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案》第二十二章松果山狩猎[2]

蓝玉案最新章节目录
   开口道,
    “镇南军在此演习,东南方向一片不可去,以免被误伤,西面那边山头二位随意!”
    这是上面吩咐下来的,只要有来狩猎的,便如此说就是了。
    元夕与成是非一看,能上山就行,便与二人告辞,牵着马匹登山而上,向着西面那边走去。
    重归大山的元夕只觉得心旷神怡,如归林羁鸟,归海游鱼,他仰天长啸,惊起一片飞鸟。
    扑棱棱地飞起来的,应该是那山鸡,在草丛窜来窜去的,是那野兔。
    一脸兴奋的元夕问成是非,
    “小非,你想猎什么?是小的山鸡野兔,还是大一点的山鹿?”
    元夕没提及虎豹豺狼,这小非第一次来狩猎,自然不能带他打这种危险的凶兽。
    而且小非也说过,平南城的人大都来此松果山来狩猎,那些凶兽怕是只在更深的山里活动,二人也不宜深入。
    天刚亮不久,朝阳还未露头,山林静幽,山风带来一阵阵凉气,让初入大山的成是非有些恐惧,要不是有元夕陪着,只怕他早已下山而去了。
    听元夕问自己,他挠了挠头,说道,
    “元大哥,随便什么吧,我要是能打到猎物就很满意了。”
    元夕点点头,然后对他说道,
    “那这样,我们就把马栓在这,然后我们在方圆几里的范围内活动,首先呢,我们不着急打,我们先追猎物,把这些山鸡野兔什么的都撵出来,正好也活动活动筋骨,对了你的箭法如何?”
    成是非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咱们武馆不教这个,是在大营里关关姐教我的,学得次数不多,不过是会弯弓搭箭,但准头不大!”
    元夕一听,看来打猎的时候还得帮衬着点小非。
    拍了拍成是非的肩膀,元夕说道,
    “拴好马,咱们继续走!”
    山下两个守卫,不确定这二人是不是大人叮嘱要留意之人,便留下一人继续把守,另外一人去山中营地禀报。
    周伯昌一听还真是这两位,没想到来得这样早。
    他昨日带了两队人马来到这松果山,来了之后便开始安排人对松果山附近进行了搜查,并未发现可疑之人。
    既然说是练兵,自然不能搜了搜山就回去,就由王季带一队人马扮作山匪,周伯昌带人做剿匪任务。
    此时王季已经带人扮作山匪在山中隐藏。
    吩咐下,如果二人下了山,便赶紧上来禀报。
    元夕在这山中跑起来飞快,一边跑一边长啸,有野兔被惊出,他便追着兔子乱跑,顺手一抓,便揪着耳朵站在那,回头看着远处刚刚露出身影,高呼元大哥等等我的成是非。
    山中无路,成是非哪里像元夕如鱼得水这般自在,几棵树一挡便看不见元大哥的身影,心中发怵的他赶忙去追,哪里还有心思追赶猎物。
    惊起几只山鸡,还给他吓得一跳。
    身上背着的竹弓已攥在左手,右手握着一支羽箭开路,抬头终于见到了元大哥的身影,他抬臂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有些气喘,赶忙走了过去。
    见元夕手中已经攥着一只野兔,他吃惊的问道,
    “元大哥,这是你抓住的?”
    元夕点点头,
    “嗯,刚才撵得起劲,便顺手抓了一只,小非,我发现在这山上你连你一半的本事也发挥不出来。这样吧,今天你先打猎,毕竟来一次,空手而归也没什么意思了。拍了拍身旁大树,他说道,我在这树上看着,你自己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打到猎物。”
    打猎本来就不是元夕的目的,他不过是想来山中跑一遭而已,猎物也是顺手而为的事情。
    小非则不一样了,没有收获,便会影响到他的心气儿。
    纵身一跃上了树,坐在高高的枝干上,元夕向四周望去。他手中提着的那只野兔已经被他放了,放之前他对成是非说,
    “不如,你先拿它练练手吧!”
