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七隐传》第三卷启封天下第二百章王者归秦

天机七隐传最新章节目录
   吕不韦向秦王献鼎有功,虽然只有八只,但并不妨碍秦王的喜悦,秦王因此亲自接见了他。
    “听闻卿与白起、廉颇同出一门,师于鬼谷子先生,可是如此?”秦王对吕不韦问道。
    “回禀我王,武安君和廉颇乃是微臣师兄!”吕不韦答道。
    “嗯┄┄鬼谷一派,的确有些本事,爱卿现居何职?”
    “微臣忝居少府一职。”
    “这倒是个好差事,你干得如何?可还顺手?”
    “微臣本是商人,常与财货钱税打交道,干得还算顺手!”
    “鬼谷弟子,个个怀有雄才大略,爱卿不觉得委屈么?”
    “微臣深受王恩,位列九卿,感激大王还来不及,怎会觉得委屈?”
    “我秦人素有东出之志,然寡人三番五次折戟邯郸城下,朝中有人议论寡人失策,爱卿以为如何?”秦王突然问道。
    “微臣斗胆,灭赵之举,的确是大王失策!”吕不韦壮起胆子道。
    “何以见得?”
    “所谓欲速则不达,果真大王灭了赵国,韩魏警惕,燕人反目,齐楚抱团,五国同气连枝,于大王霸业有害无利!这就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大王烹了赵国,其她五国必有亡国之忧而思合纵!如果大王这锅汤水本已烧得滚烫,来一个烹一个,一起来一起烹,此所谓功到自然成!”
    “唉┄┄看来爱卿是个耿直之人!”秦王沉默了片刻道:
    “寡人封你为太子少傅,日后你莫要再与钱税打交道了,竭力辅佐太子吧!”
    “微臣领命!谢大王恩典!”吕不韦拜谢道。
    “少府与少傅虽同在九卿之列,但少傅乃是虚职,寡人如此安排,你可明白寡人的用意?”秦王问道。
    “微臣多谢我王栽培,一定尽心尽力辅佐太子!”吕不韦又拜谢道。
    “走吧,寡人困了!”秦王说完果真闭上了眼睛。
    一年之后,公元前251年,秦王嬴稷驾崩,享年七十有余。嬴稷在位五十八年,是大秦帝国历史上成就最大的君王之一。弥留之际,嬴稷想起了母亲,突然想起母亲之前交给了他一个盒子,于是叫人将盒子拿给了太子。
    嬴稷死后,太子安国君继承了王位,但在一年之内,安国君要为父亲服丧,并未举行正式的登基典礼。安国君即位以后,册封华阳夫人为王后,加封吕不韦为太子太傅,蒙骜为上将军,不久之后,又封华阳夫人的弟弟芈宸为阳泉君,芈启为昌平君。
    嬴稷死后不久,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也薨了。秦国大局已定,吕不韦遂向嬴子楚建议,迎回赵姬母子的时候到了。但此时来自楚国的香兰公主已经是名义上的太子妃了,新秦王和王后皆不知道赵姬母子的存在,嬴子楚遂问吕不韦道:
    “此时迎回夫人和公子,子楚将与父王和母后如何解释?”
    “无论如何,此事不宜再拖下去,公子必要早做决断!”吕不韦道。
    “哥哥此话怎讲?”
    “哥哥说句大不敬的话,公子莫要见怪!我观大王气色,恐难以持久,公子还需早做准备!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眼下虽然成蛟是名义上的嫡子王孙,但尚未正式册封,仍有推翻的可能!”吕不韦压低嗓音道。
    “当初哥哥不让我说,如今嫡庶已分,且成蛟深得母后喜爱,再想要立政儿为嫡子,可不容易!”子楚摇头道。
    “即使眼下不易做到,也要让世人知道夫人母子的事实,他日公子被立为太子,再盖棺定论也易被人接受!”
    “哥哥这话不错,就依哥哥!”
    “且先将夫人母子接到咸阳再作计较!”
    “哥哥可有安排了?”
    “都安排好了,明日我就让河涧鸳鸯启程去往大梁,接回夫人母子!”
    “多年不见夫人和政儿,我也甚是想念他们了!”嬴子楚点头道。
    半月之后,赵姬和嬴政母子到了咸阳,同来的还有嫪毐和魏缭。吕不韦让嫪毐和魏缭去了咸阳吕府,随后将他们母子在客栈安排住下,派人叫来了嬴子楚,与他们母子见面。
    子楚见了已经八九岁的儿子嬴政和阔别七年的赵姬,风格与香兰母子迥然不同,十分喜欢。吕不韦对赵姬和嬴政早有吩咐,见面之际,母子二人也与子楚十分亲近。吕不韦见子楚对赵姬旧情犹在,遂带着嬴政出了门。
    “我带你去见一个人!”吕不韦出了门对嬴政道。
    “仲父想带我去见谁?他很有本事吗?”嬴政问道。
    “将来你要征服天下,少不了他!”
    “他难道比政儿的本事还大?”
    “你本事再大,也不能事事亲历亲为啊?总要有人替你统兵打仗,冲锋陷阵啊!”
    “仲父说得不错,就让政儿瞧瞧他的本事吧!”
    二人上了轿子,吕不韦吩咐道:
    “日后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轻易显露本领,记住没有?”
    “政儿有分寸!”嬴政自信道。
    “《空髓拳剑》练得如何了?”
    “才刚刚开始练习呢!”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显露功夫,你可记下了?”
