走得还算顺利,沈煜伦并没有追来。可是,刚入原震蟒山神秘湖边,就遭遇到了姚成、赵鹏二人的谋杀,险丧性命,幸得女儿秦月相救,杀死赵鹏,打伤了姚成。之后,又遇姚成带着十多人追杀,又亏了女儿拼死相搏,一已之力,击退众杀手,化险为夷……
    李月听完,又恨又怨地向母亲苏兰娥讲述了家里发生的惨案,并斥责母亲苏兰娥说道:"为了自己的淫欲,抛家弃子,与人私奔,你,没羞没臊,不知廉耻,不配做母亲,如果不是为了给爹爹和爷爷奶奶申冤雪恨,我现在就想杀了你!因为他们,都是被你害死的!"
    苏兰娥哭着恳求女儿谅解她。李月看着泪流满面的母亲,心给软了下来。于是,母女俩决定乔装打扮,由李月扮着母亲苏兰娥的模样,留下来与杀手周旋;而母亲苏碧娥则是扮成一位白发苍苍的乡下老妇人,乘马车走旱路,绕道而回石凤山城,到后,先去找舅舅。然后,李月会甩掉杀手赶回石凤山城与她会合。
    苏兰娥十分担心女儿李月的安危,但是,她见女儿李月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只好同意了。
    再说姚成仓皇逃回来石凤山城,知府董巨虎听说因有一位武功高强的黑衣少女的出现,苏兰娥不仅逃过了两劫,而且距离石凤山城已经是越来越近了,大惊之下,又生出来了一条毒计,决定高价买凶杀人。
    消息刚在黑道上传出,一位自称为"一剑封喉"的黑衣蒙面人就给出现了。董巨虎当然听人说过"一剑封喉"的名头,此人的脾气十分的古怪,长年黑巾蒙面,从不以真面目示人。
    看着"一剑封喉"收了一半定金转身离去的背影,董巨虎仿佛已经看到了吏部的擢升文书正在向他飞来。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剑封喉"的这次刺杀行动,居然也是没有成功……
    李月送走了母亲苏兰娥之后,就感觉到自己已经被人给盯上了。她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径直去震蟒河码头,上了一艘干净的小船。可是,刚驶出码头二、三里路远,就被一条小船跟踪了上来。
    船头撑船的,是一个戴着斗笠蒙着面孔的黑衣汉子。
    李月叫船家把船摇进了芦苇荡。那个黑衣蒙面人,不知何时?已经驾着小舟,绕到了他们的身后,他用小舟狠狠地撞了过来。
    猝不及防下,船夫的身子一晃,就掉入了水中;随即,寒光一闪,黑衣蒙面人的青钢剑,已经直指李月的胸口。李月一声惨呼,落入了湖水中。黑衣蒙面人又狠狠地刺出来一剑,一股鲜血即刻从水底翻涌了上来,染红了半个湖面。
    其实,李月早已经发现被人跟踪了,聪明绝顶的她,暗中折了一根芦苇管子藏在了身上,落水之后,她就含着芦苇管子来换气;当那个黑衣蒙面人第二剑剌下来的时候,她捉了一条大鲤鱼迎了上去,湖上染的,都是鲤鱼的血。当李月确信那个黑衣人上岸之后,才探出头来。
    却见树后闪出了姚成,对那个黑衣蒙面人大加称赞了一番,又把另一半的酬金交给了他,然后骑着马,回去给知府董巨虎报喜去了。
    姚成走后,黑衣蒙面人扯下了脸上的黑布,李月见了,大吃一惊:天啦!这个杀手,竟然是江海虎。江海虎是个江湖侠客,他既是秦月的师傅,也是苏府的管家,因为姥爷苏哲急公好义,危难时刻,曾经施舍银子救过江海虎病重母亲的性命,所以,孝子感恩,江海虎听从母命,退隐江湖,毛遂自荐的成为了苏府大管家,明里暗里保护着苏府的安全,多年来,对苏家忠心耿耿,忠贞不二。
    李月心下正在疑惑,却听江海虎喃喃自语的说道:"苏老爹与我有大恩,老人家去世,没有想到,苏公子居然会派我前来杀害他的亲妹子,唉!骨肉相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谁来告诉我?"他不胜唏嘘地大步离去。
    闻听后,李月不禁心中一震:“啊呀!不好,原来舅舅也想要杀我娘?娘去舅舅家,不是自投罗网吗?”李月急忙上岸,直奔石凤山而去。
