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衍纪》第六百三十八章夜战三山[2]

双衍纪最新章节目录
   丝奇怪的笑意,“若是没有除干净的话,好戏更加精彩。”
    天完全黑了。何天遥目不转睛地盯着灯火通明的黑鸦寨,他甚至感觉自己好像听见了寨中传来的喧哗声与觥筹交错声。仔细侧耳倾听,却只闻柔和的水声与风声。
    忽而,一道尖锐的啸声打破了祥和,啸声之后则是一声爆响。“响箭!那是响箭的声音!”颜子召从船上立起。响箭,一般是军队发号施令时所用,难不成终于有大军来清剿山匪了吗?
    远处的树影忽然“动”了起来,定睛一看,正有大批人影从林中冲出,极为迅速地向乌陵山上奔去。
    “哈!果然!”颜子召兴奋得直拍手。三大山峡处于琅苍、青变两大洲的交界处,那些人会是琅苍军,还是青变军?
    都不像。首先是装束,所有人都统一穿着夜行衣。其次是身手,那些人无一不身法极佳,踏地无声,爬山道如履平地,遇上几丈高的坡,甚至一跃而上,动作轻盈而优雅,寻常军士哪有这等本事?再次是章法,常言军队进退有章,可那些人分明是各自为战。
    没过多久,黑鸦寨中的灯火变得明暗不定起来,离得这么远也隐约可以听到喊杀之声。想必是那群黑衣人已经冲进了寨中。
    船动了起来。两人惊而回头,原来姜怜语已经解开了船缆。他们本以为姜怜语要把船停在离乌陵山更近的地方,没想到小舟却直接穿过了乌陵峡。
    “我们不去黑鸦寨看看吗?”颜子召问。
    “黑鸦寨已经都是死人了,有什么可看的?”姜怜语道,“迟了就看不上第二场好戏了。”
    颜子召愣了,又望了望远处的“第二槛”——金顶峡,用颤抖地声音问:“该不会将金顶峡山匪也一窝端了吧?”
    “三山匪类沆瀣一气,除去黑鸦寨只能稍挫其锐,日久必能恢复。既然要动武,就得来个了断。”姜怜语道。
    金顶山遍山苍青,只在顶端不生树木,露出一大片黄岩,遂得名“金顶”。此山之匪寨就建在山顶上,名曰“金蛇寨”。攻打金蛇寨时,又与打黑鸦寨时不同。黑鸦寨出事,金蛇寨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寨中山匪一窝蜂地涌出,分成两股,一股沿着凌空搭建的连峰索桥赶去乌陵山,还有一股冲下山来,从山下行进。
    姜怜语第二次停船的位置,就在金顶、乌陵两山之间,是下山那股山匪的必经之路。山匪们很容易就发现了小舟,不少人挥舞着各式兵刃呼号呐喊着冲向了江边。姜怜语一直仰头望着凌空索桥,仿佛根本没发觉山匪正在接近。
    “何兄,快!”眼见姜怜语无动于衷,颜子召急了,示意何天遥剑斩船缆。何天遥心领神会,一剑劈下,却被姜怜语徒手接住了剑刃。“无妨。”姜怜语平静地说。
    这时,空中传来一声怪响,何天遥抬头一看,原来索桥断了,无数山匪哀嚎着从空中摔落,坠向罗生江,像是下了一场人“雨”。原来如此,姜怜语应该早知道索桥要断,如果小舟此时在江中,恐怕要被砸翻。可是,岸边杀来的山匪又该怎么对付?
    山匪已近在咫尺,何天遥与颜子召都手持武器摆开了迎击架势,姜怜语还是悠哉地坐在船尾。
    不料,山匪冲到江边,却齐齐惊恐地站住了,与此同时,身后江面上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不知多少黑衣人从水下露出头来,抓住那些落入江中的山匪,一下一个,头颅乱飞,血染大江。岸边的山匪惊恐万状,转身就跑,大批黑衣人踏浪登岸,追上山匪又是一通狂戮。
    “厉害,厉害!竟将大军藏在水下!”颜子召兴奋得连声叫好。
    “估计连黑鸦寨被攻的消息也是故意放给金蛇寨的,目的就是引‘蛇’出洞,于半道伏击!”何天遥道。
    姜怜语说:“今晚,就是三山匪徒的末日!”她再一次驱舟前行。
    两场好戏看罢,第三场也就不言而喻了。知道剿匪的这股势力早有周密的安排,颜子召与何天遥遂不再担心安危,而是满心期待着三山匪徒尽除的那一刻。
    前方就是“大三槛”的最后一关——独明峡。
    独明山与前两山又有不同,山体中有诸多溶洞,简直是天造地设的安营扎寨之地。尤其以靠近山顶的一座溶洞最大,在山巅斜坡上还有一个正对着东方的洞口,就像是一个“天窗”,每天旭日东升时,明媚的阳光即会从这个“天窗”照进溶洞内,山名“独明”二字就是由此而来。独明山的匪寨——龙蟾寨就建在溶洞之中,有山体当作屏障,易守难攻。
    颜子召向何天遥介绍了一番独明山的情况,当两人正在猜黑衣大军将会以何种方式攻破此寨时,姜怜语第三次停下船,并上了岸。岸边正立着一名青衣女子,看见姜怜语后立即迎了过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