    得了自由的野兔赶紧蹦蹦跳跳的往草里钻,成是非的眼神一个没跟上,便丢了目标,这箭还没搭在弓上。
    成是非有些懊恼,元大哥都这样帮自己了,自己却连出箭的机会都没有。
    这时树上的元夕出言提醒他,
    “猎物不出现,你可以撵出来啊,屏气凝神,听着动静,当你心静下来之后,你便会发现,你能听得到许多动物活动的声音。”
    有元夕在身旁,成是非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他不再慌乱,深吸一口气,侧耳倾听,然后弯弓搭箭做好准备。
    沙沙的声音从约十丈远的草丛里传来,正是那只野兔消失的方向,只是那片草丛太过茂盛,成是非根本看不到猎物。
    心中合计了一下,他决定先放一箭,把猎物给吓出来,然后看到目标后再抓紧射出第二箭。
    “嗖”得一下,羽箭飞出,弓弦声音回荡。
    在树上的元夕一乐,这小子还挺能蒙。
    见一箭射出并无动静,成是非还以为自己的方法失败了,想着要不要再射一剑出来,树上的元夕说话了,
    “小非,你这箭法高超啊,过去捡猎物吧,那只兔子被你射中了!”
    “啊?”
    成是非抬头看了看元夕,有些不信,见元夕不像骗自己,兴奋地往那边跑去。
    不一会儿,他便举着一只被射穿的兔子激动地跑了回来。
    已经跳下树的元夕看着满脸得意的成是非问道,
    “小非,怎么样,捡起这只兔子是什么感觉?”
    “高兴啊!这可是我第一次打猎,放出的第一箭,便有了收获,虽然是凭运气蒙的,那我也高兴!”
    成是非高兴地举起手中的猎物。
    他完全忘了刚才这只兔子还是活蹦乱跳的,他也忘了自己从来没有杀过生。
    兔子的鲜血顺着竹箭一滴一滴的滴在地上,还没有死透的兔子,偶尔还蹬几下腿。
    元夕这时问道,
    “那你觉得这只兔子可怜么?”
    正在兴头上的成是非听元夕这么问了之后,便看了眼看着这只刚才还在元大哥手中活蹦乱跳的兔子,看着兔子那双眼睛,看着血一滴一滴地滴在地上。
    啪!
    他的手松开了。
    兔子掉到了地上,挣扎了几下,死了!
    ————————————————
    卫龙竟然亲自去了姑射山,这是时隔三十多年,他再次登上自己学艺的地方。
    身为青州权柄滔天的人物,他只带了三名随身侍卫。
    三名侍卫是他的干儿子,名为卫伯、卫仲、卫叔。
    三人自小跟随于他,一身本领也是他所授。
    卫龙可不管蓬莱阁同意不同意,将蓬莱阁的绝学内功缥缈录以及武技灵犀手悉数教给三人。
    卫龙私下里与自己的授业恩师打探过,自己当时在蓬莱阁学艺,蓬莱阁是否有所保留。
    劳广辊捋着胡子,喝着弟子拿过来的美酒,砸吧几口,告诉这个对自己一直很敬重的弟子,掌门师兄确实曾授意师父要有所保留,毕竟你卫龙必然不能留在我蓬莱阁,这一派的镇派之宝还是要有所保留的。
    这是早就定下来的规矩,不然各大门派的武学早就被王室以及各诸侯王要了去,就没九大派什么事儿了。
    当时卫龙没有急着开口,因为他知道自己师父的脾气秉性。
    果不其然,又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的劳广辊笑眯眯地开了口告诉他,你师父我才不管这一套呢,师父会的,可全都倾囊相授了。
    劳广辊的师父曾经是蓬莱阁的掌门。
    劳广辊登上姑射山没有先去蓬莱阁,而是先登门半山腰上的照祥庐。
    站在青竹编制的柴门前,卫龙没急着推门而入。
    茂林修竹处,光影斑驳,山风吹荡竹叶。
    好一处清幽之所,老顽固倒是很会选地方。
    卫伯见义父点头之后,朗声问道,
    “敢问卢先生可在屋内。”
    茅庐的门吱呀一声打开,走出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身着靛青长衫,手捧一卷书籍,眯着眼看着门外来的人。
    看清来人之后,老人加快步子,只是上了年岁,这费劲跟上几步也不是那么麻利。
    口中连呼,
    “是将军来了,老朽有失远迎,还望将军海涵。”
    伸手止住准备开门的义子,卫龙亲自推开柴门,开口说道,
    “你这个老东西,倒是会享福,只是这里是不是少了几株桃树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