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衍纪》第一百五十二章道听途说

双衍纪最新章节目录
   “都别再说了,我一个都不相信。”花清雨摇头道,“天逍师弟宅心仁厚,吉人天相,一定能逢凶化吉。如果连我们都怀疑他,他知道了该多伤心啊?我们辛苦寻他的目的又何在?天遥?晓敏?”
    “嗯!”朱晓敏应了一声,天遥也舒了口气,望着花清雨用力点了点头。三人御剑升空,疾速向南飞去。
    距离建州最近的州城是岁州。在雪晴客栈中休息一夜之后,三人准备去街上转转。询问了掌柜,得知岁州最热闹的是城西大街。
    出乎意料,城西大街店铺和摊头并不多,只在南侧有零星几个茶馆,街道的北侧则有数座露天戏台。粗略望了一眼,除却唱戏的,还有玩杂耍的,展示拳脚功夫的,每座台前都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看来这里是城中居民娱乐的地方,难怪如此热闹。
    三人也随着行人步入了拥挤的大街。第一座戏台,是一个戏班在唱“千里寻医”,说的是一个孝子背着病重的老母,不辞辛苦四处求医的故事。三人本就对戏曲不太感兴趣,另外戏班的铙、钹、锣、铃同响,琴、瑟、阮、筝齐鸣,稍嫌嘈杂,因此他们并未停留,继续向前走去。
    第二座戏台上是一个跑江湖卖艺的班子正在表演男女对战,男的耍的是偃月刀、霸王枪、飞瀑镗、方天戟等厚重的武器,女的舞的则是凤翎鞭、流星锤、齐眉棍、秋叶槊等极具观赏性的武器。双方你来我往,“乒乒乓乓”打得相当热闹,引来围观群众的阵阵叫好。
    第三座戏台上表演的是杂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
    第四座、第五座……每座戏台都嘈杂热闹,演绎着这座州城的繁华。
    最后一座戏台距离前几座较远,处于街道的末端。由于西大街的这一头拐出去就是城门,所以大多数游人走到此处就折回去了,与街头相比这里要安静许多。戏台前摆着几排长凳,对面则是一座三层高的茶楼,这座戏台正是被茶楼包下的,还请来了说书先生,给品茶的客人们找点乐子。
    听内容,说书人讲的是关于仙魔大战的故事。这种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有许多,各地都不一样,但归根结底就是讲述剑仙的伟大与大战的激烈。在即将与妖兽大战的时期里,这样的故事比以往更受欢迎。在普通民众的心中,修仙者代表着无所不能,有七大宗派的高手们在,妖兽群根本算不了什么。虽然十几年前修仙者放弃了青龙大陆西部三郡,但三郡王都宣称这纯粹是为了保护黎民百姓之举,果然,退守之后,妖兽东进的势头停止了,各路隐修的修仙高手也纷纷现世。因此,对于几年后的决战,大多数百姓还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只可惜,他们并不知晓龙族有多厉害。
    “想那辰光剑仙,听名号就合该是七星仙剑的主人。北斗七星,夜夜长明。你们说,七星剑不给辰光剑仙还能给谁?
    话说那一夜,辰光剑仙正在山头冥想。忽然心中一动,睁开双眼,仰观天象,掐指一算:‘今夜月黑风高,唯独七星闪耀,必有怪异。’正想着,忽见那北斗七星连闪数下,从七星上分别蹿出一颗流星,也呈斗形,划过天际,啸然有声,最后坠落在山谷之中。”
    见那说书先生讲得有趣,朱晓敏拉住了天遥和花清雨,继续往下听。
    “辰光剑仙立即御剑向七星坠落之处飞去。等到了谷底,隔着老远就发现一柄奇特的仙剑插在地上。
    那仙剑散发着紫红色的光芒,剑身微微颤抖,‘嗡嗡’的剑鸣声不绝于耳。辰光剑仙疾步上前,一把拔出仙剑,却看见剑身上赫然有七个耀眼的白点,恰好就是北斗七星的形状。辰光剑仙大喜过望,因此给那仙剑起名七星。这就是七星剑的由来。”
    说书先生的表情和动作有些夸张,但台下的听众却听得十分津津有味。
    “这么说来,七星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台下一人道。
    说书先生眯缝起眼睛,摸了摸胡子,似是故作深沉:“十八柄绝世仙剑,在我青龙大陆危难之时突然出现,这本就是一件十分蹊跷的事。铸炼仙剑的人是谁?用的材料又是什么?这么多年始终无人知晓。结合民间流传已久的故事,我相信,十八柄仙剑都是由天地自然而生。七星剑嘛,肯定就是从北斗七星上落下来的绝世珍宝。”
    “啧啧,这等好事儿怎么我就遇不上呢?”这一句引来众多人的笑声。
    “这又不是天上掉馅饼……绝世仙剑是有灵性的,它们也会自己选择主人。如果你也修炼成卓绝的剑仙,说不定也会有这样的际遇。”说书先生笑道。
    “得了吧,我估计下辈子都不一定能修成剑仙呢。再跟我们说说其他仙剑啊。”
    “那我就说一说七大宗派镇宗仙剑的由来吧。”说书先生摇头晃脑,“磐郢剑,是风凌剑仙的武器。据说风凌剑仙最喜欢风,‘风凌’二字正是狂风凌厉的意思。风凌剑仙修炼的地方是一个时常刮风的峡谷,有一天,她忽然发现,在峡谷众多的树木之中,唯有一棵树与别的不同。其他树木在狂风呼啸之中摇摇摆摆,但此树却纹丝不动。到了晚上,树干还通体发出淡淡的光芒。透过亮光,风凌剑仙觉察到,在树干当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于是她一剑将其破开,却意外地发现里面原来是一柄仙剑。这就是磐郢剑的由来。
    飞冥剑……”
    说书先生的故事越说越玄乎。比如飞冥剑是在山洞里发现的,青霜剑生于雪地之中,流景剑蕴于澜月江底等等。对于太
    清宗的承影剑,说书先生也道出了一个奇妙的故事:“有一日,太清剑仙漫步天道山间,忽然发现地上自己的影子有些奇怪,在影子的头部,有一圈宝光。往其他方向跨一步,宝光就消失了。当时,太清剑仙推测,此处地下必有异宝。待挖掘之后,果不其然,承影剑自此横空出世,也为太清剑仙日后辉煌的成就更添一笔。所以后来开宗立派时,他就选择了那座藏剑的灵山为宗门圣地。”
    天遥听完不禁笑了笑。这种故事不可信,在宗内都没听说过承影剑的由来,一位说书先生又怎会知晓。
    说书先生说完之后,又有人提起当下修仙者们正在四处寻找的另外四柄仙剑。关于真罡、墨阳、胜邪三柄仙剑,说书先生并未描述太多。可当说到巨阙仙剑的时候,说书先生的神情忽然变了,神秘兮兮地对台下的听众道:“说起巨阙仙剑,你们可知‘巨阙’二字为何意?”
