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仙君》鬼影魔踪道伊始第526章通感斡旋五方旗

幽冥仙君最新章节目录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眨眼之间,悠悠岁月逝去。
    幽暗的洞府之中,有着灼灼神光闪烁。
    喑哑而含混的声音在洞府中不断的回荡。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吾身。”
    这是《金光咒》,乃是八大神咒之一,曾经在远古时代伴随着大道浪潮起伏,左右过一个修真文明,凝结出惊世的瑰宝,更曾经被苏幕遮所得,凝聚成道图,八世加身,洞彻宿慧。
    如今,在太古时代的末年,苏幕遮端坐在山岩洞府之中,诵念着这本还未现世的经咒。
    他的掌心,有着五色神光不断悬浮,缓缓旋转。
    这是洪涛界开天之初的古老法门,五色土祭法。
    但是不管是《金光咒》还是五色土祭法,都非是苏幕遮此时参悟的关隘。
    那升腾的五色神光盘旋着,在苏幕遮的掌心中,却缓缓托举着五面幡旗。
    昔日,洪涛界忘川冥府最后一战,鸿钧道人曾用这五面幡旗暗算苏幕遮,施展出五色土祭法,想要借助那古老的法门,强行托举着苏幕遮的道躯,使其强行飞升,跨上那条通往无轨迹灭之地的道路。
    可惜,最后功亏一篑。
    惊艳的一战,最后的结果只是两败皆输。
    苏幕遮被排斥出洪涛界,鸿钧道人的五色幡旗也因之落到了他的手中。
    初时,苏幕遮并不以为意,甚少将心思放在这幡旗上,毕竟于苏幕遮而言,左右不过是五尊道器而已,对于苏幕遮往后要走的道路,并无裨益。
    但是离恨魔宗一行,闻说《玄鉴》秘法,苏幕遮反而在第一时间想起了这五面幡旗。
    说来也是笑谈,昔年修为微末之时,苏幕遮于末法时代修古道法,自忖才情不弱天骄道子,最为鄙夷本命法器之说,自认为器道不过护道杂术,修持自身至圆满境方式古修大道正途!
    彼时苏幕遮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是故才有魂压肉身之厄,又在自创无上法门之后,因过于刻意追求完美之境,走上了化神道君境的极道之路。
    走到今日,长生路的最后几步已然万分艰难。
    于大千红尘之中证仙君!
    寥寥万古岁月,自仙乡天变始,不过几人而已。
    再想更进一步,苏幕遮反而不得不将目光放到昔年最为轻视的器道上。
    一饮一啄之间,似乎早有命数在其中涤荡。
    但不得不说,《玄鉴》秘法的以器炼道,给苏幕遮开拓出了更为全新的眼界。
    甚至在五域论道的时候,苏幕遮就想到了张道鸿曾经讲述的那个虚无缥缈的故事,那其中近乎仙器般的法宝,甚至是张道鸿往后岁月之中,煅炼的一尊又一尊恍若复刻的道器。
    玄黄塔,玉如意,诛仙剑图,七宝妙树……
    “昔日见他煅炼诸般道器,还以为是修行趣性,要将那故事中的一二风华重现于阳世,甚至因此,自号鸿钧道人,或许这本就是他的本意,但巧合之间,却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细细思忖着,苏幕遮的目光愈发浑浊起来,有着晦涩的灰芒在眼波深处氤氲荡漾。
    岁月之炁充斥着苏幕遮的双眸,《金光咒》的含混之音越发恢宏,掌心的五色神光几乎耀到一处!
    他想要洞彻鸿钧道人凝炼在五面幡旗上的全部道则!纹路!符篆!
    “这条路,你到底走到了什么样的境地,看见了什么样的风景……”
    轻声呢喃着,五色神光彻底在苏幕遮的掌心绽放,将幡旗紧紧包裹于其中!
    鸿钧道人曾观苏幕遮留下的五色土祭坛,依凭惊艳的天赋,悟出了独属于自身的五色土祭法,这已经与苏幕遮所掌握有所不同,但终归道出同源,似是而非。
    一点点的,包裹着五面幡旗的五色土祭法符篆,在来自同源的神光之中,一点点消融,被苏幕遮剥离开来,最后溃散在天地之间。
    那本属于鸿钧道人的五色土符篆,渐渐崩溃开来,在脱离幡旗的瞬间,便动荡开四方须弥,撕裂虚空壁垒,恍若烟花迸溅,顺着虚空乱流,顷刻之间游荡向虚空的极深处。
    这样的动荡逐渐演化着法力风暴,想要席卷正中心的苏幕遮。
    只是那浑浊的眼眸扫过四方。
    一时间,元炁消弭,甚至那混杂在虚空乱流之中的破碎符篆也再度崩溃,只是在苏幕遮的眸光看来的瞬间,便化作了齑粉。
    镇压四方之后,苏幕遮的目光再度落到掌心处。
    剥离开昔年暗算自己的五色土祭法,苏幕遮终于看到了这五面幡旗的本相。
    那是与掌心相似的神光,却代表着截然不同的道。
    “五行大道!”
    哪怕是轻声地呢喃,此刻都难掩苏幕遮心中的震撼!
    一界诸道之中,高天厚土以阴阳之道无上,此之外,诸道以五行大道为至尊!
    这是几乎可以轻易托举一界的根基大道!
    是的,大道。
    散去掌心的神光,苏幕遮轻轻的抚摸着五面幡旗,他从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孱弱的五行道则存在!
    不再是以器载道,而是以器炼道!
    哪怕这只是很微弱的火苗,却代表着鸿钧道人真的走上了这条路!
    张道鸿最初的道与法,皆是修习于苏幕遮座下。
    两人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自然,潜移默化之间的灌输,张道鸿对待器道的看法,本和苏幕遮一般无二。
    若非因那故事,引出了张道鸿的趣性,断然不会有苏幕遮今日所见的幡旗。
    或许时至今日,张道鸿都未察觉到这条通往超脱的道路。
    只是元胎黄芽已经诞生,脱胎换骨也是注定会发生的了。
    昔日的张道鸿并未行至大千的极限,等他真正走到苏幕遮今天的境地的时候,或许便会将目光落到身旁近乎无算的道器上……
    轻轻地摩挲着支撑幡旗的玉杆,苏幕遮怅然感慨。
    或许直至今日,苏幕遮方才有几分与老天尊争锋的体悟。
    不是一招一式的杀伐,简简单单决以生死的斗法。
    大道争锋!
    长生争渡!
    他和老天尊的争锋,存在于万道之间,存在于无形无相之中。
    “多惊艳的才情呐!可惜了,这条路,为师要先走几步了,大道争锋,为师在太古末年,在大千绝巅……等你!”
    感慨着,苏幕遮双眸浑浊,回忆起那故事之中的种种。
    手中有灵光闪烁,包裹着五面幡旗,于玉杆上点点篆刻着古篆字迹——
    甲乙青莲旗!
    丙丁焰光旗!
    戊己杏黄旗!
    庚辛虎狼旗!
    壬癸皂雕旗!
    书罢,苏幕遮袖袍挥舞,五行旗化作流光,没入大道熔炉之中,消失不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