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侠仇》第一卷第三章武学秘笈

书剑侠仇最新章节目录
   德兴寺。
    洪钟彻耳,梵音悠扬。
    古柏高耸入云,紫烟袅袅沉香。
    花木深凉里宝殿,曲径通幽处佛堂。
    静字入木颇有三分,老僧闭目打坐禅房。
    禅房外树下坐着一个小和尚,在打盹。
    一个大和尚走过来悄声问道:“方丈入定了?”
    小和尚被惊了一下,急忙用手指竖在唇前,发出“嘘”声。
    大和尚便明白了,不再说话,看了看小和尚,又看了看窗户,刚要转身离去,却听禅房里传出:“是智通吗?”
    大和尚忙双手合十回道:“是弟子智通,扰了方丈打坐”
    “人到了吗?”
    “还未见,不过……”
    “但讲无妨。”
    “方才寺内闯入两个蹊跷的人,衣衫褴褛,却自称是官军”,智通回道。
    “人还在吗?”
    “弟子见二人行迹可疑,便扣下了,特来向您禀报。”
    房中竟一时无话传出,智通和小和尚静立窗外等候。
    半晌,只听方丈又道:“阿弥陀佛,想必是有缘人来也!智通,你进来。”
    听到方丈召唤,智通便掀帘进入禅房。
    方丈将一封信递给智通,叮嘱道:“务将此信交与二人,放他们去便了,速备斋饭恭迎有缘人。”
    “是!”智通应诺一声,退出禅房,在门口踌躇了一下,便去办理。
    却说这第三个来刺探的兵丁刚行至山门口,准备硬闯,却正好撞见那二人出得寺来,三人稍作交流,便一同速回队伍复命。
    押遣队伍。
    众人正自焦虑,却见派出的三人飞奔而来,气喘吁吁的,未等军官问话,便将书信交给军官道:“大人,和尚捎来一封信。”
    军官忙接过书信,拆开封皮,展开信笺念道:施主赵公子万福!近闻令尊蒙难,赵氏合族遭遣,贫僧智贤深感悲痛!我佛慈悲,公子保全,实乃万幸,今仙履至此,务请入蔽寺一叙。
    “赵公子,写给你的。”军官念完,对赵汾说。
    赵汾未作声,接过信反复看了,然后对军官说:“大人,家父在世时确曾提起过这个智贤和尚。”
    军官一听赵汾此言,就放下心了。便对着众人一挥手道:“既如此,那就走吧!到寺里打尖。”
    众人就等这句话了。
    “这下可以睡个囫囵觉、吃个热乎饭了!”
    “我得好好泡泡脚。”
    “我得把衣裳缝补一下。”
    众望所归,走起路就轻快,不一会便到山门前了。
    只见几十个和尚在一个身披袈裟的老僧带领下,分立山门两侧。
    见队伍到来,老僧迎上前去,双手合十,向队伍前面的人行礼道:“阿弥陀佛,敢问施主们可是从临安府来的赵家?”
    众人齐道:“正是。”
    老僧即道:贫僧乃本寺方丈智贤,今率僧众恭迎诸位施主大驾光临。”
    众人见状,也忙作揖道:“方丈大师好。”
    双方施礼罢,智贤移步至赵汾面前,问道:“如未猜错,这位小施主便是赵汾公子了?”
    赵汾双手合十回道:“不才正是赵汾。”
    “阿弥陀佛,果然是忠良之后,请受小僧一拜。”智贤双手合十,独向赵汾施礼道。
    赵汾见状也忙向智贤回礼:“大师折煞小人了!”
    众人见过后,智贤及寺僧们将众人领入寺院,智通早已安排好热水和斋饭,众人即客随主便,欣然用斋。
    待众人用斋完毕,智通又安排官军及赵家男女各去客房休息,不在话下。
    智贤特邀赵汾到方丈禅房叙话,赵汾便即前往,门人周到伴随。
    前文说过,押遣官军们早已不再约束赵汾及家人自由。
    宾主互相施礼后落座,小和尚上来奉茶,退出,与周到在院中石桌侍候。
    禅房内,智贤先向赵汾叙说了其与赵鼎的过往交情,然后又询问赵鼎被害的详情,赵汾含泪予以详述。
    智贤听完,手捻佛珠,口诵佛号,在禅房中踱了几步,突然问赵汾:“当此乱世,公子此番有何打算?”