    人们都等着他继续说下去,他却捻须微笑,沉默不语。
    “别卖关子了,快说啊。”台下终于有人忍不住催促道。
    “‘堂奥堂奥’,忘记‘堂奥’了。”又有一人道。
    这人所说的“堂奥”,其实是一个隐晦的词。“堂奥”原本的意思是指深奥的道理,在此处却引申为赏钱的意思。这片地域的说书先生都有个习惯,先说些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而后当说到最关键的时刻,忽然闭口不言,以讨些额外的赏钱。具体给多少倒不是很讲究,听众众多,一人给一点儿,合起来也有不少了。人们都知道这句暗语的意思,于是戏台下的听众们纷纷拿出个把铜钱,往台上一丢。茶楼里的客人们则往街上的空地抛去,叮叮当当一阵密集的响声,就如同下了一场铜钱雨。这时,从台后跑出两个小童,一个负责捡台上的铜钱,另外一个绕过听众,负责捡落在大街上的钱。
    说书先生见了钱之后,又重新开了口:“说起这‘巨阙’二字,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阙,指的是宫殿。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那时我们脚下这片大陆还不叫‘青龙大陆’,而叫‘盘古大陆’。盘古大陆远比如今的青龙大陆要广袤许多,大陆上的人们也不会修仙。那会儿并没有七郡之分,而是通归一个帝王统治。那位帝王非常喜爱自己的妻子,也就是王妃。他选了一个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命令工匠们建造一个最为华丽的宫殿,以作礼物送给爱妃。
    可惜,宫殿尚未竣工,那位王妃就溘然病逝了。悲痛的帝王将宫殿改建成一座陵寝。宫殿的大门变成了陵寝的墓碑,当帝王站在碑前缅怀爱人之时,悲痛万分,提笔在墓碑的背面写下了一首诗:
    ‘宫阙殿堂门,
    陵寝墓前碑。
    江山万里路,
    我心何处归。
    不求生不死,
    但愿尔相偎。
    无奈天不允,
    匆匆病魇催。
    夫妻同命鸟,
    无缘比翼飞。
    情深爱切时,
    阴阳陌路悲。
    相思不堪苦,
    月暗日无辉。
    仰天长声叹,
    还我永爱妃。’
    从此之后,‘阙’字除去宫殿之意以外,还多了第二个意思墓碑。所以‘巨阙’,既可指巨大的宫殿,也可指高大的墓碑。”
    听到这里,人们不禁嗟叹连连。且不论故事是真是假,单是那首情深意重的缅怀诗,就足以令人感动。
    “巨阙仙剑的主人是昭越剑仙熊杰武,他也是一位痴情之人。据说,他的妻子并不是修仙者,而是一位普通人,因此两人未能长久相伴。待爱人逝去之后,熊杰武悲痛不已,亲自上山寻了一块巨石,用仙剑削成方正墓碑,并久居于荒山之上,陪伴墓中的妻子。或许是因为长久的心静了然,熊杰武的修为迅速提升,一举渡过天劫,修成剑仙。
    在一个深夜,天上忽然降下大雨,雷电交加。一个巨雷落在了山头上,正好劈中了熊杰武之妻的墓碑。碑石断为两截,却露出了一个剑柄,原来,巨石的石心竟是一柄仙剑,那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巨阙仙剑。”最后,说书先生话音拖长,意思是今日的内容讲完了。台下的听众们议论纷纷,故事虽然是编造的可能性较大,但情节还是挺吸引人的。闲暇品茶之时,听听也不错。
    花清雨对天遥和朱晓敏两人道:“以前还从未听过关于仙剑现世的传说,今天也算是开了‘耳界’。”
    “挺有趣的。起初我还以为他只是对仙剑之名咬文嚼字地拆解,没想到还有配套的故事。”朱晓敏道。
    天遥笑了笑:“人家干的就是这一行,不弄出些噱头,谁愿意听啊?我们走吧。”
    三人转身,准备离开。
    这时,两个捡钱的小童跑回台上,说书先生粗略一点,今日的“堂奥”比以往的都多些,他不禁笑逐颜开,对正要散去的听众们又说了几句:“各位且慢,我尚有话说。自从仙魔大战之后,众多绝世仙剑不知所踪,关于巨阙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