    却说苏兰娥化装成乡下老太婆,乘马车几经周折,终于赶到了石凤山城,去了她的娘家――苏家大院。她谎称是苏家亲戚,由看门的老仆人苏岩引领着去书房见哥哥苏连城。
    苏兰娥的突然出现,吓得苏连城魂飞魄散。当苏连城确定她就是妹妹苏兰娥没有死,又听她将三年前与人私奔的经过说了一遍之后,他忽地扬手,给了妹妹一耳光,一面骂,一面把她拉到父亲的灵位前跪下。
    苏兰娥满脸通红,双目噙泪,不敢说话。
    苏连城捶胸顿足地把李家前后的悲惨情状数落了一遍。苏兰娥听了,更是羞愧交加、追悔莫及。
    突然,苏连城拽起了妹妹苏兰娥,就要去知府衙门,为李家翻案申冤。苏兰娥却是急忙挣脱,且极力地反对。接着,苏兰娥把知府董巨虎为了保他头上的乌纱帽,掩盖真相,而一路派出杀手追杀她,幸得女儿李月相救才逃脱大难的事情说了一遍。又把女儿李月交代的话语告诉了苏连城:再等几日,代天巡狩的王维学大人一到,她即可出门现身。"死人复活",必然全城轰动。到时,王维学大人,一定会彻查此事。如此既能澄清事实,为李家翻案,又能将知府董巨虎一并治罪,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苏连城听了,直赞主意不错,并派下人赶紧去给妺妹苏兰娥收拾房间,让她安心地住下来。
    再说代天巡狩的王维学大人,已经在来南疆的路上了。
    石凤山知府董巨虎忧心如焚,寝食难安。昨晚,他听姚成飞马来报,说苏兰娥被"一剑封喉"处理掉了,连尸体都沉入江底喂鱼去了。他大喜之下,赏了姚成一锭金子,还许诺把他带到京城,向朝廷举荐。
    姚成一高兴,喝了个酩酊大醉。
    可是,翌日早上起来,打开门,就差点吓姚成一个半死。他家门楼下,正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女人,他定眼一看,竟然是被他亲眼目睹已经死了的苏兰娥。
    姚成手足无措,情急之下,他赶紧把苏兰娥拖进了自己的家,装在麻袋里面绑好口,然后出门,急忙跑去知府衙门见董巨虎。
    知府董巨虎一听苏兰娥还没有死,也顾不上责怪姚成了,急忙让他带上几名亲信衙役,去把苏兰娥悄悄地抬到了知府衙门的签押房。并对姚成嘱咐说道:"先杀人,后分尸,务必要把苏兰娥的脸砍烂,然后抬到石凤山上去,挖一个深坑埋了,切记,绝对不能泄露半点儿风声出去。"
    姚成悄声说道:"大人放心,这次,小人保证做得妥妥帖贴。"
    孰料,话还没有说完,就听门外传来了一声高呼:"钦差王大人到!"
    宛如平地一声炸雷,只听一阵脚步声响,手持尚方宝剑、身着朝廷二品官服、相貌威严的王维学大人已经领着几名侍卫,径直朝签押房走来。
    当下,石凤山知府董巨虎就被吓得魂飞魄散、心胆俱寒,只得强作镇定,硬着头皮上前参拜。
    王维学大人瞧了他一眼,略一颔首。便见身后忽然间闪出来了一名少女,叫了一声:"娘!"便朝地上的苏兰娥扑了过去。
    董巨虎抬头一看,顿时脸色惨白,叫苦不迭。这个少女,正是李向阳和苏兰娥的女儿李月,他做梦也没想到,李月竟然会跟随着钦差王维学大人一起到来,立时慌了手脚。
    李月扑到了母亲苏兰娥的身边,为她解开了绳索,母女俩劫后相逢,忍不住痛哭起来。李月忽然间指着王维学说道:"娘,这位就是从京城下来代天巡狩的巡按御史王大人,他本来尚在宁县歇息,是女儿前往宁县请他星夜赶过来救你的。"
    苏兰娥一听,紧忙跪倒在地上,泣不成声地恳求道:"王大人,民妇差点儿成了刀下冤鬼,请大人为民妇做主呀!"
    李月也跪倒地上道:"王大人,民女昨晚所言,句句属实,请王大人明察,为我们李家申冤啊……"
    原来,昨天下午,李月察觉出母亲苏兰娥前去投奔舅舅苏连城有危险之后,立即打马赶往石凤山城。天黑时,她已进城,且悄然潜入了苏家大院查探了一下母亲苏兰娥的下落,竟然发现母亲苏兰娥已经被舅舅苏连城暗中下了蒙汗药迷晕了过去,正躺在西面一间偏僻的小屋里。她正要跳进去救人,却听见舅舅苏连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