    “事到如今,我又能如何?”赵汾低头黯然道。
    “我佛慈悲,常怀度人之心,本不应教人延续仇恨。”智贤喃喃道。
    “请大师指点迷津。”赵汾站立起来,双手抱拳。
    智贤踱着步,继续道:“令尊乃国之墙梁,苍生社稷之顶盖,因此,公子也非同常人,不可行寻常人报仇雪恨之事,此为小我。”
    赵汾眉心紧攒,认真听讲。
    “公子应拋却家仇,当继承令尊遗志,以天下苍生为念,此为大我。”
    停顿了一下,智贤突然紧盯赵汾双目,决绝的说道:“当今之天下,妖魔当道,国家蒙难,黎民涂炭,公子当以剪除妖魔、匡扶正义为己任。”
    智贤锐利的目光刺的赵汾不知所措,便低下了头,吞吞吐吐道:“我……我却……却如何是好?”
    “公子当兼修内外,贯通文武。”
    “大师之意是让我习武?”
    “正是此意。”
    赵汾抬起了头,迷茫的看着智贤,只见智贤仍在紧紧的盯着自己,不过手里却多了一本书,见他正要将书递给自己,便双手接过。
    此书名为《洗髓经》,赵汾翻开看时,里面尽是吐纳练气、通脉行丹的秘术,竟是一本武学秘笈。
    赵汾是初次接触此类书籍,似看天书般不知所以。
    见赵汾迷茫,智贤微笑道:“此书为达摩祖师所著,内有习练当世最上乘内功的心法和秘诀,为本寺秘传镇寺之宝,今传与你,助你今后一展鸿图。”
    “大师,此书既为贵寺秘传宝物,我却更不敢接受,况我非贵寺弟子,又天生愚钝,岂不徒废了宝物?”赵汾推辞道。
    “公子休要推却,宝物若不用,即为废物,本寺前任方丈曾有遗训,令我等寻有缘人授之,今日公子尘世蒙难,又恰入本寺,即是有缘人也!”智贤以不容推辞的语气说道。
    眼见无法抗命,赵汾便不再推辞,心说这可能就是命吧!便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既受本寺宝物,便为本寺弟子,请大师受弟子一拜。”
    赵汾说着便双膝着地,跪了下去。
    “既如此,也罢,我与你摩顶,却不受戒,纳你为本寺俗家弟子吧!”智贤说道。
    赵汾三叩首,改口道:“多谢师父。”
    拜完师,行完礼,智贤走到写有“静”字的墙边,扣动机关,墙上即裂开一道口子。
    是个暗门,里面是个密室,赵汾吃了一惊。
    “进来吧。”智贤唤道。
    赵汾忙随智贤进了密室。
    待二人完全进入,智贤又一扣墙上机关,暗门便又合上了。
    智贤示意赵汾坐下,然后郑重道:“赵汾听命,今你已是德兴寺俗家弟子,自今日起,为师将亲授你《洗髓经》,望你从此刻苦研习,不辱师命!学成后要多行善举,不可恃强凌弱,否则定不饶你,你可知否?”
    “弟子谨遵师命,将以天下苍生为念,以匡扶正义为己任,不敢有违师命,否则甘愿受罚。”赵汾决绝的发誓。
    待赵汾起完誓,智贤道:“好,现在为师开始正式教授你《洗髓经》。”
    师徒二人遂坐定。
    智贤便从内功心法第一式“吐纳”教起。
    赵汾从小读书悟性就好,今日学习内功心法领悟力也很强,智贤大师一讲他就明白了,学的既快且好,师父教的也就很轻松。
    智贤边教边为之叹服,也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选错人。
    师徒二人教学相长,进度飞快,及至子夜时分,已将大半心法和秘诀学完,因时辰不早,余下部分待明日再学。
    师徒二人随即下学,赵汾将秘笈揣入怀中。
    待师徒二人从密室中出来时,外面天已黑透,赵汾便向师父智贤施礼告辞。
    及到院中,赵汾发现周到和小和尚早已趴在石桌上睡着了。
    赵汾很兴奋,为今日之奇遇。
    整个身体还在内功练习的状态中,便想小试一下功力,遂手隔空轻轻向石桌一挥,只听“轰隆”一声,石桌竟飞将出去,把个周到和小和尚齐齐撂倒在了地上。
    他本来是想用内力摇一下石桌惊醒那二人的,不成想却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