    “政儿明白仲父所言,政儿记下了!”嬴政不耐烦道。
    不一会儿,二人来到了王翦家中。王翦本在军中服役,应吕不韦的要求,蒙骜将他调回了咸阳,此时他正在家中待职。王翦向吕不韦行了礼,见吕不韦带着一个孩子,问明了情况道:
    “师兄,听说魏缭师弟也来了咸阳,可是真的?”
    “也是刚到,不日你就可以见到他了!”吕不韦道。
    “原来你也认识我师父?”嬴政疑道。
    “回王孙,在下和魏缭、李牧三人同在云梦山拜师学艺,与你仲父同为鬼谷门人!”王翦道。
    “鬼谷门人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吗?”嬴政疑道。
    “要说什么特别的本事倒没有,不过商、农、政、兵皆有所涉,对于人情世事,治国用兵的理解与寻常不同!”王翦道。
    “治国与用兵之道,皆王者所求,精通人情世事又有什么用呢?”嬴政问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七情六欲,世间之事,除非天意,尽为人为,掌控人事者可控制人为因素,使谋划尽可能顺从天意,从而达到所求之目的!”王翦道。
    “政儿请问师伯,于王者而言,掌握治国用兵之道与精通人情世事孰轻孰重呢?”嬴政又问道。
    “轻重二字,永远是相对而言!治国用兵与人情世事,对于王者而言,好比构筑房屋所用的砖瓦与木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王翦道。
    “政儿懂了,多谢师伯指教!”嬴政向王翦揖道。
    不久之后,在吕不韦的运作下,王翦出任秦国中车府令。中车府令是掌管王宫车马出行和负责宫廷警卫工作的官,虽然官职不算高,但对王室成员和朝中要员的动向十分熟悉,故而吕不韦作此安排。
    吕不韦和嬴政走后,子楚急不可耐,连忙拉着赵姬连忙一番云雨。等到吕不韦和嬴政回到客栈之际,二人早已几番云雨完毕。吕不韦和赵姬、子楚三人商议了一阵,随后吕不韦将子楚送出了门,对子楚道:
    “你先去向母后禀报,且沉住气,我随后就到!”
    “子楚这就去了,哥哥快些来!”子楚说完转身上了轿子就离开了。
    子楚到了华阳夫人的所住的华阳宫殿门口,恰好遇上了芈宸。芈宸是华阳夫人的亲弟弟,此时已被封为阳泉君,正命人抬了两个箱子准备进殿。二人一同进了殿,恰好秦王也在,遂向二位行了礼,华阳夫人对芈宸道:
    “怎么又抬了两个箱子来?”
    “我哪有什么好东西能给姐姐的呀,这不还是春申君派人送来的吗?”
    “这个春申君,看来是要把楚国都送给本宫才肯罢休啊!”华阳夫人道。
    “可不是么?一月未到,竟送了三次!”芈宸道。
    “嘿嘿,这个春申君倒挺有意思!”秦王笑道。
    “臣妾在闺中之时与他素无往来,不晓得他何故这般殷勤,就让芈宸去问,可是有事相求,他却不开口!”华阳夫人道。
    “他不开口,姐姐不也猜到了么?”芈宸笑道。
    “哦?他果真有事要借助夫人?”秦王疑道:
    “这春申君的城府不是一般的深,大王猜猜是何事?”华阳夫人笑道。
    “春申君前年建议楚王迁都,有防备避让我大秦之意,但我秦国多年没有对楚国用兵,按理他不是担心这个啊?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要借助夫人的呢?”秦王疑道。
    “若是军国大事,他这礼我就不会收了!臣妾岂能因为贪小便宜,而在大王耳边胡乱吹风?大王可知楚王前几年得了一子?”华阳夫人道。
    “楚王子嗣不多,寡人也有所耳闻!”秦王道。
    “芈启是楚王在咸阳为质之时生下的一子,这个大王是知道的,除此之外,楚王还有一子,叫负刍,不过负刍乃是庶出,所以楚王得子之前,芈启乃是他唯一的嫡子!如今楚王得子,此子乃是嫡子,可承继楚王大统,春申君为的就是此子!”华阳夫人道。
    “楚王之子,和他春申君又有什么关系呢?”秦王还没听明白。
    “大王登基之后,封芈启为昌平君,视其为兄弟,但芈启是楚王嫡长子,大王还不明白么?”华阳夫人笑道。
    “夫人是说春申君希望立楚王幼子为嗣,而不希望楚王立芈启为嗣?”秦王疑道。
    “正是!他并不知道芈启不愿意返楚,反而担心芈启返楚,和楚王幼子争夺太子之位,因而才会三番五次的给臣妾送礼!”华阳夫人笑道。
    “哈哈哈哈┄┄原来出于这个目的,看来这春申君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秦王笑完又道:
    “昌平君贤能,果真将来做了楚王,又有什么不好呢?”
    “大王想想,春申君权倾朝野,幼子年幼,有朝一日楚王不在了,他岂不是三朝元老,大权独揽?所谓权臣谋私,大王可要小心别有用心之人!”
    “哈哈哈哈┄┄春申君素有贤名,没想到到了夫人嘴里竟成了权臣!”楚王说完对左右道:
    “打开瞧瞧,他都送了些什么?”
    寺人打开了箱子,一只里面全是上等的丝绸,一只里面是些香薰乐器和玉器宝石之类的玩物。华阳夫人随意翻了翻,对子楚道:
    “明日叫香兰过来,给她挑些绸缎带回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